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本選集共選錄了十五篇論文,大致來說主要的內容屬於詩文類,以及在國外看到域外漢籍的流傳情形,內容多元,撮舉同異,提供讀者各方面的理解和參考。這些文章多為刊登於學術期刊及應邀參加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文字,行文精審細膩,理絡條暢新穎,值得讀者細心品讀。
目錄
張衡〈兩京賦〉析論 1
一 張衡多產作家 1
二 〈兩京賦〉的創作背景 2
三 〈兩京賦〉和〈兩都賦〉、〈子虛賦〉之比較 4
漢代賻贈略考 9
明末詩人歸莊的詩觀詩作 15
一 歸莊與「復社」 15
二 歸莊對創作的態度 17
三 歸莊重視詩作之「氣、格、聲、華」 19
四 《歸莊集》之出版 20
東坡在海南 25
一 東坡被貶至海南 25
二 東坡在昌化的日子 27
三 東坡新居落成「桄榔庵」 30
孫德謙與《六朝麗指》 33
一 孫德謙著作豐富 33
二 孫德謙主張駢散兼行寫作 34
三 《六朝麗指》兼容並包的文學觀 38
謝枋得與《文章軌範》 41
《古文真寶》在日本 47
一 《古文真寶》在朝鮮、日本家喻戶曉 47
二 《古文真寶》從注本到刊刻之流行 49
三 《古文真寶》諸種刊本之考察 52
李綠園及其小說《歧路燈》 65
論丘倉海的漢詩風格及其在詩史上的貢獻 75
前言 75
一 詩作兼涵儒風與民族氣象 76
二 開啟詩界革新之主張與風格 79
三 詩心悲憫藉放歌以抒懷 88
四 在詩史上的貢獻與評價 90
結論 92
丘逢甲的抗日愛臺詩研究 95
前言 95
一 詩作中隱涵儒風與民族精神 96
二 強烈的抗日保臺情懷 99
三 高度熱愛文化與濟民思想 101
結語 104
古典文學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105
前言 105
一 民俗與文化教養 105
二 文人筆下的民俗新意與寓含 107
三 反映民眾心聲與社會現象 114
四 民俗資料提供對當時社會的瞭解 118
結語 119
白話山水詩的美學書寫──以童山《人文山水詩集》為例 121
前言 121
一 承繼與創新 121
二 詩式多元的自由風格 123
三 現代白話山水詩的美學新貌 127
四 詩集中有關山水旅遊詩之考察與分析 129
五 由激活到張開想像之翼 139
結語 142
論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 143
前言 143
一 縝密的構思 143
二 真情的表達 145
三 文意貴新與通變 148
四 善熟表達的技巧 152
結論 156
論中西詩學中的象徵現象 157
前言 157
一 象徵主義詩學體系 157
二 象徵概念在中國詩歌中的深化 160
三 中西詩學的象徵現象 166
四 象徵詩派與新詩發展 171
結語 174
現代文學的活潑性與多元美 175
前言 175
一 題材多元、內容活潑—談新詩的表現美 181
二 文字修辭、豐約入微—談散文的語言美 195
三 求變求新,結構突出—談小說的藝術美 211
結語 224
後記 225
一 張衡多產作家 1
二 〈兩京賦〉的創作背景 2
三 〈兩京賦〉和〈兩都賦〉、〈子虛賦〉之比較 4
漢代賻贈略考 9
明末詩人歸莊的詩觀詩作 15
一 歸莊與「復社」 15
二 歸莊對創作的態度 17
三 歸莊重視詩作之「氣、格、聲、華」 19
四 《歸莊集》之出版 20
東坡在海南 25
一 東坡被貶至海南 25
二 東坡在昌化的日子 27
三 東坡新居落成「桄榔庵」 30
孫德謙與《六朝麗指》 33
一 孫德謙著作豐富 33
二 孫德謙主張駢散兼行寫作 34
三 《六朝麗指》兼容並包的文學觀 38
謝枋得與《文章軌範》 41
《古文真寶》在日本 47
一 《古文真寶》在朝鮮、日本家喻戶曉 47
二 《古文真寶》從注本到刊刻之流行 49
三 《古文真寶》諸種刊本之考察 52
李綠園及其小說《歧路燈》 65
論丘倉海的漢詩風格及其在詩史上的貢獻 75
前言 75
一 詩作兼涵儒風與民族氣象 76
二 開啟詩界革新之主張與風格 79
三 詩心悲憫藉放歌以抒懷 88
四 在詩史上的貢獻與評價 90
結論 92
丘逢甲的抗日愛臺詩研究 95
前言 95
一 詩作中隱涵儒風與民族精神 96
二 強烈的抗日保臺情懷 99
三 高度熱愛文化與濟民思想 101
結語 104
古典文學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105
前言 105
一 民俗與文化教養 105
二 文人筆下的民俗新意與寓含 107
三 反映民眾心聲與社會現象 114
四 民俗資料提供對當時社會的瞭解 118
結語 119
白話山水詩的美學書寫──以童山《人文山水詩集》為例 121
前言 121
一 承繼與創新 121
二 詩式多元的自由風格 123
三 現代白話山水詩的美學新貌 127
四 詩集中有關山水旅遊詩之考察與分析 129
五 由激活到張開想像之翼 139
結語 142
論文章結構與表達技巧 143
前言 143
一 縝密的構思 143
二 真情的表達 145
三 文意貴新與通變 148
四 善熟表達的技巧 152
結論 156
論中西詩學中的象徵現象 157
前言 157
一 象徵主義詩學體系 157
二 象徵概念在中國詩歌中的深化 160
三 中西詩學的象徵現象 166
四 象徵詩派與新詩發展 171
結語 174
現代文學的活潑性與多元美 175
前言 175
一 題材多元、內容活潑—談新詩的表現美 181
二 文字修辭、豐約入微—談散文的語言美 195
三 求變求新,結構突出—談小說的藝術美 211
結語 224
後記 225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