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股票,就是一場世紀大騙局!
臺灣人口2,357萬人,有1,200萬人投資股票,
但真正賺到錢的人有多少?
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卻沒有賺到錢,
短期投資、長期持有,常常血本無歸,
天天看盤、觀察趨勢,以為自己在坐轎,原來只是幫人抬轎。
內線消息不可信,投資明牌要存疑,
但資深財經記者的話,一定要聽:
「在還沒搞懂股票前,千萬別再買股票!」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5顆星最高評價!
《財經記者的告白:千萬別再買股票!》
一本在華爾街股票交易市場被罵翻,但又忍不住偷偷買回去看的書!
▍你還以為股票真的可以賺到錢嗎?
在你沒搞懂這些之前,千萬別再買股票了!
☑ 你懂得「外資」在玩什麼把戲嗎?
☑ 你知道「法人」是用你的錢在坑殺你嗎?
☑ 你玩得過「大戶」嗎?
☑ 你相信「分析師」報的明牌嗎?
☑ 「ETFs」就真的比較安全嗎?
☑ 你知道股票投資在扣除交易成本、管理費用,及通貨膨脹後,能收到多少錢嗎?
▍不要再用傳統思維投資!
除非你能長期持有,否則連碰都不要碰股票。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錯誤的理財思維只會把錢愈理愈薄。
如果你不懂高賣低買為什麼是一把雙面刃,
如果你自以為能執行動能投資策略,卻總陷入追高殺低的循環,
那就從現在起,跟著《財經記者的告白:千萬別再買股票!》這本書,
■ 不再跟風投資、拒絕頻繁交易。
■ 掌握投資大局觀,別讓情緒影響判斷。
■ 綜合考量風險因素,避開投資風險。
■ 創建既有遠見又能保護財富的投資組合。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在執行的投資策略!
愈想達成損益平衡,反而容易愈賠愈慘。
「如果你不願意持有一隻股票超過10年,那就連擁有它10分鐘都不要考慮。」
「絕不要只仰賴單一收入,用投資為自己創造第二收入。」
這兩句巴菲特曾說過的名言,可以總結本書的投資理念:
■ 慎選投資標的、避免過度交易。
■ 長期持有但要記得賣出,創建平衡的投資組合
■ 考量風險因素,預估未來走向。
目錄
前言
感謝
Chapter 1 現在開始,不要再輕易投入股市!
夠了!別再「錢」進股市
打破你原先固有的投資舊思維
除非你能長期持有,否則連碰都不要碰股票
開始向穩固財富邁進吧!
Chapter 2 奉勸你,市場消息還是「聽聽就好」!
再好的股票,股價也不會一直漲!漲!漲!
別相信老師的「明牌」,順勢投資只會順便套牢
權威財經媒體的分析,其實也是個屁!
所謂明牌、消息都已是第二手,錢早被大戶捲走了
Chapter 3 別讓情緒牽著你的鼻子走
市場崩盤往往讓投資人跟著精神崩潰
愈是想達成損益平衡,只會讓你愈賠愈慘
盲目跟著市場群眾走,其實一點好處都沒有
Chapter 4 這樣,會讓你的投資組合變成一場夢魘
聽「專家」的話,就錯了!
頻繁交易「炒」短線,只會讓鈔票愈來愈薄
再流行風尚的個股,都只有一時的行情
依賴狗股理論,只會把財富打到像狗一樣趴下
Chapter 5 除了認賠和接受損失外,你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用傳統思維投資?還是算了吧!
指數型基金大不同,並非買了就穩賺錢
Chapter 6 當投資多樣化淪為口號時,該怎麼辦?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股票市場
不要投資個股,而是要投資類股
當價值就是成長,成長就是價值時的投資策略
和所有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一同起舞
Chapter 7 找到適合你的投資組合,然後記得要賣掉它
你最好的投資夥伴──投資組合再平衡
讓你適時進出市場的投資法
要學就學巴菲特的投資之道
Chapter 8 不管叫什麼,指數股票型基金也還是股票
ETFs的最佳管理之道
Chapter 9 談談股票以外的投資項目:商品、債券以及其他該買和不該買的東西
股票以外的投資資產類別有哪些?
投資第二熱門的債券、國庫券
Chapter 10 將投資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切記!天底下沒有一樣東西是免費的
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
這才是你該做的投資組合
別忘了考量必要的風險因素
Chapter 11 不妨也對未來投注些許展望
你不能輕忽的通貨膨脹問題
遍佈全球的債務危機帶來投資衝擊
勇敢向投資之路大步邁進吧!
序/導讀
前言
我出身於一個理財謹慎的家族,對於投資始終抱持著如履薄冰的態度。當時流行的理論是,如果沒經歷過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期間美國人所面對的那種困境,那麼對手邊的錢通常就會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可是,這套論點卻始終未曾印證在我的家族。因此每到月底,我都會把剩下來的零錢換成一疊紙鈔、存入銀行。我這個習慣是從爺爺那裡學來的,他曾在經濟大恐慌期間深受其害,所以一輩子都是個吝嗇鬼。
但後來有許多人忘記昔日的慘痛教訓,坐視那可怕的風氣再度荼毒人間。在股市歷經20年的大多頭榮景後,沒什麼投資經驗的投資人都受不了誘惑,紛紛投身其中,不過就在他們一頭栽進去後,科技股卻在邁入21世紀不久便兵敗如山倒,而其餘類股也在2000年到2010年的這十年間毀於一旦。但人總是健忘,傷疤好了便忘了痛,永遠都無法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什麼,因此,災難才過沒多久,股票投資又戲劇化的重返人間,也讓投資人產生疑問,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才對,也搞不懂把錢塞在床舖底下是否是個較好的主意。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確認這種畏懼感的正當性,身為財務金融版記者和編輯的我已冷眼旁觀股市多年,也曾親自投資過。我自認已多少學到些東西,但其中絕大部分都被大型證券經紀商或媒體忽略。
《華爾街日報》旗下的MarketBeat,是該報網站上最受歡迎的部落格之一,當初即是由我所創建並擔任撰稿人長達三年。而後我又在路透社裡任職編輯,負責督導市場研究團隊。我一直貼近觀察變動性極大的股市,也知道絕大多數投資人對於暗藏在股市裡的種種風險都缺乏適切的了解,這些年來,不管是在TheStreet.com、《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任職,我都一直在撰寫有關投資市場的種種訊息,期間遇到許多自以為早把股市摸透的投資人,也認識不少是真正了解這個市場的人,他們都可說是殘忍的野獸,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隨時展開行動。只有時時都能保持警戒的那些人,才會在股市中有較出色的表現。
事實上,在那些最棒的投資忠告或建議之中,絕大多數都不離我爺爺的那套:我經常看他駝著背走進地下室的書桌旁,小心翼翼地把二角五分的銀幣給堆成一疊疊的。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凡是目睹到股市榮景的人,應該都認為股票不是最棒的,甚至可能是最糟的資產類別之一。因為在扣除掉交易成本、管理費用,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後,真正落入口袋裡的錢已所剩不多,更別說賠錢的話就更慘了。但人們還是很容易把股票當成最主要,甚至是唯一投資工具,因為就整體而言,股票還是有較大的投資報酬率,這些都是債券之類的投資工具望塵莫及的。
本書的目的其實是要讓你明白,根本不必為個股而煩惱到睡不著覺。凡是不願意或是沒有時間針對股市個股詳加研究的投資人,都應該以指數型基金開始。除此之外,多一點的彈性、多一點常識會伴你走過漫漫投資長路,而且能一路保護好你的資產。
最後建議讓奇癢難耐的手指遠離鍵盤,亦有助於防止你在過度交易下讓報酬毀於一旦,並避免讓焦慮感趁虛而入。如果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啃光了報酬,那最明智的抉擇就是盡可能把它們給降到最低水準。感謝老天,有很多方式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點。
至於主要的實務性建議則是會放在第10章「將投資全放在一個籃子裡?」中,而我也會利用這個篇幅,把理想的投資組合做進一步細分。總括來說,它並不是以股票為核心,而且設計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較低的成本,當然在這之前,我也會一一檢視那些可能讓人自陷困境的投資,看要如何做才能避開這些險境,並且讓你了解到,它們完全是無法繞道而行的。
現在,讓我們開始做出最合適的投資吧!
大衛.葛芬(David Gaffen)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