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閩臺民間信仰源流》是一本研究福建、臺灣兩地民間信仰的關係以及相互影響作用的專著。全書共分十二章,分別研究閩臺民間信仰的由來與社會基礎,閩臺兩地的自然崇拜祖先與行業祖先崇拜、醫藥神與瘟神崇拜、海神與功臣聖賃崇拜,和齋醮普度迎神賽會與廟際網路、符咒與民俗療法、風水術與民間禁忌、神明傳說與宮廟壁畫、媚神歌舞、酬神戲劇等,探討閩臺民間信仰的基本特徵與社會歷史作用。該書不但具有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還提供十分珍貴的田野調查資料,並有數百幅資料圖片,作者對閩臺民間信仰源流的理論思考也為學界提供獨特的觀察視角。
目錄
第七輯總序 1
目次 1
第一章 閩臺民間信仰的由來與社會基礎 1
第一節 「好巫尚鬼」的傳統與民間信仰的滋生 1
第二節 自然災害、社會矛盾與民間信仰的形成 17
第三節 移民與民間信仰的傳播 26
第四節 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民間信仰的發展 36
第二章 自然崇拜 43
第一節 動物崇拜 44
第二節 植物崇拜 60
第三節 風、雨崇拜 66
第四節 天、地崇拜 75
第五節 石頭崇拜 81
第六節 生殖崇拜 86
第三章 祖先與行業祖師崇拜 91
第一節 祖先崇拜 92
第二節 行業祖師崇拜 113
第四章 醫藥神與瘟神崇拜 119
第一節 生育神崇拜 119
第二節 醫神崇拜 131
第三節 瘟神崇拜 141
第五章 海神與功臣聖賢崇拜 155
第一節 海神崇拜 156
第二節 功臣聖賢崇拜 178
第六章 道教與佛教俗神崇拜 205
第一節 道教俗神崇拜 205
第二節 佛教俗神崇拜 220
第七章 齋醮普渡、迎神賽會與廟際網絡 241
第一節 齋醮普渡 242
第二節 迎神賽會 252
第三節 廟際網絡 263
第八章 符咒與民俗療法 291
第一節 畫符念咒 292
第二節 驅邪治病 300
第三節 藥籤 317
第九章 扶乩、跳神與靈籤 329
第一節 扶乩 330
第二節 跳神 336
第三節 靈籤 343
第十章 風水術與民間禁忌 355
第一節 風水術 355
第二節 民間禁忌 379
第十一章 神明傳說與宮廟壁畫、媚神歌舞、酬神戲劇 407
第一節 神明傳說 408
第二節 宮廟壁畫 443
第三節 媚神歌舞 468
第四節 酬神戲劇 474
第十二章 閩臺民間信仰的特徵與社會歷史作用 485
第一節 閩臺民間信仰的特徵 485
第二節 閩臺民間信仰的社會歷史作用 509
參考文獻 523
目次 1
第一章 閩臺民間信仰的由來與社會基礎 1
第一節 「好巫尚鬼」的傳統與民間信仰的滋生 1
第二節 自然災害、社會矛盾與民間信仰的形成 17
第三節 移民與民間信仰的傳播 26
第四節 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民間信仰的發展 36
第二章 自然崇拜 43
第一節 動物崇拜 44
第二節 植物崇拜 60
第三節 風、雨崇拜 66
第四節 天、地崇拜 75
第五節 石頭崇拜 81
第六節 生殖崇拜 86
第三章 祖先與行業祖師崇拜 91
第一節 祖先崇拜 92
第二節 行業祖師崇拜 113
第四章 醫藥神與瘟神崇拜 119
第一節 生育神崇拜 119
第二節 醫神崇拜 131
第三節 瘟神崇拜 141
第五章 海神與功臣聖賢崇拜 155
第一節 海神崇拜 156
第二節 功臣聖賢崇拜 178
第六章 道教與佛教俗神崇拜 205
第一節 道教俗神崇拜 205
第二節 佛教俗神崇拜 220
第七章 齋醮普渡、迎神賽會與廟際網絡 241
第一節 齋醮普渡 242
第二節 迎神賽會 252
第三節 廟際網絡 263
第八章 符咒與民俗療法 291
第一節 畫符念咒 292
第二節 驅邪治病 300
第三節 藥籤 317
第九章 扶乩、跳神與靈籤 329
第一節 扶乩 330
第二節 跳神 336
第三節 靈籤 343
第十章 風水術與民間禁忌 355
第一節 風水術 355
第二節 民間禁忌 379
第十一章 神明傳說與宮廟壁畫、媚神歌舞、酬神戲劇 407
第一節 神明傳說 408
第二節 宮廟壁畫 443
第三節 媚神歌舞 468
第四節 酬神戲劇 474
第十二章 閩臺民間信仰的特徵與社會歷史作用 485
第一節 閩臺民間信仰的特徵 485
第二節 閩臺民間信仰的社會歷史作用 509
參考文獻 523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