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名為《天地只一氣流行:以道家、日本、韓國、越南為範圍》,是繼《元氣之外無太極:宋明清理學中的「氣論」研究》、《「備包有無,本在於有」的氣論──以由經學而理學為範圍》二書以儒家歷代的氣論為著述範圍出版後,本書又針對道家、道教、五行、易經及日本、韓國、越南等領域的氣論做整理與詮釋。冀對儒、道二家,及東亞地區有關氣論的思想,有一初步的、概括性的認識。其中《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想爾注》的氣論,是漢代老子的氣論。「唐代道教的氣論」,是唐代發揮老子的氣論。〈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論〉二文,討論清代注莊的氣論。伊藤仁齋,與山田方谷二文,討論日本的氣論。李珥與丁茶山二文,討論韓國的氣論。阮達德是越南的主氣論者。《周易參同契》則是傳統氣論的重點著作。
目錄
序論 1
一 氣可分為文學的、道教的、自然的、儒家的氣等類 2
二 漢唐的詮釋系統 12
三 宋明清理學的氣論 16
四 日本、韓國、越南的氣論 21
壹 《老子指歸》、《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的氣論 27
一 前言 27
二 《老子指歸》的氣論 28
三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氣論 40
四 《老子想爾注》氣論 48
五 結論 53
貳 《老子》對唐代道教氣論的影響
—以吳筠為例 55
一 前言 55
二 道 55
三 元氣 57
四 天干與地支 60
五 神情 63
參 清代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論 65
一 前言 65
二 道 66
三 元氣即太極即一 73
四 無而為有,有而為無 77
肆 續清代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化論 81
一 前言 81
二 氣化即道 81
三 運化無窮 84
四 命物之化 86
五 運化之機 89
六 有無並化 90
伍 東漢《周易參同契》的氣論 93
一 前言 93
二 道、氣、易 93
三 乾坤、陰陽、天地、日月 99
四 天干、地支、納甲 105
五 五行 108
六 八卦、坎離 111
七 晦朔弦望、精神魂魄意 115
八 結語 119
陸 論日本伊藤仁齋《語孟字義》與明代吳廷翰《吉齋漫錄》氣論思想的異同 121
一 前言 121
二 道、氣、理 121
三 心、性、情 130
四 結語 138
柒 日本山田方谷「從一氣自然」的思想
—兼及中國明清的氣論 141
一 前言 141
二 從一氣自然 141
三 氣生理 147
四 道 151
五 自然 155
六 神 162
七 良知、養氣 165
捌 韓國李珥與明代羅欽順「理氣心性論」的比較──以「理氣渾一」為詮釋進路 169
一 前言 169
二 理與氣之別義 169
三 心、性、情 187
四 結語 197
玖 韓國丁茶山的氣論思想 199
一 前言 199
二 一氣混淪 199
三 好德恥惡之性 204
四 神形妙合之心 207
拾 越南阮達德《南山叢話》的心性思想 209
一 前言 209
二 道、德、仁、誠 209
三 心、性、天、氣 215
四 修養工夫之提出 221
五 修養之原則 224
六 修養之方法 227
七 結語 231
結論 233
參考文獻 239
一 氣可分為文學的、道教的、自然的、儒家的氣等類 2
二 漢唐的詮釋系統 12
三 宋明清理學的氣論 16
四 日本、韓國、越南的氣論 21
壹 《老子指歸》、《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的氣論 27
一 前言 27
二 《老子指歸》的氣論 28
三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氣論 40
四 《老子想爾注》氣論 48
五 結論 53
貳 《老子》對唐代道教氣論的影響
—以吳筠為例 55
一 前言 55
二 道 55
三 元氣 57
四 天干與地支 60
五 神情 63
參 清代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論 65
一 前言 65
二 道 66
三 元氣即太極即一 73
四 無而為有,有而為無 77
肆 續清代劉鳳苞《南華雪心編》的氣化論 81
一 前言 81
二 氣化即道 81
三 運化無窮 84
四 命物之化 86
五 運化之機 89
六 有無並化 90
伍 東漢《周易參同契》的氣論 93
一 前言 93
二 道、氣、易 93
三 乾坤、陰陽、天地、日月 99
四 天干、地支、納甲 105
五 五行 108
六 八卦、坎離 111
七 晦朔弦望、精神魂魄意 115
八 結語 119
陸 論日本伊藤仁齋《語孟字義》與明代吳廷翰《吉齋漫錄》氣論思想的異同 121
一 前言 121
二 道、氣、理 121
三 心、性、情 130
四 結語 138
柒 日本山田方谷「從一氣自然」的思想
—兼及中國明清的氣論 141
一 前言 141
二 從一氣自然 141
三 氣生理 147
四 道 151
五 自然 155
六 神 162
七 良知、養氣 165
捌 韓國李珥與明代羅欽順「理氣心性論」的比較──以「理氣渾一」為詮釋進路 169
一 前言 169
二 理與氣之別義 169
三 心、性、情 187
四 結語 197
玖 韓國丁茶山的氣論思想 199
一 前言 199
二 一氣混淪 199
三 好德恥惡之性 204
四 神形妙合之心 207
拾 越南阮達德《南山叢話》的心性思想 209
一 前言 209
二 道、德、仁、誠 209
三 心、性、天、氣 215
四 修養工夫之提出 221
五 修養之原則 224
六 修養之方法 227
七 結語 231
結論 233
參考文獻 239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