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智慧林佛學院校長:慈囊仁波切,
首次為華人弟子作大圓滿心性直指教授,
揭示「證悟的老狗」巴楚仁波切心性教法《觀修自解脫》實修竅訣:
「朝悟則朝解脫,夕悟則夕成佛!」
■讓煩惱自解脫的祕訣是什麼?
巴楚仁波切說:從自己的心開始。
那麼,心又是什麼?
怎麼樣讓心看到它自己而解脫呢?
心始終與我們同在的,可是我們卻總是看不見……
當巴楚仁波切被他的上師猛打一頓後醒來的剎那,自解脫的那心是什麼?
巴楚仁波切說,我們所要做的,僅僅不過是向內「看著心」!
看著你的心,不管它生起什麼或沒有生起什麼,
就這樣向內看著你的心,
鬆緩地安住在這覺知中。
■從那裡去尋找你的心?
它不在外面,也不在裡面;
它不是刻意造作或長時努力就可得來的一種禮物,
它無始以來就一直跟我們在一起。
■心是什麼?
心的本質是明;它的體性是空,是明而覺,是明空雙運。
當下能夠體悟這點,就是見到了心的實相、心的本性,
一切當下都解脫了!
■要怎麼認識這樣的心?
放下腦袋裡所有的想法,在自然狀態下,不想過去,不預設未來,
不刻意造作,也不逃避生起的一切意念,
就這樣鬆緩的以心看著你的心,安住著。
■把心轉個方向就好
我們的心不斷地向外去追尋,我們的眼睛不停看著外在的境,
我們的耳朵聽著外在各種聲音,我們的心向外做著各種的追尋。
此時,我們要把心轉個方向,
只是轉個方向,讓心看著自己的心就好。
目錄
釋論作者序 今生就明心見性,是可能的!
原典
《究竟大圓滿成佛之深奧法門:觀修自解脫》
釋論
壹、前行
第一章、緣起
以密乘見地詮釋空性
你準備好了嗎?
祈願依此而明心見性
第二章、禮讚與發願
讚頌
教法由誰所說
貮、正行
第一章、空性法身與修持方法
自心體性為解脫之王
心的體性是什麼,如何認出它?
無修就是最好的禪修
如何觀照念頭?
放鬆吧!讓念頭自顯自解脫
放下你的禪修
第二章、去除禪修時的障礙
鬆緩身心,調伏熾盛煩惱
當微細心念急湧時,提起覺知,朗朗安住
昏沉或樂明無念時,保持覺性,自然而住
種種順緣生起時,不隨驕慢而安住
種種逆境生起時,微笑面對不氣餒
第三章、直指心性的精要口訣
無法瞭解心性?
心,本來就在那兒了!
安住在四處尋找的心上
把心轉個方向就好
安住在那疑惑生起的心上
安住在「顯相與心無別」中
安住在任生任顯的體性中
既不遮滅,也不跟隨念頭
不做任何取捨,於心上安住觀修
善巧運用心的鬆、緊,調整觀修
不貪著美味飲食
視苦樂皆為道用
第四章、心,是什麼?
心是明而覺、遍如空
心通透無礙,遍一切法
心非實有,卻能覺知、顯現一切
心離一切邊,卻又顯空雙融
心,本具一切圓滿智慧
第五章、迷亂自解脫的口訣
認證慳吝本質,就是最殊勝的布施
認證貪著本質,就是最殊勝的持戒
認證瞋怒本質,就是最殊勝的忍辱
認證懈怠本質,就是最殊勝的精進
認證散亂本質,就是最殊勝的禪定
認證愚癡本質,就是最殊勝的智慧
認證貪婪本質,就是最殊勝的知足
第六章、煩惱即為本智的口訣
痛苦本質即是大樂法身
序/導讀
釋論作者序
今生就明心見性,是可能的!
這本書中的義理,是巴楚仁波切自己修行的經驗與訣竅,慈悲為弟子和後世有情所宣說。所說的內容是大圓滿成佛的深奧方法,如實修行則心性自然解脫與證悟,因此又稱此名為「阿烏薩波」之口訣心要。阿烏薩波(衣著襤褸的巴楚仁波切)的此一教授特點有:
一、利根者直接頓悟的方法。
二、為漸次修行者宣說各種方法和次第的大圓滿證悟法。
三、日常生活中,容易了解、方便修持且義理通俗明瞭的大圓滿修持方法。
巴楚仁波切教導我們如何以大圓滿的觀修,平息現代人諸多煩惱,以及令貪、瞋、癡、慢、嫉等五毒煩惱解脫為五智的方法,若能依此教理如實修持,心中煩惱不僅不易生起,縱使心中煩惱生起也有各種消除的方法。煩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艱難和困擾。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非常忙碌,為了工作、考試、賺錢養護家庭承受很大的壓力,同時還要面對人與人之間的流言蜚語、輕視、惡言、權力鬥爭等等的是非,擾亂著我們的心。由於權力、事業競爭以及生活壓力的重擔等,人們失去了心的平靜、喜樂、信心和希望。因此在這煩躁不安的時代,非常需要佛法所說的禪修。
這些年來我到西方許多國家,也接觸到各式各樣不同領域的人,他們對大手印與大圓滿等禪修非常喜歡,很多學校、公司和工廠裡也都開始設有禪修的處所,人們對禪修顯露了極大的渴望與興趣。西方人喜歡做研究,深信科學,但是自從接觸禪修並實際體悟之後,他們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上,在心靈、身體舒適和個性、行儀上,都因此有了很好的改變與調整,認為是對身心靈非常有幫助的法門。
因此無論是我們個人、家庭、社會或是有無宗教信仰,甚至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都可以學習禪修,它是沒有宗派差別的。禪修對身心健康非常有幫助,所以值得大家去學習,而且不僅值得做,也必須這麼做。這本書中,講述了各種禪修的方法和不同次第的觀修,對於對治生活中內心的艱困和煩惱等非常有幫助。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不僅是獲得解脫的方法,也是調養心理疾病的良藥。因此這本書是修行人的神聖寶典,是教導心靈調養的最佳導師,也是平常生活中施予心靈喜悅的善友。
最重要的是,這個法門能讓我們有了轉煩惱為菩提的訣竅與解脫的希望。行者若能如實修持巴楚仁波切的口訣心要,你的人生一定會改變,內心也會更開心,說不定在一生中就明心見性。
祝大家身心安康,證悟本心,圓滿菩提。
堪布慈囊仁波切
2017年3月於加拿大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