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台北老街

台灣人文民俗專家莊永明老師代表著作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336
    4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人文民俗專家,莊永明老師代表著作。

台北老街擁有暢銷書與長銷書的雙重美譽!

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

台北老街珍藏史蹟照片、珍貴史料,
以及莊永明精心收藏有關台北老街的明信片與愛國獎券。

藉著本書帶領讀者重遊舊台北,走出新生命。

 

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是所謂的台北「三市街」,是台北市的「原型」,這三個「聚落」的發展,先後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長背景,也因此街道的布局、房屋的造形,也各有其獨特的個性。

 

艋舺和大稻埕都有過商船雲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是同屬於「商業社區」,只是艋舺是閉塞的,而大稻埕則是開放的。艋舺在 1820 年代,已儼然是台灣北部經濟、政治與軍事的中心,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

 

這個由漢人移墾、建造的市街,經歷了漳泉械鬥、異姓爭鬥,產生了強烈排他性,形成了保守性格。淡水河床的淤塞,使這個由「番漢交易」之地所形成郊商殷盛的市街、逐漸地走向了衰敗,將其貿易市場拱手讓給了「下游」的大稻埕。

 

分類械鬥,被三邑人追、趕、跑的同安人,退入大稻埕,和以往在新莊方面戰敗遁入大稻埕的漳州人,本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攜手合作,在奇武卒社故祉,建立了新的家園。

 

歷史的軟跡,能留痕之處並不多見,而「台北老街」保住了一老建築,雖然這些當代的建築已經都是在風燭殘年中,畢竟幢幢都是歷史見證物,它能夠矗立便是我們的幸運,這種「歷史教材」是獨一無二,不能再求,誰忍心讓其消毀呢?

 

莊永明老師在本書中對於「台北」的定義為,以艋舺、大稻埕與城內為主的範疇;從三市街開始,便是台北身世的起源,也是莊永明老師在本書中特別彰顯的所在。

 

請看莊永明老師娓娓道來,這座城市最美的故事、最動人的歷史。
 

本書特色

 

認識老台北,愛上新台北!

 

台灣著名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老師畢生致力於台灣各地「老」事物的收集與整理,從文人佚事到泛黃的照片、器具,在在都是莊永明老師為後世子孫留下的美好事蹟。

 

本書為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為2012年版的增修版。自1991年初版以來,已長銷與暢銷30周年。

 

從莊永明老師的文字與照片中,可以看見身為台灣的「下町」──大稻埕出身的獨特性格,深深眷戀著古老的一切,而這一切恰恰好也是快速翻新的台北城最需要被保護的珍貴記憶。

 

在本書中,除了可以一窺台北街道的歷史脈絡,更可以看見台北人是如何在更迭的朝代中適應著、茁壯著、驕傲著;這是一本不論是青青子衿或者是社會人士都應該擁有且深讀的好書。

 

好評推薦

 

∣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專文推薦∣

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  詹素貞

 

展開《台北老街》的每一頁歷史,就像啟動時光輪軸一樣,艋舺、大稻埕及城內曾經刻下的極度風華,整座城市的文明歷史發展,一位又一位令人好生景仰的英雄好漢,他們的俠骨柔情,她們的婉約風情,一座又一座充滿故事與風格的建築,都在莊永明先生筆下風雲靈動起來。──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  詹素貞

作者

莊永明

 

莊永明(1942-2020年),台北市大稻埕人。1980年,應詹宏志先生之邀,在中國時報開闢一個「台灣第一」的專欄,每週一次、有系統地撰寫出台灣的人文、歷史等文化性的文章,前後長達一整年。在這個專欄中,陸續介紹過「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台灣第一個畫家──黃土水」等。這個專欄推出後,讀者反應非常熱烈。很多人甚至主動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

 

莊永明首開先例地整理出「台灣第一」的文稿,著名的文學家柏楊就說過:「莊永明是台灣第一個寫出『台灣第一』的人。」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記事》上下冊、《台灣諺語淺釋》10冊、《台灣風情》、《台北老街》、《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名人小札》、《台灣先聖先賢傳──韓石泉》、《傳唱台灣》、《島國顯影》、《呂泉生的音樂世界》、主講《台灣歌謠尋根》CD、2020年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的《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臺語篇)CD專輯、《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

 

《台北老街》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台灣歌謠追想曲》獲1994年本土十大好書;《台灣歌謠尋根》獲1994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台灣醫療史》1998年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莊永明於2004年獲第八屆「台北文化獎」。

 

莊永明一輩子撰文並親身導覽,或在迪化街或在許多台北老街,為台北文史留下難以忘懷的身影。

 

目錄

認識台北──河、街、印象
第一章 艋舺到萬華的興衰
第二章 台灣第一名剎龍山寺
第三章 文風丕盛的大龍峒
第四章 大稻埕歲月茶香與流金
走入城內
第五章 台北城的故事
第六章 殖民建築,歐風設計
第七章 西門町采風錄
第八章 劍潭敘舊,傳說軼聞
第九章 中山北路前段風情錄
第十章 林園之勝,穀倉古亭
第十一章 松山寺廟,青色山脈
跋  後語──台北紀事

序/導讀

莊老師台北老街30年紀念版推薦序

 

三十多年前莊永明先生立意為台北起筆「寫傳」,耕耘數載乃有《台北老街》出書問世,受益於此書者無法盡數,太多太多人因了這本書開始走讀台北,了解台北,甚至愛上台北。

 

展開《台北老街》的每一頁歷史,就像啟動時光輪軸一樣,艋舺、大稻埕及城內曾經刻下的極度風華,整座城市的文明歷史發展,一位又一位令人好生景仰的英雄好漢,他們的俠骨柔情,她們的婉約風情,一座又一座充滿故事與風格的建築,都在莊永明先生筆下風雲靈動起來。歷史無法重現,但《台北老街》卻有魔力,引領我們神遊於老老台北,老台北和今台北。莊永明先生一生鍾情所愛就是斯土斯民,他沒有刻意裝飾,也沒有意識形態,純純樸樸,卻又觀察入裡,直指歷史核心,下筆直書老街樣貌,字字隽永,自然中有自然味。《台北老街》是莊永明先生春秋鼎盛最壯年時期之力作,三十年後來看,依舊如是。

 

多年來,大家都敬服莊永明先生對文物的付出和感情。我們知道他極好蒐藏,不僅書籍雜誌歌謠唱片本事,所有必須引據查考的原始經典,所有寫真圖帖照片集冊明信片與手稿,他都是以傾囊來蒐集的。莊永明先生的蒐集典藏也使他的著作,宛如走入歷史情境,令人嘖嘖稱奇,所有的故事他會讓我們有圖為證,所有的人物他會全力蒐集親筆手稿,所有台灣重要歌謠詞、曲創作的前世今生,詞、曲創作人的生平過往,無不信手拈來,甚至古蹟裡主人歷歷之生活脈絡,台灣文人創作的詩文小說,發表的重要著作,印象中他無一不讀,無不愛不釋手,更厲害的是莊先生通達究竟,織文入理,織入文理,毫不造作,而書後透露的卻是莊先生的文人觀,歷史觀和時代觀。《台北老街》以艋舺、大稻埕及城內為主角,從十九世紀中葉淡水開港,娓娓述說三市街的古風貌。艋舺的宗教廟宇,大稻埕的茶香光影以及城內的繁華街景,迤邐而迄於今,文字功力之外,最令觀者賞心悅目而進一步細細推敲的就是有圖有證,又因為莊先生擅長也極喜愛繪畫,因此圖文採集成為書中之一絕,總透著一股淡淡的清雅之香。

 

另外,莊先生重視文人氣節卻也喜歡彰顯常民性格,例如大龍峒陳維英,莊先生即載以其名聯,以促人深省:

 

數十年克勤克儉  祖宗創業

第一等不仁不義  兄弟爭田  

 

同時也不忘點醒讀者,大龍峒的「賭、棋、拳頭三不入」,是何等的江湖豪氣!

 

莊先生對於人物書寫除了拿出證據來說話之外,更引人之處就是絕不願讓真英雄真豪傑真文人真雅士消逝埋沒於時間巨輪之下,這與史家秉董狐之筆立春秋之傳的大器毫不相讓,而莊先生下筆更溫潤,更有情感,乍讀像極金庸塑造的俠之大者,但他的人物,卻是真真實實活在當代、活在與你我相距僅百年之間的斯土斯民,莊永明如此為歷史立命,這樣的人怎不令人心疼呢?

 

莊永明先生堪稱是台灣走讀歷史的第一人,也是他創建了一種非常奇特的走讀風情,近年來走讀地方已蔚成風氣,許多熱愛地方歷史的工作者勇敢踏入這塊獉獉漭漭的處女地,毫無疑問地,莊永明熾熱的情感,淵博的知識和非常動人的解說內容都直接間接地產生深遠影響。莊永明發之內心雀躍地歡迎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一齊和我同行,宛若一起以彳亍腳步,閱讀一頁頁的舊冊。」他將每一場走讀視為約會,從不孤單,也不情怯。莊永明深信「一腳步,一腳印」,他的每一步伐都實實在在的印在在地鄉土上。

 

展讀《台北老街》,一頁頁翻過去,就像極了是跟在莊永明先生旁邊走讀台北。有圖有印記,台北曾經的滄海桑田,曾經的風華躍動,一一如歷眼前,故事中有文采,文采裡有人物,人物中有深情,而引領貫穿台北歷史的靈魂人物就是莊永明。莊先生在去年(2020年)8月7日悄然揮別人世,他的家人為他選擇樹葬,入眠處只見白雲青山相伴,天地寬闊,草木皆明。三十年前,《台北老街》首度出版,莊永明先生在其生日那天(一九九一年四月三日)為書題序,序末有此一言「跮踱老街,有心之士,盍興來乎?」三十年後,《台北老街》三版付梓,我受邀寫序,序末亦有一願「不忘懸念,永明老師,乘願再來!」

 

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  詹素貞

 

作者序

 

老街是「歷史的線」;社會生活史的最佳見證

 

「歷史的線」,是由許許多多的「歷史的點」所連接、延伸而成的。「歷史的點」原是「移民」落足生根的「散戶」,而後,大家群聚,相輔相成才打造成老街。

 

一條一條的老街成了城市發展後的「歷史的面」,地方開拓史是如此一步一腳印書寫出來的!而今,「歷史的體」──市容的面貌和面向,就是城市的特色。

 

點、線、面、體,穿點引線,成面形體,「老街」是承先啟後的里程碑。

台北初闢,一直到一九二○年代,「台北市」的代名詞是台北三市街,與淡水河流域息息相關。

艋舺、城內、大稻埕的「老街」,值得我們品讀,乃是了解今日有世界大都會區態式台北市的最佳溯源談本。

品讀之後,走訪老街,更是探訪歷史的重大功課,身歷其境,歷史感必油然而生。

 

老街,會因歲月斑剝,會因歷史蒙塵,一九九一年付梓的《台北老街》,因為今非昔比,讀起來和今日市況有嚴重落差,「一路走來,始終並一」的台北市,成長了、蛻變了、茁壯了,但是歷史的原點永久烙印在心中,難以變換,改變的《台北老街》以「懷舊」做為訴求,各個年齡層的人,因生活在不同世代,解讀或有不同,但是老街的記憶會讓人在不同中求同,老老少少的「歷史感」,會因老街引導,必對土地的認同、感情更交融。

 

《台北老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年了,原先想讓其「走入歷史」,但不少人希望能重現江湖,可能是想手頭有書的人大有人在,逼得我不得不低頭答應改版,改置老照片,重溫台北老街,重點不僅可再度品讀,更重要的是希望以後深入走訪,畢竟老街沉澱著不少城市的感情與記憶。老街之「道」,有我跡痕,來來去去,與歷史作伴。

 

吾「道」不孤,同行有您。

 

大家一起上「道」,活絡歷史街道,讓其不衰、不弱、不老;「道」上跡痕,烙印歷史,歷歷在目的老街,歷久彌新!

 

莊永明於二○一二年七月十五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9269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