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覺知的力量:蛻變生命的金鑰──洞察道德,不道德,非道德;了解什麼是真正對與錯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何自然而然地擁有道德,
找到自己內在的光,擺脫生命挫折與困境的牢籠?!
◎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真誠就是不要過得身不由己
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刻意去「培養」任何東西都會讓人變得虛偽
當你擁有覺知時,道德便如影隨形;道德是意識的產物
如果你的意識允許你去做某件事,那它無疑是正確的
另人可以束縛你,但不能救贖你
野心即是緊張,而緊張是你與神之間的障礙
你可以積極,但不要為了跟別人比較而積極,積極是為了你自己
覺知是一把萬用鑰匙,它能解開每一個存在的鎖
你正在受苦──並非因為不道德,而是因為缺乏意識
……
如何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感到罪惡?如何能做到「不要犯第二次錯誤」?是否謀殺、強姦、偷竊都是因為沒有覺知造成的?什麼是真正的「懺悔」、真正的「寬恕」?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不斷地流動。而你們全都背負著死板的教條。你總是感到手足無措,因為如果你恪守教條,就必須與生命背道而馳;如果你跟隨生命,就必須違反教條。所以我全心全意就是要讓你自自然然地擁有道德。你必須用你的意識去回應各種狀況。如此一來不管做什麼都會是對的。
這是一本奧修針對有關「道德」議題的心靈談話──
奧修談到人的行為必須是有意識的,否則你就會過著虛偽、身不由己、充滿錯誤行為的悲慘人生;他也談到我們必須跟隨自己內在的光來過生活,如此道德自己便如影隨至,如果你違背了自己的本性,即便你謹守世俗所謂的道德,也不會感到喜悅。
奧修門徒向奧修提出一系列生命的疑問:關於內在的不安,關於道德、犯罪、寬恕等生命的難題,關於父母、神職人員、社會國家對個人的影響……
本書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應該如何從這些既定的社會架構,一般人普遍認定的道德價值中,找出人類內在的真實,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走向更喜樂的存在。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從行動到覺醒
第二章 墮落的根源
第三章 與陰影搏鬥
第四章 成為完整的人就是神聖的人
第五章 了解的況味
後記
試閱
野心讓人墮落,野心勃勃的頭腦也必定墮落。野心是瘋狂的種子,我們的整個教育體系卻以野心為導向。你的父親叫你:「成為一個大人物吧!」狂熱隨即產生,你變得病態。只有一個人能當總統,卻有千千萬萬個失敗者因為同樣的野心燃燒著。於是你的神智不再清楚,你會發瘋。你一下子變得非常緊繃,也因此墮落:你會不擇手段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墮落是會互相感染的。你看到有人使用墮落的手法,就會覺得自己如果不跟著做,一定會落後別人。你因此採取了同樣墮落的的手段。別人看到你不擇手段,也必須不擇手段去完事。於是這變成了一個生存的問題。在這個框架、這個架構裡頭,沒有其他的可能。如果你去檢視社會的根本,就會發現墮落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產物,因為我們的制約、我們的教育、我們刻意培養某種特質而形成。
我們的社會結構很複雜,成功的人因此能夠隱藏他們的墮落。墮落只見於失敗者身上。如果你成功了,沒有人會知道你曾經墮落,成功會掩蓋一切。你只要成功,便能成為善 (goodness) 的極致──你將能與美好、純潔,和純真的一切畫上等號。這表示你可以用任何想要的方式達到成功,但前提就是你必須成功。一旦你成功了,你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會是對的。
在人類的歷史中也一直都是如此。如果一個人是個不起眼的小偷,那他就只是個小偷。如果他是個蹂躪四方的大盜,就變成了英雄,就變成了亞歷山大大帝。從未有人看出兩者之間並沒有「質」的不同,而只有「量」的差異。沒有人會說亞歷山大大帝是個偉大的小偷,因為人們對「善」的判準是成功與否:一個人越成功,就越美善。而只有在你失敗時,人們才會質疑你採取的手段,說你是個墮落的傻子。
如果人們的態度皆是如此,要怎麼創造一個廉潔的社會呢?在這樣缺乏道德的情況下要一個人謹守道德,是極其荒謬的要求。一個人不可能在不道德的社會中變得道德。如果他試著去做一個道德的人,他的道德規範只會讓他變得自我中心,而他的自我和其他事物的沒兩樣,是墮落且不道德的。這個狀況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我們創造了一個瘋狂追求財富、力量和權術的社會;我們不斷擁護著它,卻問為什麼會有墮落。只要是有野心的地方,墮落都會是所謂的邏輯結果 (logic consequence)。除非激勵野心的基礎結構被完全摧毀,否則墮落是無法遏止的。
野心在所謂的「聖人」周遭更是顯而易見,他會用比較的方式來點燃你的野心。他會對你說:「你要變得比別人更好。這樣一來,你就可以上天堂成為神的愛侶,而其他人就會在地獄的烈火中受盡酷刑。」為了讓一個人更好,野心的毒藥就這樣輕易地被使用。
但這麼做其實完全達不到效果。一個人可能擁有野心且心懷惡意,這很自然,很合理。但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擁有野心卻心懷善意。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良善的人,你就不能用比較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因為只有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之下,真正的善才能開花結果。
比較是一種障礙,因為它會創造出自我,創造出暴力。在你說出「我比你更謙虛」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使用了暴力。因為你用了難以察覺的狡獪手法,將一把利刃刺進了他人體內;你已經殺害了他。這把武器是致命的,而且比政治或資本主義的武器更難以察覺。如果你說:「我比其他人好,我的品德比其他人更高尚。」說話的對象可能不一樣,但你的野心卻如出一轍。這世上墮落的人並非只有罪人和罪犯,那些為人們所稱道的善人,那些「聖人」也是墮落的,只是他們的墮落令人比較難以察覺。
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是墮落的。它創造了野心勃勃的罪人,也創造了野心勃勃的聖人。那兩種人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兩者存在於相同的軸線上,存在於野心的軸線上。一個搞清楚狀況的人會完完全全地退出這個社會。他不會想當個罪人,也不會想當個聖人。他不會把自己納入任何一個類別,然後你便無法得知他是誰,也無法衡量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需要一個沒有野心的社會。
這一切跟神完全沒有關係,但如果你擁有野心,甚至連神都會成為你野心的一部分。你會去追求祂,你會試著去企及祂。
一個擁有野心的人是絕對不可能靠近神的。他未嘗能放鬆自己,心中也未嘗有愛;因為野心即是暴力。一個不自在、沒有愛心、無法緘默靜心的人,永遠無法知道神是什麼。神不能夠用知識去理解,只能去感覺。當你感到自在、完全放鬆、哪兒都不去時,當你的頭腦靜如止水,與它本身和諧時,你就會了悟存在是什麼。你就會了悟存在的幸福與美好。它的美好並非醜陋的相反;沒有相對,也沒有相反這檔事。一切都將變得美好,存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株仙人掌也將和一朵玫瑰一樣美麗。個人的特質也會變得美好,彼此之間無法互相比較。
這是你第一次去愛。這種愛並非與「恨」相互依存,因為與「恨」相互依存的愛從來就算不上是愛;那樣的愛必定只是一種淡化的恨,一種不那麼強烈的恨。就像兩極一樣,愛存在於其中一極,恨存在於另外一極,而你持續在其中擺盪著。你的恨只是愛得少一點,你的愛只是恨得少一點。
你可能會問,一個人如何能超脫愛與恨。只有在你放下野心、放下緊張、放鬆自己,哪兒都不去、什麼也不尋覓,就只是存在著的那刻,你才能超脫愛與恨的二元對立。你於是了悟神是什麼,也同時了悟愛是什麼。愛是當你與無限和諧同調時的產物;它如影隨形,是一種結果。
佛陀未曾探尋愛,而愛自來。耶穌未曾思想愛,但他活出了愛。愛是不能直接探尋的,它是一種淡淡的幽香,因此你無法直接去尋覓。它是一切合一時的產物,也是當你了解神存在於你的朋友和你的敵人之中時,自然生成的產物。
當你覺察自己不再與存在分離的那刻,你便能了悟什麼是愛。你已經成為存在的一部分,不是器械上 (mechanical) 的一部分,而是器質上 (organic) 的一部分,就像鯨魚的生命無時無刻都與海洋相連結,就像我的手掌與我的連結一般。
只有在你沒有野心時,才能覺察與存在的連結。不具野心的頭腦才是虔誠的。你的野心是什麼並不重要,不管是財富、力量或名氣,是自由還是神。如果你擁有野心,就代表你的頭腦在往他處移動,追隨著某件事物。它總是忙著達成某件事,不再是它本來的樣子。
野心即是緊張,而緊張是你與神之間的障礙,讓你無法遇見祂。一旦遇見了祂,你就不復存在,因為這樣的相遇會完完全全淨化你,完完全全將你吞噬,而愛就在此時此刻誕生。自我的死去就是愛的誕生。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