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類對自己自主的親臨,
2012年之後人類再造與重生的生命解密與解碼。
如果你對生命感到困惑;如果你對人生覺得無助;
如果你對未來覺得茫然;如果你對自己感到陌生;
那麼你需要這本書給你答案。
這是一本可以直接與你內在對話的不思議之書,也同時能從書中獲得空前嶄新的生命知見,成為每一個人對自己生命叩問的關鍵,生命恢復自主、解因解碼的密碼之書。
這是一本引導人們如何將內在的本我力量顯露出來的《生命系列》的第一本書,無關宗教與通靈,由一名渴求生命清楚的女子向一個「以人類形式存在人世間,卻是非人狀態」的男子叩問生命與生活的一切,而形成這一本書的所有內涵。
「不以慣性頭腦閱讀,而以內在覺受納入」是這一本書不同於其他書籍的最大特點,因為這一本書的重點就是在於幫助人們放下識性慣性思議的輪迴,而開啟內在生命奧義的解密解碼。
先破除人類身口意在世間的許多慣性理解,再引導人們以不思議、不消耗、不落入的內在性,湧動恢復生命的自主性,全部以生命內在的密藏來解密解碼肉身、生活、宇宙、靈魂、修行、人性、萬物有關一切的不可思議的生命答案。
由這一塊土地上最平凡的土生土長的人對自己存在的生活環境所沉澱出來的生命反省,但卻是全面性的生命密碼的解密關鍵,讓所有意會要改變的人能夠從本書中獲得其本身生命在當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逐步放下識性的思維,而湧動出不可思議的自身生命的解碼。
「叩問生命-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英文簡介
The meaning of life: Answers to life from immortal Self by Bing-Hong, Chen and Arte
Book description:
“I have spent years and years looking for the answers to life, however, when that moment I gave up looking for, suddenly, all the answers to life emerged in my mind.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when I stopped taking any ego thought, it turned out that all the answers to life surging out from the depth of immortal Self power. At that time, from the vision of my eyes, everybody on the street was in a human form with his perfect Buddha-nature glowing deep inside. And I knew that, it had changed my life forever” – from Bing-Hong, Chen, the author.
He is a man with a form of human existence, but in a state of non-human Mind and Wisdom beyond comprehension. She is desperate searching for the truth about life. After her lifelong quest for a fulfilling spirituality, they met each other...
This was a beginning of an extraordinary Self-reviving journey...
The result is this significant book, The meaning of life: Answers to life from immortal Self, unprecedented contents of spiritual teaching destined to change human history.
The essence of this book was from Buddha-nature, not from any knowledge of this world. This book is to help people lay down their old habit and practice of any knowledge, and to guide them to revive their inner Buddha-nature, or God-nature, or Self power to life. Decode the profound and esoteric meanings of life: Why is human being the noblest form of life on earth? Why have been all these years many ascended masters and advanced souls from outer space conveying important messages through the psychics to the Earth?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ickness, body, money and Self power?...
A book of inconceivability, a spiritual guidance for Self-reviving. This immensely powerful book talks to your inner Self directly. Do not read it with your head, but with your Mind. Do not absorb it with any study, but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2012年之後人類再造與重生的生命解密與解碼。
如果你對生命感到困惑;如果你對人生覺得無助;
如果你對未來覺得茫然;如果你對自己感到陌生;
那麼你需要這本書給你答案。
這是一本可以直接與你內在對話的不思議之書,也同時能從書中獲得空前嶄新的生命知見,成為每一個人對自己生命叩問的關鍵,生命恢復自主、解因解碼的密碼之書。
這是一本引導人們如何將內在的本我力量顯露出來的《生命系列》的第一本書,無關宗教與通靈,由一名渴求生命清楚的女子向一個「以人類形式存在人世間,卻是非人狀態」的男子叩問生命與生活的一切,而形成這一本書的所有內涵。
「不以慣性頭腦閱讀,而以內在覺受納入」是這一本書不同於其他書籍的最大特點,因為這一本書的重點就是在於幫助人們放下識性慣性思議的輪迴,而開啟內在生命奧義的解密解碼。
先破除人類身口意在世間的許多慣性理解,再引導人們以不思議、不消耗、不落入的內在性,湧動恢復生命的自主性,全部以生命內在的密藏來解密解碼肉身、生活、宇宙、靈魂、修行、人性、萬物有關一切的不可思議的生命答案。
由這一塊土地上最平凡的土生土長的人對自己存在的生活環境所沉澱出來的生命反省,但卻是全面性的生命密碼的解密關鍵,讓所有意會要改變的人能夠從本書中獲得其本身生命在當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逐步放下識性的思維,而湧動出不可思議的自身生命的解碼。
「叩問生命-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英文簡介
The meaning of life: Answers to life from immortal Self by Bing-Hong, Chen and Arte
Book description:
“I have spent years and years looking for the answers to life, however, when that moment I gave up looking for, suddenly, all the answers to life emerged in my mind.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when I stopped taking any ego thought, it turned out that all the answers to life surging out from the depth of immortal Self power. At that time, from the vision of my eyes, everybody on the street was in a human form with his perfect Buddha-nature glowing deep inside. And I knew that, it had changed my life forever” – from Bing-Hong, Chen, the author.
He is a man with a form of human existence, but in a state of non-human Mind and Wisdom beyond comprehension. She is desperate searching for the truth about life. After her lifelong quest for a fulfilling spirituality, they met each other...
This was a beginning of an extraordinary Self-reviving journey...
The result is this significant book, The meaning of life: Answers to life from immortal Self, unprecedented contents of spiritual teaching destined to change human history.
The essence of this book was from Buddha-nature, not from any knowledge of this world. This book is to help people lay down their old habit and practice of any knowledge, and to guide them to revive their inner Buddha-nature, or God-nature, or Self power to life. Decode the profound and esoteric meanings of life: Why is human being the noblest form of life on earth? Why have been all these years many ascended masters and advanced souls from outer space conveying important messages through the psychics to the Earth?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ickness, body, money and Self power?...
A book of inconceivability, a spiritual guidance for Self-reviving. This immensely powerful book talks to your inner Self directly. Do not read it with your head, but with your Mind. Do not absorb it with any study, but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目錄
「叩問生命──生命的答案誰知道?」英文簡介
序 自在做主
生命系列與陳炳宏的故事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
關於生命系列 如何閱讀本書?
曙光 甦醒 生命綻放
第一章 打破
第一節 金錢
第二節 肉身
第三節 靈魂
第二章 不思議
第一節 如來
第二節 磁場
第三章 生命自主
第一節 中道
第二節 生命恢復
第三節 主的親臨
第四章 生活的樂章
第一節 女相解脫
第二節 生活即是生命
序 自在做主
生命系列與陳炳宏的故事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
關於生命系列 如何閱讀本書?
曙光 甦醒 生命綻放
第一章 打破
第一節 金錢
第二節 肉身
第三節 靈魂
第二章 不思議
第一節 如來
第二節 磁場
第三章 生命自主
第一節 中道
第二節 生命恢復
第三節 主的親臨
第四章 生活的樂章
第一節 女相解脫
第二節 生活即是生命
序/導讀
推薦序
曙光 甦醒 生命綻放
春夏之交,晴空朗朗,無意間穿過命相街,女相師迎面而來,我自然而然坐下,卻無一事想問,無一事想求。
相師喃喃自語, 說我此生福祿壽俱足,活越老命越好,要保養身體,長命百歲云云。
半小時過去,句句皆是人間美夢,最終要離開了,隨口說再見,她卻回答,你不會再來了,命好的人不會來算命。
那時的我,已經安靜了一段時間,正決定徹底告別世界,不是放棄肉身,而是放下所有為生存而建構的想望。彷彿是「天問」,老天藉此給我關鍵性的決定,再度啟程時,要盡享人間美夢?還是要恢復真實生命?
我要真實生命。
世界早已走向末日。人們在相對的思議裡,追尋永遠不會到來的絕對幸福,保住了此生的流程,卻保不住必然死亡的結局,所有為生存而精心擘劃的安排,豈不是早早注定失敗?這一生,怎能團團轉轉的消耗在如此荒謬邏輯?
原本一帆風順中疾行前進的我,先是脫離軌道而行,接著放慢腳步,最後停在看不見道路的原點,再也無可前進,無可張望,於是我坐下來,捲起身體,閉上眼睛繭居、冬眠。那一段時空,只有很薄的一層皮相行走地球,和物質界之間,一團透明果凍隔離,紛紛擾擾都在千里之外,人群穿梭猶如太空漫步。偶有人問我是什麼修行,一時無言以對,沒有師父,不在道場,不認識法門,也不研究境界。
當「天問」來時,我已無可看之書,無可說話之人,一確定此生大願,炳宏就出現在我的世界。他是摯友、兄長、教練、導師與終極無可說的究竟。他應我之請而來,示範一個全然恢復自主的生命;因為這個生命體來到地球,永夜的暗黑,曙光乍現。
我們不斷的深談,既廣大又精細,過程中並不完全用腦,更多時候由心輪、五臟六腑或細胞直接納入,既然不用腦,也就沒聽得懂、聽不懂的問題,意會到了瞬間涅槃,意會不到的也如梵唱福音,自然安頓有形無形。
炳宏大量運用東方的文字、語言、圖騰表達生命內涵,但若有必要,切換到西方文化熟悉的表達方式也毫無困難。
已經非常安靜的我,自此開啟智慧之眼,觀照此生累世,看不見,或者說是不敢看見,重重疊疊,覆蓋在生命上的重擔。當來下生,當生活中大小考題進來我的心念時,可以覺知,可以穿越,可以放下,最後轉化成生生不息的力量。
教練說,剝落覆蓋的過程,最初會因為不熟悉而辛苦,有些震盪會讓人倒退三步,只要不退轉躲回慣性圈,接下來可以因應各種震盪而不被牽動,最後會越震盪越前進,展現生命完全自主的威能。
阿媞是我在內化極深時交會的摯友,她以自身的清澈和至誠,對生命鍥而不捨的終極叩問,讓這本書得以問世,藉此引領無數即將甦醒、共行共願的夥伴。
原本想用一己之力,出版炳宏五千本巨作,即使多數看起來似懂非懂,也要隻字不改的完整傳達。然而老天有更殊勝的安排,最終由專業的出版團隊接下這一棒,仍以最深的尊重,以「隻字不改」付梓。這樣的年代,這樣的氛圍,鬧市裡開講中道,需俱足非凡的魄力。
終於我們都來到要對世界發聲的時候了,表相荒蕪,終有盡頭,有機土壤,枝芽昂然。
凌晨夢境中,粉紅與嫩綠的衣衫鮮明,無染自主的生命,終將綻放。
張端筠
前言
如何閱讀這本書
到目前為止,《生命系列》有五本書,是我向陳炳宏老師叩問生命而產生的內容,我以自身生命的困惑為出發點向他叩問,再問大環境都在談論的二○一二年的事情,沒想到,這一問就開啟了我們共同寫書的緣分,面向也越來越深,既深且廣,每一本書都是不可思議的經典之作,完全不是用思議預設的內涵。
《生命系列》的五本書中有深有淺穿插其中,除了第二本書專門講男女之間與女相解脫,其他的部分都是綜合性的,都是我這個愛問問題的人或其他夥伴遇到的問題形成的,天南地北的,從西方問到東方,從生活問到生命的一切,涵括所有人類存在生命的關鍵議題,問到哪裡,或磁場對應到哪裡,書就寫到哪裡,所以,書裡面既談到主,又講到如來佛,也包括生活中的一些介面,涵蓋的層面很廣。所有對談的內容,都已將我對話的部分刪除,因為不想讓我的識性形成對讀者的干擾,只保留陳炳宏老師最純粹的內涵與法流,希望讀者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也能夠體會到那種來自本然生命的智慧法流。
我們覺得,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以識性在讀書,即使讀的是心靈層面的又如何?如果識性不放下,學會再多的佛學知識或生命知見都只是識性慣性的覆蓋加重而已,因此而形成這系列文體很特別的書,在口語化的中間穿插獨特的法流內涵,以不同的字體呈現,目的就是不想增加更重的識性。我們也不想增加一些名詞解釋或注解,因為生命的內涵不是一種學問與知識,如果我們解釋了某一個層次,卻沒有表達別的層次,反倒會誤導與框住讀者,因為,這系列書最大的善意就是不再增加識性的負擔,而是遞減思議的思維,但也同時尊重每一個人用他既存的生命基礎來對應這個系列的書,看這樣的書,等同對自己生命的叩問。
所有書中傳達的生命內涵,有些詞句用語也許與一般人的用法不太一樣,因為那是一種密碼式的表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刻會有不同層次的領悟與解碼,請讀者們以直心的覺受來納入,讓它們直接穿透到你的內在,不必用任何的頭腦思議去揣摩到底在講什麼,也不要預設讀後的結果會如何,慢慢的體會,慢慢的領悟,急不得,哪一天說不定會引動你的如來性出來,自然就會懂,但也無法強求。重點是,遞減閱讀時的慣性。生命的內涵無需學習,無需辨證,所有生命的答案,都在存在的本身。
序言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
大約十年前,我的心裡開始出現一股聲音,催促著我要趕快改變,我當時不知道到底要改變些什麼,只知道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狀況不好,又面臨感情上的痛苦,很需要尋求一些心靈的療癒,於是開始了我追求生命答案的旅途。
奇怪的是,我不喜歡跑任何的宗教道場和教會,不論是篤信基督的朋友或虔誠信佛的母親如何利誘和勸說,我都無動於衷,只是專注在心靈書籍上,當然,這期間我也花了不少錢在一些所謂的身、心、靈的課程。這些書籍和課程曾經幫助過我,療癒過我,感動過我,至少,在那個時候是這樣的,協助我走過那一段痛苦的歲月,因此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沉浸在其中。我覺得自己總是不停的往前走,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再到下一個階段,從沒有停止過,我當時以為,所謂生命的成長就是這樣的——不斷的尋找生命的答案。
那個心裡面催促著我的聲音也從沒有停止過,只是有時大聲,有時小聲,有時隔很久才出來一次,有時一直不斷的縈繞,讓我很困擾,我只知道這個聲音要我為二○一二年做準備,卻不告訴我要準備啥,而且逼我離開職場,這可不得了,心裡頭的不安恐懼隨著這個催促的聲音日益緊迫而不斷擴大,在積蓄有限的情況下,我不知道我中年離開職場後還能做什麼來營生,但同時我也強烈的感覺到若是不離開,我的生命會日漸枯萎,而我很討厭那樣的自己。一直到二○○九年的五月,我終於決定直接面對我的不安恐懼,帶著它一起離開我做了十多年的工作。
離開職場後,我有一年半的時間,只要不下雨,每天都帶著書和水壺到湖邊坐著,有時不看書,看著天上的雲,一發呆就是一個下午,心靈方面的書,我比較偏愛由西方引進的思想,因為讀起來感覺很溫馨,很具療癒效果,我也會去參加讀書會,聽演講,像朝聖一樣的看看這些厲害的大師。一直到某一天晚上,我突然情緒崩潰,像發瘋一樣的大哭,把所有的書摔一邊,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翻譯自西方的所謂重量級的內涵大部分都是由通靈而寫下來的,不管是通靈天使、高靈、地內或地外文明,或是什麼樣的知名歷史人物,難道,生命的答案都來自那些通靈訊息嗎?為什麼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卻生不出任何有關自己生命的答案呢?難不成那些外星人真的全都比我們人類更高階更有智慧嗎?但是,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呢?祂是如何知道生命答案的?我從來都沒有聽過佛陀會通靈,更沒聽過祂靠什麼神通而成佛啊!那麼,為什麼我所聽說的某些宗教道場或氣功門派都一個勁兒的在練神通呢?難道,我們這些沒神通也不會通靈的人就比較沒智慧嗎?在二○一二年就不會得救嗎?都得一輩子仰賴別人給答案嗎?
我不服氣,從此不去讀書會,不再看任何的心靈書籍,我感謝這些書曾經幫助過我,但是現在,我無言的對天哭泣吶喊,決定不再往外尋找,不再向任何外在的力量祈禱,我只想恢復我內在真正的力量,管它叫佛性,或如來性,或本體,或自性,或是基督力量,甚至是主,都無所謂,我只想要我自己有一天能夠由內而生發出自己生命的答案。在經過那麼多年的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一刻,我終於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再不突破,就快要窒息了,而這個時候,我之前所看過的書沒有任何一本可以幫助我,也沒有任何一門課程能幫助我,什麼祈禱都沒有用。
我想,如果要我寫一本書,這些內涵一定不會是來自什麼通靈,而是由自己內在的力量——那個真正的本然的通曉一切的我所寫出來的,但是,我如何恢復自己的自性?我不知道,更別說什麼寫書,我覺得自己也滿可笑的,居然發了一個自己都不知如何完成的願。但不可思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二○一○年的秋冬時節,因為朋友的關係,我認識了陳炳宏老師。
我們對談的第一天,他很莊嚴的講了一堆我似懂非懂的話,他問我:「妳聽得懂嗎?」
我指了指我的腦袋:「這裡不太懂,」又比了比我的心輪:「但是,這裡好像懂,而且很喜歡聽你講這些內容,好像你剛剛
曙光 甦醒 生命綻放
春夏之交,晴空朗朗,無意間穿過命相街,女相師迎面而來,我自然而然坐下,卻無一事想問,無一事想求。
相師喃喃自語, 說我此生福祿壽俱足,活越老命越好,要保養身體,長命百歲云云。
半小時過去,句句皆是人間美夢,最終要離開了,隨口說再見,她卻回答,你不會再來了,命好的人不會來算命。
那時的我,已經安靜了一段時間,正決定徹底告別世界,不是放棄肉身,而是放下所有為生存而建構的想望。彷彿是「天問」,老天藉此給我關鍵性的決定,再度啟程時,要盡享人間美夢?還是要恢復真實生命?
我要真實生命。
世界早已走向末日。人們在相對的思議裡,追尋永遠不會到來的絕對幸福,保住了此生的流程,卻保不住必然死亡的結局,所有為生存而精心擘劃的安排,豈不是早早注定失敗?這一生,怎能團團轉轉的消耗在如此荒謬邏輯?
原本一帆風順中疾行前進的我,先是脫離軌道而行,接著放慢腳步,最後停在看不見道路的原點,再也無可前進,無可張望,於是我坐下來,捲起身體,閉上眼睛繭居、冬眠。那一段時空,只有很薄的一層皮相行走地球,和物質界之間,一團透明果凍隔離,紛紛擾擾都在千里之外,人群穿梭猶如太空漫步。偶有人問我是什麼修行,一時無言以對,沒有師父,不在道場,不認識法門,也不研究境界。
當「天問」來時,我已無可看之書,無可說話之人,一確定此生大願,炳宏就出現在我的世界。他是摯友、兄長、教練、導師與終極無可說的究竟。他應我之請而來,示範一個全然恢復自主的生命;因為這個生命體來到地球,永夜的暗黑,曙光乍現。
我們不斷的深談,既廣大又精細,過程中並不完全用腦,更多時候由心輪、五臟六腑或細胞直接納入,既然不用腦,也就沒聽得懂、聽不懂的問題,意會到了瞬間涅槃,意會不到的也如梵唱福音,自然安頓有形無形。
炳宏大量運用東方的文字、語言、圖騰表達生命內涵,但若有必要,切換到西方文化熟悉的表達方式也毫無困難。
已經非常安靜的我,自此開啟智慧之眼,觀照此生累世,看不見,或者說是不敢看見,重重疊疊,覆蓋在生命上的重擔。當來下生,當生活中大小考題進來我的心念時,可以覺知,可以穿越,可以放下,最後轉化成生生不息的力量。
教練說,剝落覆蓋的過程,最初會因為不熟悉而辛苦,有些震盪會讓人倒退三步,只要不退轉躲回慣性圈,接下來可以因應各種震盪而不被牽動,最後會越震盪越前進,展現生命完全自主的威能。
阿媞是我在內化極深時交會的摯友,她以自身的清澈和至誠,對生命鍥而不捨的終極叩問,讓這本書得以問世,藉此引領無數即將甦醒、共行共願的夥伴。
原本想用一己之力,出版炳宏五千本巨作,即使多數看起來似懂非懂,也要隻字不改的完整傳達。然而老天有更殊勝的安排,最終由專業的出版團隊接下這一棒,仍以最深的尊重,以「隻字不改」付梓。這樣的年代,這樣的氛圍,鬧市裡開講中道,需俱足非凡的魄力。
終於我們都來到要對世界發聲的時候了,表相荒蕪,終有盡頭,有機土壤,枝芽昂然。
凌晨夢境中,粉紅與嫩綠的衣衫鮮明,無染自主的生命,終將綻放。
張端筠
前言
如何閱讀這本書
到目前為止,《生命系列》有五本書,是我向陳炳宏老師叩問生命而產生的內容,我以自身生命的困惑為出發點向他叩問,再問大環境都在談論的二○一二年的事情,沒想到,這一問就開啟了我們共同寫書的緣分,面向也越來越深,既深且廣,每一本書都是不可思議的經典之作,完全不是用思議預設的內涵。
《生命系列》的五本書中有深有淺穿插其中,除了第二本書專門講男女之間與女相解脫,其他的部分都是綜合性的,都是我這個愛問問題的人或其他夥伴遇到的問題形成的,天南地北的,從西方問到東方,從生活問到生命的一切,涵括所有人類存在生命的關鍵議題,問到哪裡,或磁場對應到哪裡,書就寫到哪裡,所以,書裡面既談到主,又講到如來佛,也包括生活中的一些介面,涵蓋的層面很廣。所有對談的內容,都已將我對話的部分刪除,因為不想讓我的識性形成對讀者的干擾,只保留陳炳宏老師最純粹的內涵與法流,希望讀者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也能夠體會到那種來自本然生命的智慧法流。
我們覺得,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以識性在讀書,即使讀的是心靈層面的又如何?如果識性不放下,學會再多的佛學知識或生命知見都只是識性慣性的覆蓋加重而已,因此而形成這系列文體很特別的書,在口語化的中間穿插獨特的法流內涵,以不同的字體呈現,目的就是不想增加更重的識性。我們也不想增加一些名詞解釋或注解,因為生命的內涵不是一種學問與知識,如果我們解釋了某一個層次,卻沒有表達別的層次,反倒會誤導與框住讀者,因為,這系列書最大的善意就是不再增加識性的負擔,而是遞減思議的思維,但也同時尊重每一個人用他既存的生命基礎來對應這個系列的書,看這樣的書,等同對自己生命的叩問。
所有書中傳達的生命內涵,有些詞句用語也許與一般人的用法不太一樣,因為那是一種密碼式的表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刻會有不同層次的領悟與解碼,請讀者們以直心的覺受來納入,讓它們直接穿透到你的內在,不必用任何的頭腦思議去揣摩到底在講什麼,也不要預設讀後的結果會如何,慢慢的體會,慢慢的領悟,急不得,哪一天說不定會引動你的如來性出來,自然就會懂,但也無法強求。重點是,遞減閱讀時的慣性。生命的內涵無需學習,無需辨證,所有生命的答案,都在存在的本身。
序言
生命的答案誰知道?
大約十年前,我的心裡開始出現一股聲音,催促著我要趕快改變,我當時不知道到底要改變些什麼,只知道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狀況不好,又面臨感情上的痛苦,很需要尋求一些心靈的療癒,於是開始了我追求生命答案的旅途。
奇怪的是,我不喜歡跑任何的宗教道場和教會,不論是篤信基督的朋友或虔誠信佛的母親如何利誘和勸說,我都無動於衷,只是專注在心靈書籍上,當然,這期間我也花了不少錢在一些所謂的身、心、靈的課程。這些書籍和課程曾經幫助過我,療癒過我,感動過我,至少,在那個時候是這樣的,協助我走過那一段痛苦的歲月,因此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沉浸在其中。我覺得自己總是不停的往前走,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再到下一個階段,從沒有停止過,我當時以為,所謂生命的成長就是這樣的——不斷的尋找生命的答案。
那個心裡面催促著我的聲音也從沒有停止過,只是有時大聲,有時小聲,有時隔很久才出來一次,有時一直不斷的縈繞,讓我很困擾,我只知道這個聲音要我為二○一二年做準備,卻不告訴我要準備啥,而且逼我離開職場,這可不得了,心裡頭的不安恐懼隨著這個催促的聲音日益緊迫而不斷擴大,在積蓄有限的情況下,我不知道我中年離開職場後還能做什麼來營生,但同時我也強烈的感覺到若是不離開,我的生命會日漸枯萎,而我很討厭那樣的自己。一直到二○○九年的五月,我終於決定直接面對我的不安恐懼,帶著它一起離開我做了十多年的工作。
離開職場後,我有一年半的時間,只要不下雨,每天都帶著書和水壺到湖邊坐著,有時不看書,看著天上的雲,一發呆就是一個下午,心靈方面的書,我比較偏愛由西方引進的思想,因為讀起來感覺很溫馨,很具療癒效果,我也會去參加讀書會,聽演講,像朝聖一樣的看看這些厲害的大師。一直到某一天晚上,我突然情緒崩潰,像發瘋一樣的大哭,把所有的書摔一邊,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翻譯自西方的所謂重量級的內涵大部分都是由通靈而寫下來的,不管是通靈天使、高靈、地內或地外文明,或是什麼樣的知名歷史人物,難道,生命的答案都來自那些通靈訊息嗎?為什麼我們人類自己的生命卻生不出任何有關自己生命的答案呢?難不成那些外星人真的全都比我們人類更高階更有智慧嗎?但是,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呢?祂是如何知道生命答案的?我從來都沒有聽過佛陀會通靈,更沒聽過祂靠什麼神通而成佛啊!那麼,為什麼我所聽說的某些宗教道場或氣功門派都一個勁兒的在練神通呢?難道,我們這些沒神通也不會通靈的人就比較沒智慧嗎?在二○一二年就不會得救嗎?都得一輩子仰賴別人給答案嗎?
我不服氣,從此不去讀書會,不再看任何的心靈書籍,我感謝這些書曾經幫助過我,但是現在,我無言的對天哭泣吶喊,決定不再往外尋找,不再向任何外在的力量祈禱,我只想恢復我內在真正的力量,管它叫佛性,或如來性,或本體,或自性,或是基督力量,甚至是主,都無所謂,我只想要我自己有一天能夠由內而生發出自己生命的答案。在經過那麼多年的生命成長的過程,在這一刻,我終於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再不突破,就快要窒息了,而這個時候,我之前所看過的書沒有任何一本可以幫助我,也沒有任何一門課程能幫助我,什麼祈禱都沒有用。
我想,如果要我寫一本書,這些內涵一定不會是來自什麼通靈,而是由自己內在的力量——那個真正的本然的通曉一切的我所寫出來的,但是,我如何恢復自己的自性?我不知道,更別說什麼寫書,我覺得自己也滿可笑的,居然發了一個自己都不知如何完成的願。但不可思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二○一○年的秋冬時節,因為朋友的關係,我認識了陳炳宏老師。
我們對談的第一天,他很莊嚴的講了一堆我似懂非懂的話,他問我:「妳聽得懂嗎?」
我指了指我的腦袋:「這裡不太懂,」又比了比我的心輪:「但是,這裡好像懂,而且很喜歡聽你講這些內容,好像你剛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