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致命的均衡》《邊際謀殺》《奪命曲線》
美國百所大學經濟系指定課外讀物
這回,史匹曼接受美國某企業家成立的基金會委託,來到英國的劍橋大學,協助洽購大經濟學家馬歇爾的故居。馬歇爾是凱因斯的老師、現代經濟學理論之父,其故居貝立奧莊(Balliol Croft)在經濟學圈內享有盛名,他的傳世巨著《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便是在此寫成。沒想到購屋計畫尚未談妥,同行的美國企業家即遭受神祕攻擊,差點喪命;之後主教學院院長奈吉爾‧哈特以駭人聽聞的手法慘遭謀殺,使得購屋之行更加顯得危機重重。
等到第二具屍體出現,若有所悟的史匹曼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與生平僅見的殘酷冷血殺手面對面展開搏鬥!
在書中,偉大的經濟學家馬歇爾、邊沁、亞當斯密、凱因斯的觀念將粉墨登場……
★愛情是一種「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數」?
★史匹曼在分析謀殺案時說:「分析這類問題的要點不是詳細檢閱動機——警方就是太常在這個部分出錯——而是要仔細剖析利弊得失。」
★「資訊不對稱」的觀念,如何用來偵破命案?
目錄
致讀者
第一章供瞻仰的遺骸
第二章往劍橋的火車
第三章劍河撐篙
第四章索特馬許太太家的早餐
第五章貝立奧莊
第六章蛋頭先生定理
第七章劍橋辯風
第八章痛失貝立奧莊
第九章院長公館
第十章邊沁學會的晚宴
第十一章致命的無異
第十二章劍橋使徒
第十三章重遊劍河
第十四章可憐的美國佬
第十五章貝立奧莊失而復得
第十六章哈特藏書
第十七章擁圖自擾
第十八章格蘭切斯特的瑪波小姐
第十九章逆向選擇
第二十章由繁化簡,由簡化繁
第二十一章舍監的記憶
第二十二章國王學院禮拜堂
第二十三章部分案情分析
第二十四章佇立數學橋
第二十五章墓園驚魂
第二十六章史匹曼教授的教授
試閱
一九六五年,倫敦
紅木箱子裡唯一的住客,從玻璃後方面無表情的注視兩名訪客;急著趕去上課的學生,對箱子裡的身影視若無睹,而箱子裡的住客也同樣對他們視而不見,不過他有很好的理由,因為他已經死了。
「他看起來真的很像班傑明‧富蘭克林,」亨利‧史匹曼從紅棕色的木箱前往後退,想看清楚整個身體,一邊這樣對妻子評論。
這具佔據了佩吉與亨利‧史匹曼兩人全副注意力的屍體,是英國哲學家暨法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所留下的皮囊,和班傑明‧富蘭克林極為相似。英國大經濟學家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邊沁還在世時,便曾經提過兩人的相似之處。他在義大利度假期間,曾在一間雕刻家的店裡,看到富蘭克林的胸像,後來寫給家人的信上便評論道:「一座胸像可以紀念兩個人,真是划算。」李嘉圖買下了那座胸像。
這尊可怖的遺像,使得史匹曼夫婦偏離預定行程,本來要從波士頓直奔劍橋的目的地,但後來他們卻決定在這個四月的早晨,花時間造訪倫敦大學學院。畢竟邊沁的遺體,可以說是經濟學家當中最接近基督教「主顯節」的存在,邊沁稱之為「自體聖像」。
邊沁在遺囑中指定,將遺體交給他的朋友索斯伍德‧史密斯醫生處理,使其永垂不朽。邊沁的指示很明確:「遺骨擺設之方式,應一如生前,坐在我沉思時常坐的椅子上,並且應該穿上我偶爾會穿的一套黑色衣服。」在這座活動式陵墓的門上,貼著邊沁的遺囑。史匹曼夫婦在門上讀到了這段話。
更多學生匆匆經過,他們完全無視於這尊經過防腐處理的遺體,讓亨利‧史匹曼不禁莞爾;麋鹿頭的標本搞不好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一抹扭曲的笑容掠過佩吉‧史匹曼唇間,她的聲音帶著些許嘲諷,語氣平板地緩緩說道:「我不認為他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他能指望什麼?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個糟糕的主意。」突如其來的尖刻評論,讓史匹曼夫婦嚇了一跳,佩吉和亨利都沒有注意到,在他們身後有另外一對男女,也在研究這尊自體聖像;剛才開口說話的年輕女性,穿著薰衣草色的開襟連身洋裝,戴著顏色相稱的帽子。史匹曼的臉亮了起來,把握機會發言:「對於像邊沁這種功利主義者來說,這不是個糟糕的主意,」他帶著微笑,繼續侃侃而談。「你們應該可以理解,對一個奉行『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條信念過活的人,為什麼會想到這樣的主意。不管怎麼說,與其埋葬或火化,何不把遺體做更好的利用?邊沁的想法是,要把所有偉人的遺體都做成標本,供世人永久瞻仰。這比墓園裡的石碑,更能激勵後代子孫。」亨利‧史匹曼此時轉身面對新來的同伴,露出大大的笑容。
「雕像難道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嗎?至少如此一來,他的衣服不會看起來如此破爛。」這些話出自站在女士身旁的紳士口中,他對邊沁襤褸衣著的非難,與他自身的打扮與行頭恰好成為對照;他是那種身穿繡著家徽的深藍色西裝上衣,也不會顯得矯揉造作的人。
經過數十年的箱中歲月,邊沁的服飾確實顯得殘舊,他的褲管被蠹蟲蛀蝕,草帽和手套讓他看起來比較像個園丁,而不是學者。唯有背心和胸前的蕾絲花邊,散發出英國文人的氣息;曾經代表時髦的手杖,斜斜橫過膝頭。
史匹曼的手往玻璃門後的身影一揮,回答道:「雕像就失去那種感覺了。邊沁希望大家看到的,是真實的他;啟發他的信徒的,應該是他的存在感。注意看,裡面的箱子裝了輪子,邊沁學說的信徒聚會討論他的想法時,可以很容易地把這個自體聖像推到聚會的房間——正如邊沁在遺囑中所指示的那樣。」
佩吉顯得有點難為情,在臉上做出道歉的表情,向兩位同伴說:「請見諒,我先生是個教授,每次只要發現可以教學的對象,就會開始講起課來,這算是種職業病。」就佩吉看來,邊沁的遺骸絕對稱不上能啟發或鼓舞人心,只是提醒她,就算是偉大的人物,生命終究會走向死亡與腐敗的結局。
「沒什麼好見諒的,」年紀較長的紳士對佩吉和亨利說,「我們很樂於獲得這些資訊。我從一個生意夥伴那兒,聽說了這個展覽的事,但是我從來不曾真正了解這個展示的意義何在。現在我知道了,要感謝……?」
「我是亨利‧史匹曼,這位是內人,佩吉。」
「很高興認識你們,我的名字是葛雷漢‧卡頓,這位是我的朋友,阿迪絲‧霍恩。我們就在倫敦大學學院附近,所以順道過來親自看看邊沁。這個老小子確實有一套想法,不是嗎?蠟像館似乎得到了他的真傳。」
「什麼意思?」亨利詢問。「你看,像杜莎夫人蠟像館那種地方有多成功,大家願意花錢去看死人的仿製品。也許應該把這個老小子搬到那裡去,至少可以獲得一些注意。」
「要和亨利八世、伊麗莎白‧泰勒競爭,我想邊沁會很辛苦,」阿迪絲詼諧的表示。「他是倫敦大學學院最重要的創辦人,但是他似乎無法獲得任何學生的注意,這裡甚至還不用買票進場呢。」
葛雷漢‧卡頓瞥了手錶一眼,然後轉向他的伴侶:「好啦,我想我們已經看到要看的東西了,阿迪絲。」他又轉向史匹曼夫婦:「謝謝你的講課,教授。很高興認識你們兩位,請好好享受在英國的旅程。」說完之後,這對男女便往出口的方向離開。
倫敦大學學院的南迴廊中,一度擁擠的走廊上,如今近乎空無一人,學院的下一堂課已經開始了;顯然這些年輕的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將不會受到來自邊沁自體聖像的任何激勵與啟發。
第二章 往劍橋的火車
火車準時由利物浦站發車,加速滑過倉庫、公寓、工廠,等到列車蓄積了足夠的動力,以一定的速度前進,車輪發出的轟然巨響,便成了幾不可聞的低吟。火車的速度,迅速趕上了倫敦郊外開得飛快的車輛,與愛德蒙頓附近A10公路上的汽車並駕齊驅,而都市風貌也立刻被東英格蘭蒼翠繁茂的農田所取代。
轟!一列對向班車飛馳而過,掠過史匹曼夫婦所在的車廂窗外,疾駛的噪音與風壓,讓耳朵的鼓膜為之震動。
「查票囉,請各位旅客出示車票。」一位年約五十歲,滿頭赭色頭髮的矮胖車掌,沿著通道一路走了過來。
「到了劍橋的時候,可以請你叫我們一聲嗎?」亨利‧史匹曼問道。
「喔,你們會知道的,先生。不用我提醒,你們自然就會知道,因為這班車的終點站就是劍橋。要是你們沒下車,到時車上就只剩下你們兩位。」
亨利‧史匹曼靠回座位上,頓時放鬆不少。他和佩吉都知道,英國的火車在每一站停留的時間並不長;目的地是終點站,代表兩人不需要注意觀察車站的標誌,或豎起耳朵聆聽車掌的廣播。佩吉一邊在手提包裡翻找,一邊對丈夫說:「亨利,你可不可以詳細說一遍,我們到劍橋之後的行程?」亨利‧史匹曼是個矮個子,有著閃閃發亮的灰色眼睛,頭頂近乎光禿;他的妻子佩吉,是位生氣勃勃、體型豐滿的女性,舉止看起來認真而誠摯。亨利是哈佛大學經濟學系的教授,佩吉則生長於學術氣息濃厚的家庭,兩人在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時相識,亨利在那兒從大學一路念到了博士。加入哈佛擔任教職之後,亨利的聲望水漲船高,已成為學術界炙手可熱的紅人。亨利最為人所熟知的成就,就是把經濟學理論運用在最普通的日常活動中,並發展出新的見解。
史匹曼把注意力從窗口轉回來,從胸前口袋掏出一本行事曆:「嗯,我們應該會在今天十點左右抵達劍橋,先去旅館登記,吃點東西,然後下午可以自由活動。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到處走走,參觀劍橋;過了今天,不知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自由參觀。明天早上九點整,我要在馬歇爾的故居和墨利斯‧范恩及鄧肯‧思林會合,我希望妳也一起去。明天賈德要帶我們去吃午餐。」
史匹曼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明天下午,我會和他的一些同事共進下午茶,所以妳得自己一個人度過了。不過,范恩說想帶妳在這一區兜兜風;大戰期間他被派駐在這兒,這次想要舊地重遊一番。不管怎麼說,我想妳應該不想坐在那邊聽我講課,那些話妳以前大部分都聽過了。我的演講安排在傍晚,所以到時候我們可以在旅館碰頭,準備參加經濟系一些同仁為我舉行的雞尾酒會,然後我們再一起吃頓有點晚的晚餐,也許可以在旅館裡吃。
「星期五的行程還不確定,要看和思林談判的結果而定。週末沒有任何預定行程,週一可能必須處理法律問題等細節。我希望週二離開的時候,可以帶著新房子的契約一起走。」
此時史匹曼夫婦察覺到火車的速度慢了下來,便往窗外張望,列車沿著月台停靠之際,標示著「Audley End」的牌子進入眼簾。史匹曼查看了一下火車時刻表,目光沿著「倫敦—劍橋」的那一欄往下移。「大概再過十五分鐘就會到了。」
史匹曼夫婦的視線四下瀏覽,他們搭乘的是早上十點左右,離峰時間開往劍橋的班車。他們注意到車廂裡目前空蕩蕩的,只剩一個年輕人,坐在這節車廂的後方,睡得嘴巴微張,頭往後仰,發出規律的鼾聲。佩吉再次埋首於桃樂絲‧賽兒絲(Dorothy Sayers)的著作,她已經快要看完這本書了;她的老公坐在對面,全副心思都被劍橋等著他的任務所佔據。為自己買房子是一回事,但是為其他人做出如此重大的採購決定,又是另外一回事。基金會第一次和史匹曼聯絡的時候,他拒絕了這項任務,希望基金會能夠找到對這類事務更有經驗的人代替他去;但是後來基金會又再次找上門,原來是他推薦的人選沃克教授,起初同意接受,後來卻生病了。基金會對史匹曼的二度懇求成功了。
一則也是因為,史匹曼夫婦同時受到邀請,而佩吉對這趟旅程感到興致勃勃,直問道:「為什麼不接受呢?我們從來沒有一起去過劍橋,可以去看看國王禮拜堂、嘆息橋,應該會很好玩。而你也可以見到你的老朋友,賈德‧麥當勞。我們還可以去看倫敦的邊沁展覽,你知道你一直說想要去的。反正,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好好地度個假。」
如果沒有佩吉的隨行,亨利對於是否能夠談成這筆交易,會更沒有把握。佩吉對房地產獨具慧眼,能夠看出一棟房屋的真實樣貌,也能夠看出這棟房屋的可能性,而且她很會看人;至少亨利不得不承認,佩吉的直覺要比他來得靈敏。
佩吉這方面的才能,在選購二手商品時格外管用。賣方對於要拍賣的物品,從裡到外再熟悉不過,但是,準備購買的買主卻並非如此。身為經濟學家,亨利‧史匹曼相當清楚,這是市場經濟的問題之一。買方所擁有的資訊通常比賣方來得少,結果是品質較佳的商品,往往沒有機會進入市場。因為保養良好的商品(例如狀況良好的二手車或割草機),物主更有動機在朋友當中搜尋買主,而不是把物品放到市場上去叫賣,讓其他不知道內情的人,把東西評定為和其他同類的低品質商品具有同樣價值。佩吉的存在,可以抵消亨利與屋主相較之下,所呈現的資訊不對稱。
火車不斷往前行駛,亨利仔細端詳佩吉看書的模樣,想著自己能夠娶到她是多麼幸運;在亨利眼中,佩吉看起來幾乎和十五年前他們結婚時一模一樣:同樣的栗色頭髮、同樣的白晰膚色,還有那雙溫柔的棕色眼睛,多少年前吸引了他——如今還是同樣吸引他。只有眼角的細紋,還有堅定的下巴,透露出她的成熟。佩吉比他高——在他們約會的日子裡,她父親從來沒有忘記指出這一點;但就算這一點對她真有影響,她也從未表現出來。他們的約會模式很不尋常。佩吉一直想知道,其他人和接受經濟學訓練的人約會時,是不是會遇到同樣的情況。這種特異的情境,來自約會時由男性付費的社會傳統,以及有關餽贈與金錢價值的經濟理論。
亨利‧史匹曼由經濟學分析中得知,對接受餽贈的人而言,一百元現金的贈送,或者是價值相當於一百元的禮物(不論是隨機選出的,或是由另一個人所挑選出來的),兩者相比,通常是讓接受者拿現金去消費自己選擇的財貨或服務,效果更佳。別人很少有足夠的資訊,能夠在價值一百元的財貨組合中做出最佳選擇,讓你在經濟上獲得最大的滿足,或者獲得如史匹曼所稱的「效用」。
這條有關消費行為的經濟理論,奠基於消費者會透過調節採購內容,多買一點這個或少買一點那個,追求最大效用。同樣的原則,可以適用於政府發放的物資或補助:只有接受者具備知識與動機,利用這筆錢為自己產生最大的滿足感;對這個特定個體而言,捐贈的物資不見得能夠滿足他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經濟學家贊成直接發放現金給貧民,而不是由政府的救濟機構提供非金錢的物資援助。
亨利‧史匹曼在追求佩吉的時候,也運用這條經濟原理。他會邀請佩吉出去,比方說,去看場電影,然後再吃點甜點;但在同時,亨利會給佩吉另一條選擇,也就是把他預定花在佩吉身上的錢,折換成等值的現金。他相當坦率地提出這兩種選項,讓佩吉自由選擇,其所依據的論點有兩大要素。
第一,史匹曼非常清楚,佩吉大可以拿了錢就走,選擇另一組財貨服務,取代和亨利的約會,可能可以讓她獲得更大的滿足感。第二,亨利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愛佩吉,會希望佩吉獲得最大的快樂,即使那表示他會失去佩吉的陪伴。他認為,把兩人的幸福放在第一優先順位,讓對方選擇是不是要把約會費用換為等值的現金,是對這個人顯示真愛的表現。
在他們兩人結婚前,亨利曾不止一次告訴佩吉,對經濟學家而言,愛情是「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數」(interdependent utility functions),這正是愛情的本質:給予對方歡樂的同時,自己也感到幸福快樂。歌頌愛情的作品何其多,史匹曼卻沒見過,有哪個流行歌曲的創作者選中這個主題,加以謳歌;但他相信,或許是因為「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數」這幾個字難以寫進押韻的歌詞裡,而不是因為這個概念毫無可取之處。只有那麼一次,佩吉接受了等值的現金,而那一次較多是出於好奇,想看看男友的經濟理論,是不是會獲得實際行動的支持。結果是肯定的,亨利‧史匹曼給了她十二美元,這是他預估在哥倫比亞大學裡吃頓晚餐,外加觀賞戲劇演出的費用。其他每一次,佩吉都接受了亨利的邀約,婉拒現金的餽贈。亨利從不認為佩吉拒絕現金,是種不理智的表現,在他眼中,這表示佩吉的效用函數已經和他的效用函數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他們兩人已墜入愛河。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