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死亡可以是溫柔的【電子書獨家收錄親筆手稿】
父喪後,郭強生透過「念」、「思」、「愿」叩問:盡頭都是從哪一步開始的?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我需要 看進生命缺口的更深處────
我想訴說的不只是哀悼或懷念,
比傷心或哀慟更深沉,就只是死亡。
也不僅是父母已雙雙離世後的若有所失,
而更像是企圖感受死亡。
甚至可以說,我不斷在自問:
盡頭都是從哪一步開始的?
聯合報文學大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得主
✶郭強生全新私散文✶
在告別的同時
我們也在迎接死亡對自己生命洗禮的到來
始終活在生與死二元矛盾中的痛苦
終於有了鬆動的可能
────────────郭強生
⁂父喪後,郭強生透過「念」、「思」、「愿」叩問:
盡頭都是從哪一步開始的?
接受與父母的終須一別,接下來換成我要如何獨自去面對盡頭?⁂
像我這樣的人,無家無後,
要如何單打獨鬥孤獨死的無形壓力?
長達十年照護父親的經驗,讓郭強生看見生命一點一滴被耗光的全部過程,與其說是在延長生命的戰線,其實更像是與死亡長期共生。如此十年,重新勾勒了他身為人子的角色,也讓他看見並接受了人生的局限,對餘命的倒數反而少了一分恐懼。
如果說
沒有人會再記得自己的出生
是件惆悵又悲傷的事
那麼兩次都做為父母臨終時
身邊唯一的孩子
我只能說
也許我更接近如何排練
自己的死亡
──郭強生
父母的離去,就是我們思考自己盡頭的開始。
不強求為自己生命延長時間,而是為有限的時間注入生命。
目錄
之一 念
1出局的那一天
2意外的告別式
3風雨中的筵席
4傷口上的鹽
之二 思
5始於牽掛,終於緣滿
6希望與指望
7走時請叫醒我
8說好的幸福呢?
9山窮水未盡
10黃昏裡的祈禱
之三 愿
11死亡可以是溫柔的
12多謝成全
13那就這樣吧!
14我們在此相遇,也在此別離
15原本的風景
〔後記〕擁有死亡,而不是被死亡擁有
試閱
2意外的告別式
父母皆往生的那一天,不論自己是否已另成家立業或兒孫繞膝,那種頓然的失落都會讓人想起孤兒二字。
朋友年少時曾跟我說起他的祖母告別式,結束時聽到他父親跟母親說,我現在是個孤兒了。當年的他說起這事時滿是訝異,不相信這樣的話會出自向來嚴肅的父親的口中。
他當年不懂,現在應該懂得了。不是小時候卡通片裡的小甜甜小蜜蜂那種孤兒。當自己身上的骨血與基因來處,就此歸於空寂八方,此後不再是誰家的子女,沒有人再記得你出生時的模樣,這樣的存在總讓人一時之間會陷入空轉的繆覺,人生一場是所為何來?
更不用說,那些大半輩子在父母生前想說而說不出口的話語。
雙親中先走的那一位,在世最後記憶裡的畫面,免不了是尚不懂緣盡二字況味的子女圍在病床前七嘴八舌,這個說「來來給阿媽(公)看你畫的卡片」,那邊那個喊「我還有事先走一步」,每個人多少還心存著僥倖。況且與病人之間還有那一道堤防,驚濤駭浪總還有另一位家長會幫忙擋著,即將喪偶的那位彷彿才是真正的當事人,子女都還只是子女,不是孤兒。
母親過世時,父親全權處理後事的一切,我自覺沒有插嘴的餘地。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告別式前幾天才從美國趕到的哥哥,在看到大體從冰櫃中推出時小聲地喃喃了一句:怎麼瘦成那樣?
他沒有看到母親癌末奄奄一息的過程,記得的還是幾年前見面時健康的母親。如果說,沒有人會再記得自己的出生是件惆悵又悲傷的事,那麼兩次都做為父母臨終時身邊唯一的孩子,我只能說,也許我更接近如何排練自己的死亡。
11死亡可以是溫柔的
父親過世已滿兩年了。近乎閉關的兩年時光,有時跌撞,有時靜止,我卻恍惚感覺,日子像是踩在一個個巨大的腳印裡前進。那些巨大的腳印讓人敬畏,令人好奇,腳印的輪廓卻也在我的靈魂四周形成了護圍。
不必然是某種凶猛怪獸入侵的證據。有時我會懷疑那才是死亡真正的面貌。世人想像中的死亡有張猙獰面孔,但死亡怎麼會有著具體人形呢?或許更像是山川地景才對,幾百萬年前就存在的,只是人類都已記不得與它的初次相遇。
我相信波娃絕對無法體會我這段時光裡的感受,因為她為她母親之死所下的結論是,死亡是一種暴力。我想她是攪混了母親的痛苦與自己的痛苦。也許後者才更像是一種暴力,它讓逝者永遠被遺留在生者情感的陰影裡,除了標記著生者一次必須認輸的恥辱外,能夠留給生者的記憶就只剩下那座墓碑。
也許就是那些腳印帶走了父親,帶走了我所有的親人。
某夜做了一個夢,夢裡我要與父母出國旅行,到了機場我卻發現護照忘了帶,於是倉皇地搭了計程車要回家拿,卻碰上一路上塞車寸步難行,我在夢裡焦急地喊著,他們已經起飛了……
曾有十年時光,讓父親晚年能盡量減少痛苦成了生活的重點,現在的我來到必須正視如何為自己的善終打算的階段了。
好好自問,願意做出什麼樣的犧牲,換來安詳無恐懼的最後一里路,或許將是每個人餘生中最有價值的新發現。我能否平靜而堅定地告訴醫師,而不是由醫師告訴我,什麼才是對我最好的選項?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