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性不性,有關係?:認識生命科學必讀的性博物誌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金籤獎〉得獎作品

生命科學輕鬆入門──
以各種有趣的動物、植物、昆蟲和細菌性知識,
讓你快速理解生物生殖策略多樣性,以及其中相關的知識!

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或是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於性的慾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慾,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於是,我們不免要問,要繁衍,就一定要有性嗎?其實不然,有些生物,如線蟲可以自體受精;或是如一種巨蜥科摩多龍和雙髻鯊,國外就有多件處女生殖的案例!

在本書中,作者不討論人類性事,而介紹各種有趣的生物「性」知識。比如,蜜蜂的命運隨著性別差異有很大的不同,女王蜂瘋狂似的產卵、工蜂(都是雌蜂)終日操勞、雄蜂一生不是等著交配就是等死。而造成階級差異的,就是它們的性基因。
更稀奇的例子還比比皆是,如蚜蟲,居然在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已經「珠胎暗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有,居然有一種紅鮭會因為溫度變動、影響鮭魚性腺發育,而產生雄魚變性的情況。

看完有趣的例子,作者也介紹了造成性別的性染色體X、Y基因、賀爾蒙與大腦的關係,以及基因是否可以決定性取向,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否是基因所致?還有一個案例,是一個因意外而失去性器官的小男孩,成為「教養會改變性別意識」的實驗對象,從小被教養成女孩,以致他和雙胞胎弟弟從此人生大相逕庭。

看完書中各種動物、植物、昆蟲與細菌的有趣案例,生物的各種「性,不性」,果真大有關係!

作者

林正焜


臺大醫學系畢業,前臺大醫院醫師,現為開業醫師、OneGene Biotech Inc.研發顧問。著有《認識DNA》、《細胞種子》。
《認識DNA》一書介紹DNA,《細胞種子》介紹幹細胞,本書則以性為主軸,兼及簡介達爾文如何用開闊的心胸看待這個世界,也是這一系列的終曲。
作者期待透過這三本著作,讓喜愛科學的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閱讀的樂趣,同時體驗到文明浪潮撲身而來的震撼;更期盼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聽到「是什麼」、「所以如何如何」的時候,要追究「為什麼」。

相關著作:《細胞種子(2019增修版):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性不性,有關係:認識生命科學必讀的性博物誌》《細胞種子(修訂版):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認識DNA(全新增修版):基因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性不性,有關係──有趣的性博物誌》

目錄

〈推薦序〉一本對「性」最率真、最科學的討論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暨生命科學系教授于宏燦

〈推薦序〉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嚴宏洋

〈作者序〉除了愛與不愛,性還有什麼?

第一章  性,有時候是一種陷阱嗎?
性愛大餐──螳螂和蜘蛛的愛與死/雄性的對策/為什麼要性食同類
蘭花色誘──蘭花打扮妖艷可以增加交配機會嗎/強力春藥費洛蒙/誘惑與演化

第二章  命定的性,命定的階級
蜂、蟻性史──蜜蜂家族巡禮/結婚式/基因互補造就雌蜂/螞蟻的性和階級
性、階級與演化──真社會性動物/造就真社會性的力量/犧牲的算法/有真社會性基因嗎
邊欄:發現蜜蜂生殖之秘的奇才

第三章  性跟生殖可以自己來嗎?
雌雄同體為主的線蟲──線蟲性史/性染色體/雄蟲是多餘的嗎/台灣也有線蟲科學
還沒出生就懷孕的蚜蟲──無性和有性流轉的性史/性染色體的數量/法蘭克斯坦二世

第四章 處女生殖是怎麼一回事?
動物園裡的柯摩多龍──孤獨母龍/孤雌之路/雙髻鯊的孤雌生殖──DNA證據/孤雌生殖不是克隆
人類可以孤雌生殖嗎──生殖的條件/人類孤雌幹細胞

第五章 變男變女變變變
魚的形形色色的性──配備雄性基因的母鮭魚/台灣的吳郭魚/決定性別的因素/雜交變性/孫悟空變成一條魚
與性脫不了關係的水產養殖──長得快又好的三倍體(灰格)/單性養殖/亞馬遜女戰士的性/變性的技法/基因工程和基改水產
邊欄:溫度與性別的關係

第六章 性的起源:細菌有性生活嗎?
附身還是轉世──死菌讓活菌轉型/是DNA讓細菌轉型
如何證實細菌有性行為──接合中的細菌/細菌有性別嗎?
基因宅急便──性的膠囊/細菌如何獲得抗藥性?

第七章 最初的有性生殖
細胞核是怎麼產生的──細胞聯姻/橫的移植/酵母的性生活──酵母變性/有性生殖的好處
永恆的婚姻──西塔隱藻企業集團/不穩定的合夥關係
漂泊的瘧原蟲──漂泊的性/性的算計

第八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的惡霸客
惡霸客搶地盤的絕招──肥水不落外人田/讓寄主處女生殖、雌性化/恢復果蠅生育力
惡霸客間接危害人類──河盲/想辦法利用惡霸客

第九章 X、Y,到底是什麼東西?
性的層面──性器、性腺、染色體/性別決定基因/運動員性別鑑定
決定性別的系統──性染色體是一種工具包/決定果蠅性別的過程
從X到Y──Y的歷史/Y的地圖/歷史的Y
邊欄:沉澱在化石裡的幽情

第十章 一則關於變性的無妄之災
性別:不詳──要不要變性/性別是教養的產物嗎/解剖大腦看到腦性別意識中心/性別改造的悲劇
不一致的性──性器官出錯/性別意識跟著錯嗎?

第十一章 基因可以決定性取向嗎?
賀爾蒙、腦、性取向──性由腦管理/男女的迴路
有沒有同性戀基因,重要嗎?──孿生研究/發現同性戀基因/同性戀基因的重要性
科學家有辦法改變生物的性向嗎?──果蠅的性向/操作基因雌轉雄

第十二章 性的世界
性擇──男性的拚鬥/性的炫耀
演化是什麼?──物種如何產生/演化的動力
性是演化的秘中之秘──基因大雜燴/性的好處
我們是誰──「族群」不是生物名詞/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附錄〉專有名詞對照

〈附錄〉主要參考資料

序/導讀

〈推薦專文〉一本對「性」最率真、最科學的討論
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教授/于宏燦

我自美國學成回國到台大教書已經接近15個年頭。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多如牛毛,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要決定處理的優先順序。替林正焜寫這篇序絕對是第一優先。倒不是因為林正焜是我的高中同學,或是死黨之類的理由。其實,從畢業32年以來,我幾乎不曾與他本人見過。我們高中唸丙組,就是現在的第三類組,全班同學除了我以外,後來幾乎全當了醫生。我唸了台大動物系之後出國留學唸演化生物學,自然是沒什麼機會與老同學見面。

知道林正焜近況,也不是和他會面,而是唸了他寫的書,《細胞種子》和《認識DNA》這兩本。也算是和老同學的另一種「見面」吧!老同學會面,最興奮的事,不外是回憶當年。然而,和林正焜再「見面」,最興奮的事,是他在作一件不尋常的事,是一般台大醫科畢業的開業醫不會做的。他在探索一個本業之外的領域,他在理解生物醫學之外的生物學,這是何其大的志業。而且,在嚴肅的學術殿堂之外,這是很不尋常的嘗試。最重要地,他做的真是太好了!

高中時,林正焜給我的印象是氣質彬彬略帶憂愁,有赤子心。他的書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有「赤子之心」。展現科學的重要條件,源始於對事物的好奇,作出仔細認真的觀察,收集一手的資料,然後,分析作結論。使用的方法,可以簡單原始,但是都是實際的心路歷程。他的書都符合這些條件。甚至,他還自己做插圖,簡單拙樸,但都是有效表達。在一個凡事「Powerpoint」的台灣社會,林正焜告訴我們,「反璞歸真」,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推薦專文〉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嚴宏洋

2008年11月7日我應邀在由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2008展望秋季系列」給一個科普演講,我給主持人孫維新教授的講題是〈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生物的性生活與演化的關係〉。這是我羈旅美國23年後,所想到的美國式的俏皮講題,因而沒預料會產生任何問題的。

沒想到一接近演講的日子,孫教授的秘書連續來了幾次電話,告知有家長們來詢問,演講內容是否適合高中學子們?我個人甚至接到一位家長來電子郵件,責問我為何要給這種傷風敗俗的演講呢?這件事實所反映的是:我們今天的社會,仍然把有關性的議題當作禁忌,能夠不提最好。

但另一方面,《緩慢性愛實踐入門》(亞當德永著;陳昭蓉譯)這本書,卻又是從2008年11月翻譯發行以來,金石堂書局連續四個月的暢銷書之一。這事實表露了我們的社會公開上避諱談有關性的議題,但私底下卻又到處在找有關這議題的資料的矛盾心態。因而,有關這性主題的科普書籍,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急切需要的。

林正焜醫師是位在台中市開業的小兒科醫師,業餘則致力於科普書籍的寫作。過去曾寫過《認識DNA:下一波的醫療革命》(商周出版)以及《 細胞種子——認識幹細胞與臍帶血》(商周出版)這兩本科普書籍。時隔三年,林醫師再次推出《性不性,有關係──有趣的性博物誌》(編按:本書第一版書名)這本很有挑戰性議題的科普書籍。本書共有十二章,涵蓋了以細菌、酵母、隱藻、果蠅、螳螂、蜘蛛、蘭花、線蟲、蚜蟲、柯摩多龍、雙髻鯊、魚類,為模式研究生物,所獲致的有關性及演化的知識。

可是讀者們不要錯以為這是一本談性行為細節的書籍,事實上這是一本談生物生殖策略多樣性以及所牽涉到的基礎學理的科普書籍。我個人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念博士學位時,所研究的博士論文工作就是有關魚類生殖策略的演化。因而讀過林醫師這本書時,有一種溫故而知新的感覺;同時也很佩服林醫師在撰寫本書時,所必須要花費的工夫。讀者們只要花新台幣260元(編按:2009年時價格),就可獲得許多新知識,這會是很好的對個人知識增長的最好的投資。

我在2009年2月7日的第二屆「尋找科普接班人」科普寫作研習營高雄場的演講中,提到台灣人不愛看書,尤其是不看科普書籍這事實,這或許與過去科普書籍艱澀難懂有關。林醫師在這本書裡,則是用很平易近人的白話口語方式,以很淺顯的實例來解釋深奧的生物繁殖現象與相關的理論。因而我要極力推薦這一本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性問題的上好科普書籍。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47177020968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1*15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