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也得了這種病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599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來不該流行的疾病竟肆虐全球……
全球近8億人都在與它對抗!

醫學博士親身實踐,
「原始飲食」是對免疫系統最有利的吃法!
不只扭轉自體免疫疾病和各種慢性病,
也是IT菁英、超模、運動員和海豹特種部隊力推的高密度營養飲食!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以及高風險族群
◆慢性發炎、荷爾蒙失調、腸道問題或代謝症候群
◆長期被無名病痛所困擾(患者經常轉好幾次診都沒能確診)
◆渴望更深入了解飲食與健康的科學關聯
◆想從根本重建生活方式與健康

「自體免疫」是臺灣「10大重大傷疾病」第三名!
  自體免疫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全球有約有1/10的人口罹患自體免疾病;在臺灣,自體免疫更是「10大重大傷疾病」第三名,同時也是門診第三常見疾病!你是否知道,有將近4成病患同時有2種以上的自體免疫疾病!
  目前有超過100種疾病被確認為自體免疫疾病(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類風濕性關節炎、再生不良性貧血、多發性硬化症、牛皮癬、橋本氏甲狀腺炎、重肌無力症、紅斑性狼瘡……),還有更多疾病被懷疑與自體免疫相關(阿茲海默症、失智、纖維肌痛症、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漸凍人症、自閉症系列障礙、某些種類的癌症……)。若你有下列情況,可能與早期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過敏   。減重沒效  。易發生感染 。體重莫名改變
。記憶問題 。酵母菌感染 。長疹子或有其他皮膚問題
。膽囊疾病 。經前徵候群 。睡眠障礙  。反覆發生頭痛
。肌肉無力 。甲狀腺問題 。焦慮和沮喪 。消化系統問題
。極度倦怠 。低血糖   。腺體水腫  。肌肉或關節痛
。偏頭痛   。睡眠障礙 。莫名不適  。血壓改變
     
紮實理論+科學實驗+臨床實證,愈早開始這樣吃,根治的機會就愈高!
  醫療研究人員仍無法全盤了解原因和染病途徑的自體免疫疾病,莎拉‧巴倫汀醫學博士運用醫學界現有的研究、親身對抗自體免疫疾病之戰,並累積數千個病例,提出這套扭轉疾病的「原始飲食生活攻略」,讓大眾能「主動」逆轉病痛──愈早開始採納這些建議,完全扭轉病情的機會就愈高!

【原始飲食是什麼?】
◆達成最佳健康狀態的最佳飲食方式:舊石器時代祖先生存時就存在的食物+最新、品質最優良的營養素和生化研究提供的飲食建議。
◆全食物:限定於能提供最高營養密度的食物──現代人吃得很「好」但營養不足。
◆三不吃:(X)引起發炎反應或造成激素失衡的食物;(X)會引起腸漏症或讓腸道生態失調的食物;(X)與慢性疾病有絕對關聯的食物。

【醫學博士親身實證!這麼多疾病都消失了……】
  巴倫汀醫學博士從青少年起就有許多大小毛病:脹氣、水腫、胃痙攣和腸躁症引起的便祕、偏頭痛、焦慮症、輕微抑鬱症、成年期哮喘、嚴重過敏、胃食道逆流、輕微膽囊疼痛、粉刺、倦怠、關節痛、跟腱炎、腕隧道症候群、經常性肺炎和鼻竇炎、溼疹、乾癬性頭皮屑,並於2003年確診扁平苔癬,同時還臨界高血壓、糖尿病前期,深受靜脈曲張之苦。
  由於這些不適和病痛,巴倫汀醫學博士很早就開始服用各種藥物,但直到執行「原始飲食生活攻略」後才得以改善,最後,她的自體免疫疾病和其他疾患都不再需要採取治療手段和任何藥物!

【如何「原始飲食」?】
◆盡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易造成胰島素阻抗和發炎反應。不用擔心刪去全穀類,它不是高營養密度食物,蔬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穀類高10倍,蔬果的纖維也比它多且優質。
◆富含脂肪:尤其是椰子、酪梨、橄欖中的油脂和優質動物脂肪,飽和脂肪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糖才會。
◆可吃蛋黃,但不要吃蛋白:蛋白中的蛋白質常成為細菌蛋白質的載體,使其跨越腸道障壁,刺激免疫系統。
◆避免大量茄科蔬菜(茄子、燈籠椒、馬鈴薯、枸杞、辣椒……):通常含「配糖生物鹼」這個皂素,易導致腸漏症,並刺激免疫系統。
◆大部分水果都可以吃,但需限制量:天然果糖每天最多不要超過10~12克,太多果糖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及發炎反應,可能也會導致腸漏症及損傷肝臟。
◆選擇低到中升糖指數(GI)的食物:可調解血糖濃度及胰島素阻抗。
◆避免大部分種籽、種籽油、堅果、堅果油、穀類(玉米也算穀類)、仿穀類(奇亞籽、蕎麥、藜麥……)和豆類:可能有植酸、凝集素、麩質、omega-3及omega-6脂肪酸吸收失衡、抑制消化酵素等問題,影響腸道健康、營養吸收。
◆避免乳製品:含蛋白酶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腸漏症;乳蛋白不好消化,還是大腸桿菌偏好的食物;乳製品有高度致敏性……
◆避免可能含環境雌激素食物的食物:亞麻子、大豆、全穀類、玉米以及飼養過程有施以激素之動物的肉和蛋。
◆適量的鹽:不建議精製鹽,請選擇富含微量礦物質者。
◆避免加工食品及其當中的成分
◆避免添加糖和人工甜味劑
◆避免酒精,咖啡只能「偶爾」1杯,可適量攝取綠茶和紅茶

【本書特色】
◆從原理詳盡揭開跟免疫系統、飲食與健康的各種知識:食物如何跟身體產生交互作用、構成免疫系統的諸多成員及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激素系統和神經傳導物質在免疫健康的貢獻、超過7000萬兆的腸道共生菌如何從各方面影響人整體的健康……讓你的健康生活舉一反三。
◆原始飲食的原則、內容、執行細節和注意事項完整公開:各種避免和可食用(肉、海鮮、內臟、蔬菜、水果、脂肪、香料……)的食物表和相關解說,並針對其中相關食物疑問(培根是否可吃、魚的汞問題、生食或熟食、健身後的營養補充、生酮飲食討論、哪些食物富含益生菌、椰子油的定位、如何做符合原始飲食的烘培……)……讓你徹底搞懂並順利施行原始飲食。
◆從日常生活習慣調理身體,滴水不漏幫你找回健康:從膳食管理(衛生、用餐頻率……)、壓力管理(學會說不、深呼吸、伸展、良好的姿勢、接觸大自然、正念靜心、芳香療法、按摩……)、調節生理時鐘(睡前配戴琥珀色鏡片的眼鏡、優質睡眠)、定期低強度活動(散步、游泳、瑜伽、跟孩子或狗兒玩耍──所有與坐著或躺著無關的活動)……全方面幫你恢復健康。
◆實踐計劃的優先順序和其他建議,陪你渡過大小狀況:要過渡到原始飲食、生活需要時間和一些訣竅,幫助你適應並維持下去,書中提供逐步實踐的優先順序建議、事前準備、需要改變到什麼程度……等等,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身體變化、從自體免疫疾病恢復的時間長短,各種執行上的Q&A(如何外食、孕婦與兒童使用的安全性、兒童使用的安全性……),甚至當你進行三個月仍看不到效果時應該知道的疑難排解方案……引導你面對原始飲食生活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作者

莎拉‧巴倫汀二十六歲時獲得西安大略大學生物醫學物理博士學位。接下來的四年中,她在聖米迦勒醫院及亞利桑那大學從事先天性免疫、發炎反應、重症醫學、基因療法,以及上皮細胞生物學的研究,之後則轉型為家庭主婦,這一決定產生的動機主要肇因於她當時糟糕的健康狀況。
  在她的二女兒誕生後,巴倫汀博士開始實驗「原始飲食生活」。這對她的健康帶來令人驚嘆的效果,直接使她的體重減輕了近五十五公斤。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由一連串的身體不適清單,包括大腸激躁症、胃食道逆流、偏頭痛、焦慮、哮喘、過敏、牛皮癬,以及扁平苔蘚此一自體免疫皮膚問題中自我康復痊癒。
  身為一個醫學研究人員、科學家,莎拉博士對於理解食物與腸道、免疫系統、激素如何影響健康深感興趣,不僅如此,她也對日常生活(如睡眠、壓力和活動)對人體的影響充滿好奇。憑藉著這股熱情和專業的科學素養,她將健康科學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的文字,致力於分享改善公眾健康的訊息。
  莎拉博士著有數本《紐約時報》暢銷書:《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原始飲食生活攻略食譜》、《療癒廚房》。

目錄

好評推薦

自序
前言

序論|你可能也有自體免疫疾病   
光在美國就有5000萬名受害者
不只適用自體免疫疾病的自救方案

PART1不能再輕忽的恐怖流行病
Chapter1 自體免疫疾病的起因
認識蛋白質、抗體的免疫系統
自體免疫疾病的3大促成因素
讓不良基因發作的腸漏症和麩質

Chapter2 導致免疫系統暴走的錯誤飲食
錯誤1〉營養不良的健康飲食!?
錯誤2〉傷害腸道的飲食
錯誤3〉發炎性和致免疫的食物
你終於搞懂了!

Chapter 3 讓免疫系統失控的生活方式
壓力爆表的緊張生活
亂了調的生理時鐘
睡得少又睡不好
動少動多都有害
一天吃幾餐也有影響
很多藥物都弊多於利
將一切拼湊起來

Chapter 4 你還有得救
站在巨人的肩上
一種全面的飲食和生活方案
與你的醫生配合
全心投入的時刻到了!

PART2 全面扭轉!保護你的免疫系統
Chapter 5 你究竟可以吃什麼?
肉類、家禽類和海鮮
蔬菜和水果
健康的脂肪
主要營養物質的比例
利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
香料巡禮:可吃與不可吃
我能喝什麼?
關於食物的常見問題
各就各位,預備……

Chapter 6 你需要重新好好過日子
吃對食物也要吃對時間和方法
利用生理時鐘保護自己
進行足夠的低強度活動
一步一腳印

Chapter 7 正式踏上康復之路
這真的是治癒的良方嗎?
事前準備
度過第一個月
復原需要多長的時間?
要多嚴格才行?
獲得標準體重
常見Q&A

Chapter 8 你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何時該進行疑難排解?
狀況1〉消化不良
狀況2〉無法耐受發酵食物
狀況3〉嚴重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狀況4〉持續性感染及寄生蟲
狀況5〉腦腸軸──大腦讓腸道出問題
狀況6〉過敏、不耐受及敏感
狀況7〉器官功能支援的需求
狀況8〉更牢固有效的控制血糖
狀況9〉微量營養素匱乏
你的身體在修復腸道時需要協助嗎?
你的身體在控制免疫系統時需要協助嗎?
關於保健補充品的幾點備註

結語|能不能重拾喜愛的食物?
何時可以開始重新引進食物?
如何重新引進食物?
重新引進食物的建議順序
為何我對從前習慣的食物反應如此劇烈?
迎接終身健康

詞彙表

試閱

【摘文試讀1】不該流行卻肆虐全球的恐怖疾病
  自體免疫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但這本是不應該發生的。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一百種疾病被確認為自體免疫疾病,還有更多疾病的起因則被懷疑與自體免疫有關。各種病症的症狀五花八門,僵直性脊椎炎那種讓人感到虛弱的背痛、因多發性硬化症而導致的對身體失去控制,還有因牛皮癬造成的皮膚發癢、紅腫及脫屑……但無論如何,造成自體免疫疾病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我們的免疫系統──本該保護我們免受侵入的微生物危害的免疫系統轉而矛頭向內,開始攻擊我們自身的細胞。至於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和症狀,則是特定種類的細胞或蛋白質遭受攻擊後表現於外的結果。

◎光在美國就有5000萬名受害者
  大多數的自體免疫疾病都屬於慢性病,在美國,慢性病是造成死亡和殘障的主要原因,而在現今美國人罹患的所有慢性病中,自體免疫疾病就佔了一半。根據美國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協會的評估,在美國,相較於患有癌症的一千二百萬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二千五百萬人,患有至少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的人口數大約有五千萬人。這些數字不僅每一項單獨看來都龐大到令人難以置信,更重要的是,自體免疫疾病的流行程度正逐漸攀升。
  患有一種或多種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常會感到無助、困於自身的疾患、無力改善自身健康狀況,其實不必如此。自體免疫疾病就和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一樣,與飲食和生活方式有直接關聯;雖然自體免疫疾病的情況比上述提到的其他疾病複雜,但改變飲食和生活模式能為病況帶來強大而有益的影響──你甚至能夠全面扭轉病情!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自體免疫疾病病例仍然未能確診,受到此類疾病折磨的確切人數仍屬未知:舉例來說,患有乳糜瀉的病人能夠確診的估計只有五%。自體免疫疾病會普遍出現在同一家族,家族中女性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是男性的三倍以上。一旦發生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未來發生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會提高很多。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篩檢方法檢驗某人是否屬於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高風險群,也還無法準確判斷病患是否已經出現初期自體免疫的症狀。
  由於自體免疫疾病表現於外的通常是一系列模稜兩可的症狀(例如倦怠、頭痛、肌肉及關節疼痛),想確診自體免疫疾病極富挑戰性。這些症狀常被認為是因睡眠不足、工作疲勞、壓力、體重不足或過重、年齡等因素引起,所以總被認為無關緊要。事實上,一項由美國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協會進行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後來被發現患有嚴重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要獲得確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這些患者罹病的最初期,有四十五%的病人被認為是得了憂鬱症。
  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難度甚至比要確診還富有挑戰性。醫療機構無法針對自體免疫疾病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更確切說來是控制管理的方法──視自體免疫疾病的種類而有所不同。一般說來,若疾病的起因是激素不足,治療方案便會以補充激素為主(甲狀腺機能衰退或第一型糖尿病都屬於這個範疇);皮質類固醇常被用來抑制免疫系統,但通常伴隨著許多討厭的副作用;病情極度嚴重的病人可以選擇藥效更強的免疫抑制藥物(包括疾病修飾抗風溼病藥物),但這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尤其是在需要長期使用的情形之下──例如更容易發生感染、罹患癌症的機率會提高;在適當的時機,醫師也會開立控制疼痛的藥物。儘管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並不包含在典型療程中,愈來愈多的證據卻顯示這些因素也與治療息息相關;事實上,許多人僅藉著改變了飲食和生活方式便使得自體免疫疾病獲得控管,甚至能扭轉病情。
  本質上來看,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統的背叛所造成。研究人員至今依然無法全盤了解患病的原因和染病途徑,不過已知的資料指向三個關鍵因素:

⑴易於患病的遺傳體質。
⑵感染、環境刺激的誘發、運氣太差。
⑶飲食和生活方式。

  在對付前兩項因素上,我們能做的十分有限,但對於吃進口中的食物及怎麼過日子,我們卻有極大的主控權。你會發現,飲食和生活方式因子(例如睡眠、運動和壓力控制)是以如此錯綜複雜的方式與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糾纏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樣與身體的自癒能力有複雜糾結的緊密關聯,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這意味著自體免疫疾病可以通過飲食和處理生活習慣獲得緩解。即便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仍然有痊癒的希望,被診斷出有自體免疫疾病並不代表被自動判刑,未來只能過著充滿疼痛、倦怠和大把處方藥的人生。有了本書中羅列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改變建議,你可以暫停疾病的進程,更甚者,你還可以全面緩解病情。你將能重新贏回人生!

【摘文試讀2】腸漏症是形成自體免疫疾病的必經階段
  整體而言,醫學文獻已經揭示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共通模式,最幸運的發現是──腸漏症,即「消化道通透性增加」,這是發展成自體免疫疾病前的必經階段。
  這代表要發展成自體免疫疾病,你必須先有易於患病的遺傳體質,然後接觸誘發因子(飲食、生活、有毒物質等等),同時你還必須患有腸漏症。

◎治好腸漏症,你就有機會大幅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腸漏症發生在所有能檢測出的自體免疫疾病中,包括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腸道炎症(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乳糜瀉、多發性硬化症和第一型糖尿病。腸漏症會出現在乳糜瀉、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是顯而易見的,畢竟都是腸道病變,但在這三種自體免疫疾病中,腸道通透性的增加都是發生在病症發展之前──沒錯,腸漏症會先出現。
  導致腸漏症發生的原因各式各樣,但究其根源大都是飲食與生活方式,其他造成腸漏症的原因還有藥物(例如皮質類固醇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以及感染。然而,以短期藥物治療或感染引起的腸漏症而言,其後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帶來的外加負面影響,才是讓腸漏症持續發生的原因;而以慢性感染來說,飲食和生活方式因子會削弱免疫系統,直到無法抵禦入侵的微生物。
  正由於腸漏症主要是由飲食和生活方式因子所引發,而移除這些致病因子很有機會治癒腸漏症,因此,你可以藉由治癒腸漏症而大幅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麩質最好認的凶手之一
  對多數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而言,麩質過敏可能是造成腸漏症的單一最大原因。麩質是存在於小麥和許多其他穀物中的蛋白質,估計有20%到40%的人口會被麩質影響。
  麩質會用直接穿過腸道上皮細胞(過程中常造成細胞損傷)或穿過細胞之間(通常在通過後會讓緊密連接維持在開啟狀態)的方式通過腸道障壁,它是引起乳糜瀉、多發性硬化症、皰疹樣皮炎和大水皰性類天皰瘡的環境誘發因子。此外,也已有病例研究開始顯示,麩質過敏可能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重要誘發因子──在某些病例中,僅是採行去除麩質的飲食就能完全康復。此外,患有乳糜瀉病人發生二級(和三級)自體免疫疾病的盛行率也支持麩質為其他自體免疫疾病誘發因子的概念。
  破壞腸道障壁是麩質的拿手好戲,破壞過程中會引發腸漏症,然後便會直接活化免疫系統。如果你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而且還在食用麩質,你應該將麩質由飲食中剔除。

◎其他會引起腸漏症的食物
  引起腸漏症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因子是你在面對自體免疫疾病時最重要的飲食焦點──要避免已知會刺激和損傷腸道及會引起腸道生態失調的食物。
  幸運的是,這些食物可以被精簡的集中歸類──穀類、仿穀類、豆類和乳類製品都會引起腸漏症和腸道生態失調,此外,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更容易產生腸漏症,並對由腸道中滲漏出的物質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所以還有一些其他食物應該避免食用,包括堅果、種子及茄科蔬菜。
  穀類、仿穀類、豆類、乳製品、堅果、種子和茄科蔬菜全都含有能直接(直接損傷腸道上皮細胞或打開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或間接(餵養小腸中的細菌和酵母菌,使其過度生長)增加腸道通透性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外源凝集素(特別是醇溶蛋白和凝集素,最為人知的醇溶蛋白就是麩質)、消化酵素抑制劑、皂素(特別是配醣生物鹼)和植酸,所以最好能夠盡量避免:

*穀類(草本植物的種子):大麥、玉米、薏仁、粟米、燕麥、米、黑麥、高粱、斯佩爾特小麥、苔麩、黑小麥、小麥(及所有變種,包括單粒小麥和粗粒小麥粉)及野米……
*仿穀類(闊葉植物富含澱粉的種子):莧菜籽、奇亞籽、蕎麥、藜麥……
*豆類(豆科植物):赤小豆、黑豆、黑眼豆、奶油豆、白腰豆、鷹嘴豆(雪蓮子)、蠶豆、大北豆、菜豆、義大利豆、腰豆、扁豆、皇帝豆、綠豆、白豆、斑豆、花生、豌豆、紅花菜豆及大豆(包括毛豆、豆腐、天貝、其他大豆製品和大豆萃取物)……
*乳製品:牛油、酪奶、白脫油、乳酪、茅屋起司、奶油、牛奶、凝乳、乳品蛋白萃取、酥油、鮮奶油、冰淇淋、酸牛奶、酸奶油、乳清、乳清蛋白萃取物和優格……
*堅果:杏仁、巴西堅果、腰果、栗子、榛果、澳洲胡桃果、胡桃、松子、開心果或核桃,或由這些堅果衍生出的所有粉類、油脂、油品或其他產品(椰子是例外)……
*種子:亞麻籽、大麻籽、罌粟籽、南瓜籽、芝麻和葵花籽,以及由這些種子衍生出的所有粉類、油脂、油品或其他產品……
*茄科植物:印度人參、燈籠椒(甜椒)、紅椒、斗蓬醋栗(酸漿果)、茄子、龍葵、枸杞、辣椒、奎東茄、辣椒粉、香瓜梨、多香果、馬鈴薯(甘藷沒問題)、樹番茄、黏果酸漿和番茄(部分咖哩香料中有茄科植物成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61361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48
    • 商品規格
    • 0*0*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