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個台灣孩子都要知道的台灣超級工程★★
在眾多的知識圖書中、影視節目中,常對巴黎艾菲爾鐵塔、羅浮宮;美國金門大橋、胡佛水壩;英國倫敦大橋、大笨鐘等世界知名工程有詳細的介紹,讓我們對這樣的超級工程心生讚嘆,嚮往到當地一窺究竟。
但其實台灣就有傲視全球的超級工程,尤其是已經成為台灣地標、曾經獨佔世界最高建築頭銜5年的台北101,更是在設計和建造期間,克服台灣地震和颱風頻繁等的因素,不斷創下世界紀錄,到目前仍是亞洲地震帶上最高建築物。
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是我們孩子學習的場域,透過台灣的超級工程,更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在學校所學的學科和未來生活的關聯。
透過台北101,我們知道一些建築的祕密:
★超高大樓要和城市機場的飛機爭天空!
★在地震和颱風頻繁的台北盆地竟然要蓋超高大樓!
★超高大樓裡面有顆巨大的球幫助大樓減緩搖擺?
★台北101又像竹子又像寶塔,這些設計元素不只是風水,還有科學!
★一百多年前,電梯還沒發明出來,人們根本不想蓋超過6層樓的建築。
★深入淺出的設計,累積孩子跨領域學習的能力★
1.記者追蹤報導,幫孩子提問,做思考的引入
2.循序漸進的專題報導,為孩子解答工程的祕密
3.超級拉頁及圖解,訓練孩子讀圖表的能力
4.延伸國內外超高建築工程,讓孩子瞭解更全面
5.設計趣味工程師學習單,讓孩子體驗工程師思惟
★閱讀超級工程MIT,學習像工程師一樣思考★
孩子學習知識,累積能力,培養素養,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在生活中應用,而工程,就是最好將知識、技術、藝術等跨領域的學習內容實踐的範例!
1.發現生活中的問題
2.設定一個命題(改善目標)
3.規劃與評估各種方案
4.修改與回饋
5.達成目標
本書特色
1、最領先:第一本為台灣孩子介紹國內重大工程的科普圖書。
2、跨領域:透過工程建設了解學科應用與生活的關聯。
3、最在地:透過台灣偉大工程認識台灣環境、區域特色及台灣的工程技術。
4、強圖解:圖解摩天大樓的結構,以及建築工程的科學知識。
5、大拉頁:特殊拉頁呈現台北101超高建築完整的結構以及透視內部構造。
6、接軌國際:從台灣出發,延伸介紹台灣其他以及海外的重要摩天大樓。
得獎紀錄
《超級工程MIT》系列獲得第78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讀物推薦
《超級工程MIT01穿越雪山隧道》入圍2020OPENBOOK年度好書,以及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組圖書
感動推薦
卜學亮|全方位藝人
何佩玲|大愛電視台地球證詞 主持人
好評推薦
★屬於台灣的驕傲,寫給台灣孩子知道★
很高興等到了這一天,我們不再只能仰望外國,依賴翻譯。
而能仔細的看見我們居住且深愛的土地,
那些用心做出世界級成績的人們,以及他們的作品。──蔡依橙|醫師、素養教育工作坊講師 推薦
序/導讀
推薦序
何佩玲(《科普一傳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新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偉大工程,對每個人來說各自有呼應的心情與故事,但這些故事主要來自情感面的投射。
然而,《超級工程MIT》系列則是從科學、技術、人文、甚至環境的角度來說出工程本身的故事,雖然資訊量不少,但透過編排設計, 幫助讀者建立與自己生活更深度的連結,發展出不同的探索方向,隨著文本的閱讀,時而讚嘆、時而思考、時而會心一笑,趣味無窮。
2019 年是莫拉克風災十周年,當年五月「科普一傳十」製作特輯介紹,在「重建有溫度的家」那集,訪問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陳振川教授,他也是台灣的土木專家,在訪談中他特別提到橋梁在重建工程中的意義與重要性,如何用橋聯結、修補破碎的土地, 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還有橋梁工程的挑戰與人文重點等等。受限於節目時間,沒有辦法談的太詳細,當得知本系列有斜張橋的專書介紹時, 感覺彌補了這個缺憾。
書本內容呈現活潑,沒有工程冰冷的印象,反而相當有溫度,從高屏斜張橋的歷史緩緩道來,接著進入橋梁的科普常識,最後介紹斜張的科學獨特性。讀完本書,除了了解台灣土地上偉大的橋梁建築外, 亦對世界橋梁有基礎的認識。
而雪山隧道工程素有「雪山魔咒」之稱,光看字面就知道其挑戰與難度。當年雪隧通車時,我就曾以此為題製作成教案,帶入校園與孩子分享,當時都是自己收集的內容,不像本書如此圖文並茂,本書的問世的確是眾望所歸。雪隧工程的困難主要來自台灣特殊的地質結構,國外的經驗只能參考,無法類比應用,重重難關都只能靠台灣的工程師摸索克服,瞭解其中血淚史,每次通過雪山隧道都充滿讚嘆與感恩,也更加思考人類作為與大自然的共生之道。
台灣的環境風險高,颱風、地震多,人口密度又在世界名列前茅, 這些都是台灣工程的大挑戰;然而,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就是台灣可以貢獻世界的智慧。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透過了解這些MIT 超級工程, 我們會發現,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可以在單一領域解決,尤其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等不確定因素,如何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則是這個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非常榮幸推薦「超級工程MIT」系列,祝福所有的讀者閱讀愉快。
推薦序
何佩玲(《科普一傳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新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偉大工程,對每個人來說各自有呼應的心情與故事,但這些故事主要來自情感面的投射。
然而,《超級工程MIT》系列則是從科學、技術、人文、甚至環境的角度來說出工程本身的故事,雖然資訊量不少,但透過編排設計, 幫助讀者建立與自己生活更深度的連結,發展出不同的探索方向,隨著文本的閱讀,時而讚嘆、時而思考、時而會心一笑,趣味無窮。
2019 年是莫拉克風災十周年,當年五月「科普一傳十」製作特輯介紹,在「重建有溫度的家」那集,訪問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陳振川教授,他也是台灣的土木專家,在訪談中他特別提到橋梁在重建工程中的意義與重要性,如何用橋聯結、修補破碎的土地, 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還有橋梁工程的挑戰與人文重點等等。受限於節目時間,沒有辦法談的太詳細,當得知本系列有斜張橋的專書介紹時, 感覺彌補了這個缺憾。
書本內容呈現活潑,沒有工程冰冷的印象,反而相當有溫度,從高屏斜張橋的歷史緩緩道來,接著進入橋梁的科普常識,最後介紹斜張的科學獨特性。讀完本書,除了了解台灣土地上偉大的橋梁建築外, 亦對世界橋梁有基礎的認識。
而雪山隧道工程素有「雪山魔咒」之稱,光看字面就知道其挑戰與難度。當年雪隧通車時,我就曾以此為題製作成教案,帶入校園與孩子分享,當時都是自己收集的內容,不像本書如此圖文並茂,本書的問世的確是眾望所歸。雪隧工程的困難主要來自台灣特殊的地質結構,國外的經驗只能參考,無法類比應用,重重難關都只能靠台灣的工程師摸索克服,瞭解其中血淚史,每次通過雪山隧道都充滿讚嘆與感恩,也更加思考人類作為與大自然的共生之道。
台灣的環境風險高,颱風、地震多,人口密度又在世界名列前茅, 這些都是台灣工程的大挑戰;然而,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就是台灣可以貢獻世界的智慧。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透過了解這些MIT 超級工程, 我們會發現,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可以在單一領域解決,尤其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等不確定因素,如何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則是這個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非常榮幸推薦「超級工程MIT」系列,祝福所有的讀者閱讀愉快。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