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父母情緒幼稚,該如何守護我自己
內容簡介
【全球暢銷《假性孤兒》作者最新作品】
情緒幼稚的父母通常缺乏同理心,忽視孩子的需要,
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以為,有自己的意見就是「不聽話」、
拒絕別人的要求就是「自私」、即使一次犯錯或失敗都代表「不完美」……
然而,這是真的嗎?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致,過度懂事而傷痕累累的你──
透過11種自我覺察項目,修復來自原生家庭的錯誤信念,擺脫惡性循環。
▌不是所有的愛都不會傷人,也不是什麼傷害都能被原諒
暢銷書《假性孤兒》作者及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博士,
專為有童年情感忽視經驗的人們提供心理治療。
她深知被情緒不成熟父母養大的孩子,往往心中有個情感的黑洞,
即使長大了,仍然會不斷批判自己;遇到衝突時,更不敢輕易拒絕他人。
但在一段關係裡,設定界線或拒絕別人並不是一件壞事,
唯有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我們才有可能建立更深層的連結。
▌破解錯誤信念 × 擺脫負面迴圈,你能成為「情緒成熟」的大人
琳賽‧吉普森博士將累積超過二十年的諮商見解、專業技巧,
整合成一篇篇精闢又充滿智慧的暖心隨筆,
引導你在迷惘時,找到適合你和當下情況的解決方案。
書中提供的自我覺察,從三大層面出發,
全面分析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失衡困境,以及提供如何接納並保護自己的方法。
﹟ 我與自我──設立界線會不會毀了關係?
「設立界線」不是刁難或控制別人,而是告訴對方什麼讓你感到自在和安全。
懂得尊重你的人不會故意越界,他們會在乎你的感受。
﹟ 我與他人──她雖然很刻薄,但其實是個好人?
不要替傷害你的人辯解。
別因為某個人有一些優點,便否定你情感受傷的事實。
﹟ 我與逆境──我會失敗和犯錯,都是因為「我不夠好」?
遇到困境時,如果常常陷入「都是我的錯」的迴圈中,
試試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專注在自己可以「做什麼」。
每當你陷入自我懷疑時,本書將能加強你的自我覺察,
目的不是要找出「誰有錯」,而是體會到「這不是你的錯」,
並讓你能從痛苦迴圈中解脫,重新獲得獨立和自由。
作者簡介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PsyD)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專門為「情緒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提供個人心理治療,曾任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和歐道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包括《假性孤兒》、《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和《你該成為什麼樣的人》(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為《潮流女性》雜誌撰寫每月專欄文章。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市。 個人網站:www.drlindsaygibson.com 譯者簡介 洪慈敏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國際關係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現為專職口筆譯者。
作者簡介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PsyD)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專門為「情緒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提供個人心理治療,曾任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和歐道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包括《假性孤兒》、《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和《你該成為什麼樣的人》(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為《潮流女性》雜誌撰寫每月專欄文章。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市。 個人網站:www.drlindsaygibson.com 譯者簡介 洪慈敏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國際關係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現為專職口筆譯者。
目錄
- 好評推薦
- 引言 沒有人教你的事
- 第一部 我與自我——如何保護和照顧自己
- 一、把自己擺前面
- 01 與自己打好關係
- 02 你有存在的權利
- 03 自我認同的陷阱
- 04 為自己感到驕傲
- 05 傾聽靈魂的聲音
- 二、保護我的情緒
- 06 解開親情的束縛
- 07 設立界線很自私嗎
- 08 為什麼會情緒疲勞
- 09 當情緒受了傷
- 10 清除內在的木馬程式
- 三、尊重內在世界
- 11 選擇對的內在聲音
- 12 情緒的用處
- 13 為什麼會恐懼
- 14 人是怎麼陷入憂鬱的
- 四、照顧自己的情緒
- 15 自我照護跟自我放縱不同
- 16 情緒安全的重要性
- 17 心理健康儀
- 18 寫作是一種療法
- 19 向大自然學習
- 第二部 我與他人——與外在世界相處
- 五、人際關係議題
- 20 關係經濟學
- 21 彈簧效應
- 22 愛情咖啡館
- 23 剛剛好先生和剛剛好小姐
- 24 該留下,還是該離開?
- 25 當個關係領袖
- 26 情緒成熟的重要性
- 六、有毒的人
- 27 支配者
- 28 機關槍演說家
- 29 疏遠者
- 30 但他是個好人
- 31 親愛的收費員先生
- 32 人群裡的狼
- 33 為什麼要原諒
- 34 別怪我父母
- 35 見見你的製造者
- 七、被好好對待的感受
- 36 羅傑斯先生喜歡你
- 37 達賴喇嘛希望你快樂
- 38 我從牙醫學到的事
- 39 尋找對的精神導師
- 40 寵物給我們的愛
- 八、情緒成熟的教養
- 41 關於孩子的真相
- 42 教養的最高機密
- 43 用讚美打亮對方
- 44 如何安撫外向者
- 45 如何安撫內向者
- 46 不知感恩的孩子
- 47 Z世代駕到
- 48 接受青少年的不成熟
- 49 為什麼愛因斯坦不踢足球
- 50 孩子的進化
- 51 父母的畢業典禮
- 第三部 我與逆境——面對挑戰的心態
- 九、接受真實人生
- 52 這是個野蠻世界
- 53 逼不得已的國度
- 54 培養騾子思維
- 55 撤退的時機
- 56 珍惜你的關卡守衛
- 57 美式足球的教訓
- 58 人生的學費
- 十、減輕壓力
- 59 你對壓力上癮了嗎
- 60 花九十秒讓自己感覺變好
- 61 批判不能當飯吃
- 62 克服社交焦慮
- 63 當心你的機器思維
- 64 停止自我批評
- 65 追求完美
- 66 找到自己的節奏
- 十一、善待自己
- 67 發生問題不是壞事
- 68 把焦點放在追求結果
- 69 挑戰負面偏誤
- 70 說自己的故事
- 71 生活處處有教練
- 72 跨越恐懼的界線
- 73 別說自己懶
- 74 為你的心騰出空間
- 75 生活即藝術
- 76 你的餘生,你決定
- 後記
- 致謝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