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我可以很平靜:一起練習正念靜心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讓情緒覺察成為你一生的助力
活在當下、學習「正念靜心」的方法,
讓心靜下來,專注於現在,
得以開闊的心面對各種挑戰。
榮獲亞馬遜書店五顆星★★★★★
榮獲★紐約時報★最暢銷繪本
以詩意的語言、柔和的畫風,將內在情緒圖像化、動作化,
親子一同慢慢讀、靜靜想,
陪伴孩子覺察情緒、調節情緒、轉化情緒。
讓心安定下來,
不慌張、不憂慮,看向希望與未來。
《我可以很平靜:一起練習正念靜心》
一本透過「正念靜心」覺察和調節情緒,
讓思緒回到自己的身上,學習專注當下的書。
有時候,我會擔心未來;有時候,我會擔心過去,
那些想法就像是急流,而我就像是沒有錨的船。
要如何能夠活在當下,讓身體平靜、思緒也平靜呢?
要如何讓慌亂不安的想法集中,只關注現在呢?
透過身為小學老師和兒童瑜珈指導員的蘇珊.維爾德,與插畫家彼得.雷諾茲,
為了幫助小孩學習並建立社會情緒力,將深奧抽象的學理,
以淺語的方式和小孩的實際生活與成長經驗結合,
以貼近小孩生活的圖文,引導小孩從
閱讀中理解自我覺察的方法、意義和重要性,
然後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練習和實踐。
本書特色
1. 由暢銷繪本插畫家彼得.雷諾茲與國際童書作者蘇珊.維爾德聯手,以詩意的圖文,將內在情緒具像化、圖像化、動作化,你們將能從閱讀中體驗「覺察自我」是如何發生:一旦學會「覺察」,也就是「發覺、察覺、觀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緒後,即能讓慌亂不安的心稍微平靜,讓思緒只專注當下,如此,在面對生活各種困難或不安的情緒時,也能更有彈性、更開放的,以平靜穩定的狀態前進。
2. 透過引導讓自我覺察成為建構整全自我概念的基礎:書中的每一個「我」,在唸讀過程中不僅是一種位格的指涉,讓閱讀的小孩自然而然「對號入座」,也是一種不斷反覆內省的提醒。透過書中的「我」,深入剖析自己,了解自己,建構完整的自我概念後,再逐步擴及人際關係和群體生活,最後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獨特角色與存在的意義。
3.《我可以很平靜》、《我們都是人》兩書搭配,套組附贈由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楊俐容特別設計之30張「正念靜心卡」,親子或個人可進行四款遊戲,透過三種不同類型的卡片,交互遊戲:以「問題卡」定錨情緒、「方法卡」直接操作和「目標卡」設定情緒目標,一起練習「正念靜心」的方法,來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學習。
序/導讀
專家導讀
閱讀「情緒覺察繪本」建構整全自我
陪孩子發展自我覺察能力,作自己的主人
「盡可能將威脅縮減至最小;將回饋擴展到最大。」〜艾比.麥帝考特(Dr. Abby Medcalt/澳洲雪梨大學教授)
這些年躍然成為顯學的「正念」(Mindfulness)思潮,藉由各種出版和課程,宛如徐徐春風拂過許多人的心頭,喚起了「自我覺察」的意識,期盼透過這樣的覺察過程,透析自己的身心狀態,並且奪回自我掌控權,讓自己即使身處負面情境和情緒中,也能以平靜的態度去面對和化解一切。
這種「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清楚知道或感知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處身的環境;也能專注於當下,客觀的看待自己,並且留意正向經驗,使自己不受情緒或環境牽引,做出適切的判斷和行為反應。
小孩大概一歲半左右便開始發展這種自我覺察的能力。他逐漸了解自己是獨立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看待自己的行為方式也開始出現改變,會藉由觀察、模仿和旁人(尤其是父母)的回饋,形成自己的判準,區分是非對錯,成為自己行為反應的依據。
為了幫助小孩學習並建立這樣的能力,許多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創作者,努力將深奧抽象的學理,以淺語的方式和小孩的實際生活與成長經驗結合,配合鮮活生動的圖像,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引導小孩從閱讀中理解自我覺察的方法、意義和重要性,然後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練習和實踐。
身為小學老師和兒童瑜珈指導員的蘇珊.維爾德,與插畫家彼得.雷諾茲,便以貼近小孩生活的圖文,成為小孩自我覺察清楚又實用的導引。
《我可以很平靜》一開始便點明所有造成負面情緒的疑惑、擔憂、不安、害怕和受挫的各種情境。然而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不必被這些情境困住,也不致被負面情緒綁架。從思想開始,認清我們所面的客觀事實,現實雖然無法改變,但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看待它的眼光和角度,並且留意這當中所浮現的各種正面訊息,用心感受當下一切美好的事物,便能逐漸拂去負面的情緒,讓自己漸漸平靜下來。當「我」平靜後,便能進一步將這樣的平靜傳散感染出去,幫助身邊的人也能獲得平靜。
在小孩自我覺察萌芽的時期,如果身邊的大人能夠以適切的方式引導,使這樣的覺察能力得以成長茁壯,並且提供一個安全而自由的環境,讓小孩有機會發掘和探索自己的特質和能力,建構整全的自我概念,相信即使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他們依舊能以不變應萬變,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劉清彥 兒童文學工作者
專家導讀
用正念靜心與同理心強化SEL社會情緒力
引領孩子覺察自我,接納情緒,體驗靜心
現代家長和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新思維,才能培育出迎向未來的優秀人才?答案就在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裡。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情緒智能)教育。
研究發現SEL(EQ教育)對個人的學習成效、自信自尊、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巨大的正面影響,在聯合國大力倡議下,歐美許多先進國家都將SEL納入正式教育中。臺灣也不落人後,二○一七年幼兒課綱正式將情緒和社會列為幼兒六大學習領域之二,二○一九年發布的一○八課綱也融入了多項EQ能力指標。
在所有EQ能力中,最基礎的就是自我覺察。令人振奮的是,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這種潛能,只要加以琢磨,就能成為一生相隨的珍貴能力,近年來風起雲湧的「正念靜心」正是鍛鍊這種能力的最佳方法。
《我可以很平靜》以繪本的形式傳遞正念靜心的概念和方法,對於還不太能掌握抽象思考的孩子(4~11歲)來說,這大大地幫助了他們將內心世界具象化,讓他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在心靈,也因此更能掌握情緒、掌握自己,進而能同理他人、關懷世界。
《我可以很平靜》以情緒調節為主軸,在前幾頁,作者先以清晰而平實的文字,引領孩子接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雜亂思緒。接著,作者以更多的篇幅,透過文字與插圖的搭配,將孩子也能體會的靜心概念和方法一一導入,從停下來、深呼吸,以及打開五感、體驗當下,進而能和自己、和大自然連結在一起,最終找到自己的錨,找回內心的平靜,甚至能將這份美好和別人分享。
建議家長或老師試著找出生活中相對安靜的時間,以緩慢、安定、溫暖的聲音,為孩子朗讀書中的文字,同時讓孩子隨著這個節奏仔細欣賞插圖畫面。此外,也可以參考文末所附的「引導式默想」帶著孩子實際操作,您將會發現孩子內心本來就存在的平靜角落,也幫助孩子發現體驗所帶來的力量。
楊俐容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