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銀行家選股法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85 266
    31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各大投資神人、KOL都想轉發:「不知不覺就看完,含金量超高!」

◎某公司營收大成長,就是大利多?這個獲利是靠本業,還是賣祖產?
◎魔鬼藏在細節裡。資產負債表中,最重要的項目居然是字最小的:「其他」。
◎銀行企金放款部門,最看重哪個數字?老闆、財務主管、投資者都得知道。
◎兩大超商龍頭,統一超和全家,誰的體質更佳?

作者銀行家PaPa,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臺北分行策略長,
長年研究財務分析、企業評級,擁有超過15年的金融經驗,
卻曾因迷上改車,每月背上18%的卡債。

這段卡奴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
而後他攻讀MBA,進入法商科法斯、澳盛銀行,負責各大企業的財務分析。
包括鴻海、中鋼、台塑、長榮等企業想獲得長期貸款,
都得經過他的評估:這是不是一家好公司,銀行把錢借出後會不會變呆帳。

15年來他發現,銀行評估是否放款的方法,同樣適用於投資股票,
例如:毛利率、償還能力、現金創造能力,
他自己買進台達電,半年內就獲利20%,
現在,作者要用這套選股法,
幫你檢驗題材、抱緊價值股,找出最穩健的獲利標的。

◎ 用損益表檢驗題材真實性。

銀行家PaPa怎麼判斷好公司?
三率三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同時上升。
台股目前哪些股票符合此標準?

◎ 誰在打腫臉充胖子?資產負債表一秒拆穿!

看懂應收帳款,持股不踩雷,
一家公司變出現金的能力要越大越好。(看現金週轉天數)
營運資金至少維持6到12個月,過多或過少都很危險。為什麼?

同樣遇到價格殺戮,
台塑(1301)、華夏(1305)和聯成(1313)這幾檔化工股,
誰對抗海嘯的能力比較強?銀行家PaPa用一個數字判斷。

臺灣兩大龍頭超商:統一超(2912)和全家(5903)的商品大同小異,
誰的股價比較有競爭力?用存貨天數,可以預知賺賠。

◎ 銀行企金放款部門,都在看哪個數字?

台積電(2330)為什麼是一檔好股票?不只因為營收不斷創新高,
更重要的是,還債能力也不斷成長。(這是多數投資人忽略的重點)

如何持股不踩雷?
15年來銀行家PaPa評估企業放款的方法,同樣適用買股票!
幫你檢驗題材、抱緊價值股!

作者

銀行家PaPa

長年研究財務分析、企業評級,擁有超過15年的金融經驗,現任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臺北分行策略長(Chief Strategy Officer)。
曾於法商科法斯(COFACE)、澳盛銀行(ANZ),擔任企業信用評級分析師,並負責長期聯貸及長期信用貸款專案,分析超過200家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亦於日商三菱日聯銀行,擔任企業信用風險審批官。
在企業金融生涯中,主要負責中大型上市公司與跨國企業客戶,包括鴻海、長榮海運、日月光控股、台泥、遠東新集團、大聯大集團、帆宣、仁寶電腦……多家企業。
目前佛系經營「銀行家PaPa」臉書粉絲專頁,將投資理財知識與讀者分享。

目錄

重磅推薦
自序 從卡債族到銀行家PaPa

前言 找到好公司的方法
1. 看懂報表,成為人生勝利組
2. 財報,是基本面的結果
3. 如果你是手搖飲的老闆

第一章 用損益表檢驗題材真實性
1. 電動車概念股,是題材還是景氣循環?
2. 毛利率高,不等於有護城河
3. 懂管理的公司,都有這些跡象
4. 稅後淨利大增,不代表本業獲利強
5. 每股盈餘的陷阱

第二章 誰在打腫臉充胖子?資產負債表一秒拆穿
1. 銀行最在乎,變出現金的能力
2. 現金為王,還是危亡?
3. 報表明明賺錢,為什麼手邊沒錢?
4. 看懂應收帳款,持股不踩雷
5. 哪家公司賣更多?看存貨
6. 賣祖產,是利多還是利空?
7. 誰是披著狼皮的羊?
8. 連財務長也淪陷的「其他」
9. 財報重編前後,關係人是關鍵

第三章 現金流量表,鎖定長期獲利
1. 公司真的有錢嗎?現金流量表一眼看穿
2. 每股自由現金流,要比EPS大

第四章 抱緊價值股,避開地雷股
1. 不管什麼股,先搞清楚資金周轉
2. 銀行企金放款部門都在看的數字
3. 投資雞蛋水餃股,非散戶特權
4. 減資帶來大利多?
5. 公司真正的價值——淨值?

第五章 財報分析實戰
1. 數字科技(5287)
2. 聯陽(3014)

結語 老人是基本面,小狗就是股價

序/導讀

自序
從卡債族到銀行家PaPa

我第一次體悟到理財的重要性,是在退伍之後。
當時,我在順益汽車上班,雖然月薪只有3.5萬元,但因為住家裡、吃家裡,手頭很是寬裕,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尤其熱愛玩車,為了買當年很流行的旅行車Suzuki Solio,我甚至貸款了五十多萬元。
買車就算了,我又迷上改車,但改車是沒有回頭路的,各種費用林林總總加起來就超過10萬元,將近3個月的月薪。老實說,那時的我根本沒有能力償還這些刷卡費用,而且每天呼朋引伴吃喝玩樂,每個月我都只能繳最低應繳金額,18%的循環利息就一直加上去,我的超爛理財觀念由此可見。
而後,我前往國外攻讀企業管理碩士(MBA),因主修財務而對財報分析產生濃厚興趣。學成歸國後,投入財務分析的工作,也正式開啟我的投資之旅。
我投入企業信用分析工作至今已超過10年,目前擔任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臺北分行策略長。曾於法商科法斯(COFACE)、澳盛銀行(ANZ)擔任企業信用分析,曾分析超過200家中小企業的財報,其中包括鴻海(2317)、中鋼(2002)、台塑(1301)、長榮(2603)等公司。加入現職銀行之後,因專門負責為各大上市企業提供長短期融資服務,同時進行嚴謹的信用風險控管,我對企業在「借錢」這件事情上,便開始有了心得。
我發現:「借錢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如何善用金錢。」在我經手過的大型上市企業中,有90%都是靠舉債在經營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除了借錢維持日常營運之外,更多是借錢來做資本支出。如果舉債是邪門歪道,便不會有這些現象,而銀行應該也會紛紛倒閉才對。但事實上,上市公司的舉債,往往是其快速成長的關鍵。
一般來說,在臺灣的低利企業貸款環境之下,企業借錢投資所購入的資產,如運輸器具、生產廠房等,只要這些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簡稱ROA;用來衡量每單位資產創造多少淨利潤的指標)大於2%,就可以輕鬆還掉那些低於1%的借款利息,可以說是一筆賺錢的交易。
但會賺錢的企業,資產報酬率通常都不會只有2%、3%、5%,也有不少高達10%的公司!
這代表企業能有效利用資產創造高額利潤,而這也間接啟蒙了我,要把薪水投資在生財工具以及資產的概念。
同樣的,上市公司借錢的方法,對於個人來說也非常適用。
向這些公司學習最好的借錢方法,就是將資金用來購入「資產」,以及從事可以新增現金流入的活動。
在財報的世界裡,資產是可以「再產生現金收入」的東西,比如咖啡廳的手沖壺與咖啡豆、運輸業的車輛、超商的零食等。換個角度來看,為了喝一杯香醇咖啡買手沖壺和咖啡豆、為了出去玩而買車、為了追劇去超商買零食,就變成了「費用」,而不是資產。因為這些東西和活動不能再幫我們產生現金收入。若我是借錢,比如刷卡或個人信貸,來買這些東西,不但有費用,還要加上貸款或信用卡的循環利息,現金的流出反而更多。
我就是在這樣的觀念下,脫離了卡奴身分。
我用一部分的薪水投資當時很夯的「共同基金」(按:指集合一群投資人的基金,交給專業投資機構操盤),定期定額買統一大滿貫基金,以及貝萊德世界礦產基金。
雖然我沒有馬上賺大錢,但處理資產與負債的能力已相對大幅提升,而且我也能像做會計帳一樣,記錄自己每日的花費,控制現金流不要大部分都流向費用,而是流向共同基金──會生財的資產。
在股票投資方面,我平常選股就是依據書中的標準,例如:三率三升、現金流與償還能力等,並以此掌握進場時機。但我堅持不玩短線,而是透過財報分析基本面,專注於長期價值投資。
以下分享兩段我的投資經驗,大家就可以知道財報分析的重要性,尤其是書中提到的關鍵指標。
2024年3月初,我買進了八方雲集(2753),因為我看好其在美國分店的發展,以及它在臺灣又是水餃龍頭的地位。但老實說,當時買進並未完全依照我的選股邏輯,因為八方雲集的毛利率受原物料成本上漲而連年衰退,自2019年到2023年,持續下滑5%,但我仍選擇相信八方雲集有能力轉嫁成本給消費者。隨後股價仍不斷走跌。反思過後,我認為公司無法有效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決定停損出場。
另一個例子是台達電(2308),這就是完全依照我的選股邏輯挑選的標的。台達電不僅歷年的毛利率穩定成長,在流動性、償債能力與現金創造能力的表現,也都相當優秀。只是後來我有現金需求,所以僅持有半年,獲利20%便出場了,這點倒是有點可惜。

銀行怎麼評估放款?財報

此外,公司的年報與財報,是銀行評估借款的關鍵。也因為常接觸、閱讀財報,我深刻了解到看懂財報的重要性。
財報就像是公司的體檢報告,透過深入分析財報,我們可以發現公司的潛在風險、商業策略的漏洞,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它是投資者洞察企業內在價值的關鍵工具。
身為專業的放款RM(Relationship Manager,客戶關係經理),在評定長期貸款之前,我們都必須審慎評估:這是不是一家好公司,銀行把錢借出後會不會變呆帳,並且透過企業客戶的回答,加深對該企業的信心或疑慮。畢竟,動輒就要借出好幾億美元,如果沒有仔細了解企業的基本面與財務面,對銀行與投資大眾都是一大傷害。
這個評估放款的方法,也能運用在投資股票上,雖然不能保證短期的股價,但一定能幫助我們了解公司在中長期的劇本裡,有沒有潛質成為最佳男女主角,中長期的股價能否持續上漲。
這本書就是運用我15年來,閱讀過無數財報及評估企業的方法,教你檢驗題材、抱緊價值股,找出最穩健的獲利標的。

投資神人不斷轉發的財報故事

在經營「銀行家PaPa」臉書粉絲專頁的這兩、三年,每當我發表一些財報分析的方法時,總能獲得許多按讚及分享,甚至有幸獲得「投資神人」的轉發,進而增加臉書曝光度。
除此之外,我的文章也受到媒體青睞,我過去發表的文章──〈「星宇航空套牢自救會」成員不斷增加,帶給投資人什麼啟示?買股票前,應先注意財報上六件事〉,就曾獲得《風傳媒》、《關鍵評論網》等同時刊載。
也因此,我開始體認到一定有很多人想學習財報,但也容易落入一些既有的迷思,要看懂財報,會計學一定要很強。但會計學是一門艱難的科目,能考上會計師的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因此要所有人的會計都很強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商學院本科系的學生,也經常因為會計課程太枯燥(包括無聊透頂的教授),而無法認真學習,最後被教授當掉,甚至從此對會計學心生厭惡與畏懼。久而久之,大家就認為「會計學很難=財報很難」。
但是,財報真的有這麼難嗎?不諱言,在某些方面的確很難,比如把發票、傳票等單據一筆一筆登記在日記簿,並且編製成財報。因此,坊間才有那麼多的記帳士與會計師事務所,來協助企業老闆編製正確的財報。
然而,若只是解讀財報的話,我認為只要看得懂中文(或是英文用來看美股),每個人一定都可以看懂財報,畢竟財報不是火箭科學,不比把人類送上太空來得難。

別被每股盈餘、券商App迷惑

再者,我也發現不少朋友在看財報時,只會閱讀營收趨勢以及每股盈餘(EPS),或是只看券商App提供的數字,甚至沒有查真正的財報,就做出投資決策。關於這點,我一直覺得有點可惜,因為財報的其餘數字與資訊,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財報附註」更是一個可以挖寶的地方。因此,我會建議大家把財報的重要資訊都看過一遍之後,再來決定買進或賣出。
以上就是我想寫這本書的契機。
在《銀行家選股法》,我會用我和學姐輕鬆對話的方式,分享一些真實故事與案例,教大家如何看懂並分析財報。
為了幫助各位吸收書中的內容,每個單元主題都是各自獨立的,並不需要按照順序逐一閱讀,有特別要解說的地方,我也會放上附註,讓讀者們方便查閱,或是當作複習。
不過,要請讀者見諒的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最新的案例,我會在某些故事或例子中,使用最新數據來解說財報,因此會有時間、資訊對不上的錯覺,還請讀者多多包涵。
在此,我要特別強調的是,買賣股票的進出策略並不是本書的重點,而是讓讀者可以藉由熟悉財報的內容,透過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務體質以及風險訊號,客觀判斷股價波動的原因,究竟是基本面出問題,還是非基本面因素造成震盪,如此才能避免緊緊張張的上車、下車,破壞了長期投資的持續性。
除了投資的人,這本書也適合以下的讀者閱讀:

1. 中小企業老闆:
聽聞不少中小企業的老闆只在意營收以及獲利,完全不關心或不了解資產與負債。但我認為,不論公司大小,財務數字非常重要,因為那是公司的命脈。
另外,不了解公司的資金控管,萬一財務槓桿(financial leverage,指透過借貸取得資金)用過頭、還不出錢,那就完蛋了!老闆都務必要好好的學習財報分析。

2. 投資業從業人員、銀行企業金融從業人員、與公司財務分析人員:
對於這三種人而言,財報分析就是基本功。如果不能從財報資訊整理出合理的投資建議、風險分析與控管,就是不合格的投資、企金人員;如果不能從公司的財報歸納出重點資訊,向主管或老闆彙報內部的經營建議,也稱不上是合格的財務分析人員。

3. 存股族:
相信喜歡存股的讀者,普遍偏好中、長期投資穩健的公司。若能學習財報分析的重點,便能夠自主分析公司在中、長期的地位及財務狀況,找到自己「尬意」的存股標的。尤其是當股價上下震盪時,就可以更有底氣的冷靜看待,不會因市場性恐慌而出場,破壞長期存股的大計。

4.想學習財報的人:
不投資但想學習財報的人,也很適合看這本書。偶爾和朋友聊天談到投資,還可以把該公司的財報拿出來看一看,然後分析給朋友聽、裝個B(按:假裝很厲害的意思),朋友一定會覺得你好厲害,因為財報達人居然就在身邊!
我長期在金融行業工作,從事分析、也做投資,深刻體會到理解財務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有多重要,因此真心希望這本書,能實實在在的幫助到各位讀者!

試閱

看懂報表,成為人生勝利組

在前面,我曾提到卡債一族的故事,相信不少讀者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繳交循環利息,永遠繳不完,最後變成惡性循環,並開始認為借錢是牛鬼蛇神。
其實,財報除了可以當投資工具,對於個人的理財規畫也很重要。比方說,透過財報的架構,我們可以藉由資產負債與現金流量,更清楚的掌握個人的收入與支出,並且找到最佳的資金配置方式。同時,也能培養有紀律的財務管理習慣,讓資產穩步增值。
而透過資產負債表,我們能對比資產(如現金、房產、股票)與負債(如房貸、信用卡欠款),如果發現負債偏高,就可以適時調整支出。
再來,現金流量表能幫助我們追蹤現金進出,例如記錄每月薪水、投資收益和必要支出。若現金流出現赤字,即可檢討是否需要削減非必要開銷或增加收入來源。
此外,損益表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例如計算每月固定開銷與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進一步規畫每月可投入多少資金儲蓄或投資,確保穩健達成每年的財務目標。

面試前先看財報,薪水多三倍

如果很想去台積電(2330)上班,你會怎麼準備面試?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會很疑惑:年報、財報跟面試找工作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
我們都知道,在面試時,一定要把自己的大小能力通通盤點出來,然後再包裝成三頭六臂、無所不能,不論在學生時期或是出社會之後,所有的奇葩專案都做過,而且還做得很成功,每個主管都愛你愛不完,忠孝東路走九遍也找不到的人,公司還不hire嗎?
你講得天花亂墜,人資與面試主管也聽得花枝亂顫,恨不得馬上就讓你來上班,但他們也是有經驗的人,這時候就會強壓微微向上的嘴角問:「聽你說這麼多豐功偉業,那你了解我們公司嗎?」剛好,聰明如你,早就摸透台積電的財報與年報分析,因此你也帶著自信的笑容,侃侃而談台積電的市場策略。
儘管你是來應徵工程師主管的,但你的視野卻完勝其他應徵者。
最後,你離開面試場地不到30分鐘,台積電人資就call你說錄取了,年薪500萬元。真爽,人生勝利組!
以上故事聽起來很夢幻,現實有沒有可能發生?
就拿PaPa自己的故事來說,當年我在應徵澳盛銀行的信用分析師工作時,同樣的劇本就上演過一次。在面試前,我就把澳盛銀行的年報及在臺灣的子行公開資訊都讀過一遍,也背下一些關鍵資訊,像是澳盛銀行在臺策略、公司高層對於臺灣市場的看法、前三年的獲利狀況、資產品質狀況(Non Performing Loan,簡稱NPL;指金融不良債權)等,所以面試過程非常順利。
更重要的是,我才從澳盛銀行辦公室離開不到15分鐘,正走到Bellavita(信義區寶麗廣場)的時候,就接到錄取通知,簽核出來的薪水比我要求的還多出20%,證明好好看財報、年報,真的可以幫助自己的職涯發展!

股神巴菲特怎麼投資?看財報

華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是全球著名的股神,他曾說:「有些男人看《花花公子》(Playboy),我看企業的年度報表。」由此可知,財報以及年報對於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有多重要。

找男朋友、找老公,同樣適用

不誇張,我多年前還真的因為分析財報,幫兩位女性友人找到好老公。當時她們說有喜歡的男生,但不確定是否要交往,我也只是半開玩笑的問對方在哪高就,如果是上市櫃公司,我可以用財報來分析值不值得當長期飯票。
沒想到,她們喜歡的對象都在上市科技公司上班,而且過去5年公司的財務數字都不錯。我就回覆她們,這兩間公司很穩,不用擔心另一半突然被裁員,當長期飯票基本上沒問題。結果,這兩對情侶最後還真的結婚了。
雖然是有點誤打誤撞,卻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看懂應收帳款,持股不踩雷

在我還是社會菜雞時,曾在一家大型日系汽車公司,擔任總公司的總稽核,負責臺灣各地分公司與工廠的資金安排以及財務審查。
那家企業在臺灣中部設有一家分公司,不論是汽車銷售業績、還是維修廠的營收,每年成長都是double digits(按:指兩位數),生意好的不得了!因為做出口碑,也吸引很多簽約的月結客戶。
然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分公司的經理因跟銀行申請增加貸款額度超出了分公司的權限,特地北上向總公司申請調整銀行額度。當時,基於工作上的本分,我必須詢問申請增加貸款額度的具體原因。
那個經理說:「因為我們分公司業績好,月結客戶越來越多,為了要好好服務他們,所以就常常和當地廠商進零件跟耗材,但這些廠商都是小公司,貨款沒辦法拖太久,要不然他們就要倒閉了,所以我們分公司常常不到1個月就要付錢,可是我們給客人的條件是3個月才要月結,等到客戶3個月後再付錢,我們就沒有多餘的現金買零件跟耗材。」
我很快就將該分公司經理說的所有內容,整理成公文給主管批核,結果因為公文寫太好,上面很快就過了這個案子。
大概半年後,那位經理突然通報一筆巨額虧損,幾乎吃掉分公司一整年的利潤。收到這個消息時,我和當時的老闆直接整個挫×!因為當初幫他們寫增加貸款公文的人是我,而核准這份公文的人就是我老闆。這導致總經理認為我們是助紂為虐,分析工作沒做好,才讓公司多背了這筆虧損。
在總經理的帶領下,我們才發現該分公司經理,為了衝業績,和一堆財務狀況不好的月結客戶簽約,而且還給了超優渥的條件。例如,付款期限改為6個月,有些甚至延長至9個月,但因為這些月結客戶的財務狀況出現問題,導致帳款全面逾期。那位經理礙於業績壓力,也選擇消極處理,最終才讓這些逾期的應收帳款全數成為呆帳。
就算後來一家一家的發存證信函,還是收不回這些錢,只好打消這些呆帳,變成虧損。因為這件事,很多人受到處分,包含我,3個月的年終獎金就這樣飛了。

應收帳款的兩個重點

應收帳款包含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應收帳款-關係人,分析時,這三項都要看。依照我血淋淋的經驗,分析一家公司的應收帳款,一定要看兩個重點:

1.公司把錢收回來的速度。
2.公司的預期心態。

大部分的公司會使用月結、季結的賒帳方式來做生意,因此會產生應收帳款,也就是「應該收回來、但還沒收回來的錢」。然而分析時,不能只看絕對數字的增減,更要分析把錢收回的速度。
但無形的速度是要怎麼看?就用「應收帳款天期(日數)」。
背公式很麻煩,有沒有更方便的方法?有,現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稱AI)這麼發達,ChatGPT、Google隨便一查就有啦!台灣股市資訊網甚至直接都幫你算好了(按:輸入個股→左欄「財務比率表」→拉至下頁的「應收帳款付現日數〔日〕」)。

應收帳款天數 = 365 ÷ 應收帳款週轉率
應收帳款週轉率 = 營業收入 ÷ 平均應收帳款 × 100%

收錢速度快,代表市況佳

一般來說,公司賒帳條件多數設定在1個月到3個月。但若拉長到6個月到9個月,通常是因為產業特性較特殊,比如山林水這類工程承包商。由於工程本身耗時較長,加上完工後還要驗收,若驗收過不了關,還得花時間補強,等到客戶真正確認滿意,可能又再拖上3個月。因此,在分析應收帳款天數時,不能單純以天數越長越不好來判斷。相反的,公司應收帳款天數的趨勢與穩定性,才是需要關注的重點。讓我再用台塑舉例說明。
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從2012年到2021年,台塑的應收帳款天數明顯有縮短的趨勢,從平均77天縮短到39天。但是從2022年到2024年第1季,又加長到73天。應收帳款天數縮短,代表台塑向下游客戶收錢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合理推測整體石化、塑膠業市況佳,上下游都賺得盆滿缽滿,因為不缺錢,所以償還貨款也就可以比較快。當然,也有可能是市況沒有太大變化,但台塑的經營管理能力佳,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議價能力也變得更強,可以規範下游廠商提早還清貨款。
反之,如果應收帳款天數越來越長,對於台塑或整體市場就會變成一個負面指標。如果用股價的年K線圖來看,多少也可以比對出這樣的負面影響。由此可知,應收帳款天數的趨勢分析要很慎重才行。

銀行家選股法
應收帳款天數縮短,代表公司向客戶收錢的速度越來越快,可以合理推測該產業市況佳。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5397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