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有你,更能做自己

釐清想望,找回幸福的最初感動!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66
    3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好的親密關係不僅能支持彼此的人生,也能容納周圍的人事物。
你必須了解自己心理深層的問題,也了解對方深層的問題,
不斷克服內在的恐懼,超越慣性的防衛,
面對真實,才能創造一段平衡穩定的關係。


一旦進入婚姻,任何人都必須放棄「隨時隨地都在天堂」的期待,
必須放棄「我永遠都很重要」的感覺。
婚姻關係需要不斷添柴,自我成長、自我覺察,也要維持出口,
各自有空間呼吸,這樣婚姻的窯才能不斷的燒,燒出幸福。

女孩,女人,妻子,母親,人們為這些角色設定的形象充滿矛盾。
感覺不被了解,想要溝通,卻總說不清自己的感覺,理不出對方的想法?
要有多少自覺與自制,才不會無意識的把孩子捲入夫妻間的角力?

自己和自己、夫妻、親子、婆媳、姑嫂、妯娌、手足,以及原生家庭……
這些在我們生命中各自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會為婚姻帶來什麼考驗?

這一次,除了探討親密關係,更擴大到彼此家庭,
鄧惠文醫師繼續用她最溫暖理性的文字,帶領讀者觀看自己的內心,
一起進入這個糾結但有解的世界,釐清自己的想望,找回幸福的最初感動!

相關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SHbMhtinM

作者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作家/廣播主持人
鄧惠文

目前專職於個人與伴侶心理治療、心理成長課程,並擔任廣播節目「鄧惠文時間」主持人。研究與教學主題包括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以及個體化歷程的心理探索。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於英國榮格分析心理學會、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研究中心、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等,進修榮格分析、精神分析與婚姻治療。

著作:
《媽媽變成鴨》、《我不想說對不起》、《婚內失戀》、《愛情非童話》、《不夠好也可以》、《有你,更能做自己》、《學習。在一起的幸福》、《非常關係2:直說無妨》、《別來無恙》、《非常關係》、《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寫給妳的愛情床邊故事》、《解開愛情的鈕扣》。

目錄

Chapter 1 付出與需求之間
親密又獨立的鴛鴦鍋
枕邊妖怪是誰的原形?
聖人與罪人的對手戲
關於「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森林」
野獸與家畜

Chapter 2 伴侶的溝通與親密
情緒表達的安全感
能和好的吵架
婚姻不是獨角戲
覺察自己的憤怒
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Chapter 3 當了媽媽的女人
是媽媽,還是情感匱乏的女孩
母愛燦燦,手帕交怕怕
你是哪種美魔女?
檢視時間表,母愛不透支
今天倒「情緒垃圾」了嗎?

Chapter 4 做了老公的男人
不甜的老公
男人在意的幸福
何不分享情緒?
母性會吃人嗎
內在母親與界線
可愛的爸爸
沒有公主何須爬牆
老婆愛上都教授

Chapter 5 好好愛孩子
有小孩的甜蜜時光
同步迎接孩子
愛的等邊三角形
婚變,別逼孩子「變大人」
手足相處,做父母的藝術

Chapter 6 歡喜一家子
父母本是凡人
幫助父母「對自己好」
飢餓的夫妻小鳥
兄弟姊妹成家後
幫我,請給自助餐
陪他面對原生家庭
你們家有我的位置嗎?
你家聚會,我不怕
別讓姻親成為經濟黑洞
姑嫂妯娌,從零開始的家人關係

Chapter 7 牽手一輩子
理解伴侶的難以理解
老夫老妻離婚潮
攜手度過婚姻的中年危機
從愛情墳墓到婚姻寶庫
做你的下一任伴侶

試閱

親密又獨立的鴛鴦鍋

人和人交往的時候,需要保留一道適當的界線,夫妻之間也是一樣。很多尋求諮商的個案表達「希望另一半不要再用情緒虐待我」,因為他們的另一半每天苦著一張臉,「好像我欠他什麼一樣」。夫妻需要保持健康的界線,才能擁有長久的關係。

玩過兩人三腳嗎?再怎麼契合的夫妻,兩個人感受不會一模一樣,更不可能完全同步。如果沒有距離,將會分不清哪些情緒與思考是屬於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如此混淆攪和的人生,絕對無法愉快。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有自己要忙、要擔心的事情,如果隨時都得處理對方的喜怒哀樂,婚姻生活的壓力必然經常「破表」。

親密感的意象,應該是兩人能夠牽手環抱,但中間留有緩衝的空間。就像抱小寶寶一樣,重點是給他巧妙的支撐,而不是抱得很緊,讓他動彈不得,無法表達情緒,更無法伸張自我。如果抱得太緊,小寶寶會掙扎著踢呀哼的,想辦法爭取玩耍的空間,希望可以自在的扭來扭去。

「又來了!又選在我最忙的時候出狀況。」如果夫妻間沒有心理界線,所有情緒都要跟對方混在一起,伴侶常會感覺難以忍受,好像隨時都有麻煩。

有一次,我在逛百貨公司時,看到一對夫妻,丈夫穿著拖鞋、沒刮鬍子,看起來不修邊幅。太太在公開場所大聲的數落他,抱怨他出門的樣子太糟,先生一臉不是滋味。原來太太在精品專櫃時,覺得店員的態度有點輕蔑,她認為那是因為先生穿著不體面,害她被店員看不起。

如果這位太太能夠擁有心理界線感,不要把自己受的氣轉到丈夫身上,他們的相處應該會輕鬆多了。而且,就算真的覺得店員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也應該站在丈夫這邊,偷偷罵一下店員才對吧!

伴侶之間的界線感,在於讓彼此保持個體性,當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能夠時時記得那是另一個個體。不論對方好或壞,不等於我自己好或壞,這是婚姻中保留彼此喘息空間的要件。有界線感的夫妻不會過度要求對方,就算要求時,也要記得自己是在要求對方配合,而不是理應如此。很多人在婚姻中缺少這種心態,慣常挑剔對方,分不清自己的要求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衍生無盡卻不必要的爭執。在婚姻裡,要求對方這樣那樣,總說是為對方好,但常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或是撫平自己的焦慮。我見過一位經常尖聲斥責丈夫「你又忘記吃維他命!」的太太,她認為一切都是為了先生好,爭執起來時,先生無奈的問,如果是為了我好,這樣大聲對我的血壓好嗎?其實,太太並沒有覺察自己害怕失去丈夫的恐懼,如果能把「為你好」的心態調整為「我需要」,互動的態度便會有所不同。「我很需要你健健康康的!請為我吃下這顆囉唆的維他命吧!」好像有點日劇的說法,但許多夫妻就是缺少了這種自覺與界線。

經營婚姻就像吃鴛鴦鍋,一鍋紅湯和一鍋白湯之間,需要隔著一道板;若沒有這個隔板,雙方都不再是自己,而原本的吸引力也會消失。人們經常不經思索的、任性的試圖改變伴侶,或是一廂情願的為對方改變自己,最後只覺得另一方比本來還要不可愛。不能認可自己的人,常常對別人施壓而不自覺。以為在愛情中單方面犧牲著、配合著、委屈著的你,是否問過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另一半也如此感受嗎?或者,他也覺得很委屈?

枕邊妖怪是誰的原形?

關係中的喜歡跟討厭,自以為是正確的選擇,卻是一團糊塗。相遇一開始,我們問:「你是那個對的人嗎?」然後認定:「好像是他。」「絕對是她!」婚後一起生活相處,衝突時,難免要自問:「這討厭的一面也是你,是當初我選擇的你嗎?」此時,有人會希望伴侶改變,不改就看彼此能撐多久。我們自己對喜歡或討厭的特質,其實充滿矛盾。在某些狀況下,某種令人喜歡的東西也可能變得令人無法忍受。

人的各種性格,除了容易被看見的表象之外,往往存在著相反的元素。如果一個人非常聰明,也一定有傻氣的地方;如果你非常勤儉,一定也有浪漫隨興之處。榮格說:「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性格都是完整的。」如同東方哲學的「陰陽共存」,只是我們看不到。成長過程中為了符合外界對我們的期望,不管是父母、老師、另一半或工作環境的要求,會期待我們要「像什麼」;為了要「像」,我們會把個性中「不對」的地方蓋掉、塗黑、不打光,只留下別人要的、適合我這個角色的東西,然後去凸顯「亮」的地方,其他不合用的就把它壓到暗處收進倉庫裡,這就是分析心理學的「陰影」概念。「陰影」不一定是某種創傷,也未必像一片烏雲籠罩。陰影是光照不到的地方,是自我覺察未及的,晦暗看不清楚的區域,也可以說是潛意識。人的性靈有追求完整的本能,當我們遇到可以激發我們陰影特質的人,會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就是典型的一見鍾情。忽然天雷勾動地火愛上一個人,所有人跌破眼鏡,都說「那人跟你一點都不搭配」,這往往是來自陰影的呼喚。

轟轟烈烈的愛情不一定讓人終生廝守,但往往能掀開個人內心的某處陰暗。從小乖順的女孩,初戀時愛上一個彷彿為叛逆而生的男孩,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女孩會愛上這樣的人。事過境遷,女孩回首看到自己從小被框在好孩子的角色裡,想嘗試反叛,卻沒有機會,而那個男孩在某個時機觸動她,使她開啟了通往陰影的門。

釋放被壓抑的情感和衝動,人會變成野獸嗎?有人在這樣的階段自比為孤傲的狼,有人說像狂放的熊,有人覺得其實自己是隻臭鼠。原本把這些妖魔獸性鎮壓住了,放出來不是開倒車嗎?其實,回到陰影中的梭巡,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遺忘的本能,小時候無力打理而在慌張中深藏的部分,或許存有極強的力量。

親密關係中的交互作用力量驚人,許多可愛跟可恨的特質,只有在跟某個人的關係中才會被激發。常常驚訝的發現:難道是我,把本來可愛的你變得如此可恨?而你又對我做了什麼,連我都覺得自己好陌生?期盼一位熱情的伴侶,真的見了,就會一帆風順嗎?真正相處之後,因為他對別人也很熱情,關係被嫉妒情緒充滿,總是爭吵?

我們經常在關係中感到「事與願違」,並不是當初識人不清,不是事物違背了我們的期望,而是我們從不清楚內心的矛盾。與其說是伴侶現出原形,不如說是我們看到自己的原形。

內心的儲藏非常複雜,我們同時面對著正反兩面的東西,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兼顧,何況是身邊的伴侶?當兩人有機會共同成長,可以把內心倉庫裡好的東西拿出來互相結合、幫忙,至於最終還是不該有、用不到的,一起把它收好,讓那些陰影中的鬼怪「安息」,不再隨意跑出來擾亂。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503537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