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你看錯了:我們不是邊青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他們看上去很壞?
他們不喜歡讀書所以一事無成?
他們晚上不在家便是去蒲(遊蕩)?
你,覺得他們是「邊青」(邊緣青年)?

造成青年問題的,不一定只是青年自身,還有社會及家庭問題──有甚麼土壤,就會開出甚麼花朵。

三個青年問題工作者訪談:
剖析年輕人於社會中面對的困難,以多角度看香港年輕人。

十位「過來人」故事:
曾經入黑社會、吸毒、墮胎、偷竊、遭虐打或入獄的他們,現在是歷奇、滑板及街舞導師、社工等等。他們透過協青社找到感興趣的事,看到自己的價值、生命中的美好,再以生命影響生命。

他們,不是邊青。

作者

梁瑋瑜

生於香港,八十後女子,育有三貓一孩。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畢業,2004年加入傳媒工作至今,曾任職《蘋果日報》、《東Touch》、《The Good Life》,現駐守《JET》,寫設計寫文化,始終最愛寫人物訪問。努力堅持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

目錄

序一 黃修平

序二 Sunny @ Supper Moment

序三 溫文儀

緣起 盧陳清泉

自序 梁瑋瑜

 

青年問題工作者訪談

1.青年人需要甚麼?(盧陳清泉女士、葉嚴仁敏女士)

2.一切由青年身邊人做起(黃蔚澄博士)

3.青年問題混雜化(鄧惠雄先生、盧鐵榮先生)

 

個人故事

不一樣的青年服務──李烈文神父的夜蒲外展

被欺凌事件簿──女神積極面對精神病

一失足成恨可填──丁丁感情的歸屬

浪子回頭金不換──植陽向高難度挑戰

成績決定父子情──陳家傑帶著書本去露宿

踏板生涯型爆──林輝城的社工之路

沉淪毒海到陽光少年──張恆達尋覓滑板夢

無心向學早涉社會──阿齊教舞令生命改變

Hip Hop燃點生命──小肥重拾學習的興趣

(附錄:陳兆榮老師──協青社助Danso由零變學界第一)

單親家庭苦與痛──魏家傑從街童到歷奇導師

(附錄:家傑媽媽──由束手無策變心滿意足)

中港婚姻的虐兒事件──女車神Coco成長記

 

附錄

協青社架構表

協青社大事年表

序/導讀

序一讓年輕人進化成「金魚王」和「鯉魚龍」/黃修平(電影導演、編劇)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段影片,講如果要教育一條金魚爬樹,這條金魚一定不會成材,寓意教育制度必須因材施教,否則很多原可開出花朵的種子都只會白白給浪費。

香港因著獨特的歷史、文化環境和制度,本應是個很多元的城市,在我城成長的年輕人,應該就包含著鳥、魚、和各式各樣不同潛力的Pokémon。但偏偏,我們的教育制度就只懂教我們爬樹。

最近我因拍攝紀錄片,和十幾個十來歲的少年頗深入地交談過。原來教育制度以至父母和社會對「成功」的單一定義,對他們生活和理想所做成的擠壓,是遠比我想像的大,絕非我們日常評頭品足之間所能感受到的。而這班年輕人,背景、興趣、能力各異,在香港當下年輕人中有一定廣泛的代表性,證明「教金魚爬樹」的問題實在相當普遍。

所以很多謝協青社,它從年輕人中發掘了很多「獨角金魚精靈」,讓他們不致因為不會爬樹而變成鹹魚,反之進化成為戰鬥力高昂,能一躍龍門的「金魚王」,這些都是我在拍《狂舞派》做資料搜集和物色舞林高手時所認識到的。

也多謝協青社對《狂舞派》在拍攝場地上的協助,以及好幾條從協青社游出來的「金魚王」的熱情參與,讓這套至少在題材和選角上,都跟其他曉飛的電影有點不一樣的作品,也從一開始時像一條被看死的弱小「鯉魚王」,進化成後來的「鯉魚龍」。

但「鯉魚龍」尚未滿足,《狂舞派》將拍續集,無論能否與協青社再續緣份,也衷心希望協青社再發掘更多不同的Pokémon,助他們進化,助香港進化!

 

序二做好追夢途上每件小事/Sunny(樂隊SupperMoment及鐵樹蘭主音)

寫這篇序的時間正是剛完成演唱會翌日的下午,在台上我說過,十年前的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普通得連份工要洗廁所不多不少也會介意的一個年輕人。回帶到十年前,2006年我中五畢業,剛剛加入樂隊,每個月Band房的租金對於年少的我確實是一種負擔,自自然然需要一份工作,誤打誤撞就到了蒲吧見工,一做就做了三年。當年我十八歲,就是在協青社蒲吧擔任活動助理一職,想不到這看似卑微的職銜竟給我人生上了其中兩個最重要的課堂。

第一課便是由洗廁所開始,我們在蒲吧的工作除了了解會員之外,其餘時間就是要保持地方清潔。對於一個從小到大都不常做家務的年輕人來說,要拿著一桶一比九十九的漂白水、地拖、毛巾、鏡刮,行勻四層樓的男女廁,與異味和不敢想像的污漬來個近距離接觸,完事後還要把這些清潔用具再清洗,頭幾個月真的習慣不來。就算每次也有一位同事拍檔一齊洗,老實講,感覺仍然非常難受!

直至有一位上司出現,大家都稱呼他為昌記,認識他的朋友都會知道他凡事親力親為,盡心又盡力,我們心裡都認定他是「大佬」!有一晚人手短缺,清潔時間殺到來,他走到遠處拿起地拖,然後點了我名字並老友鬼鬼地向我直呼:「喂,陳仕燊,同我洗廁所啦!」那時與他並不熟絡,只知道他是上司,要處理很多文件,所以他很多時候會趁清潔時間上去辦公室處理事務。以為他平時在偷懶,想不到他兩三下手勢便能把廁所洗得一乾二淨,那種熟手程度,在我眼中好像是馬戲班表演一樣亮麗。即使廁所多麼污糟,昌記也是面露笑容、一絲不苟的去清洗,還和我談笑風生。過程中得知他原來初入蒲吧都像我一樣當一名小員工,經過幾年,一步一步走下來,快樂地做好目前的小事,現在是我的上司,是我的「大佬」了!

穿起制服便要放低自我,聽起來理所當然,但在這裡工作卻是相反,蒲吧鼓吹的精神是做人一定要發掘自己的興趣,專注自己喜歡的事,用自己喜歡的事感染會員、同事,整個團隊的工作氣氛就像一家人。

當時我是做通宵更,每晚外展社工都會帶來一班又一班夜歸青年,有的是一班朋友柴娃娃不願回家,有的是離家出走,有的更是有家歸不得。每晚到來的夜歸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而我每晚便化身為他們在蒲吧Band房玩樂器夾Band的Band友,順道了解他們。看著他們坐在爵士鼓前亂打,拿著電結他卻沒有把結他音箱扭開,忍不住就會把自己所認識的分享給他們。看著他們由亂來一通到夾到一首簡單的歌,哪管只是曲目的一段,臉上的雀躍也難以掩飾!過了一段日子,已記不起確實日期,這班夜歸人依舊過來練習,Band房傳來的聲音竟然是上一次練習的曲目。聽到後心裡的確抖了一抖,感動的感覺在心頭不斷的湧現,我知道我上了第二課,生命的確能夠影響生命,學會與人分享並帶領別人成功,百般滋味在心頭,持之以恆你必定離快樂不遠!

做人要有夢想,的確是老生常談,但我們往往都在所謂的追夢旅途上偷懶,只看大目標,卻不做好小事,追逐成功卻擁抱不來失敗。其實每件小事都是替你累積經驗,累積到的經驗我們更要學懂和人分享;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團隊氣氛就會一下子強大起來。就算面前風大浪大,屆時經驗和團隊眾志成城的意志就是讓你能夠從容應對,把船駛到目的地的主要原因。

我要在此多謝蒲吧,這兩個課題畢生受用,希望所有在追夢旅途上的浪人有一天可以到達心目中的彼岸,共勉之!

 

序三向協青社每位同工致敬/溫文儀(BBS,JP,協青社執行委員會榮譽會長)

廿五年不是一段短的時間,初生嬰兒在這段光景如果不浪費生命,也可以拿到一個碩士學位。李文烈神父創立了協青社,在未有政府認同及資助之前,要把協青社營運至今天的規模,度過那漫長的歲月,是發白日夢。

然而,愛心、決心、祈盼、創新、努力、堅持、有計劃、相互扶持……日子就是這樣過去了,協青社在這段日子也成長了。

一九九七年之前,協青社是慈幼會內的一個社會服務的項目。在這年,協青社註冊成為一個與慈幼會維持關係而又獨立運作的慈善機構。我們每年都編寫年報,除了報告會內的整年工作內容、交代清楚捐款的使用,亦常常介紹社會裡邊青的境況。各政府部門首長、各界別的有心人和關心我們工作的社會人士訪問協青社也會一一交代。這個公開透明的運作模式,也令社會各界人士認知邊青的境況,進一步支持協青社。

協助遇上困難的年輕人認清生命的方向、加強他們面對成長中重重障礙的信心、給他們指引和鼓勵──協青社在支援年輕人的工作手段不只是傳統的「說教」,關心和細心聆聽是主要工作的一部分。待他們接受了我們之後,工作就接近成功,之後的也就要視乎年輕人的客觀環境有沒有太多的難以改變的因素。

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香港很多家庭和學校都沒有令年輕人感受到生命中的樂趣,反而把他們推到遠遠的邊緣。可能是家庭結構複雜又薄弱,而學校也未能理解一些年輕人的困難,於是他們就這樣溜了或漏了出來。而這現象是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差。還幸有些有困難的年輕人遇上我們;不幸的是,沒有碰到我們的年輕人也多的是。

在李文烈神父領導下,岑大衛、陳達湘和謝貞元的創新支援手法,令全體同工學會實質地讓跟我們一起的年輕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令他們對生命開始找回信心。

協青社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珍惜每一位年輕人的生命,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我們工作的方法是從不放棄任何一位年輕人,所以工作是艱鉅的。同時社會狀況每況愈下,我們的工作永遠做不完。

協青社內的社工和其他工作人員都是薪低假少。不認同我們宗旨的,實在不會參與協青社的工作,所以每一位在職同工都熱愛著他們每天所做的事。對於離開了的同事,我們很理解他們於客觀環境下的困難,感謝他們在職期間的貢獻,亦希望他們把協青社的精神面貌、創新的工作方法在外交流。在這多元的社會、混亂的社會局面,協青社以有限的資源,作無限的發揮,我怎能不向我們現在和過去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祝願協青社再度另一個光輝的廿五年。

 

緣起看見生命中的美好/盧陳清泉,臨床心理學家/協青社執行委員會委員(2002年至今)/協青社前會長(2010至2014年)

身為心理學家,如何助人改變,是我常思考的問題。參與了協青社的義務工作後,使我對如何幫助年輕人改變及成長,有了新的體會。

認識協青社之創辦人FatherPeterNewbery逾三十載,從前我們的辦公室相連,是工作上的好鄰居。在日常談話中,也理解到他對年輕人工作的熱愛。直至他與協青社前副總幹事岑大衛創立全港首創的年輕人深宵外展及住宿服務,便有幸一直參與協青社義務工作,見證協青社成長。

一般人對協青社的認識始於我們年輕人的街舞、地下音樂,及各樣年輕人潮流文化活動。大家可能會不知道,這些活動非由協青社同工主導,而是因為年輕人所愛,而引進成為協青社的主題活動。尊重年輕人文化,愛年輕人所愛,與年輕人同步,是協青社的精神。

心理學一向側重處理人之問題為本。但近年正向心理學提出,若要人幸福快樂成長,要助他們尋找自己的長處、優質心理素質及個人目標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62043958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