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最實用的內觀練習
許多人在內觀禪修的過程中
獲得身心轉變,超越身心執著
直接滅除痛苦得到解脫
「內觀」有別當今北傳、藏傳的法門,最大的特色是透過有次第的方式,一步步觀照緣起法的生滅。沒有長篇的哲學大論,只有腳踏實地的「實踐」。
本內觀系列書,連同《內觀禪修》和《內觀法要》共三本,皆由林崇安教授編譯。這三本分別介紹不同內觀大師的教法和步驟。有些人適合動中禪,有些人適合觀呼吸等等,在這些不同的入手處,每個人都可以嘗試體驗,找到最適合自己進入的法門。
本書有《實用內觀練習》、《正確的修行》及《自覺手冊》三大部份。介紹的是南傳佛教大師馬哈希法師、阿姜查、摩訶布瓦和隆波田禪師所傳的內觀法。
馬哈希法師的內觀特色為對身心的任何動作時時給予注意(標記),並以觀察腹部的升降為基礎。腹部的升降屬於風界(風大)的作用。不斷正念正知於自己的身心現象,最後終必達成苦的止息。
阿姜查的內觀方法中,強調要將「覺知」放在行、住、坐、臥所有的姿勢之中,而不是只閉著眼睛禪坐才算修行。
《森林佛法》及《內在品質的生活》兩篇開示,是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摩訶布瓦以「森林比丘」的身分,所教導的修行精華。
隆波田禪師的《自覺手冊》中,教導一種獨特的動態內觀法,稱做「正念動中禪」。
正念動中禪的特色是透過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來培養相續不斷的覺性。以不斷增強的覺性使妄念減少,最後超越身心的執著而滅除痛苦,得到解脫。這是一個直截了當的方法,和北傳的禪與大手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錄
實用內觀練習003
一、覺知身心現象003
二、注意呼吸004
三、注意心念005
四、注意感受006
五、改換姿勢009
六、行住坐臥011
七、進餐015
八、結論016
內觀禪修基礎0 20
一、簡介020
二、寂止與內觀020
三、五蘊022
四、智慧與解脫027
五、正確的方法033
六、心042
七、為何和何時044
八、緣起048
九、執取如何生起052
十、當下禪修054
十一、不斷的練習059
十二、事物的分解 062
十三、無常067
十四、重新發現074
十五、終於安祥077
十六、進階079
十七、聖道085
十八、總結087
十九、鼓勵比丘的話088
甲、軍青的織工088
乙、一位笨比丘091
丙、舍利弗的一位弟子092
丁、布薩天女與聖諦096
正確的修行109
無住 123
定的危險132
森林寺院內觀法136
前言136
一、持續的注意137
(一)坐姿137
(二)行走與站立141
(三)躺臥142
(四)培養慈心143
二、省察145
(一)沒有選擇的覺知145
(二)審察你的練習147
(三)活在內觀中148
三、進一步的建議150
(一)個人的行為150
(二)友伴與常課151
(三)姿勢附註152
《森林佛法》摘要169
《內在品質的生活》摘要169
自覺手冊187
導論 187
一 187
二188
三188
四189
五190
六190
第一、培養自覺 191
自覺191
規律的動作191
往返經行193
日常生活中培養自覺 194
持續練習如環鏈195
總結重點195
第二 走在正道上197
基礎階段 197
看念頭階段198
薦言201
第三、障礙及解決方法 203
緊張、暈眩、窒悶203
昏沉203
靜而不覺203
觀的障礙(觀障)204
喜障204
顛倒障205
總結重點206
後言207
一 207
二 207
三208
四208
五209
六209
七210
注意事項211
附錄一212
內觀的目標 212
附錄二215
佛在《葛拉瑪經》的開示215
附錄三217
節錄自曼谷郵報(1993年1月4日)217
人與念頭 221
動中禪 223
附錄四226
為何修行(隆波田講)226
老師及教導摘要(隆波田講) 238
《給感覺者》問與答246
序/導讀
序
本書所介紹的是南傳佛教大師馬哈希法師、阿姜查、摩訶布瓦和隆波田禪師所傳的內觀法。
馬哈希法師的內觀特色為對身心的任何動作時時給予注意〈標記〉,並以觀察腹部的升降為基礎。腹部的升降屬於風界〈風大〉的作用。不斷正念正知於自己的身心現象,最後終必達成苦的止息。此處編譯出馬哈希法師的《實用內觀練習》及《內觀禪修基礎》。
《森林佛法》及《內在品質的生活》兩篇開示,是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摩訶布瓦以「森林比丘」的身分,所教導的修行精華。
隆波田禪師的《自覺手冊》中,教導一種獨特的動態內觀法,稱做「正念動中禪」。
正念動中禪的特色是透過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來培養相續不斷的覺性。以不斷增強的覺性使妄念減少,最後超越身心的執著而滅除痛苦,得到解脫。這是一個直截了當的方法,和北傳的禪與大手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內觀教育基金會近年邀請泰國的隆波通禪師來台,傳授隆波田禪師所教導的「正念動中禪」,甚受學員們的歡迎與肯定。由於此方法輕鬆而自然,可以與生活結合,甚合現代人的需要,值得介紹。
以上各種內觀的實踐方法,各有特色,值得參考。
願眾生安詳自在
林崇安2001.1.4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