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光之手3:核心光療癒:我的個人旅程‧創造渴望生活的高階療癒觀
創造性核心能量,回歸自我本質,內容簡介
理解並運用創造性核心能量,讓這屬光的自我本質,
穿透你的身體、你的人生,閃耀出來。
這「核心之光」──就是你自己!
布藍能是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療癒權威,她的工作極具遠見與開創性。在暢銷著作《光之手》與《光之顯現》提出「人體能量場」理論,闡述能量場的結構與功能;能量場與人體的關係;能量場中更深度的「哈拉層」與「核星層」,帶領我們進入「雙手療癒」的嶄新領域,至今仍被能量療癒領域廣泛運用,並為許多新近的能量療法提供了訊息與指導。
我們將在《核心光療癒》認知與學習,
顯化內在核心光芒的「創造過程」:
•學會從人類能量意識的角度來看創造過程的本質。
•人如何在能量場創造阻塞、阻塞看起來的模樣,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導致生活出現障礙;以及清除阻塞、釋放創造潛力的過程。
•如何發展並用超感知作力工,以及高感知力在促進清理能量場阻塞的角色。
•第四層實相的特性,及其在創造過程中所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與療癒關係相關能量場的第四層,以及在這些關係之下的能量帶連接。
•附完整的全彩/黑白圖解,引領你創造出所想望的新生活。
通過學會理解、療癒、釋放;學會尊重靈魂的渴望,那光、愛與生命的更深層源頭,包括內在的美善及黑暗──進而運用生命核心所湧出的創造性能量,開創你終其一生渴望已久的生活。這股創造力之源,其強大遠超乎你所想像。學習接受它並與它同在,待時機成熟,這屬光的自我本質將會自內在展開,穿透你的人生,永遠改變你的生命。
本書亦首度記載布藍能親身且引人入勝的非凡經歷,包括她在療癒領域中與眾不同的故事,及身為科學家和療癒師雙重身分的糾結與平衡。同時收錄她的指導靈黑元所傳訊的重要啟示詩篇;最後,每章結都會帶出提問,鼓勵讀者深入探索、使用該章節所提供的訊息。
序/導讀
【原文版編者序】
◎麗莎.範.歐斯崔德(Lisa Van Ostrand)
芭芭拉療癒學院(BBSH)1995年畢業生
BBSH A&P 部門主管/前BBSH高級研究院院長
我認為芭芭拉.布藍能當之無愧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雙手療癒師與靈視者。她的工作極具遠見與開創性。布藍能的「人體能量場」(Human Energy Field, HEF)理論至今仍然被廣泛引用。事實上,她的「人體能量場」理論被能量療癒領域所採納與運用,並為許多新近產生的能量療法提供了信息與指導。關於她的著作的其他面向,譬如「清晰意願」的重要性,也被證實是意義深遠的。她的療癒學院、工作坊、書籍、學生和整體影響範圍,毫無疑問已經觸及全球──多則上百萬,少則上萬人的人生。
人們對布藍能的人生故事十分著迷,想知道她的童年、她的療癒能力,以及她所能看到與體驗到之不可見的超自然現象世界。這些主題常常出現在學生和演講聽眾的提問裡。
布藍能通靈傳遞的訊息涵蓋小到個人、大至全球的問題,題材相當廣泛,包括但不局限於:健康、療癒、心理、靈性、天使與惡魔等範疇。只要對他人有幫助,任何話題都不算越界。
現在,讀者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布藍能講述自己的生平故事。有些內容可能令人覺得有些過時,甚至觀念守舊。這一點也可想而知,因為布藍能成長於20世紀40年代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座農場。她經常與大家分享,在她上大學前,沒見過太多世面──除了一天到晚都見到奶牛。在布藍能的童年時期,大多數父母普遍仍以「打屁股」作為懲罰手段;而她成長的時代,無疑與現今世界大相徑庭。然而,無論以全球角度還是個人角度觀之,布藍能提供的信息都不局限於任何時代。從全球角度來看,現在與過去的人類面臨著同樣的掙扎;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作為人類,我們都渴望過上有意義的生活,並最大幅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
布藍能在本書《核心光療癒》描述自己的生活時,著墨於那些使她之所以在療癒領域中與眾不同的一些現象。布藍能在應對這些眾不同之處時,以及努力平衡自己「科學家與療癒師」的雙重身分時的諸多見解,在本書中隨處可見。許多人都渴望能看見、感受並體驗那個不可見的世界。這一渴望可能簡單到只期盼能聯繫上已故親屬。布藍能偉大的天賦之一就在於此:她能在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並使讀者能夠與她一同穿行其間。
《核心光療癒》將告訴你,顯化夢想生活的創造過程!
本書第一部分,布藍能先回顧了人類能量意識系統(HECS)的結構,繼而描述了這一創造過程是如何在該結構中流動的。當「創造性脈動」暢通無阻時,我們便能顯化心中渴望。不幸的是,我們都有一些阻塞,會阻止創造之流的流動。這些阻塞所在之處,是我們因童年傷痛或創傷而阻止了能量流動的部位。這些阻塞使我們無法創造所想,並導致我們陷入重複模式的惡性循環。布藍能引導我們一步一步釋放這些阻塞。當這些阻塞被釋放後,創造性的能量便可自由流動,最終我們不但能顯化心中渴望,亦能彰顯更多核心本質、核心之光。
《光之手》作為靈性療癒方面的突破之作,向讀者介紹了人體能量場(HEF)作為實相體驗載體的深遠影響。同樣的,《核心光療癒》的第二部分,會帶領讀者踏上一趟前所未有的旅程,去領略人體能量場的「第四層」或「星光層」,揭示這個神祕且經常被誤解的世界,以及它對我們、對人際關係和人類的深遠影響。能量場的第四層,是三維物質世界與高層靈性世界之間的橋梁,含有從物體、存在體到思想形式的一切。這是一個關於「關係」的層面,因而我們一直在透過「物以類聚、同類相吸」的法則,與第四層的居民進行著共同創造。該層面也被稱為星光界*。由於第四層並不存在於三維現實中,所以肉眼無法得見。然而從遠古時代開始,就已經有幾種不同文化描述過並能接觸到這一世界。
第二部分開篇描述了超感知力(High Sense Perception, HSP)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感知人類能量意識系統。在我們能瞭解第四層之前,必須先能感覺到它!隨後,布藍能詳細描述了第四層,以及這一層的運作方式與物質世界的不同之處。布藍能列舉出大量其個人療癒工作中的實例,包括她與第四層各種物體和存在體打交道、拜訪第四層的下界並與黑魔法交鋒的經驗。
布藍能將位於第四層中阻止創造過程的阻塞定義為「時間膠囊」。這些「時間膠囊」很可能經由多個前世而生成。她描述了藉由「時間膠囊療癒」的方法釋放這些受阻塞的創造性能量的過程。她還解釋了,在死亡以及通過「星光體」旅行的過程中,人類能量意識系統受到了哪些影響。
因為第四層是關於「關係」的層面,所以這一層中有各種類型的「能量帶」。這些能量帶用於在無形之中傳輸信息—通常是在二人之間。例如,我們與親生父母之間,創造了基因帶(genetic cord),然後與有「個人連結」的人們之間創造了關係帶(relational cord)。這些能量帶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攜帶了扭曲,並將干擾我們的創造過程。受損的基因帶,即祖先根(ancestral root),將我們連接到祖先,並攜帶著多代相傳的錯誤信念系統。關於如何療癒基因帶、關係帶及祖先根,布藍能均作出了詳盡的解釋。
書中也收錄了從她由指導靈黑元(Heyoan)處通靈所得的詩篇,這些詩進一步闡明並整合了全書中提出的各種概念。最後,每個章節結尾都會提出一些問題,以鼓勵讀者進一步探索和使用該章節中提供的素材。在我們從自我探索開始,被引導著踏入物質與靈性世界的交界面時,享受這段旅程吧!在旅程尾聲,你將對你如何「身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星光界(Astral World):或譯星芒界、星光世界。最初由新柏拉圖派哲學家提出,認為它是一個天體層面,未出生和死後人所在之處,其中也有天使、靈體與其他不死的生命體。19世紀末,該概念被神智學(Theosophy)重新定義,為人體七個身體之一,比乙太層(etheric plane)更精細,比心智層(metal plane)更稠密,是容納情感、信念和欲望的層面。
【中文版譯序】
◎呂忻潔/致完整的你
你看見自己了嗎?你選擇讓什麼樣的經驗,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為了生存,你以何種姿態活著?這一生為何而來?你,快樂嗎?
從追求生活到追求生命,需要因緣。而所有在塵世中的際遇,皆為啟動因緣的境,並淨化著我們的心。然而,我們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領悟際遇背後的意義。
在時間的旅程中,我們或許似懂非懂的經驗了一些歡樂或悲傷,或許有意識、無意識的被形塑了。但是,自由與愛,是所有在這物質世界中的受制約靈魂的渴望。
當我們真正願意對生命付出關懷,允許錯誤,明白生命的重點不在於過得華麗;每個跌跌撞撞,不是為了心碎。接受這些自以為的不完美,將讓自己變得更完整,並且自由。
本書是靈性路徑上的一位前行者,提供了看世界的不同向度,但不是一切的答案或終點。或許,你能從本書提供的方法,將生活創傷轉化為生命的祝福,因此而生的內在喜悅與關懷能力,將會成為你真正的力量,引導你踏上屬於你的靈性路徑。
對生命的耐心,帶來安定。
本中譯版得以付梓,要感謝橡樹林總編輯張嘉芳、編輯和所有參與的工作者;感謝另一位譯者陳楷勛溫暖協助;感謝Thomas、美君及所有支持的親友與靈性存在們。因個人無知心意若有翻譯錯誤,懇請讀者見諒並不吝指正。
最後,感謝敬愛的靈性導師聖給瑞達瑞斯瓦米(HH Giridhari Swami)與聖帕布帕德(HDG A.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您們以靈性真知穩定了我的心,所有榮耀歸於您們。Hare Krishna!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