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把人性整個敲碎,再一塊一塊拼起來
美國首位非裔女性科幻大師
預言狂人統治的驚世奇書
凡你觸碰過的,
皆因你而改變。
凡你改變的,
也將改變你。
唯一不變的真理
即萬物變動不息。
上帝
就是改變。
《播種者寓言》簡介
⊙ 星雲獎提名
⊙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 被改編成歌劇,於美國、歐洲、亞洲巡迴演出
二○二○年代,全球氣候變遷和經濟危機導致社會陷入混亂,加州危險四起,缺水問題日漸普遍,大批遊民為了活命無所不用其極。十五歲的蘿倫.歐拉米那和牧師父親、其他家人和鄰居住在圍牆高築的社區裡,把混亂的世界擋在門外。在這個不夠強悍就難以生存的社會裡,蘿倫卻擁有異於常人的「共感力」,能敏銳感受他人的痛苦不幸,甚至「感同身受」到無法動彈。
災難步步逼近,左鄰右舍卻固執地視而不見。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免於毀滅,耳聰目明又早熟的蘿倫必須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聽見。一開始僅為了生存而展開的奮戰,卻在途中開枝散葉,通向更遠大的目標--一種新信仰孕育而生,以及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驚人構想。
《地球之籽》系列精準預言了川普首度競選美國總統時喊出的口號,科幻小說與現實世界的吻合令人毛骨悚然,引發熱議。但巴特勒的預言不只這一項。野火、極端氣候、經濟敗壞、現代奴工、AI科技監控……皆反映在她的小說中。然而她也在末日氛圍中注入希望,即我們仰望星辰時,心中升起的雄心壯志。今日已經有小行星和火星登陸地點以奧塔薇亞‧巴特勒為名。小說中的夢想和末日,何者會先成真?
《能者寓言》簡介
⊙ 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
二○三二年,蘿倫.歐拉米那走過家破人亡的慘劇,以她奠定的信仰「地球之籽」為根基,在北加州打造了一個團結和睦的社群:橡實。當時,極端保守的新任總統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橡實成了一些無家可歸並害怕遭受迫害的人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一個日漸分裂且危險的國家裡,蘿倫帶領的社群不但是少數教派,領導人還是黑人女性,因而成了遂行恐怖統治和壓迫異端的新政權攻擊的目標。
身為人母,蘿倫總是在自己建立的家庭和帶領人類實現遠大目標的天職之間拉扯。幾年後,愛莎.斐爾讀到她從不相識的母親蘿倫.歐拉米那的日記。當她試圖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時,也努力要與母親一生的是非功過和解。
這本一九九八年問世的小說,對人類世界提出驚人準確的預言,書中針對狂人統治下的反抗和希望所傳達的訊息,如今看來無比切中時代現狀。
美國首位非裔女性科幻大師
預言狂人統治的驚世奇書
凡你觸碰過的,
皆因你而改變。
凡你改變的,
也將改變你。
唯一不變的真理
即萬物變動不息。
上帝
就是改變。
《播種者寓言》簡介
⊙ 星雲獎提名
⊙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 被改編成歌劇,於美國、歐洲、亞洲巡迴演出
二○二○年代,全球氣候變遷和經濟危機導致社會陷入混亂,加州危險四起,缺水問題日漸普遍,大批遊民為了活命無所不用其極。十五歲的蘿倫.歐拉米那和牧師父親、其他家人和鄰居住在圍牆高築的社區裡,把混亂的世界擋在門外。在這個不夠強悍就難以生存的社會裡,蘿倫卻擁有異於常人的「共感力」,能敏銳感受他人的痛苦不幸,甚至「感同身受」到無法動彈。
災難步步逼近,左鄰右舍卻固執地視而不見。為了保護深愛的人免於毀滅,耳聰目明又早熟的蘿倫必須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聽見。一開始僅為了生存而展開的奮戰,卻在途中開枝散葉,通向更遠大的目標--一種新信仰孕育而生,以及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驚人構想。
《地球之籽》系列精準預言了川普首度競選美國總統時喊出的口號,科幻小說與現實世界的吻合令人毛骨悚然,引發熱議。但巴特勒的預言不只這一項。野火、極端氣候、經濟敗壞、現代奴工、AI科技監控……皆反映在她的小說中。然而她也在末日氛圍中注入希望,即我們仰望星辰時,心中升起的雄心壯志。今日已經有小行星和火星登陸地點以奧塔薇亞‧巴特勒為名。小說中的夢想和末日,何者會先成真?
《能者寓言》簡介
⊙ 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
二○三二年,蘿倫.歐拉米那走過家破人亡的慘劇,以她奠定的信仰「地球之籽」為根基,在北加州打造了一個團結和睦的社群:橡實。當時,極端保守的新任總統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橡實成了一些無家可歸並害怕遭受迫害的人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一個日漸分裂且危險的國家裡,蘿倫帶領的社群不但是少數教派,領導人還是黑人女性,因而成了遂行恐怖統治和壓迫異端的新政權攻擊的目標。
身為人母,蘿倫總是在自己建立的家庭和帶領人類實現遠大目標的天職之間拉扯。幾年後,愛莎.斐爾讀到她從不相識的母親蘿倫.歐拉米那的日記。當她試圖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時,也努力要與母親一生的是非功過和解。
這本一九九八年問世的小說,對人類世界提出驚人準確的預言,書中針對狂人統治下的反抗和希望所傳達的訊息,如今看來無比切中時代現狀。
目錄
《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
2024
2025
2026
2027
訪談奧塔薇亞.巴特勒
作者、譯者簡介
《地球之籽:能者寓言》
序
2032
2033
2035
後記
訪談奧塔薇亞.巴特勒
作者、譯者簡介
2024
2025
2026
2027
訪談奧塔薇亞.巴特勒
作者、譯者簡介
《地球之籽:能者寓言》
序
2032
2033
2035
後記
訪談奧塔薇亞.巴特勒
作者、譯者簡介
試閱
1
凡你觸碰過的,
皆因你而改變。
凡你改變的,
也將改變你。
唯一不變的真理
即萬物變動不息。
上帝
就是改變。
《地球之籽:生者之書》
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昨晚我又做了那個夢。我早該料到的。每當我開始掙扎,死命擺脫身上的鉤爪,假裝一切如常,那個夢就會來找我。每當我努力要當爸爸的乖女兒,那個夢就會來找我。
今天是我們的生日,我十五歲,爸爸五十五歲。明天我要努力討他歡心--除了他,還有社區和上帝。於是,昨天晚上那個夢就來提醒我:這一切都是謊言。我想我必須把夢境寫下來,因為這個謊深深困擾著我。
***
夢中的我正在學飛,讓自己的身體飄浮起來。沒人教我,全靠我自己一點一點、一堂課一堂課慢慢地學。那畫面不是很神祕難懂,卻一直揮之不去。我已經上了好多堂課,飛行技術進步了,雖然對自己更有自信,卻還是會害怕,也還不太會控制方向。
我上前靠向門。那扇門跟我房間跟走道之間的門很像。雖然感覺距離很遠,但我還是繃緊身體,靠了過去,放開目前為止阻止我飛起來或掉下去的所有東西,往上使力。結果沒往上飛,也沒有往下掉,但身體確實開始動了,彷彿在半空中滑行。我又驚又喜。
我輕輕飄向門口。門透出清冷的微光。接著我稍微往右邊滑去,然後又更過去,眼看就要錯過門,撞上旁邊的牆壁。但我停不下來也無法轉彎,直接從門前飄過去,遠離清冷的微光,進入另一道光。
我眼前的牆壁正在燃燒。火不知從何而來,已經燒穿牆壁,漸漸朝我逼近,就要撲過來。火勢蔓延開,我飄進火裡。火在四周熊熊燃燒,我揮舞雙臂亂抓一通,奮力想游出去,手抓空氣和火焰,腳踢烈焰騰騰的黑暗。
這時我或許已經有點醒來。火焰吞噬我的時候,我確實醒了幾次。太痛苦了。徹底清醒之後我就睡不著了,雖然努力讓自己入睡,但怎麼都沒辦法。
但這次我沒有徹底清醒,而是漸漸沉進夢的第二部分。這部分感覺既平凡又真實,那是我小時候真正發生過的事,只是當時顯得很微不足道。
黑暗。
黑暗漸漸轉亮。
星星。
星星灑下一閃一閃的清冷微光。
「我小時候看不到那麼多星星,」繼母對我說。她說的是西班牙語,她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她站著不動,嬌小的身影仰望著浩瀚的銀河。天黑之後,我跟她一起走去收衣服。白天一如往常悶熱,我們都喜歡天色暗下來的涼爽黑夜。月亮沒出來,但還是看得很清楚。滿天都是星星。
不遠處是街坊的圍牆,巨大又壓迫,在我眼中有如伏在地上的野獸,隨時可能跳出來,不像一種保護,反而像是威脅。但我的繼母就站在那裡,而且毫不畏懼。我緊貼著她。那年我七歲。
我抬頭看星星和深邃漆黑的夜空。「那時候你為什麼看不到星星?」我問她。「每個人都看得到星星啊。」我跟她一樣說西班牙語,是她教我的。說同一種語言就是有一種親密的感覺。
「因為城市太多光害,」她說。「因為燈光、進步、成長,所有那些我們因為太熱或太窮已經沒力氣再去管的東西。」她停頓片刻。「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我母親跟我說,天上的星星--那些我們看得到的少數星星--是天國的窗戶。上帝從那些窗戶看著我們,守護著我們。我相信了她將近一年。」繼母把一堆小弟的尿布遞給我,我抱著尿布走回屋前她放籐編洗衣籃的地方,把尿布丟在其他衣服上面。籃子滿了。我轉頭確認繼母沒在看我,趁機往乾爽柔軟的乾淨衣服上一躺。墜落的瞬間身體就像飄浮起來。
我躺在上面望著星星,找出我認得的星座,說出星星的名字,那是我從奶奶的一本天文學書上學來的。
突然間,我看見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往西劃過天空。我睜大眼睛追著它跑,希望能再看到另一顆流星。但聽到繼母在叫我,我只好走回去。
「現在城市也有燈光,可是不會遮住星星啊,」我跟她說。
她搖搖頭。「跟以前比起來少多了。現在的小孩對燈火通明的不夜城完全沒概念--那還是不久之前的事。」
「我比較喜歡星星,」我說。
「星星不用錢。」她聳聳肩。「我自己是比較希望再看見燈火通明的城市,而且愈快愈好。不過,星星我們負擔得起。」
2
上帝的贈禮
可能灼傷毫無準備的雙手。
《地球之籽:生者之書》
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
至少從三年前開始,爸爸的上帝就不再是我的上帝,爸爸的教會也不再是我的教會。然而今天,因為我是膽小鬼,所以還是聽大人的話加入了教會,讓爸爸以上帝的三個名字為我受洗,即使那已經不再是我的上帝。
我的上帝有另一個名字。
今天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因為得穿越小鎮前往教堂。星期日爸爸多半會在我們的前廳主持禮拜。他是浸信會牧師,街坊圍牆內的鄰居雖然不全是浸信會教徒,但那些覺得自己有需要上教堂的人很樂意來找我們。那樣他們就不用冒險出門,畢竟現在外面又亂又危險。有些人為了工作一週至少要出門一次就已經夠糟了,我爸就是一個。現在我們都不去上學了,大人不放心小孩出門。
但今天情況特殊,因為爸爸跟另一個牧師約好了。他的這位牧師朋友至今還有一間真正的教堂,裡面也還有真正的洗禮堂。
以前爸爸在牆外幾條街遠的地方曾經有過自己的教堂,在還沒有那麼多圍牆的時候就成立了。但後來遊民跑進去睡覺,教堂遭人洗劫,還多次被破壞。有一天某個人在教堂裡外倒了汽油,燒了整座教堂,那晚睡在裡面的七個遊民也被燒成黑炭。
但不知為什麼,爸的朋友羅賓森牧師到現在還保有自己的教堂。今天早上我們一行人騎腳踏車前往他的教堂,包括我、我的兩個弟弟、另外四個準備好要受洗的鄰居小孩,加上我爸和其他在前面護送我們的大人。大人全都配戴了槍械。這是外出的鐵則:集體行動,全副武裝。
本來我們其實也可以在家裡的浴缸裡受洗,那樣更便宜更安全,而且我也不介意。我表達了我的想法,但沒人甩我。對大人來說,出門前往真正的教堂就像重回美好的過去,那時候街上到處是教堂,到哪兒都燈光明亮,汽油是汽車和貨車的燃料,而不是縱火的工具。他們絕對不會錯過重溫往日美好時光的機會,還能趁機告訴小孩,等國家重新站起來、找回美好時光會有多好!
最好是。
對我們大部分的小孩來說,這趟路不過就是一場探險,一個光明正大走到牆外的理由。我們去受洗只是為了盡本分或得到某種保障,其實我們多半都不太在乎宗教。我雖然在乎,但我信仰的是不同的宗教。
凡你觸碰過的,
皆因你而改變。
凡你改變的,
也將改變你。
唯一不變的真理
即萬物變動不息。
上帝
就是改變。
《地球之籽:生者之書》
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昨晚我又做了那個夢。我早該料到的。每當我開始掙扎,死命擺脫身上的鉤爪,假裝一切如常,那個夢就會來找我。每當我努力要當爸爸的乖女兒,那個夢就會來找我。
今天是我們的生日,我十五歲,爸爸五十五歲。明天我要努力討他歡心--除了他,還有社區和上帝。於是,昨天晚上那個夢就來提醒我:這一切都是謊言。我想我必須把夢境寫下來,因為這個謊深深困擾著我。
***
夢中的我正在學飛,讓自己的身體飄浮起來。沒人教我,全靠我自己一點一點、一堂課一堂課慢慢地學。那畫面不是很神祕難懂,卻一直揮之不去。我已經上了好多堂課,飛行技術進步了,雖然對自己更有自信,卻還是會害怕,也還不太會控制方向。
我上前靠向門。那扇門跟我房間跟走道之間的門很像。雖然感覺距離很遠,但我還是繃緊身體,靠了過去,放開目前為止阻止我飛起來或掉下去的所有東西,往上使力。結果沒往上飛,也沒有往下掉,但身體確實開始動了,彷彿在半空中滑行。我又驚又喜。
我輕輕飄向門口。門透出清冷的微光。接著我稍微往右邊滑去,然後又更過去,眼看就要錯過門,撞上旁邊的牆壁。但我停不下來也無法轉彎,直接從門前飄過去,遠離清冷的微光,進入另一道光。
我眼前的牆壁正在燃燒。火不知從何而來,已經燒穿牆壁,漸漸朝我逼近,就要撲過來。火勢蔓延開,我飄進火裡。火在四周熊熊燃燒,我揮舞雙臂亂抓一通,奮力想游出去,手抓空氣和火焰,腳踢烈焰騰騰的黑暗。
這時我或許已經有點醒來。火焰吞噬我的時候,我確實醒了幾次。太痛苦了。徹底清醒之後我就睡不著了,雖然努力讓自己入睡,但怎麼都沒辦法。
但這次我沒有徹底清醒,而是漸漸沉進夢的第二部分。這部分感覺既平凡又真實,那是我小時候真正發生過的事,只是當時顯得很微不足道。
黑暗。
黑暗漸漸轉亮。
星星。
星星灑下一閃一閃的清冷微光。
「我小時候看不到那麼多星星,」繼母對我說。她說的是西班牙語,她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她站著不動,嬌小的身影仰望著浩瀚的銀河。天黑之後,我跟她一起走去收衣服。白天一如往常悶熱,我們都喜歡天色暗下來的涼爽黑夜。月亮沒出來,但還是看得很清楚。滿天都是星星。
不遠處是街坊的圍牆,巨大又壓迫,在我眼中有如伏在地上的野獸,隨時可能跳出來,不像一種保護,反而像是威脅。但我的繼母就站在那裡,而且毫不畏懼。我緊貼著她。那年我七歲。
我抬頭看星星和深邃漆黑的夜空。「那時候你為什麼看不到星星?」我問她。「每個人都看得到星星啊。」我跟她一樣說西班牙語,是她教我的。說同一種語言就是有一種親密的感覺。
「因為城市太多光害,」她說。「因為燈光、進步、成長,所有那些我們因為太熱或太窮已經沒力氣再去管的東西。」她停頓片刻。「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我母親跟我說,天上的星星--那些我們看得到的少數星星--是天國的窗戶。上帝從那些窗戶看著我們,守護著我們。我相信了她將近一年。」繼母把一堆小弟的尿布遞給我,我抱著尿布走回屋前她放籐編洗衣籃的地方,把尿布丟在其他衣服上面。籃子滿了。我轉頭確認繼母沒在看我,趁機往乾爽柔軟的乾淨衣服上一躺。墜落的瞬間身體就像飄浮起來。
我躺在上面望著星星,找出我認得的星座,說出星星的名字,那是我從奶奶的一本天文學書上學來的。
突然間,我看見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往西劃過天空。我睜大眼睛追著它跑,希望能再看到另一顆流星。但聽到繼母在叫我,我只好走回去。
「現在城市也有燈光,可是不會遮住星星啊,」我跟她說。
她搖搖頭。「跟以前比起來少多了。現在的小孩對燈火通明的不夜城完全沒概念--那還是不久之前的事。」
「我比較喜歡星星,」我說。
「星星不用錢。」她聳聳肩。「我自己是比較希望再看見燈火通明的城市,而且愈快愈好。不過,星星我們負擔得起。」
2
上帝的贈禮
可能灼傷毫無準備的雙手。
《地球之籽:生者之書》
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
至少從三年前開始,爸爸的上帝就不再是我的上帝,爸爸的教會也不再是我的教會。然而今天,因為我是膽小鬼,所以還是聽大人的話加入了教會,讓爸爸以上帝的三個名字為我受洗,即使那已經不再是我的上帝。
我的上帝有另一個名字。
今天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因為得穿越小鎮前往教堂。星期日爸爸多半會在我們的前廳主持禮拜。他是浸信會牧師,街坊圍牆內的鄰居雖然不全是浸信會教徒,但那些覺得自己有需要上教堂的人很樂意來找我們。那樣他們就不用冒險出門,畢竟現在外面又亂又危險。有些人為了工作一週至少要出門一次就已經夠糟了,我爸就是一個。現在我們都不去上學了,大人不放心小孩出門。
但今天情況特殊,因為爸爸跟另一個牧師約好了。他的這位牧師朋友至今還有一間真正的教堂,裡面也還有真正的洗禮堂。
以前爸爸在牆外幾條街遠的地方曾經有過自己的教堂,在還沒有那麼多圍牆的時候就成立了。但後來遊民跑進去睡覺,教堂遭人洗劫,還多次被破壞。有一天某個人在教堂裡外倒了汽油,燒了整座教堂,那晚睡在裡面的七個遊民也被燒成黑炭。
但不知為什麼,爸的朋友羅賓森牧師到現在還保有自己的教堂。今天早上我們一行人騎腳踏車前往他的教堂,包括我、我的兩個弟弟、另外四個準備好要受洗的鄰居小孩,加上我爸和其他在前面護送我們的大人。大人全都配戴了槍械。這是外出的鐵則:集體行動,全副武裝。
本來我們其實也可以在家裡的浴缸裡受洗,那樣更便宜更安全,而且我也不介意。我表達了我的想法,但沒人甩我。對大人來說,出門前往真正的教堂就像重回美好的過去,那時候街上到處是教堂,到哪兒都燈光明亮,汽油是汽車和貨車的燃料,而不是縱火的工具。他們絕對不會錯過重溫往日美好時光的機會,還能趁機告訴小孩,等國家重新站起來、找回美好時光會有多好!
最好是。
對我們大部分的小孩來說,這趟路不過就是一場探險,一個光明正大走到牆外的理由。我們去受洗只是為了盡本分或得到某種保障,其實我們多半都不太在乎宗教。我雖然在乎,但我信仰的是不同的宗教。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