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210
    3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心窗之外一片光明,心田之上繁花似錦
蔡錦德閱讀廣泛,閱歷豐厚,文筆流暢、雋永可讀,針對個人生活周遭人、事、物的深刻體驗、觀照與省思。《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幽默詼諧、溫馨真摯,是現代小品文的典範。

《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其一寫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風土人情,其二寫是堪為吾人心靈南鍼的古今典範人物,其三則寫境界開闊的他鄉異國風情。如果以樹木年輪為比喻,第一圈為核心基礎的〈寶島家園〉,第二圈是逐漸形塑其人格志向的〈心儀人物〉,第三圈是往外無限擴大的人間淨土、心靈歸宿的〈海外旅情〉。如此的規畫恰與其成長過程、求學經歷、壯遊世界的三個人生階段若合符節。再加上三個專輯的開頭都加上安徒生的箴言銘語,既有「點題」的效果,讓讀者知曉本輯的敘寫重點為何;又可以提醒讀者閱讀本輯後進行回憶省思,使各輯中的地景事物史實,更深刻清晰的銘印在讀者心版上。如此安排設計,雖說「簡樸的邀請」,實則為周詳溫馨的頂禮邀請讀者沉靜閱讀。

【專文推薦】
張清榮|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作者

蔡錦德|臺南麻豆人,高師大輔研所碩士,屏科大兼任講師、臺南一中輔導教師、慈善聯合會執行長。曾任臺灣時報兒童版「從笑話中思考」專欄作者、中華日報副刊「林邊手記」專欄作者、阿公店溪文學獎決審/南部縣市國語文競賽作文評審。曾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閩客文學獎小說第一名。著有《奇妙的第一次》、《從笑話中思考》、《抒情文寫作教室》、《活用國小智力測驗鑑定集》、《抒情文寫作教室》、《林邊手記——預約一個花海》;電子書:《夜婆車(臺文小說)》、《非,選詩》、《非,輕小說選》、《我如何從笑話中鍛鍊孩子的思考力》。

目錄

市長序 綿延如溪,潤物無聲
局長序 文學,讓城市發聲——在臺南的光與影中書寫時代
主編序 文學長河  王建國
推薦序 推介《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  張清榮
自序

輯一 寶島家園
小蚱蜢
柚花香甕入情
樓頂花圃的訪客
窗口邊的探望
未完成的畫作
搖一搖竹撲滿
打賞街頭藝人
疤痕
元旦邂逅小王子
放飛紙鳶
留個暖暖位
寄情的窗格子
車購一份情
有俠隱居雲深處
臘月晾香腸
起床號
偶遇讀詩的老者
陪我走東橋二街
陳泥的九宮格背包
再唱你的這首「風箏時節」
無敵鐵金剛
相遇在永康康橋大道
高屏溪斜張橋之歌
飛越山脈的羽毛
秋分拾情
天冷了哦
小蝎虎之殤
不老小火車站
今天看地圖了沒
打滷麵
輯二 心儀人物
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
跟安徒生過兒童節
夕陽瘦馬 唐吉軻德在天涯
流連太加斯河畔
辭行史蒂芬.霍金
走,去看張雨生
檳城打銅街一二○號
澎湖有個外婆灣
漫步佛羅倫斯小徑
龍達的海明威印記
小鎮豪豬秀與叔本華
與笛卡兒麻鷺對望
這夢,老是催我記掛佛洛伊德
好想帶本書去「安妮之家」
夜賞奧黛麗.赫本劇照
少爺的道後溫泉驛夜未眠
哥倫布古羅馬橋上的呢喃
《瘟疫》患難見溫情
傑克.倫敦的兩隻犬
在巴斯陪珍.奧斯汀散散步
輯三 海外旅情
巴黎街頭情抄
童心.鄉愁,獨酌布魯塞爾啤酒
埃爾瓦什古城和她的橘風情
遐思巴塞隆納的情人節
波多的擦鞋老童
舍夫沙萬的藍映像
琴鍾阿爾罕布拉宮
白色風車村風雲再起
船行直布羅陀海峽
西藏行旅掠影
大馬太平湖畔的雨樹
洛卡岬之歌
在黑海的上空
菲斯閱讀的巨人
走訪墨爾本費茲洛伊花園
海牙和平宮的鴿影
霍夫維弗湖畔單車情
走,到鹿特丹街頭拾趣去
布魯日的天鵝遐想

序/導讀

推介《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  張清榮.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為人謙和,處事低調的作家蔡錦德先生,自二○一七年開始,以「翁少非」筆名在「中華日報副刊」撰寫專欄「林邊手記」,七年有成。錦德兄將單篇佳作集結成冊,書名為《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審查通過,入選於《臺南作家作品集(第十四輯)》中,將於七、八月間出版,並囑咐撰寫推薦文章,清榮有幸先拜讀全文,備感榮幸喜悅。
《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書名雖長,只要掌握關鍵詞「晨讀」、「簡樸」及「邀請」,即可理解其深意。書名的構思成形於亨利.梭羅的《湖濱散記》,因為錦德兄接受梭羅晨讀的「邀請」,和梭羅的心靈王國黏貼,是如此的契合,如此的共鳴,而有相同風格的大作問世。
在此,我要將書名演繹為「每個晨讀都是華麗的饗宴,收穫豐盛的受邀。」因為「寫作和閱讀」是作者和讀者的互動,作者經由寫作發出邀請,讀者必須打開書卷接受邀請,這一心靈共鳴的敲擊才有可能如響斯應。
錦德兄曾任國小教師多年,台北啟明、台南啟聰及台南啟智三所特教學校亦有其奉獻的身影。在教學生涯中,也投身升學壓力沉重的臺南一中教學現場。又曾以豐贍的學經歷背景加入非營利組織,擔任弱勢族群的訪視、救助、培力工作。更曾任大學院校講師,稱職的傳道、授業、解惑。最後則靜極思動的參加交通部觀光局的「導遊」及「領隊」特考,在錄取率不高的競試中,榮登金榜取得證照,兼具「導遊」及「領隊」身分。
簡介錦德兄的學經歷,主要在證明為何其大作是「華麗的饗宴」,因為他將生命、情感全心全力投入這些工作,又有如椽彩筆將聞見思形塑、聚焦、黏貼成作品。而「收穫豐盛的受邀」指的是讀者必須「開卷」,才有可能閱讀他這一部人生的大書,以及古往今來的地景、自然、人文,和他的心弦相互共鳴。這時,你會發現心窗之外一片光明,心田之上繁花似錦,心版之中銘刻完美形象。你會覺得閱讀這本散文集,讓你快樂,使你聰明,成為收穫豐盛的收割者。
這本散文集的題材共分三類:其一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風土人情,其二是堪為吾人心靈南鍼的古今典範人物,其三則為境界開闊的他鄉異國風情。如果以樹木年輪為比喻,第一圈為核心基礎的〈寶島家園〉,第二圈是逐漸形塑其人格志向的〈心儀人物〉,第三圈是往外無限擴大的人間淨土、心靈歸宿的〈海外旅情〉。如此的規畫恰與其成長過程、求學經歷、壯遊世界的三個人生階段若合符節。再加上三個專輯的開頭都加上安徒生的箴言銘語,既有「點題」的效果,讓讀者知曉本輯的敘寫重點為何;又可以提醒讀者閱讀本輯後進行回憶省思,使各輯中的地景事物史實,更深刻清晰的銘印在讀者心版上。如此安排設計,雖說「簡樸的邀請」,實則為周詳溫馨的頂禮邀請讀者沉靜閱讀。
輯一「寶島家園」的內容是結合鄉土風情,描繪臺灣人多情善良的面向,錦德借引安徒生「不管走過多少迂迴的路,心裡的善良種籽都有萌芽的一天。」來點題。錦德筆下沒有富商巨賈、達官顯要,有的是如同你我般勤勤懇懇工作營生的善良鄉親。
在本輯中,少了一條後腿的小蚱蜢可以入題,柚子的花香則勾起對麻豆的濃濃故鄉情,「歡欣花圃」的描述則傳達癌末患者,捐贈兩百多盆花草給作者工作的「NPO非營利組織」,由志工們協力照顧,得以讓樓頂綠意盎然、花香瀰漫,引起記者興趣以「為花草託孤」進行專題報導。文章開頭安排:英國女子丹妮絲遷居美國後,以Google Earth搜尋到母親生前澆花的身影,激起她的思念孺慕之情。文末則和開頭呼應,出現捐贈者李媽媽的女兒,帶著她的孫子小耀來參觀花園。歡欣花園中洋溢驚喜聲,彷彿是一條無形的長繩,正好串起她們三代間的親情。
錦德的文章正是如此的魔力,在本輯三十篇文章中,每篇都是如此布局,將濃濃的情意蘊藏在字裡行間,發出散文篇章感人的馨香。
輯二「心儀人物」共有二十篇,以安徒生「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雞場裡也沒有什麼關係。」點題,強調本質重於存在,先天能力加上努力,更可以突破困境展露頭角。文中出現梭羅、安徒生、史帝芬.霍金、張雨生、葉佳修及潘安邦、海明威、叔本華、佛洛伊德、傑克.倫敦、奧黛麗.赫本、珍.奧斯汀……世界聞名的作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電影明星……錦德或探訪其故居,或演述其學術理論,或讚揚其研究天文的成果,或概述電影本事及探訪拍片現場,暢談其演藝風采……其中以〈澎湖有個外婆灣〉最是感人。民歌手葉佳修專為潘安邦寫作的〈外婆的澎湖灣〉,藉由潘安邦和外婆的孺慕情深,錦德移情在自己及外婆的互動上。他寫到自己早逝的媽媽,外婆悲痛不捨的眼淚,更不捨外孫們年紀幼小欠缺母愛呵護,讀來真是令人淚目。再回到潘安邦身上,以及澎湖縣政府,對於嬤孫的塑像,完成了錦德對外婆滿滿的思念。
錦德在第二輯中,仍以深情的語言、具體的事物、具象的畫面,將抽象的「情」完滿展現,令人認同其對偶像、典範人物心儀之誠真。
輯三「海外旅情」全部是錦德帶團或獨旅的見聞及感觸,本輯共計十九篇,仍以安徒生的話語點題,寫的是「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特別強調「旅行」二字,可知其壯遊天下的抱負,也了解他藉旅行來激發自己噴發向上的動力。
本輯除了〈西藏行旅掠影〉及〈大馬太平湖畔的雨樹〉兩篇寫的是亞洲,其他十七篇都以歐洲為描寫標的。歐洲的神話、傳說、寓言及童話等人文背景,加深加廣值得令人「想旅就旅」的面向。在本輯中出現啤酒、橘色風情、情人節、藍色映像、古老王宮、白色風車、直布羅陀海峽、洛卡岬、黑海、花園、鴿影、單車情、天鵝……描述的對象多元變化,但都以其歷史背景、人間恩怨愛戀為內容,使得文章逸趣橫生。相信讀者閱讀錦德如此「導遊式」的說明,必定提升跟團的意願,能夠進行深度的旅遊,而不是蜻蜓點水、豬肉沾醬油式的走馬看花。
錦德以其教師的聰穎資質,宗教家悲天憫人的襟懷,真誠多感的心思,從事多項工作,本身就已經是一本大書,值得一再翻閱品讀。在人生最成熟的五十年華,轉向導遊及領隊工作,不但深入研究各景點的歷史背景,並且能「跨領域」的結合文學、電影、歷史、戰爭、戲劇、心理學、自然科學……在導遊時詳加說明,並在文章中清晰表達,文筆流暢優美,一經閱讀即不忍釋卷。
這是一本讓你讀了覺得聰明、快樂,變得有學問的旅遊散文大作,大家盍興乎來,即時接受這場華麗的閱讀饗宴吧!
——二○二五年一月九日寫于府城拿雲織錦樓

自序
《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選錄近幾年,發表在中華日報副刊「林邊手記」專欄的文章,計有六十九篇、十萬餘字,依題材內容編為三輯:「寶島家園」、「心儀人物」和「海外旅情」。
一九七四年在龍潭服預官役,有幸與名作家洪醒夫同連隊。他得知我喜歡文學,不僅推介文壇的師友楊逵、鍾肇政、宋澤萊……增廣了我的見聞,還鼓勵我學習梭羅的《湖濱散記》,書寫一序列的生活哲思。於是,我開始以「翁少非」筆名,撰寫〈林邊手記〉在報章投稿。
由於繼續求學與職場工作的關係,這段期間除了寫幾本有關兒童語文與創造思考的書籍、零零落落幾十篇小說、散文外,專注的文學創作幾乎停擺,直到二○一七年才重拾禿筆,蒙中華日報副刊羊主編憶玫的提攜,闢為華副定期刊出的「專欄」,之後續任的謙易、曉頤主編鞭策,「林邊手記專欄」與讀者見面已有七年的光陰,感謝之至。
本書,輯一「寶島家園」:臺灣的人情最豐美,〈小蚱蜢〉、〈未完成的畫作〉、〈相遇在永康康橋大道〉……輯內這些文章,描寫在寶島臺灣的日常生活中、人群服務中,我所覺察到的人間善良溫馨。
輯二「心儀人物」:從小我就喜歡看傳記故事,雖然未曾和他們謀面,但恩里克王子、南丁格爾……等這些心儀人物,他們的志業、奮鬥或善行都深植心田,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迴旋。
輯三「海外旅情」:以前忙於工作,近年來則忙著補修旅遊學分。每每置身於異國風情,無論是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都會情不自禁的連結古今,以及自己的所學所思,藉寫作試圖整理自己、完形自我。
安徒生說「僅僅活著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自由、陽光,還有一朵小花。」凡塵中,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喜歡閱讀、過簡樸生活,而以「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為書名,除了呼應在華爾騰湖畔生活的梭羅,亦在貫串與分享自己的生命感悟,也許這就是安徒生所說的那朵心靈小花吧!
在漫漫寫作的路途上,非常幸運的,有亦師亦友的大作家張清榮、黃瑞田、蔡文章……長期給我的指引,以及家人英子提供咖啡助思、君陽和筱筑協助製作《非,選詩》、《非,輕小說選》等電子書,感覺走來無比的歡欣喜悅。
離上次拙作入選台南縣文化中心《南瀛文學選》(一九九一)好久了,今年這本書很榮幸的入選「臺南作家作品集(第十四輯)」,得以專書出版問世,衷心感謝臺南市文化局,以及評審委員的評鑑薦舉,期盼文學界諸位先進、讀者諸君不吝教正。

主編序.文學長河  王建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臺南,向來是臺灣文學與文化的首善之地:人文薈萃,作家輩出;老幹新枝,生生不息;古往今來早已匯聚成一道文學長河。夏日午後,豔陽高照,文化局召開臺南作家作品集編輯會議,巧合的是,七月十六日,也是一個很有歷史性及紀念性的日子:一九二○年的這一天,《臺灣青年》雜誌在東京正式發行,後來即便迭經不同經營形態及更名:《臺灣》、《臺灣民報》(半月刊、旬刊、週刊)、《臺灣新民報》(週刊、日刊)……,都是當時臺灣文學與文化的重要園地,而本年度《臺南作家作品集》,繼往開來,也將成為臺南文學長河中,一道波光瀲灩的美麗風景。
本屆《臺南作家作品集》推薦與徵選作品共計九冊,一致獲得評審委員肯定與青睞,只是,受限於結集冊數,不免有所割捨,最後在評審委員一一表達意見及充分交流後,極具共識地——異口同音!——選出推薦作品:《拾遺集》與徵集作品:《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毋-捌--ê》、《再來一杯米酒》、《司馬遷凝目注視》、《拾萃》共六冊;深具文類(含括:散文、小說、劇本、評論)及語體(中文與臺語)的代表性與多元性。
龔顯宗先生《拾遺集》:龔教授集作家與學者於一身,出入古今,著作極為豐厚而多元,同時也是臺南文學與文化重要推手,曾獲第十三屆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自序〉稱述學思歷程及說明各文來源,同時有得意門生許惠玟研究員對其學術之詳實評介,內容主要分成三卷及附錄,收錄早年罕見的文藝創作與學術研究彙編(沈光文的相關研究、梳理《池上草堂筆記》、〈西灣語萃〉選錄經典人生話語集錦並附上個人解析……)、出國講學、首屆世界漢學會議紀實等珍貴成果,見證其從文藝青年一路走來,成為桃李滿天下、卓然有成的學者專家;而不論其角色身分如何轉變,始終鍾情於文字、文學與學術。
蔡錦德先生《每個晨讀都是簡樸的邀請》:當中篇章多為副刊發表之作,質量均佳。內容分「寶島家園」、「心儀人物」與「海外旅情」三輯,係對個人生活周遭人、事、物(包括:文學經典的反芻、旅遊名勝的感懷、人類文明的思索……)的諸多體驗、觀照與省思,閱讀廣泛,且閱歷豐厚,整體而言,文筆流暢、雋永可讀,加以內容幽默詼諧、溫馨真摯,可謂現代小品文。
陳正雄先生《毋-捌--ê》:共收錄十篇臺語小說,包含三篇文學獎得獎作品。內容多取材個人成長經驗及鄉里故事,具個人傳記暨家族敘寫之意義,同時呈現一定地方色彩,語言流暢,故事動人。
鄭清和先生《再來一杯米酒》:題材內容質樸,或「寫市井小民生活的悲苦與無奈」,或「寫女性,為苦命的女性發聲」,多呈現臺灣早年生活經驗,作者擅長敘寫鄉里小人物的情感及生活點滴,其中,〈無垠的黑〉以華語為主調,間亦融入生活化臺語語彙,情節緊湊,可讀性高。
周志仁先生《司馬遷凝目注視》:內容分甲編:「眾生的年輪」與乙編:「回歸質樸的所在——鄉土篇」,為歷來獲獎暨刊登作品之結集。小說技巧純熟,行文敘寫及創作內容,多帶有《莊子》、《金瓶梅》、唐傳奇……等古典文學色彩,且能從中翻出新意。〈司馬遷凝目注視〉猶如一闋臺灣史詩,與臺南也有深厚地緣關係,就題旨而言,作者或有意以史家之眼、之筆,鳥瞰與書寫臺灣歷史發展。
陸昕慈女史《拾萃》:主要收錄曾獲文化局及國藝會委託或補助之六部轉譯/改編臺南歷史文化劇本(含三部布袋戲劇本),並於二○一五至二○二三年間實際演出,題材內容多元,裨益地方文化發展,尤其,此間搭配作品影音連結(QR Code),更有助於案頭戲與舞台演出之相得益彰。
今年,「臺南四○○」正在大街小巷熱鬧展開,此際結集成冊,正好躬逢其盛趕上這波文化熱潮;其實,這次出版各冊作品裡面也富含其元素,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隨著作品裡的文字細細尋覓,相信定當有所收穫,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三八四B.C.至三二二B.C.)稱「詩(文學)比歷史更真實」,說不定也能從中發現更具本質與意義的内涵,同時享受閱讀與思考帶來的諸多樂趣。

試閱

小蚱蜢
這隻褐色的小蚱蜢陪我坐在望安潭門港的木椅上,牠好像在打探遠方颱風的蹤影,動也不動的望向浪聲滾滾的海面。
早上我在民宿起床,電視正在播報颱風從菲律賓掃向臺灣海峽的消息。我努力的聽著,但都沒聽到自己想聽到的「颱風接近澎湖群島,請望安遊客要注意安全」的提醒。後來,自己覺得好笑起來,只因人在望安才會這樣的期待吧!
這兩天都在社區關懷中心帶兒童活動,上午課程結束後,社工騎機車載我到碼頭搭船,還好這艘由七美回馬公的「南海之星」沒有停開,大約一個鐘頭會到達這裡。
走進港口附近的一家飲食店,店裡只有寥寥幾個顧客,不久來了一對打扮時髦的中年夫婦,他們點幾樣自助餐的菜,吃了一會,那位女士突然叫說:「喂,你們沒有附湯嗎?」
「哦,沒有!我們……」老闆娘話還沒說完,尖銳的聲音又響起:「什麼?我們臺灣,湯一大鍋都隨便你盛。」
「因為平常客人不多,湯需要燒瓦斯來保溫,這兒的瓦斯都要從馬公運過來。如果客人要的話,我們會馬上煮。」老闆娘耐心解釋後,把煮好的一大碗湯端過去,他們還是臭著臉。我離開時聽到那位男士嘀咕著:「太扯了,還要客人開口,我們臺灣……」
走出飲食店在岸邊涼亭的椅子上坐定,這隻姆指大的蚱蜢停在我的身旁,一動也不動的,當我拉近鏡頭拍攝牠的時候,才發現牠少了一條後腿。涼亭外的草坪飄來辣鼻的青草味,我猜想可能是在剪草時弄斷的,當隆隆響的割草機橫掃過草地,不知有多少的昆蟲因此殘缺了軀體或生命。我不捨的看著牠好久。
「南海之星」來了,載客後駛出港灣,走到大海中起了大浪,水花撞進船艙裡,船兒踉踉蹌蹌的,忽高又忽低,原本聒噪的乘客都緘默下來,不久傳來幾道的嘔吐聲。
「喂,能不能把船開穩一點?」有人對前來探視的工作人員說。
喔,原來是那對夫婦,那位女士臉色蒼白的呻吟著,顯然暈船得很厲害。
這位陽光浴黑皮膚的工作人員咧嘴笑著說:「沒問題,等一會我來鋪柏油路吧!」然後拿藥膏遞給她的先生,請他幫太太抹抹太陽穴解暈。
我以為又會聽到他們的口頭禪「我們臺灣……」,幸好,沒有,於是我鬆了口氣,心思又回到這隻小蚱蜢身上。
天色陰沉沉了下來,風浪不斷的增高,小蚱蜢還在那兒諦聽颱風的訊息嗎?
——二○一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刊於中華日報副刊
柚花香甕入情
我的故鄉麻豆得天獨厚,擁有一季的芬芳。每年二三月間滿園的柚花飄香,沁入心肺讓人愉悅。香氣雖不能久留,但留在記憶裡的香氣卻能歷久不衰。
文旦的白色花苞會先綻開花瓣,露出鵝黃的雄蕊和青綠的雌蕊,吸引蜜蜂群訪;花瓣掉落後枝頭的幼果滋長,大約在中秋節前採收甜美多汁的果實。
童年,柚花開的季節,天貓霧仔光時,我們跟著阿嬤去附近的文旦園,撿拾掉落在樹下的花瓣,要上學時才回家。依稀記得年幼的弟弟常打翻桶子,害我得費時撿回,我幾番抱怨,但阿嬤不想把弟弟留在家,媽媽病歿後阿嬤就代替了母職,要隨時看著我們她才安心。放學後阿嬤把賣柚花的錢給我們當零用錢,那時感覺這些錢都沾有花香,而花香裡帶有阿嬤的溫暖,隨著年歲的增長,這感覺逐漸釀成一罈麻豆鄉情的美酒。
曾文中學初中部(現為麻豆國中)畢業,考上屏東師專,我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南北奔波工作生活,從此宛若被龐大的命運履帶,隨意運轉到陌生之地。在異鄉待久了,誰不會渴望看見熟識的臉孔和事物。
在台北啟明教書時,我經常從租屋處踩過幾條街,為了買一份南部報社發行的報紙,而後仔細閱讀南部版新聞,總想把裡面的字句拼成家鄉臉譜似的。有一次新聞報導病蟲害猝襲家鄉的文旦園,那一張張文旦樹枯死的照片,讓我難過得佇立在街頭許久。
據傳「麻豆文旦」是一八五○年間由麻豆郭家引進種苗,經過一代代的用心栽培和繁植優良品種,以及農會經常舉辦觀摩、推廣與行銷,而得以名聞遐邇。在報端麻豆人書寫麻豆的文章,文旦就是麻豆人的共同記憶。
前些日子曾文初中三仁的同學陳文昱,約我回麻豆參加「柚城少棒隊球場落成一周年慶」。文昱離鄉後旅居高雄市,經營事業有成,幾年前返鄉捐贈土地當球場,也整修老屋當為少棒發展協會的辦公室。
由麻豆主辦的「二○一八年第三屆柚香盃社區少棒邀請賽」即將開賽了,他說這是家鄉的光榮,會繼續贊助支持。那天我倆敘舊聊到民國六七十年間,麻豆也曾舉辦全國性的「五王盃排球桌球錦標賽」,各地高手雲集,觀眾蜂擁而至,讓麻豆好不熱鬧。談到這些他的臉上亮著光彩,問他童年曾否撿拾過柚花賣。正如我預期的,他點頭。
家鄉的文旦柚花雖然不及玫瑰花浪漫、不及桂花香的濃郁,然而卻這麼的甕入我們麻豆人的親情和鄉情裡。
——二○一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中華日報副刊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71920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