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我們就此分手吧:從兩個人到一個人、最暖律師淚光閃閃諮商日記
內容簡介
	#引發23萬讀者共鳴
	#崔律師熱淚揪心的法庭日常
	
	P律師_FB專頁漫畫法律人生經營者/《法官的日常》作者 暖心推薦
	
	【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找出幸福的答案……】
	我的專長是吵架,興趣是安慰;
	為人諮商是我的天職,幫人辯護則令我感激;
	我稱自己是「離別與關係的專家」。
	當人們來找我時,常常是人生陷入最無助的時刻——
	「他打了我十幾年……現在卻叫我滾出去。」
	「我那麼疼愛孩子,結果老婆說那不是我的小孩。」
	「我在外面工作也很累,怎麼會連家事都是我的責任!」
	「這個錄音可以作為外遇的證據嗎?」
	「他根本是跟酒結婚,每天都在喝酒……」
	站在法庭上,可以合法「吵架」的我,
	面對傷痕累累的兩人關係,雖然光怪陸離,
	但我總想找到安慰人心的證詞;
	聽到狗血劇般的情節,讓我瞠目結舌,
	但在動用法律之前,我想先傾聽和對話;
	從陌生人變為家人、從相愛而結婚,
	但如果走到看見對方就成為痛苦心碎的存在這一步,
	我會站在你這邊,一起往更深刻的幸褔,做出決定。
	
	本書特色
	
	★★★最暖的崔律師,淚光閃閃十年諮商筆記——
	◎替委託人找回愛的「遺失碎片」。
	◎傾聽委託人的世代故事,爭取權利,償還「心的債務」。
	◎遞上面紙,擦乾委託人的眼淚。
	◎律師的價值,並不只是讓委託人順利離婚才能體現。
	◎沒有資格去計較委託人的對錯,只能成為他們的盾牌。
	◎每次遇到突破人生困境的委託人們,就是最棒的老師。
目錄
	3 序
	
	◆第一章_ 於是,我成了離婚律師
	16 沒想到會成為律師
	23 _反正妳都會吵我上課,妳先出去!
	25 爸爸是對的
	28 於是,我成了離婚律師
	34 _律師要做到什麼程度?
	37 別告訴別人你的職業
	46 _離婚律師的結婚祝福曲
	47 連醫院也不能去了,真是的
	55 在暴力的恐懼面前
	63 _領悟了何謂真正的恐懼
	66 我留長髮的原因
	74 律師!你怎麼換說法了?
	80 我的第一次證人詰問
	89 _法庭是能合法吵架的場所
	92 孤獨的律師美食家
	
	◆第二章_ 專長是吵架,興趣是安慰
	96 離婚律師,結婚了
	100 _無法把我的案件委託給未婚律師
	102 這輩子是第一次結婚
	114 _該和怎樣的人結婚
	116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132 離婚事件的真正主角
	136 像所羅門王的法官
	148 _把諮詢做好的秘訣
	149 極限職業─父母
	160 沒有終點的時間之旅
	172 _我們都欠了上一個世代一些債
	174 昨天的朋友是今天的敵人
	177 我們有辦法分開嗎?
	183 _律師,我不離婚了,對不起
	184 尋找失去的碎片
	
	◆第三章_ 我們到此為止吧
	188 從頭到尾都是謊言的婚姻
	200 最好還是見面解決吧
	203 _忙著討生活
	205 兩個朋友的殘忍聖誕節
	222 悲傷的家人證詞
	233 結婚的核心是夫妻
	245 _最後大家都只在乎自己的孩子
	247 曾經當過專業間諜的人
	256 遲來的告白
	266 最後一次親暱的稱呼
	268 祖父母探望孩子的權利
	278 家事法庭的點滴
	281 _我的選擇才是我人生的正確答案
	
	◆第四章_ 都是為了幸福才做這些事
	284 準備好離婚了嗎?
	290 _離婚律師絕對不會要人別離婚
	292 終於分開之後
	295 媽媽是律師
	298 1980年代出生的人們常見的離婚原因
	310 _結了婚的朋友都說別結婚
	312 逢年過節的明智選擇
	319 一點都不爽快
	325 _家暴Me Too
	327 無論是愛還是分開,都講究時機
	336 刺激的歡喜時刻
	341 後記
序/導讀
	作者序
	
	有些人要獨處時才會感到自在。
	但如果問他們獨處時是否最感到幸福……
	回答「是」的人,似乎不會太多。
	因為自在與幸福,有著些微的差異。
	我們明知道獨處時最自在,卻仍不斷追求幸福。
	我們持續愛著,
	不明白想跟這個人生活的感情,
	究竟是真實還是錯覺。
	就在做出選擇的那一刻,
	成了兩個人,開始共度人生。
	我們明明知道,
	跟某人一起生活這件事非常不方便。
	卻因為彼此都是第一次與他人變成家人,
	於是相愛的兩個人一再爭吵。
	彷彿永無止境的爭吵到最後,
	我們會在不適與幸福之間找到妥協的方法,
	並進一步學會更深刻的幸福。
	我們也會回歸成一個個體,
	選擇幸福的樣貌。
	人們相遇、分離,
	然後結婚、離婚。
	為了兩個人一起生活而結婚,
	離婚後再重回一個人的生活。
	時而幫助人們離婚、時而阻止人們離婚,
	這是一個律師的故事。
試閱
	〈該和怎樣的人結婚〉
	
	「該和怎樣的人結婚呢?」
	也許是因為我工作的關係,遇見未婚的人,常常會聽見他們這麼問。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常說「跟誰結婚都差不多啦」,離婚律師做了這麼久,似乎能理解這是什麼意思。那不是一種悔恨感,不是在說不管跟誰結婚都沒什麼了不起,而是在說無論跟誰結婚,要共同相處數十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說的是人際關係的本質。
	我經常發現在朋友之間或在職場上獲得好評的人,在家庭裡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問題。也看過一些犯下刑事案件,仍獲得配偶支持的人。所以該和怎樣的人結婚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過從事這份工作的同時,我也有了未來等孩子長大之後想對他說的話。那就是:「跟會吵架的人結婚。」不吵架的人絕對是無條件忍讓,這樣反而不好。知道吵架的時候才能清楚傳達自己的主張,好好依照彼此的理想調整狀況的人,才是能做好每件事的人。
	在訴訟的過程中,我也遇過許多刻意隱藏自己真實想法,挑起無謂的爭執以模糊論點,最後卻無法將自身觀點傳達清楚的人。即使忍不住委屈、憤怒,氣得想要落淚,都不應該直接將情緒宣洩出來,而是要以更明智的方式表達。我在這麼多年的婚姻生活與社會生活中,領悟到這一點確實至關重要。擅長吵架,真的很重要。
	
	〈律師,我不離婚了,對不起〉
	
	開庭之前,結束所有諮詢之後,我帶著當事人的憤怒與痛苦,用要把鍵盤敲碎的氣勢寫著訴狀,這時突然收到一封簡訊。
	「律師,我不離婚了,對不起。」
	這是常有的事。但聽到當事人這麼說,我的感受非常奇妙。我居然會因為其他夫妻和解而得到道歉……於是我收回放在鍵盤上的手,回了封訊息說:
	「不需要抱歉。不,你不應該跟我道歉,請你們一定要幸福!」
	
	〈忙著討生活〉
	
	為客戶諮詢久了,發現很多人都說衝突的原因是「忙著討生活」,我對這句話深有同感。結婚前,討生活的問題似乎不至於徹底占據我的身心,但以夫妻的名分跟別人綑綁在一起、多了家人之後,責任感卻越來越重。「愛」這樣的情感,不知不覺間被我們丟得很遠。
	討生活已經很累了,我們不僅無法認同、撫慰彼此的辛勞,甚至像在競爭似地主張自己比對方更忙。無論是在工作場域還是在家中,我們的心都無法安放。
	我認為,這種夫妻之間的衝突或情緒爭吵問題,絕對不只有發生在來找我的人身上。我相信大多數的家庭,肯定都至少經歷過一次這樣的問題。
	以前我曾聽一個朋友說過,一個人在跟別人吵架的時候,要思考「這個問題是因為對方跟我都身心俱疲才會發生,還是對方真的對我做了無法挽回的事」。仔細思考過後就會有答案。如果是前者,那只要有讓彼此能夠輪流說出心聲的機會,情緒的團塊大多都會如雪融般消失。
	我們可不能因為忙著討生活,就忘了自己想要跟誰一起生活。當然,這是很困難的問題,對我來說也依然是。想必是每一對夫妻一輩子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我的選擇 才是我人生的正確答案〉
	
	「你的選擇,才是你人生的正確答案。」
	這是某部連續劇裡出現過的知名台詞,這句台詞一出場就帶給我很大的衝擊。因為活了這麼多年,從來不曾聽任何人說過「我的選擇就是人生的正確答案」。我們最常聽到的,或許反倒是「我可能會是錯的」也說不定。
	人生在世都需要與人建立關係,能完全由自己決定的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多。小從挑選午餐菜色,大到選擇自己的職業等皆是如此。想回應家人的期待、得到周遭親友的稱讚、過上人人稱羨的生活就是人的本性,因此很多時候似乎也無可奈何。況且我們成長在隨心所欲地做選擇,就會受到批判的社會環境。
	那些因為配偶外遇、施暴等問題,導致婚姻生活苦不堪言,最後決定結束這段婚姻的人,經常會說:
	「是我都只想到自己嗎?」
	「對父母感到很抱歉,都不敢跟他們說。」
	「如果那時我再多忍耐一下,事情就不會變成這樣了吧?」
	「通常這種情況,要怎麼做會比較好?」
	會說這些話的人,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已經忍到極限、已經努力到極限的人。他們覺得自己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並想藉著這些問題來釐清這樣是否已經符合世界的標準。每當面對這些問題,我都會說:「我是來幫助各位的人,不是替各位做選擇的人。」然後會補充說:「只要您做出選擇,我會盡自己所能幫助各位,但若您對選擇還有疑慮,我建議您可以再努力一下。」
	無論這世界說什麼,都希望人們可以傾聽自己的聲音。無論是被質疑為何要過這種生活、被責罵繼續忍耐下去就是傻瓜,或是被批評因為一點小事就草率決定離婚,不管別人是否批評你,都希望你能記得,正確答案就在你心裡。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