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施壓的領導力:哥倫比亞商學院傳授凝聚人心的領導技術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暢銷書《朋友與敵人》作者最新力作
領導不必施壓,
也能讓下屬自動自發。
掌握鼓舞人心的科學,
善用領導者放大效應,
小行為也能產生大影響。
★《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力薦:「引人入勝的書,探討了領袖如何提升他人。」
★《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推薦:「若你想成為更好的領袖、更好的父母或更好的人,本書是必讀之作。」
★《後悔的力量》作者丹尼爾.品克盛讚:「我多年來所讀過最出色的領導力書籍。」
▌激怒型領袖令人失望又惱火,激勵型領袖則帶來希望與可能性,指引我們與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物體施力,它會移動,但對人施力,他通常會反抗。因為人並非被動的物體,而是擁有自主意識和情感的個體。這項簡單的換位思考,卻蘊含著深刻見解:領導並非單向施壓,而是需要將人視為獨立個體,理解並尊重其想法、感受和需求。
但為何主管經常以惹怒他人的方式施力?因為乍看之下似乎能達標,但實際效果往往是曇花一現。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賈林斯基認為領導力並非天生,而是透過後天學習和培養而成。
▌奠基於三十年經驗與科學實證,賈林斯基將帶領我們探討:
.為什麼勤業眾信的高層會議中,桌上必會出現香蕉?
.發生墜機危機的機長,如何用一句話就安撫全體乘客?
.「傳遞幸福」一詞如何讓Zoom成為業界領頭羊?
.演講時加入愈生動的比喻,愈容易當選美國總統?
.感謝競爭對手的貢獻,為何有助提高自己的地位?
根據眾多實際案例與科學研究,本書提供了足以應對日常困境的實用建議,無論你處於職涯中的任何階段,都有潛力成為鼓舞人心的領導者、高效的決策者、動態的問題解決者,以及創造價值的談判者。賈林斯基在書中精煉了成為出色領袖的原則:
.啟發人心的建築師:像建築師一樣思考,透過心理通道及具體指引,更容易讓人採取行動。
.啟發人心的協商:達成協議不是終點,而是合作的起點,當雙方滿意,後續合作會更順利。
.啟發人心的睿智決策:將所有資訊整合在檯面上,有助團隊成員分享洞見,做出最佳決策。
.啟發人心的公平性:預先設定客觀標準,可避免主觀偏見與情緒干擾,並提高公平性。
.啟發人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納入非典型人才,多樣化的背景和能力有助於締造創新成果。
領導不必施壓,
也能讓下屬自動自發。
掌握鼓舞人心的科學,
善用領導者放大效應,
小行為也能產生大影響。
★《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力薦:「引人入勝的書,探討了領袖如何提升他人。」
★《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推薦:「若你想成為更好的領袖、更好的父母或更好的人,本書是必讀之作。」
★《後悔的力量》作者丹尼爾.品克盛讚:「我多年來所讀過最出色的領導力書籍。」
▌激怒型領袖令人失望又惱火,激勵型領袖則帶來希望與可能性,指引我們與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物體施力,它會移動,但對人施力,他通常會反抗。因為人並非被動的物體,而是擁有自主意識和情感的個體。這項簡單的換位思考,卻蘊含著深刻見解:領導並非單向施壓,而是需要將人視為獨立個體,理解並尊重其想法、感受和需求。
但為何主管經常以惹怒他人的方式施力?因為乍看之下似乎能達標,但實際效果往往是曇花一現。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賈林斯基認為領導力並非天生,而是透過後天學習和培養而成。
▌奠基於三十年經驗與科學實證,賈林斯基將帶領我們探討:
.為什麼勤業眾信的高層會議中,桌上必會出現香蕉?
.發生墜機危機的機長,如何用一句話就安撫全體乘客?
.「傳遞幸福」一詞如何讓Zoom成為業界領頭羊?
.演講時加入愈生動的比喻,愈容易當選美國總統?
.感謝競爭對手的貢獻,為何有助提高自己的地位?
根據眾多實際案例與科學研究,本書提供了足以應對日常困境的實用建議,無論你處於職涯中的任何階段,都有潛力成為鼓舞人心的領導者、高效的決策者、動態的問題解決者,以及創造價值的談判者。賈林斯基在書中精煉了成為出色領袖的原則:
.啟發人心的建築師:像建築師一樣思考,透過心理通道及具體指引,更容易讓人採取行動。
.啟發人心的協商:達成協議不是終點,而是合作的起點,當雙方滿意,後續合作會更順利。
.啟發人心的睿智決策:將所有資訊整合在檯面上,有助團隊成員分享洞見,做出最佳決策。
.啟發人心的公平性:預先設定客觀標準,可避免主觀偏見與情緒干擾,並提高公平性。
.啟發人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納入非典型人才,多樣化的背景和能力有助於締造創新成果。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重新想像啟發
第01章 領導者放大效應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座舞臺,對領導者來說尤其如此。這意味著周遭人們隨時留心著你的一舉一動,專注聆聽你的一字一句,縝密解讀你的每個表情。
第02章 普遍的啟發
▎讓某個人知道他對我們的正向影響,是我們所能送給他最好的禮物。我們能夠反過來啟發我們的啟發者,回報他們的正向影響,滿足他們對於意義的需求。
第03章 啟發人心的遠見
▎任何能夠讓資訊更易於理解、更流暢的因素,都能讓一個想法顯得更鮮明。如果我們希望人們相信並採納一個想法,便必須讓這個想法盡可能簡單。
第04章 啟發人心的典範
▎我們領導他人時,我們的冷靜成為他們的冷靜,我們的勇氣也賦予他們勇氣。同樣地,我們的焦慮和懦弱也會成為他們的焦慮和懦弱。
第05章 啟發人心的導師
▎物體會朝著施力的方向運動,但如果是人,施力會產生反作用力。即使施力並未立即引發反作用力,但這股力量可能會蟄伏潛藏,直到它釋放出來。
第06章 惹怒人心的惡性循環
▎缺乏安全感的人擔心若分享了功勞,將會以自己的地位作為提高他人地位的代價。不安全感會讓人們在社交上變得吝嗇,引發惹怒人心的惡性循環。
第07章 啟發人心的練習
▎我們可以從一句真誠的問候或表達「我非常感謝你」來開始練習。當我們投入每日實踐微小的啟發行動,就更有能力在需要時做出更偉大的啟發行動。
第二部 設計啟發
第08章 啟發人心的建築師
▎建築一旦啟用,建築師的工作就完成了,但其設計決策每天都會影響與塑造空間中的居住者。領導者等同建築師,即使我們不在場,也會影響並觸動人們。
第09章 啟發人心的協商
▎滿足我們自身需求與對方需求的關鍵是觀點取替。當我們取替協商對象的觀點,便會感覺與其連結更緊密。我們被視為好人時,就有資格享有好人折扣。
第10章 啟發人心的睿智決策
▎制定睿智的決策很複雜,但它需要的是在根本上非常簡單的事情:將所有資訊擺上檯面。我們必須讓所有的相關資料、事實與數字都隨手可得。
第11章 啟發人心的公平性
▎公平性的本質是確保即使是未獲理想結果的人,仍會認為系統合理。公平的流程可以減少偏見,增加更平等的機會。預先確立標準便是第一步。
第12章 啟發人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多元團隊同時帶來最好與最差的結果,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擴展對於多元性的理解,當領導者具備更豐富的多元經驗時,多元團隊可以實現更偉大的成功。
後記 更具啟發性的明日
致謝
附注
第一部 重新想像啟發
第01章 領導者放大效應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座舞臺,對領導者來說尤其如此。這意味著周遭人們隨時留心著你的一舉一動,專注聆聽你的一字一句,縝密解讀你的每個表情。
第02章 普遍的啟發
▎讓某個人知道他對我們的正向影響,是我們所能送給他最好的禮物。我們能夠反過來啟發我們的啟發者,回報他們的正向影響,滿足他們對於意義的需求。
第03章 啟發人心的遠見
▎任何能夠讓資訊更易於理解、更流暢的因素,都能讓一個想法顯得更鮮明。如果我們希望人們相信並採納一個想法,便必須讓這個想法盡可能簡單。
第04章 啟發人心的典範
▎我們領導他人時,我們的冷靜成為他們的冷靜,我們的勇氣也賦予他們勇氣。同樣地,我們的焦慮和懦弱也會成為他們的焦慮和懦弱。
第05章 啟發人心的導師
▎物體會朝著施力的方向運動,但如果是人,施力會產生反作用力。即使施力並未立即引發反作用力,但這股力量可能會蟄伏潛藏,直到它釋放出來。
第06章 惹怒人心的惡性循環
▎缺乏安全感的人擔心若分享了功勞,將會以自己的地位作為提高他人地位的代價。不安全感會讓人們在社交上變得吝嗇,引發惹怒人心的惡性循環。
第07章 啟發人心的練習
▎我們可以從一句真誠的問候或表達「我非常感謝你」來開始練習。當我們投入每日實踐微小的啟發行動,就更有能力在需要時做出更偉大的啟發行動。
第二部 設計啟發
第08章 啟發人心的建築師
▎建築一旦啟用,建築師的工作就完成了,但其設計決策每天都會影響與塑造空間中的居住者。領導者等同建築師,即使我們不在場,也會影響並觸動人們。
第09章 啟發人心的協商
▎滿足我們自身需求與對方需求的關鍵是觀點取替。當我們取替協商對象的觀點,便會感覺與其連結更緊密。我們被視為好人時,就有資格享有好人折扣。
第10章 啟發人心的睿智決策
▎制定睿智的決策很複雜,但它需要的是在根本上非常簡單的事情:將所有資訊擺上檯面。我們必須讓所有的相關資料、事實與數字都隨手可得。
第11章 啟發人心的公平性
▎公平性的本質是確保即使是未獲理想結果的人,仍會認為系統合理。公平的流程可以減少偏見,增加更平等的機會。預先確立標準便是第一步。
第12章 啟發人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多元團隊同時帶來最好與最差的結果,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擴展對於多元性的理解,當領導者具備更豐富的多元經驗時,多元團隊可以實現更偉大的成功。
後記 更具啟發性的明日
致謝
附注
試閱
第1章 領導者放大效應(摘錄)
第一次坐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班課程的教室時,我非常緊張。心理學系只有11名博士班新生,我因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害怕,但我也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確實屬於這裡。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我第一堂課的教授,他後來成為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三小時的課程進行大約一個小時後,我看見了發表高見的機會,於是迫不及待地舉手。
30年之後,我依然記得在我表達見解時,丹尼確切轉變的態度。他皺起臉,用力搖頭,雙手交叉在胸前,厲聲說道:「完全不對。」
丹尼和其他同學繼續上課,但我沒有。我僵在原地,幾乎無法呼吸。我感到徹底的屈辱。他那句「完全不對!」不斷縈繞在我心頭。我花了好幾個星期,才能再次在丹尼的課堂上發言,更別提其他課程。
約莫是學期開始六個星期後,丹尼在走廊上和我擦肩而過,隨口說道:「亞當,我真的很喜歡讀你的反思論文。你是一位很出色的作家。」在我有辦法回應之前,丹尼已經走過轉角。他的評語讓我欣喜若狂,我真的一路蹦蹦跳跳地穿過走廊。
丹尼.康納曼截然不同的兩種互動方式,分別代表了啟發與惹怒光譜的對立兩端。丹尼短暫卻強烈的輕視令人極為不滿;作為對照,他隨興的讚美則啟發了我,促使我成為一位更出色的作家。
然而,這兩種互動也展現了另一個關鍵現象,我稱之為「領導者放大效應」。我們處於領導地位時,所有的言語和表達──無論正面或負面──都會被放大。由於康納曼的地位,他的輕視評論變成了羞辱的批評,而他的讚美則成為光榮的表揚。在每種情況下,他的評語都會被他的權威放大,導致影響效果倍增。雖然丹尼的評論對他本人而言既漫不經心又無足輕重,對我而言卻是影響深遠,以致在30多年之後,我仍鮮明地記得他對我的兩次評語。
當我們擁有權力或權威時,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變得更為重要。而如果它們的意義顯得模糊不清,甚至會更加重要。
▌「我需要和你談談。」
想像你因為朋友傳來的這則訊息而醒來。這七個字很直接,但訊息本身的意義很模糊。光從字面上看不出會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也不確定是否與你有關。它可能會讓你感到擔心,也許只是稍微擔心。
現在,想像這則訊息是來自你的老闆。突然間,這七個字──我需要和你談談──透過你的手機螢幕大聲咆哮,充滿不祥的預兆。你確信這是個壞消息,而且是針對你而來。這則訊息也許意義含糊,但你的反應一清二楚:你被憂慮徹底吞沒。
還是一位年輕的助理教授時,我曾親身感受了這七個字以及領導者放大效應。作為助理教授,我身處權力最中間的位置:比起仰賴我以獲得資源和推薦信的博士生,我擁有更多權力;但我的權力少於有朝一日將投票表決我能否升等的資深教職員。
某天早上9點鐘,電梯門打開後,我看見博士生蓋兒.伯格,便說:「蓋兒,我需要和你談談。下午三點到我辦公室。」當天下午稍晚,我詫異地看見蓋兒瑟縮著身體,懷著恐懼走進我的辦公室。我大為不解,因為我只是想要和蓋兒討論她的研究資料。蓋兒接下來的舉動更是讓我極為困惑。她握拳往桌面用力一捶,大聲喊道:「永遠不可以再對我這樣!」「永遠不可以怎麼樣?」我結結巴巴地問。「永遠不可以在沒有告訴我原因的情況下,要我和你會面。你知道我在過去六小時內完成多少工作嗎?什麼都沒有!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亞當在生我的氣嗎?還是其他人在生我的氣?我是不是要失去重要的資源了?』」
一開始,我以為蓋兒只是神經質(事實證明,蓋兒確實有些神經質??)。但就在隔天,我收到來自系上最有權力的人寄來的電子郵件,表示她需要和我談談,於是我用和蓋兒一樣的驚懼畏縮姿勢,走進她的辦公室。
讓人們嚇得手足無措的,不只是「我需要和你談談」這句話。有時候,僅僅是收到來自領導者的任何訊息,都會讓人不安。思考一下維多利亞升任為領導職位之後的發現。由於她的新職位,她忙於開會,直到一天結束之前,都沒有時間撰寫或回覆電子郵件。為了妥善管理收件匣,她會在晚上發送大量電郵,因為這段時間對她來說很方便,可以回覆一整天累積下來的所有訊息。她不期待、甚至不希望任何人在當天晚上回信。但事情並非如此。收到剛掌握大權的維多利亞發來的電郵,她的部屬會立刻回信。在晚上收到她的電子郵件時,人們認為他們必須現在回覆。
當我們身為領導者時,我們的批評、讚美以及意義含糊的命令都會被放大。我們的沉默也是如此。
▌震耳欲聾的沉默
2014年2月17日,聯合航空1676航班從丹佛飛往蒙大拿時,突然在12秒內劇烈下降了1,000英尺。那感覺宛如從艾菲爾鐵塔一躍而下。一名嬰兒從母親的懷抱中飛出,落在鄰座,奇蹟般地毫髮無傷。但有一位空服員就沒這麼幸運了,她被拋飛後猛烈撞擊天花板,失去意識,在後續的飛行中持續昏迷。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非常值得注意,因為……什麼都沒有發生。機師們一語不發。所有乘客聽見的,只有沉默。
我的雙胞胎兄弟搭乘了那架班機。隨後的幾天,他告訴我,那份沉默讓他多麼害怕,以及他多麼渴望聽見來自機師們的訊息:「缺乏來自駕駛艙的資訊,讓我的恐懼急速上升。我的思緒開始嘗試填補資訊的空白。我揣想也許機師在亂流中受傷了。我臆測機翼或引擎是否因為飛機的劇烈晃動而受損。我急迫地想要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來自駕駛艙的任何訊息,我感到不安,被迫自行尋找可能的答案,以消除機師原本可以且應該緩和的恐懼。」
他將缺乏更新訊息稱為震耳欲聾的沉默。
原來這種情況不只發生過一次。我向來自歐洲的顧問聽眾分享這個故事時,他們立刻非常熱切地討論起來。顯然,在他們飛往紐約的班機上發生了相似的事件,而且細節也驚人地相似。飛機陡然下降數百英尺時,一名嬰兒飛向後排的座位,被其中一位顧問聽眾安全地接住,一位空服員受了傷,機師同樣一語不發。因此,所有乘客都陷入了恐懼。
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陡然下降所產生的問題,機師很有可能已經不堪負荷。但沉默與「我需要和你談談」一樣模糊不清,沉默會將人們帶往山的陰暗面,不祥的那側。當我們的領導者保持沉默時,我們會用最糟糕的情況填補訊息的空白。這就是為什麼沉默往往如此惹怒人心。
第一次坐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班課程的教室時,我非常緊張。心理學系只有11名博士班新生,我因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害怕,但我也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確實屬於這裡。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我第一堂課的教授,他後來成為唯一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三小時的課程進行大約一個小時後,我看見了發表高見的機會,於是迫不及待地舉手。
30年之後,我依然記得在我表達見解時,丹尼確切轉變的態度。他皺起臉,用力搖頭,雙手交叉在胸前,厲聲說道:「完全不對。」
丹尼和其他同學繼續上課,但我沒有。我僵在原地,幾乎無法呼吸。我感到徹底的屈辱。他那句「完全不對!」不斷縈繞在我心頭。我花了好幾個星期,才能再次在丹尼的課堂上發言,更別提其他課程。
約莫是學期開始六個星期後,丹尼在走廊上和我擦肩而過,隨口說道:「亞當,我真的很喜歡讀你的反思論文。你是一位很出色的作家。」在我有辦法回應之前,丹尼已經走過轉角。他的評語讓我欣喜若狂,我真的一路蹦蹦跳跳地穿過走廊。
丹尼.康納曼截然不同的兩種互動方式,分別代表了啟發與惹怒光譜的對立兩端。丹尼短暫卻強烈的輕視令人極為不滿;作為對照,他隨興的讚美則啟發了我,促使我成為一位更出色的作家。
然而,這兩種互動也展現了另一個關鍵現象,我稱之為「領導者放大效應」。我們處於領導地位時,所有的言語和表達──無論正面或負面──都會被放大。由於康納曼的地位,他的輕視評論變成了羞辱的批評,而他的讚美則成為光榮的表揚。在每種情況下,他的評語都會被他的權威放大,導致影響效果倍增。雖然丹尼的評論對他本人而言既漫不經心又無足輕重,對我而言卻是影響深遠,以致在30多年之後,我仍鮮明地記得他對我的兩次評語。
當我們擁有權力或權威時,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變得更為重要。而如果它們的意義顯得模糊不清,甚至會更加重要。
▌「我需要和你談談。」
想像你因為朋友傳來的這則訊息而醒來。這七個字很直接,但訊息本身的意義很模糊。光從字面上看不出會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也不確定是否與你有關。它可能會讓你感到擔心,也許只是稍微擔心。
現在,想像這則訊息是來自你的老闆。突然間,這七個字──我需要和你談談──透過你的手機螢幕大聲咆哮,充滿不祥的預兆。你確信這是個壞消息,而且是針對你而來。這則訊息也許意義含糊,但你的反應一清二楚:你被憂慮徹底吞沒。
還是一位年輕的助理教授時,我曾親身感受了這七個字以及領導者放大效應。作為助理教授,我身處權力最中間的位置:比起仰賴我以獲得資源和推薦信的博士生,我擁有更多權力;但我的權力少於有朝一日將投票表決我能否升等的資深教職員。
某天早上9點鐘,電梯門打開後,我看見博士生蓋兒.伯格,便說:「蓋兒,我需要和你談談。下午三點到我辦公室。」當天下午稍晚,我詫異地看見蓋兒瑟縮著身體,懷著恐懼走進我的辦公室。我大為不解,因為我只是想要和蓋兒討論她的研究資料。蓋兒接下來的舉動更是讓我極為困惑。她握拳往桌面用力一捶,大聲喊道:「永遠不可以再對我這樣!」「永遠不可以怎麼樣?」我結結巴巴地問。「永遠不可以在沒有告訴我原因的情況下,要我和你會面。你知道我在過去六小時內完成多少工作嗎?什麼都沒有!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亞當在生我的氣嗎?還是其他人在生我的氣?我是不是要失去重要的資源了?』」
一開始,我以為蓋兒只是神經質(事實證明,蓋兒確實有些神經質??)。但就在隔天,我收到來自系上最有權力的人寄來的電子郵件,表示她需要和我談談,於是我用和蓋兒一樣的驚懼畏縮姿勢,走進她的辦公室。
讓人們嚇得手足無措的,不只是「我需要和你談談」這句話。有時候,僅僅是收到來自領導者的任何訊息,都會讓人不安。思考一下維多利亞升任為領導職位之後的發現。由於她的新職位,她忙於開會,直到一天結束之前,都沒有時間撰寫或回覆電子郵件。為了妥善管理收件匣,她會在晚上發送大量電郵,因為這段時間對她來說很方便,可以回覆一整天累積下來的所有訊息。她不期待、甚至不希望任何人在當天晚上回信。但事情並非如此。收到剛掌握大權的維多利亞發來的電郵,她的部屬會立刻回信。在晚上收到她的電子郵件時,人們認為他們必須現在回覆。
當我們身為領導者時,我們的批評、讚美以及意義含糊的命令都會被放大。我們的沉默也是如此。
▌震耳欲聾的沉默
2014年2月17日,聯合航空1676航班從丹佛飛往蒙大拿時,突然在12秒內劇烈下降了1,000英尺。那感覺宛如從艾菲爾鐵塔一躍而下。一名嬰兒從母親的懷抱中飛出,落在鄰座,奇蹟般地毫髮無傷。但有一位空服員就沒這麼幸運了,她被拋飛後猛烈撞擊天花板,失去意識,在後續的飛行中持續昏迷。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非常值得注意,因為……什麼都沒有發生。機師們一語不發。所有乘客聽見的,只有沉默。
我的雙胞胎兄弟搭乘了那架班機。隨後的幾天,他告訴我,那份沉默讓他多麼害怕,以及他多麼渴望聽見來自機師們的訊息:「缺乏來自駕駛艙的資訊,讓我的恐懼急速上升。我的思緒開始嘗試填補資訊的空白。我揣想也許機師在亂流中受傷了。我臆測機翼或引擎是否因為飛機的劇烈晃動而受損。我急迫地想要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來自駕駛艙的任何訊息,我感到不安,被迫自行尋找可能的答案,以消除機師原本可以且應該緩和的恐懼。」
他將缺乏更新訊息稱為震耳欲聾的沉默。
原來這種情況不只發生過一次。我向來自歐洲的顧問聽眾分享這個故事時,他們立刻非常熱切地討論起來。顯然,在他們飛往紐約的班機上發生了相似的事件,而且細節也驚人地相似。飛機陡然下降數百英尺時,一名嬰兒飛向後排的座位,被其中一位顧問聽眾安全地接住,一位空服員受了傷,機師同樣一語不發。因此,所有乘客都陷入了恐懼。
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陡然下降所產生的問題,機師很有可能已經不堪負荷。但沉默與「我需要和你談談」一樣模糊不清,沉默會將人們帶往山的陰暗面,不祥的那側。當我們的領導者保持沉默時,我們會用最糟糕的情況填補訊息的空白。這就是為什麼沉默往往如此惹怒人心。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