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1. 以10萬個大禮拜、10萬個百字明咒、108個花葉曼陀羅,觀照內在、安住真心,獻給讀者的願力之書。
2. 黃淑文靈性成長小說系列:《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兩部小說可獨立閱讀,各有體會;兩本一起看,對生命的理解更深、感動加倍!
★繼《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心靈作家黃淑文以8個修心竅訣,為你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
★融合花語、色彩療癒與心靈修持,帶你向內追尋,與本心相遇的靈性成長小說。
生命中的許多發生,當時並不明白緣由,
驀然回首才恍然明白,
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解開。
♥ ♥ ♥
一個穿越靈魂暗夜,選擇成為生命勇士的旅程
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
只要給它愛,給它時間
從神祕國度阿蘭若穿越到西藏的洛桑,對愛感到迷惘。
洛桑愛父母,卻被父母的愛撕裂;她渴望愛,卻不敢去愛。
她害怕像父親一樣,被所愛的人背叛;更害怕像母親一樣,背叛了所愛的人。
她擔心一旦遇上可以付出熾烈愛情的人,自己將從愛的山崖墜落,遍體鱗傷。
她孤身來到西藏,竟遇上了他!
但愛裡的失落、矛盾與衝突,像一把紅色的火,燙傷了她熾熱的心……
這是一個陪你抽絲剝繭,釐清人生課題的奇幻故事。作者以8個修心竅訣,深入生命本源,並運用花葉曼陀羅的力量——迷迭香的思念、火鶴熾烈的愛、繡球花轉化蛻變的能量、仙人掌的保護與修復——帶你回到自性,不再為愛痛苦。
書中俯拾皆是療癒心靈的箴言與故事,不論是否體會過靈性修練,都能被作者巧妙的情節與詩意的比喻觸動,去檢視人生旅途中所有的發生,尋找靈魂留下的印記、今生必須學習的課題,成為生命的勇士。
◆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每一朵花,每一種顏色,都連結我們內在的感情和渴望。
◆紅玫瑰的愛很熱情,帶來愛的勇氣和行動力;白玫瑰的愛很純淨,可以淨化負面的磁場,讓人感到安心並受到保護;黃玫瑰的愛,帶來心靈的穩定,可以釐清思緒,保持平衡,拿回自己的力量。
◆喜歡紅色的人,全身散發的感情像內在的血液,是天生的。這種與生俱有的原生本能,讓他們遇到所愛的人時,往往會不顧一切想要付出熾烈的愛。
◆你一直在尋找的,從來都不在外面,而早就隱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看穿幻象,回歸本心,每一個人都擁有成為生命勇士的潛能。
◆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
1. 以10萬個大禮拜、10萬個百字明咒、108個花葉曼陀羅,觀照內在、安住真心,獻給讀者的願力之書。
2. 黃淑文靈性成長小說系列:《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兩部小說可獨立閱讀,各有體會;兩本一起看,對生命的理解更深、感動加倍!
★繼《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心靈作家黃淑文以8個修心竅訣,為你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
★融合花語、色彩療癒與心靈修持,帶你向內追尋,與本心相遇的靈性成長小說。
生命中的許多發生,當時並不明白緣由,
驀然回首才恍然明白,
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解開。
♥ ♥ ♥
一個穿越靈魂暗夜,選擇成為生命勇士的旅程
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
只要給它愛,給它時間
從神祕國度阿蘭若穿越到西藏的洛桑,對愛感到迷惘。
洛桑愛父母,卻被父母的愛撕裂;她渴望愛,卻不敢去愛。
她害怕像父親一樣,被所愛的人背叛;更害怕像母親一樣,背叛了所愛的人。
她擔心一旦遇上可以付出熾烈愛情的人,自己將從愛的山崖墜落,遍體鱗傷。
她孤身來到西藏,竟遇上了他!
但愛裡的失落、矛盾與衝突,像一把紅色的火,燙傷了她熾熱的心……
這是一個陪你抽絲剝繭,釐清人生課題的奇幻故事。作者以8個修心竅訣,深入生命本源,並運用花葉曼陀羅的力量——迷迭香的思念、火鶴熾烈的愛、繡球花轉化蛻變的能量、仙人掌的保護與修復——帶你回到自性,不再為愛痛苦。
書中俯拾皆是療癒心靈的箴言與故事,不論是否體會過靈性修練,都能被作者巧妙的情節與詩意的比喻觸動,去檢視人生旅途中所有的發生,尋找靈魂留下的印記、今生必須學習的課題,成為生命的勇士。
◆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每一朵花,每一種顏色,都連結我們內在的感情和渴望。
◆紅玫瑰的愛很熱情,帶來愛的勇氣和行動力;白玫瑰的愛很純淨,可以淨化負面的磁場,讓人感到安心並受到保護;黃玫瑰的愛,帶來心靈的穩定,可以釐清思緒,保持平衡,拿回自己的力量。
◆喜歡紅色的人,全身散發的感情像內在的血液,是天生的。這種與生俱有的原生本能,讓他們遇到所愛的人時,往往會不顧一切想要付出熾烈的愛。
◆你一直在尋找的,從來都不在外面,而早就隱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看穿幻象,回歸本心,每一個人都擁有成為生命勇士的潛能。
◆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
目錄
感動推薦
【自序】靈魂的承諾與印記
一、聖山之謎
二、燃燒的心
三、愛的代價
四、靈魂的黑夜
五、心靈祕境
六、色身和情欲
七、康巴漢子
八、守護
九、墜落
十、苦果
十一、水晶球
十二、情到深處
十三、鏡像世界
十四、真相
十五、抉擇
【附錄】《修心八頌》藏文
【自序】靈魂的承諾與印記
一、聖山之謎
二、燃燒的心
三、愛的代價
四、靈魂的黑夜
五、心靈祕境
六、色身和情欲
七、康巴漢子
八、守護
九、墜落
十、苦果
十一、水晶球
十二、情到深處
十三、鏡像世界
十四、真相
十五、抉擇
【附錄】《修心八頌》藏文
序/導讀
【自序】靈魂的承諾與印記
生命有很多偶然,當時並不明白其中緣由,只有驀然回首時,才會恍然明白,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自己解開。 到西藏旅行,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八廓街和藏人一起做大禮拜,吃完早餐之後便到寺院的佛前靜坐。 我看著佛,佛看著我,我和佛彼此之間,安安靜靜地凝望著,有很多東西莫名地湧上來,然後又安安靜靜地消退淡去。我什麼也沒做,就只是和佛深深對望,卻消融了好多年來,附加在我身上的各種框架和重擔。 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從臉頰滑下來。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熟悉啊?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讓我寧靜歡喜? 我走了那麼遠的旅程,生命經歷了千迴百折,就僅僅只是為了來到這裡和佛對望嗎? 離開西藏那一天,寺院的一位老師父緩緩走出來,在我的脖子上套上一條白色的哈達,為我祝福。看見寺院的老師父,我的眼淚潸潸而下。我一直哭,莫名地哭,卻說不出為什麼。當時我不會藏文,無法和寺院師父溝通,無法問他是誰,也無法介紹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哭泣,此生從來沒有這樣莫名地痛哭,是即將離去的不捨,也是再度相見的欣喜。 老師父默默為我誦經,陪伴我,直到我一邊擦眼淚,一邊擤鼻涕,手上掛的佛珠居然和脖子上哈達的絲線纏繞在一起,難分難解,讓我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父什麼也沒說,馬上下座,親自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親眼見證一位老師父如何抽絲剝繭地把每一條和佛珠纏繞的絲線,一條一條細細地解開,那種專注、細膩,了了分明的定功,讓我深深佩服。 哪知,老師父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之後,因為我一直莫名流淚,眼淚無法停止,一不小心,我的佛珠竟再次和哈達的絲線糾結在一起。我只好再次向老師父求救。這一次,老師父再度下座為我解開纏縛,竟然拿起一把剪刀,一刀又一刀俐落地剪開佛珠與哈達之間的纏連,沒有一點閃失和猶豫。老師父用無言的身教,教了我如何快刀斬亂麻。 因為一直無法止住淚水,在我離開寺院之前,老師父特別用嘴型教我發出一個藏音,叮嚀我要記住那個藏文發音。回到臺灣,我開始學藏文,有一天,藏文老師教了一個單字,發了一個藏音,當下我心頭一亮,才驀然領悟,原來老師父臨別前要我記得的藏文字音,是禪修。解禪,就能解纏。 幾年後,我已經認得一些藏文,會查字典,說幾句藏語,再次遇見老師父。老師父一眼認出我,教我的第一個藏文偈頌便是《修心八頌》。 《修心八頌》是西藏著名的高僧朗日塘巴(一○五四—一一二三)流傳下來的修心竅訣。 朗日塘巴一生專注於修持菩提心,他的修持所散發的磁場,讓周圍的人們互信互愛,甚至連小動物彼此之間都不互相傷害。 老師父說,一個人散發的氣場、磁場,讓周圍的人都受益,這就是我們要修心的原因。但對平凡的我而言,我訝異的是,是怎麼樣的慈愛,可以讓一個修行人所在的磁場,沒有任何的傷害? 朗日塘巴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世俗的我們,為何愛到深處,總是傷痕累累?愛到極處,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給出什麼樣的愛呢?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這本小說,我嘗試用老師父教授給我的,抽絲剝繭的功夫、快刀斬亂麻的智慧,以修心的八個竅訣,為讀者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我希望自己能證明,高僧大德的觀點一點也沒有錯:真正的愛,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就算你受到傷害,也不要擔心。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只要你給它愛,給它時間。 如同這本書一開頭所說:「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靈魂與靈魂之間,在出生以前,都會在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和對方,不要忘記這趟靈魂的旅程必須完成的任務。 讀者在閱讀《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的同時,不妨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檢視在人生旅途中,不斷相遇的他/她,兩個人的靈魂印記和承諾,然後轉心向內,了解自己這一生的人生課題。可能是了解什麼是真愛、原諒他人,或學習寬恕自己;抑或是學習愛與溝通,找到生命的真相,回到心靈真正的家。我們本來就是帶著懸而未解、未完成的功課,才需要投胎來到這個世上—也許是跟某個人相遇,前來還願或還債;或是了解某個教導,完成某個誓願而來。 隨著小說人物的心路轉折,抽絲剝繭地釐清自己的人生過往,快刀斬斷不必要的糾纏。哪怕只是一兩句觸動你的片段,如同淑文在書裡所寫:「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心的本質,本來就通透無礙,因此你需要的,只是敞開心,讀懂修心的八個竅訣,落實於生活,你自然能讀懂全息宇宙帶給你的生命信息,安住在本心之中。自在,自得。 學藏文,讀佛經,梳理高僧大德對經典的詮釋,消化各種佛法名相,再用簡單易讀的文字,融合小說的劇情,引領讀者由淺入深,一步一步走入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融入無窮無邊的宇宙微次空間,看見生命真正的全貌,是淑文心裡面最大的願望。完成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對眼力已經有點耗損的我,是非常艱苦的考驗和修練。 從《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到《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兩本西藏長篇小說,淑文共完成二十萬個大禮拜,十萬個百字明咒,並採集山中的野花果實,創作出一○八個花葉曼陀羅。一部分是深入小說人物的塑造,身體力行的同步書寫;另一部分(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我只是單純發自真心,莫名所以地想要這麼做。我並沒有設定結果或擔心自己能否做到,而只是聽從內心的聲音,全然地投入,踏踏實實地去做很想做的事,不知不覺就默默完成了。因此,我想告訴讀者,發願不需要條件,不需要任何理由,需要的只是一片赤誠單純的真心實意。 記得從西藏回臺灣,在飛機上,臨座有個小男孩,天真地問我去西藏是回家嗎?小男孩的母親聽我講述了在西藏做大禮拜的體會。她說,別人來西藏是看到藏人的純淨,羨慕他們的純淨;但我是走進藏人的純淨,變得和他們一樣純淨。當時,我的眼眶馬上就紅了,因為當時的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純淨;相反地,當時的我對生命有很多的困惑,腦子總是喋喋不休問自己一堆問題,把自己搞得非常累。 慶幸的是,多年以後,我腦中的念頭漸漸止息了,也漸漸體會清淨心的喜悅和自在。西藏的寺院洗滌了我,大禮拜破除了我對生命的執著,越拜越輕盈。我常常回想初次到西藏,那個淚流滿面的自己。或許,「眼淚」就是我對西藏靈魂的承諾和印記。 相傳觀世音菩薩因為不忍眾生之苦,落下兩滴眼淚,一滴化現為綠度母,一滴化現為白度母。因此,我把第一本《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獻給綠度母,獻給童年的我;第二本《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獻給白度母,獻給前世的我。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延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部分場景和人物,沒有讀過第一本小說的讀者,並不影響閱讀。如果兩本小說一起閱讀,對於西藏文化,對於生命的探索,一定會有更完整的理解,也會更細膩地注意到淑文藏在細節裡的構思。 淑文的願力,淑文的故事,都在這兩本長篇小說裡。謝謝讀者跟著淑文一起走入西藏的純淨,找到回家的路。
生命有很多偶然,當時並不明白其中緣由,只有驀然回首時,才會恍然明白,原來那是自己留給自己的印記,時候到了,自然會自己解開。 到西藏旅行,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八廓街和藏人一起做大禮拜,吃完早餐之後便到寺院的佛前靜坐。 我看著佛,佛看著我,我和佛彼此之間,安安靜靜地凝望著,有很多東西莫名地湧上來,然後又安安靜靜地消退淡去。我什麼也沒做,就只是和佛深深對望,卻消融了好多年來,附加在我身上的各種框架和重擔。 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從臉頰滑下來。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熟悉啊?為什麼這樣的凝望這麼讓我寧靜歡喜? 我走了那麼遠的旅程,生命經歷了千迴百折,就僅僅只是為了來到這裡和佛對望嗎? 離開西藏那一天,寺院的一位老師父緩緩走出來,在我的脖子上套上一條白色的哈達,為我祝福。看見寺院的老師父,我的眼淚潸潸而下。我一直哭,莫名地哭,卻說不出為什麼。當時我不會藏文,無法和寺院師父溝通,無法問他是誰,也無法介紹自己。我所能做的,只是不停地哭泣,此生從來沒有這樣莫名地痛哭,是即將離去的不捨,也是再度相見的欣喜。 老師父默默為我誦經,陪伴我,直到我一邊擦眼淚,一邊擤鼻涕,手上掛的佛珠居然和脖子上哈達的絲線纏繞在一起,難分難解,讓我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父什麼也沒說,馬上下座,親自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親眼見證一位老師父如何抽絲剝繭地把每一條和佛珠纏繞的絲線,一條一條細細地解開,那種專注、細膩,了了分明的定功,讓我深深佩服。 哪知,老師父為我解開佛珠和絲線之間的纏縛之後,因為我一直莫名流淚,眼淚無法停止,一不小心,我的佛珠竟再次和哈達的絲線糾結在一起。我只好再次向老師父求救。這一次,老師父再度下座為我解開纏縛,竟然拿起一把剪刀,一刀又一刀俐落地剪開佛珠與哈達之間的纏連,沒有一點閃失和猶豫。老師父用無言的身教,教了我如何快刀斬亂麻。 因為一直無法止住淚水,在我離開寺院之前,老師父特別用嘴型教我發出一個藏音,叮嚀我要記住那個藏文發音。回到臺灣,我開始學藏文,有一天,藏文老師教了一個單字,發了一個藏音,當下我心頭一亮,才驀然領悟,原來老師父臨別前要我記得的藏文字音,是禪修。解禪,就能解纏。 幾年後,我已經認得一些藏文,會查字典,說幾句藏語,再次遇見老師父。老師父一眼認出我,教我的第一個藏文偈頌便是《修心八頌》。 《修心八頌》是西藏著名的高僧朗日塘巴(一○五四—一一二三)流傳下來的修心竅訣。 朗日塘巴一生專注於修持菩提心,他的修持所散發的磁場,讓周圍的人們互信互愛,甚至連小動物彼此之間都不互相傷害。 老師父說,一個人散發的氣場、磁場,讓周圍的人都受益,這就是我們要修心的原因。但對平凡的我而言,我訝異的是,是怎麼樣的慈愛,可以讓一個修行人所在的磁場,沒有任何的傷害? 朗日塘巴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世俗的我們,為何愛到深處,總是傷痕累累?愛到極處,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給出什麼樣的愛呢?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這本小說,我嘗試用老師父教授給我的,抽絲剝繭的功夫、快刀斬亂麻的智慧,以修心的八個竅訣,為讀者解開愛的纏縛,清醒地愛,也清醒地活。我希望自己能證明,高僧大德的觀點一點也沒有錯:真正的愛,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就算你受到傷害,也不要擔心。再怎麼樣的傷痕,都是會癒合的,只要你給它愛,給它時間。 如同這本書一開頭所說:「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靈魂與靈魂之間,在出生以前,都會在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和對方,不要忘記這趟靈魂的旅程必須完成的任務。 讀者在閱讀《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的同時,不妨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檢視在人生旅途中,不斷相遇的他/她,兩個人的靈魂印記和承諾,然後轉心向內,了解自己這一生的人生課題。可能是了解什麼是真愛、原諒他人,或學習寬恕自己;抑或是學習愛與溝通,找到生命的真相,回到心靈真正的家。我們本來就是帶著懸而未解、未完成的功課,才需要投胎來到這個世上—也許是跟某個人相遇,前來還願或還債;或是了解某個教導,完成某個誓願而來。 隨著小說人物的心路轉折,抽絲剝繭地釐清自己的人生過往,快刀斬斷不必要的糾纏。哪怕只是一兩句觸動你的片段,如同淑文在書裡所寫:「一即一切,一切是一。每一個碎片的內裡,都有完整的自己。每一個碎片的痛苦,都包含全部生命的信息,都通向證悟之道。」心的本質,本來就通透無礙,因此你需要的,只是敞開心,讀懂修心的八個竅訣,落實於生活,你自然能讀懂全息宇宙帶給你的生命信息,安住在本心之中。自在,自得。 學藏文,讀佛經,梳理高僧大德對經典的詮釋,消化各種佛法名相,再用簡單易讀的文字,融合小說的劇情,引領讀者由淺入深,一步一步走入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融入無窮無邊的宇宙微次空間,看見生命真正的全貌,是淑文心裡面最大的願望。完成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對眼力已經有點耗損的我,是非常艱苦的考驗和修練。 從《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到《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兩本西藏長篇小說,淑文共完成二十萬個大禮拜,十萬個百字明咒,並採集山中的野花果實,創作出一○八個花葉曼陀羅。一部分是深入小說人物的塑造,身體力行的同步書寫;另一部分(有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我只是單純發自真心,莫名所以地想要這麼做。我並沒有設定結果或擔心自己能否做到,而只是聽從內心的聲音,全然地投入,踏踏實實地去做很想做的事,不知不覺就默默完成了。因此,我想告訴讀者,發願不需要條件,不需要任何理由,需要的只是一片赤誠單純的真心實意。 記得從西藏回臺灣,在飛機上,臨座有個小男孩,天真地問我去西藏是回家嗎?小男孩的母親聽我講述了在西藏做大禮拜的體會。她說,別人來西藏是看到藏人的純淨,羨慕他們的純淨;但我是走進藏人的純淨,變得和他們一樣純淨。當時,我的眼眶馬上就紅了,因為當時的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純淨;相反地,當時的我對生命有很多的困惑,腦子總是喋喋不休問自己一堆問題,把自己搞得非常累。 慶幸的是,多年以後,我腦中的念頭漸漸止息了,也漸漸體會清淨心的喜悅和自在。西藏的寺院洗滌了我,大禮拜破除了我對生命的執著,越拜越輕盈。我常常回想初次到西藏,那個淚流滿面的自己。或許,「眼淚」就是我對西藏靈魂的承諾和印記。 相傳觀世音菩薩因為不忍眾生之苦,落下兩滴眼淚,一滴化現為綠度母,一滴化現為白度母。因此,我把第一本《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獻給綠度母,獻給童年的我;第二本《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獻給白度母,獻給前世的我。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延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部分場景和人物,沒有讀過第一本小說的讀者,並不影響閱讀。如果兩本小說一起閱讀,對於西藏文化,對於生命的探索,一定會有更完整的理解,也會更細膩地注意到淑文藏在細節裡的構思。 淑文的願力,淑文的故事,都在這兩本長篇小說裡。謝謝讀者跟著淑文一起走入西藏的純淨,找到回家的路。
試閱
●聖山之謎
西藏是彩色的。 走進瑪吉阿米餐酒館,在傳說六世達賴喇嘛深夜會見情人的地方,洛桑點了一杯青稞酒,望著窗外藍白紅綠黃五色的小旗子,在紅瓦白牆的屋頂上四處飛揚。從進入西藏以來,洛桑在河邊、樹梢、山腳下、路口,到處都看到這種色彩繽紛的小旗子。總是穿著黑服黑褲、一身黑色打扮的洛桑,她的心,她的眼,被這些流動的色彩充滿了。 除了眼前微微跳躍著身子,手上撥著琴弦,左右搖擺數著節拍,唱著藏歌的藏人,洛桑隱隱約約聽到身後傳來兩個女人的對話: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說話的女人嗓音低沉,略帶威嚴,彷彿在人世間已兜兜轉轉好幾回。 「如果兩個人相戀沒有美好的結果,當初為何要相見相識?」另一個女人語帶哽咽,聲音細細柔柔的,似乎是個年輕女孩。 「我想問你,你真的愛他嗎?」 「不知道。」年輕女孩低聲啜泣著。「離開他,忘不了。可是在一起,又沒結果。我愛他,卻怕失去他。最終他的選擇,註定不會是我。」 「原來,你失去的是自己,而不是……。」另一個女人說著,似乎察覺了什麼,突然停了下來,陷入不尋常的沉默。 洛桑拉長了耳朵,身體整個毛孔不知不覺跟著向外打開。好像等著法官宣布最終的判決,她好奇,卻又屏氣凝神,保持本能的警戒,不敢移動,深怕身後的兩個女人知道她聽見了她們的祕密。 接著,洛桑聽見洗牌聲,一陣窸窸窣窣的耳語之後,年輕女孩走了。 「不知那個女孩在愛裡會做出什麼選擇?」洛桑思忖著,故意轉過身去翻閱餐廳架上的書,用眼角餘光偷偷掃射和年輕女孩對話的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你可曾想過,自己的人生是怎麼走到現在這一步?」沒想到,那個女人竟然湊近她的身邊,冷不防地問了這麼一句。 洛桑像個偷偷摸摸做壞事卻被發現的小孩,心頭一跳,倏地轉過身,卻不小心撞到那個女人手上的牌卡。 一張牌卡掉了下來,出於本能反射,洛桑迅速蹲下身子伸出手,接住了那張牌。 「是塔羅牌的O號,愚人卡。」女人笑出聲來,臉上的線條扭成一團。 「又是O這個符號!」洛桑驚訝地看著那張牌卡,隨即把目光轉到有著一頭長鬈髮,黑到看不清楚五官,眼神卻銳利地從瞳孔透出光來,看起來像個吉普賽人的女人身上。 「又是O?你在哪裡看過這個符號呢?」女人的眼神,內斂而犀利地在洛桑和愚人牌之間來來回回打轉。 洛桑有點後悔自己脫口太快了。但想想,如果能知道關於O這個符號更多線索,直說也無妨: 「我曾經幫助一位在阿蘭若迦山迷路的老藏人走出迷途。臨別時,他在我的手心畫了一個O。」 「是喜馬拉雅山山腳下,阿蘭若的聖山阿蘭若迦山嗎?」一聽到阿蘭若迦山,女人的眼睛閃動著火光: 「聽說,阿蘭若迦山有一處寂靜的森林。森林的入口,有很多蜿蜒的小徑。沒有人知道小徑通往何處,只聽說,每一個走進林間的人,喔,不,應該說,每一個被揀選走入小徑的人,會不知不覺走入屬於自己的祕境,進入一個隱蔽於山林間的能量圈……。」 說到這裡,女人停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環顧周遭一圈,用只有她和洛桑聽得見的耳語,低低地問:「阿蘭若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幾乎與外界斷絕往來。你是如何幫助一位藏人從阿蘭若迦山的迷途走出來的?」 洛桑一時語塞,百感交集的心緒哽在喉間,不知如何回答。她退了一步,和這個不知來歷卻帶著神祕色彩的女子保持一點距離。 「說來話長。你可以先告訴我,O這個符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神祕女子上上下下打量著洛桑,想著她應該跟牌卡上的年輕人一樣,只是個大約二十來歲的孩子吧?她示意洛桑坐下來,把愚人卡放在桌上。 洛桑看見牌卡上除了 O這個符號,還畫著一個旅人,肩上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掛著紅色的小布包,無視前方就是懸崖,還昂首闊步繼續往前走。 「愚人牌,是塔羅牌的第一張牌,它的數字是O。O表面上什麼都沒有,卻可以開展出無限的可能。不過—」女人停了下來,指著旅人腳邊的懸崖: 「旅人天真大膽,充滿新的想法、新的點子,卻也讓旅程充滿各種未知和危險。」深深地瞧了洛桑一眼之後,她馬上做出結論: 「不管你是什麼緣故來到西藏,這張愚人牌都意味著,你即將展開一段新的旅程和冒險。」 洛桑的心頭,被眼前這個初識的女人狠狠地戳了一大下。盯著愚人卡上,旅人的衣服內裡好像有一股紅色的火焰從袖口透射出來,洛桑的眼睛開始微微發熱,每次她一看到紅色,心底就有個地方莫名地蠢動、不安。本來她就是為了掙脫某種預言、詛咒才來到這裡,現在怎麼能再掉入另一個魔咒裡?她突然想起先前離開的那個女孩,這個女人最後究竟跟她說了什麼? 好像有讀心術似地,女人看著洛桑靜默不語,自己倒是先開口了: 「剛才—有個和你年紀差不多大的年輕女孩,也正在經歷一段危險的旅程。危機,其實是危險加上機會。一個透過危險改變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 「你給她抽了塔羅牌,說了什麼預言了嗎?」洛桑索性直問。 「她本來想抽一張塔羅牌,但我覺得她更適合用綠魔法來療癒自己。」 「綠魔法?」這個回答,超乎洛桑想像之外。這個謎樣的女人,或許比她眼睛所見的還要複雜、神祕。仔細端詳她的臉,洛桑突然發現,她有淺綠色的瞳孔,像綠松石一樣微微發出綠色光芒的眼睛。 「綠魔法,是從植物花果中汲取能量的一種魔法。我送給那個年輕女孩一顆小南瓜。南瓜是橙色的,代表情感的渴望和連結。我要她回家把南瓜的表面切開幾條縫隙,把所有痛苦的糾結寫在不同的紙上,從南瓜的縫隙塞進去。之後,把南瓜拿到屋外,用鐵槌狠狠砸碎,並在心裡祈願,所有的痛苦都隨著砸碎的南瓜釋放出來。」 「這會不會太浪費了?應該把南瓜吃了,才有力量甩開那些情感帶來的痛苦才對!」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洛桑驚訝不已。對她而言,生命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活著。只要可以活著,再大的痛苦,她都可以忍。 「我教她做的,是一個丟棄的儀式,把該丟的東西丟掉,心裡才有空間容納新的東西。砸碎的南瓜,只是表面被砸碎了,內裡可是蘊含生機的南瓜子。把砸碎的南瓜埋進土裡,痛苦化為養分,來年就會長出新的南瓜,不只一顆,而是更多更多的南瓜。 「我們的人生,有時只是表面上暫時被砸爛了而已。破碎的生命經過修復,換個活法,往往迸發出更驚人的力量。想像不到吧?一顆小小的南瓜可以幫助一個人釋放痛苦,生出新的力量。」 「原來,綠魔法指的是大自然的花、果、色彩,本身具有的神奇能量。」洛桑的心頭亮了起來。自小在山林裡長大,她怎麼能忘卻大地賜予她的所有色彩?她在心頭叫喚著,鼓舞著自己。 女人說著,深深看了洛桑一眼。淺綠色的瞳孔發出綠色的微光,直入洛桑的眼底。接著她閉起眼睛,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張開眼睛後,她再一次指著桌上愚人卡上的旅人: 「曾經有個古老的傳說:靈魂與靈魂之間,在降臨凡間之前,會在未來的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和對方,不要忘記這趟靈魂的旅程必須完成的任務。」 洛桑突然想起自己從阿蘭若來到西藏,在聖山阿蘭若迦山充滿奇幻的旅程。眼前這個神祕的女子究竟知道了什麼?為什麼要告訴她這些,她的意圖是什麼? 「靈魂與靈魂之間,會留下什麼樣的路標和印記呢?」洛桑拋出問題,試探這個看起來像吉普賽人的女人會如何回答。 女人再次指著旅人腳邊的懸崖:「那些似曾相識、盤繞在你心中揮之不去的人事物—可能是一個陰影、一道傷痕、一個夢想—都可能是你內在的靈魂或曾經跟你一起許諾的靈魂在呼喚你停下來調整方向,或鼓起勇氣無畏地往前。」 「我如何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什麼時候該往前呢?」 「喏,你需要的應該是這個。」女人從背後的竹簍子拿出一把翠綠的迷迭香和一顆紅蘋果,推到洛桑面前。 「為什麼我需要迷迭香和紅蘋果?」 「你屬於紅色。紅色的愛,是很熾烈的。而蘋果呢,恰恰好能跟愛的能量結合,拉近兩個人愛的距離。倘若有一天,你遇到喜歡的人,就把紅蘋果捧在手心,用熾熱的情感去溫暖這顆蘋果。如果你喜歡的人吃了這顆蘋果,你所付出的愛,就會得到回報。」 洛桑盯著眼前的紅蘋果,長久以來,紅色帶給她的蠢動、不安,突然消失了。她的心甜甜暖暖的,臉紅得像蘋果。她還不懂什麼是愛,或許這顆蘋果將來可以給她答案。 「迷迭香呢?」洛桑心想,這個女人會不會對她施展了什麼綠魔法。 「你該知道的時候,自自然然,就會知道了。迷迭香和紅蘋果就送給你,當作我們在西藏相遇的紀念吧。」女人站起身來,背起後面的竹簍子,對著洛桑揮揮手。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窗外,洛桑才發現,女人把愚人卡放在桌上,忘記帶走了。 看著愚人卡,洛桑注意到牌卡上旅人的布包,竟然繡著老鷹的圖騰。洛桑伸出手,摸摸牌卡上的老鷹和旅人頭上插的羽毛。一種熟悉的記憶和呼喚,悄悄浮上她的心頭。
西藏是彩色的。 走進瑪吉阿米餐酒館,在傳說六世達賴喇嘛深夜會見情人的地方,洛桑點了一杯青稞酒,望著窗外藍白紅綠黃五色的小旗子,在紅瓦白牆的屋頂上四處飛揚。從進入西藏以來,洛桑在河邊、樹梢、山腳下、路口,到處都看到這種色彩繽紛的小旗子。總是穿著黑服黑褲、一身黑色打扮的洛桑,她的心,她的眼,被這些流動的色彩充滿了。 除了眼前微微跳躍著身子,手上撥著琴弦,左右搖擺數著節拍,唱著藏歌的藏人,洛桑隱隱約約聽到身後傳來兩個女人的對話: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只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同一個人才會見了又見,同一條路才會走了又走,同一個地方才會去了又去。」 說話的女人嗓音低沉,略帶威嚴,彷彿在人世間已兜兜轉轉好幾回。 「如果兩個人相戀沒有美好的結果,當初為何要相見相識?」另一個女人語帶哽咽,聲音細細柔柔的,似乎是個年輕女孩。 「我想問你,你真的愛他嗎?」 「不知道。」年輕女孩低聲啜泣著。「離開他,忘不了。可是在一起,又沒結果。我愛他,卻怕失去他。最終他的選擇,註定不會是我。」 「原來,你失去的是自己,而不是……。」另一個女人說著,似乎察覺了什麼,突然停了下來,陷入不尋常的沉默。 洛桑拉長了耳朵,身體整個毛孔不知不覺跟著向外打開。好像等著法官宣布最終的判決,她好奇,卻又屏氣凝神,保持本能的警戒,不敢移動,深怕身後的兩個女人知道她聽見了她們的祕密。 接著,洛桑聽見洗牌聲,一陣窸窸窣窣的耳語之後,年輕女孩走了。 「不知那個女孩在愛裡會做出什麼選擇?」洛桑思忖著,故意轉過身去翻閱餐廳架上的書,用眼角餘光偷偷掃射和年輕女孩對話的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你可曾想過,自己的人生是怎麼走到現在這一步?」沒想到,那個女人竟然湊近她的身邊,冷不防地問了這麼一句。 洛桑像個偷偷摸摸做壞事卻被發現的小孩,心頭一跳,倏地轉過身,卻不小心撞到那個女人手上的牌卡。 一張牌卡掉了下來,出於本能反射,洛桑迅速蹲下身子伸出手,接住了那張牌。 「是塔羅牌的O號,愚人卡。」女人笑出聲來,臉上的線條扭成一團。 「又是O這個符號!」洛桑驚訝地看著那張牌卡,隨即把目光轉到有著一頭長鬈髮,黑到看不清楚五官,眼神卻銳利地從瞳孔透出光來,看起來像個吉普賽人的女人身上。 「又是O?你在哪裡看過這個符號呢?」女人的眼神,內斂而犀利地在洛桑和愚人牌之間來來回回打轉。 洛桑有點後悔自己脫口太快了。但想想,如果能知道關於O這個符號更多線索,直說也無妨: 「我曾經幫助一位在阿蘭若迦山迷路的老藏人走出迷途。臨別時,他在我的手心畫了一個O。」 「是喜馬拉雅山山腳下,阿蘭若的聖山阿蘭若迦山嗎?」一聽到阿蘭若迦山,女人的眼睛閃動著火光: 「聽說,阿蘭若迦山有一處寂靜的森林。森林的入口,有很多蜿蜒的小徑。沒有人知道小徑通往何處,只聽說,每一個走進林間的人,喔,不,應該說,每一個被揀選走入小徑的人,會不知不覺走入屬於自己的祕境,進入一個隱蔽於山林間的能量圈……。」 說到這裡,女人停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環顧周遭一圈,用只有她和洛桑聽得見的耳語,低低地問:「阿蘭若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幾乎與外界斷絕往來。你是如何幫助一位藏人從阿蘭若迦山的迷途走出來的?」 洛桑一時語塞,百感交集的心緒哽在喉間,不知如何回答。她退了一步,和這個不知來歷卻帶著神祕色彩的女子保持一點距離。 「說來話長。你可以先告訴我,O這個符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神祕女子上上下下打量著洛桑,想著她應該跟牌卡上的年輕人一樣,只是個大約二十來歲的孩子吧?她示意洛桑坐下來,把愚人卡放在桌上。 洛桑看見牌卡上除了 O這個符號,還畫著一個旅人,肩上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掛著紅色的小布包,無視前方就是懸崖,還昂首闊步繼續往前走。 「愚人牌,是塔羅牌的第一張牌,它的數字是O。O表面上什麼都沒有,卻可以開展出無限的可能。不過—」女人停了下來,指著旅人腳邊的懸崖: 「旅人天真大膽,充滿新的想法、新的點子,卻也讓旅程充滿各種未知和危險。」深深地瞧了洛桑一眼之後,她馬上做出結論: 「不管你是什麼緣故來到西藏,這張愚人牌都意味著,你即將展開一段新的旅程和冒險。」 洛桑的心頭,被眼前這個初識的女人狠狠地戳了一大下。盯著愚人卡上,旅人的衣服內裡好像有一股紅色的火焰從袖口透射出來,洛桑的眼睛開始微微發熱,每次她一看到紅色,心底就有個地方莫名地蠢動、不安。本來她就是為了掙脫某種預言、詛咒才來到這裡,現在怎麼能再掉入另一個魔咒裡?她突然想起先前離開的那個女孩,這個女人最後究竟跟她說了什麼? 好像有讀心術似地,女人看著洛桑靜默不語,自己倒是先開口了: 「剛才—有個和你年紀差不多大的年輕女孩,也正在經歷一段危險的旅程。危機,其實是危險加上機會。一個透過危險改變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 「你給她抽了塔羅牌,說了什麼預言了嗎?」洛桑索性直問。 「她本來想抽一張塔羅牌,但我覺得她更適合用綠魔法來療癒自己。」 「綠魔法?」這個回答,超乎洛桑想像之外。這個謎樣的女人,或許比她眼睛所見的還要複雜、神祕。仔細端詳她的臉,洛桑突然發現,她有淺綠色的瞳孔,像綠松石一樣微微發出綠色光芒的眼睛。 「綠魔法,是從植物花果中汲取能量的一種魔法。我送給那個年輕女孩一顆小南瓜。南瓜是橙色的,代表情感的渴望和連結。我要她回家把南瓜的表面切開幾條縫隙,把所有痛苦的糾結寫在不同的紙上,從南瓜的縫隙塞進去。之後,把南瓜拿到屋外,用鐵槌狠狠砸碎,並在心裡祈願,所有的痛苦都隨著砸碎的南瓜釋放出來。」 「這會不會太浪費了?應該把南瓜吃了,才有力量甩開那些情感帶來的痛苦才對!」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洛桑驚訝不已。對她而言,生命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活著。只要可以活著,再大的痛苦,她都可以忍。 「我教她做的,是一個丟棄的儀式,把該丟的東西丟掉,心裡才有空間容納新的東西。砸碎的南瓜,只是表面被砸碎了,內裡可是蘊含生機的南瓜子。把砸碎的南瓜埋進土裡,痛苦化為養分,來年就會長出新的南瓜,不只一顆,而是更多更多的南瓜。 「我們的人生,有時只是表面上暫時被砸爛了而已。破碎的生命經過修復,換個活法,往往迸發出更驚人的力量。想像不到吧?一顆小小的南瓜可以幫助一個人釋放痛苦,生出新的力量。」 「原來,綠魔法指的是大自然的花、果、色彩,本身具有的神奇能量。」洛桑的心頭亮了起來。自小在山林裡長大,她怎麼能忘卻大地賜予她的所有色彩?她在心頭叫喚著,鼓舞著自己。 女人說著,深深看了洛桑一眼。淺綠色的瞳孔發出綠色的微光,直入洛桑的眼底。接著她閉起眼睛,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張開眼睛後,她再一次指著桌上愚人卡上的旅人: 「曾經有個古老的傳說:靈魂與靈魂之間,在降臨凡間之前,會在未來的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和對方,不要忘記這趟靈魂的旅程必須完成的任務。」 洛桑突然想起自己從阿蘭若來到西藏,在聖山阿蘭若迦山充滿奇幻的旅程。眼前這個神祕的女子究竟知道了什麼?為什麼要告訴她這些,她的意圖是什麼? 「靈魂與靈魂之間,會留下什麼樣的路標和印記呢?」洛桑拋出問題,試探這個看起來像吉普賽人的女人會如何回答。 女人再次指著旅人腳邊的懸崖:「那些似曾相識、盤繞在你心中揮之不去的人事物—可能是一個陰影、一道傷痕、一個夢想—都可能是你內在的靈魂或曾經跟你一起許諾的靈魂在呼喚你停下來調整方向,或鼓起勇氣無畏地往前。」 「我如何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什麼時候該往前呢?」 「喏,你需要的應該是這個。」女人從背後的竹簍子拿出一把翠綠的迷迭香和一顆紅蘋果,推到洛桑面前。 「為什麼我需要迷迭香和紅蘋果?」 「你屬於紅色。紅色的愛,是很熾烈的。而蘋果呢,恰恰好能跟愛的能量結合,拉近兩個人愛的距離。倘若有一天,你遇到喜歡的人,就把紅蘋果捧在手心,用熾熱的情感去溫暖這顆蘋果。如果你喜歡的人吃了這顆蘋果,你所付出的愛,就會得到回報。」 洛桑盯著眼前的紅蘋果,長久以來,紅色帶給她的蠢動、不安,突然消失了。她的心甜甜暖暖的,臉紅得像蘋果。她還不懂什麼是愛,或許這顆蘋果將來可以給她答案。 「迷迭香呢?」洛桑心想,這個女人會不會對她施展了什麼綠魔法。 「你該知道的時候,自自然然,就會知道了。迷迭香和紅蘋果就送給你,當作我們在西藏相遇的紀念吧。」女人站起身來,背起後面的竹簍子,對著洛桑揮揮手。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窗外,洛桑才發現,女人把愚人卡放在桌上,忘記帶走了。 看著愚人卡,洛桑注意到牌卡上旅人的布包,竟然繡著老鷹的圖騰。洛桑伸出手,摸摸牌卡上的老鷹和旅人頭上插的羽毛。一種熟悉的記憶和呼喚,悄悄浮上她的心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