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佛教的基礎知識
公元前500多年,悉達多在古印度伽耶村菩提樹開悟得道,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教的歷史自此展開。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佛教已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宗教,它的教義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本章要為你介紹的內容。
001 ■ 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西元前566~前486年)所創。他於二十九歲那年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而悟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由於悉達多的父族為釋迦族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自創立後,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在東漢初年自西向東傳入中國。
確切地說,「佛教」的含義是指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意思,因此佛教並非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哲學,把佛教當成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它的具體含義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之道。
佛不是萬能的,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引導我們如何憑自己的努力得到解脫。
002 ■ 佛教三寶是指什麼?
佛教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它們是佛教教法和證法的核心。
佛寶,指已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要成就圓滿佛道,則須修成佛身與佛德。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佛德也有三:智德、斷德、恩德。
法寶,為諸佛之教法,包括三個要素:以涅槃解脫,常樂我凈為體性(目標為得清凈法身);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三十七種修行方法);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傳授佛法的法門,可分為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究竟悉檀四類)。
僧寶,即依佛法如實修行者,這也可分為三種:義僧、賢聖僧、福田僧。義僧,是指那些以法相之身居於世間的佛,他們可以隨機緣幻化出不同的外相,而真實之相從來不曾被人所見,他們在暗中護佑著芸芸眾生。賢聖僧,是指見道位以上的聖賢,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在大乘指初發心以上的菩薩。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僧人,雖未證道果,但也能蔭庇眾生。
003 ■ 什麼是六道?
六道,是佛教輪迴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前三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善,為三善道;後三道因作業較惡,為三惡道。世間一切眾生因不善業投生三惡道,因善業投生三善道,皆在這六道中生死輪迴,只有佛、菩薩、羅漢跳出三界,不入輪迴。
一、天道,居於天界,福報最好。但由於享樂誘惑太大,很難靜心修行,而且因為他們福報用盡,下生多投生於三惡道中。
二、阿修羅道,與天道福報相去不遠,但因心中有妒恨之心,好勇鬥狠,不思修行,常與天界作戰,死後多墮落於三惡道。
三、人道,即世間人類,雖無天道的好福報,但有苦也有樂,最適宜修持佛法,可藉此機緣修行達到覺悟,超脫輪迴。
四、畜生道,因殺生而投入此道,受自然與人類的奴役之苦。因天生愚痴,大多缺乏修行機緣。
五、餓鬼道,多因不肯施捨、偷盜、見難不救的業因而投入此道。餓鬼們大多承受著在黑暗中流連的飢渴不堪的痛苦,他們整日受苦,無心修行。
六、地獄道,最重惡業者會投生於此道中,歷幾十萬億年才可能離開此道,因為太苦而無暇修持佛法。
公元前500多年,悉達多在古印度伽耶村菩提樹開悟得道,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教的歷史自此展開。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佛教已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宗教,它的教義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本章要為你介紹的內容。
001 ■ 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西元前566~前486年)所創。他於二十九歲那年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而悟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由於悉達多的父族為釋迦族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自創立後,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在東漢初年自西向東傳入中國。
確切地說,「佛教」的含義是指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意思,因此佛教並非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哲學,把佛教當成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它的具體含義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之道。
佛不是萬能的,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引導我們如何憑自己的努力得到解脫。
002 ■ 佛教三寶是指什麼?
佛教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它們是佛教教法和證法的核心。
佛寶,指已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要成就圓滿佛道,則須修成佛身與佛德。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佛德也有三:智德、斷德、恩德。
法寶,為諸佛之教法,包括三個要素:以涅槃解脫,常樂我凈為體性(目標為得清凈法身);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三十七種修行方法);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傳授佛法的法門,可分為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究竟悉檀四類)。
僧寶,即依佛法如實修行者,這也可分為三種:義僧、賢聖僧、福田僧。義僧,是指那些以法相之身居於世間的佛,他們可以隨機緣幻化出不同的外相,而真實之相從來不曾被人所見,他們在暗中護佑著芸芸眾生。賢聖僧,是指見道位以上的聖賢,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在大乘指初發心以上的菩薩。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僧人,雖未證道果,但也能蔭庇眾生。
003 ■ 什麼是六道?
六道,是佛教輪迴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前三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善,為三善道;後三道因作業較惡,為三惡道。世間一切眾生因不善業投生三惡道,因善業投生三善道,皆在這六道中生死輪迴,只有佛、菩薩、羅漢跳出三界,不入輪迴。
一、天道,居於天界,福報最好。但由於享樂誘惑太大,很難靜心修行,而且因為他們福報用盡,下生多投生於三惡道中。
二、阿修羅道,與天道福報相去不遠,但因心中有妒恨之心,好勇鬥狠,不思修行,常與天界作戰,死後多墮落於三惡道。
三、人道,即世間人類,雖無天道的好福報,但有苦也有樂,最適宜修持佛法,可藉此機緣修行達到覺悟,超脫輪迴。
四、畜生道,因殺生而投入此道,受自然與人類的奴役之苦。因天生愚痴,大多缺乏修行機緣。
五、餓鬼道,多因不肯施捨、偷盜、見難不救的業因而投入此道。餓鬼們大多承受著在黑暗中流連的飢渴不堪的痛苦,他們整日受苦,無心修行。
六、地獄道,最重惡業者會投生於此道中,歷幾十萬億年才可能離開此道,因為太苦而無暇修持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