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易經真EASY(國際雙語版)

9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所含的思想,乃是我中華民族的共同智慧。中國有兩大思想流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後來佛教傳入中國,而且教義也中國化。它們都共同享有這《易經》的主流思想。今分別敘述如下:

一、太極之道:《易經》雖然認為宇宙充滿相對的因素,也就是陰、陽;可是又認為陰、陽是由「道」或「太極」出來的。所以宇宙萬有之起源,是道,又叫太極。這在哲學上是一創見,與唯物、唯心的傳統主張有不同之風貌。唯道論目前在祖國大陸的學者專家中,更是風靡一時。

二、變與不變:宇宙是時時變異的。我們為了生存和群體的利益,要會應變。但是變中有一個不變的原理,來支配著一切變化。正如氣體的變化,千千萬萬,可是都遵從氣體反應定律:這不變的規律一樣。

三、知幾見幾:又稱「先知精神」。任何變化之前,都有一些預兆,這叫做「幾」。聰明的人能「知幾見幾」,為自己逢凶化吉,也指導人們趨吉避凶。

四、防患未然:一切災難,愈早應付越好,最好在未發生時就能預防。「預防重於治療」,這是指疾病說的,但也能應用到一切事上。

五、危機意識:又叫憂患意識。處於安樂,不要忘記危險;生存之時,不要忘記死亡的威脅。不要只看眼前,更要有遠見。

六、仁義道德:仁義道德,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也是各宗教所共同推重。雖有小異,卻是大同。目的只是找出一個人間、宇宙最恰當、適合的原理來遵從。
《易經》因為經過歷代儒者之手加以詮釋、發揚,所以仁義道德也可說成為《易經》思想的一部分。而道家發揚自然主義,清心寡欲的一面,佛家發揚斷絕妄想煩惱的一面,都可以與《易經》搭上線。

七、物極必反:凡事物走到極點,就會有相反的結果。所以,由下位越往高走本來越好,但走到最高(上),反而不好,所謂「樂極生悲」。
反之,在壞卦中,初爻只是壞的起頭,越往上越嚴重,可是到最上,反而又有轉好的跡象。所以,在順境中,不要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不要懷憂喪志。永遠以旺盛的生命力,面對人生的一切遭遇。

八、好生之德:中國人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易經》說:「生生之謂易。」也就是說,《易經》的精神,老天的心意,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順順利利,安安穩穩地活下去,並且子孫繁昌,蔓延到無窮。

《易經》的原理,是中華文化的制高點。可用在預測、學術、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技、工商、建築、宗教……等方面。甚至電腦的二進位數學,與陰陽(零、一)也可拉上關係。原子構造的八偶體,與八卦也可拉上關係。《易經》能夠成為當代的顯學,不是沒有原因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