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有空冒險:青年女子山海探尋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22
    460
  • 分類:
    電子書旅遊旅遊遊記台灣遊記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施靜沂 追蹤
  • 出版社: 白象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9/01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細膩記錄一位臺灣青年女子從都市邊緣、內在孤獨、發聲困境,走入花東山海與原鄉藝文場域的心靈旅程。
◎在現代社會、原民文化、山岳旅行與自我認同中探尋與反思,並在山海、星空敞開的空間裡追覓自己的人生方向。

該做哪類工作,和怎樣的人們一起冒險探索?
工作學業路上,有時感到(被他人言語想像)鎖在特定時空,
少了視野與雋永氣息⋯⋯
那如何在靈魂嚮往、現實挑戰間走出強韌獨特的我?

走過攀登多座高山,在原鄉藝文和各類親友相遇分離,
對上一雙雙陌生又熟悉、好奇又善意的眼眸,
聆聽拆解在地藝術文史,吞吐比臺北清淨些的空氣⋯⋯
慢慢走向更精準自信與感恩的「讀書的旅人」。

上卷,梳理身為臺灣青年女性面臨的職涯、心靈挑戰,
並探索原漢關係的分合與困境;
下卷,將原鄉藝文參訪見聞、山海探尋的感想整理成札記,
登臨玉山、雪山、嘉明湖、合歡山、能高越嶺西段、阿里山⋯⋯,
一次次視野開啟與嶄新相遇,造就心境、狀態的轉換。

由此思索重男輕女、功利思維、學術職涯、社會變遷,
比對祭儀傳說文獻、原鄉歷史、山河海邊的族群故事,
每一篇文字都如同星空下的一道流光,引領讀者共感共思,
藉此書寫回顧,分享與省思記憶及經驗中的文化縱谷山海。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582.pdf

作者

施靜沂

1988年生於臺北,家族來自南臺灣,金星水瓶創作者。會計學學士、臺灣文學碩士,現為臺大臺文所博士候選人。少時參加多年童軍、漁服等服務性社團,從小學鋼琴、心算等才藝,但最熱衷於寫作和天馬行空想像思考,後因研讀原住民藝文、學術與登山,開啟生命書寫及有計畫的心靈冒險。
一路走來參與公益報導、財務、教師、編輯等工作,本書改寫自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學 類)成果;(2020、2021、2022)表演藝術評論專案成果撰文刊於表演藝術評論臺。

目錄

序 椰林.星空下的流浪與冒險

上卷
一、城市椰林漂流心
1 白浪裡的黑羊,城市漂流心
2 單車換宿營隊,蹓躂縱谷山海
3 命運的交錯繚繞與逝去的留學夢
4 椰林淘沙撿金,印象派鋼琴少女
5 馬拉松練跑~追星~找力量
二、郊山野營練習曲
1 穿越初冬雲霧,加羅湖畔野營
2 遠方的友誼──象山.金瓜石茶壺.半屏山小縱走
3 凝視與再訪傷痕的太魯閣峽谷

下卷
一、花東旅居.部落參訪
1 豐田換宿、編輯工與口簧琴的玄機
2 仲夏之七美漁服隊與磯崎海海音樂市集
3 一起哈拉基地,富里生態人文研習
4 初訪布谷拉夫與內本鹿布農山林
二、東海岸藝文展演.星星.神話
1 那些年,南迴與東海岸的旅宿.飄泊時光
2 思索藝文職涯,看見原鄉開發及法案爭議的嚴重性
3 觀演行為藝術,神遊港口、靜浦部落戰爭史
4 參訪藝術節與阿美族illisin相關的神話
5 走進國際民族誌影展與都蘭阿米斯音樂節
三、青年女子高山旅行
1 夏秋走訪──能高越嶺古道西段.水社大山.奇幻霧雨的嘉明湖
2 披星戴月之臺十四甲與花季的合歡山.馬赫坡部落
3 當下與未知的禮物,白雪皚皚的雪山及玉山主峰獨攀
4 山河溯源──麻豆大地藝術節、山海圳周邊及阿里山日出之旅
5 輕裝探尋──秋冬的塔山及特富野古道

序/導讀

序 椰林.星空下的流浪與冒險

回想過去,之所以很少在他人面前袒露自我,或歸因於內心的防衛機制使然。為了遠離──不太吃白米飯與正餐,很少聚餐或參與人生進度比賽就被指為「不合群」,我慢慢習慣遠遠觀察別人。
後來反思這些事時想到,以前在語言中心上日文時老師聊過──日本人很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當時的潛臺詞是:女性若要到日本發展,最好不要太特別,特別意味著不合群,可能被霸凌或視為変な人(怪咖)。想著想著就摸摸鼻子,知道大概沒機會赴日發展了。這又讓我想起,小時候雖然成績很好,卻常感覺和別的同學有距離,但我的好成績不是因為特別用功,而是沉迷於各種課外讀物、奇幻武俠,加上五歲拿過心算全國第一,七歲心算十段,贏得二、三十個珠心算獎盃,程度自然比別人好一些。
後來在校園生活中,慢慢對比較失去興趣,反而熱衷思索:討厭、不能接受什麼,並循此眼光,體察周遭人們對我的敵意、善意、試探與好奇,進而摸索出:要成為「出世」的大人,成績學歷如何倒其次,「做人」如何(面面俱到、吻合他人想望或令人敬佩)更要緊。老實說,我有時會摸不清,在校園、職場與比賽時要扮演何種角色,因而有時會困在「想成為的」和「別人要我扮演的」之間,沒能好好地做自己。這種自我的默默後退,有點接近愛爾蘭小說《像這樣的小事》(Small Things Like These, by Claire Keegan)中,一直想為鎮上失怙少女做些什麼,卻面臨來自太太、教會地緣政治阻力的好爸爸費隆。雖然我不是事業小成、想幫助少女的大叔,但每當談到在做非營利的事就會接收到:「做這些有什麼好處?」的眼光。
身為常讀到別人心思又不能直說之人,對此無疑地常感到心冷;從十幾歲參加學校童軍團、二十歲參加大學離島服務社、跑公益報導,三十歲做原住民文學藝術研究,都對這類眼光再熟悉不過;因而後來漸漸把自己歸為「不被了解的人」;但也是直到閱讀《像這樣的小事》這本得大獎的愛爾蘭小說才發現,自己好像沒那麼孤獨,因為在書的世界仍可能遇到三觀相似的作家,這或許是過了二、三十年仍沒放棄寫作的原因。
後來慢慢發現,光從社會公益思索很多事仍有侷限,因而走上學術的路。在研究旅途中意識到,二十五歲後周遭人們投射到我身上的眼光變成「有沒有找到穩定高薪的老公」?這般「我為你好」的談話常讓人手足無措,好像過去花那麼多時間受教育、寫作、比賽、獲得好成績都是為了「表演/現出俗世的幸福」。但直抒這類不滿大概會被直接套進「激進女性主義者」之類的貶義框框,但我常常只是想遠離父權機制對我探索靈魂與生命目的(life purpose)的阻撓。
考上碩班並開始寫碩論後,與不同調的人們自然疏離,也在研究旅程中發現,原住民族學術的事和我本人之間好像存在一種命運的相似──不太被這社會擁抱了解。過去部落時代幾乎沒有父權壓抑女性,女性也沒要透過競逐父權紅利、自我異化取得資源,但一旦平埔、原民血脈的女性進到漢人社會,好像便得「適應」父權;若不這麼做,便可能遭逢──努力效果減半的後果;比如如果「不夠女人、不夠討好」便很可能被認為不夠格;善良聰慧溝通能力不錯並不等同於會受重視與喜歡。
三十歲後,認真思索念博班的事情後順利考到學校,並連續數年擔任表演藝術評論臺的專案評論人,這讓我有機會常參訪花東藝文展演,將待在城市的鬱悶拋開,大膽遵循自己的旅行思路,寫一些類散文與類田野筆記。這是《有空冒險:青年女子山海探尋》成書的由來;對我來說,因為在花東看到與自己類似之人,便覺得這些旅程像一張張過濾保守惡言、噩夢與焦慮的捕夢網,讓我藉由看見舞臺上的他人,再轉身發掘過去未曾認識的自己。後來為了有所突破,索性開啟登山、馬拉松的訓練,慢慢將自己鍛鍊成接近理想。
但即使這些年來身心靈趨於穩定飽滿,仍發現喜歡的書、所做的研究對很多人來說「太遙遠」,並感受到──不覺得原住民藝文重要、專業的眼光。覺得這大概反映了原漢心靈的遙遠──一端是貼近土地、盼透過文化傳統的充填朝向提升與超越,另一端則常透過比較誰更華美絢爛多金確認存在感,認為臺灣文化/社會的能動性和「沒有錢」的原住民沒什麼關係;即使之中都不乏地緣政治的運/操作,但這幾年我確實從臺北沒有的大山大海學到──如何在面臨表裡不一與荒謬時盡可能穩住,以清朗夜空中的銀河、繁星、月光為依歸,不輕易痛苦迷惘。
本書上卷八篇自傳式紀行散文,梳理身為臺灣青年女性面臨的職涯與心靈挑戰,從身心合一或分裂的角度思索「漢化會繼續嗎?若繼續下去,有平埔、原民血脈及原初靈魂記憶之人是否終將遺失自己?」等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課題。這是因為大學時曾因就讀的管理學院沒開設臺灣文史課程而在教學意見表衝動寫下:「臺灣島嶼源遠流長,有很多不同族群的故事,為何我們的教育只聚焦在服務資本主義財團的法規與財會知識……?」等義憤填膺。後來如此憤慨化為我施展(自以為的)學術冒險的動力──把許多選修學分「典當」為有益於解答內心疑惑的文史哲、外文與戲劇課,因為無法眼睜睜看著快分裂的自己吞噬掉想合一的。
回首童年,十歲時寫過在屋頂上看星星的詩,搭配色鉛筆塗鴉,做成手工書在圖書館參展。從小無論畫畫寫作,都喜歡創造空曠獨特的異想世界。長大後還是喜歡自然精靈在我周遭,山野空曠卻溫煦、細胞在寧靜中振奮的靈動美感。大自然的生命力與奇蹟,似乎是多數都市人小看或沒想像過的事,年紀越大越這麼認為。
本書下卷十四篇長文,以花東藝文神遊與山海探尋為主,將這幾年親山臨海、參訪原鄉藝文的感想整理成札記,摻入對重男輕女功利思維、學術職涯、社會變遷、祭儀傳說與文獻的記錄與反思,對原鄉藝文、高山世界的理解與走進;盼藉此書寫與回顧,分享與省思記憶與經驗中的文化縱谷山海。

試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582.pdf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364658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3*17*1.6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