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準備兩個砧板
只用一個砧板處理所有食材並不是好辦法,建議最少準備兩個以上,並分成「蔬果用砧板」與「魚肉用砧板」,使用起來也比較衛生。有餘力的話,也可依照食材種類來準備砧板,不過相較於砧板的數量,善加保養更重要。
※如何保養砧板
將使用過的砧板清洗乾淨並殺菌是相當重要的事。如果使用的是木製砧板,當食物卡在刀痕處時,細菌就會在此繁殖,因此使用過後記得用粗鹽擦拭,然後再用清潔劑擦一次,接著才用水清洗乾淨,此時,如果使用熱水清洗切過魚肉類的砧板,魚肉的味道就會滲入砧板裡,因此比起使用熱水,我更建議使用冷水清洗,用冷水刷拭後,再潑上滾水,以便去除殘餘的細菌。洗好後,可將砧板放在通風良好、陽光曝曬處,待木頭完全乾燥後再收納起來。
如果使用的是塑膠砧板,建議先用白醋擦拭,接著用清潔劑刷拭一次,最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如何挑選廚用刀
一般常使用的刀具為水果刀與菜刀,如能根據不同用途使用正確料理刀,下廚時會更輕鬆。做菜時,最常使用的基本菜刀可依刀刃形狀大致分為兩種,刀刃呈現流線型的為西式主廚刀,有重量且刀尖銳利,適合用來切魚肉類;刀刃呈現一字型的為中式菜刀,重量輕巧且刀尖圓渾,用來處理蔬菜、魚肉類,十分方便。
a.最常見的廚用刀,刀刃面積大且銳利,適合用來切肉類、蔬菜等大部分的材料。尖銳刀尖適用於切割肉類。
b.既鋒利又長的廚用刀,適合用來將排骨、白切肉等肉類切成片,或是處理魚肉。
c.中刀,適合用來處理西瓜或鳳梨等體積龐大的水果。烹煮少量食物時,可代替菜刀使用,相當方便。
d.水果刀,體積小且輕巧,刀刃短,主要用來切或削蔬菜、水果的外皮。
(圖說)西式主廚刀
中式菜刀
※南瓜去籽後再保存
沒切開來的南瓜可以擺上好一段時間,可是一旦切開,南瓜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從蒂頭處開始腐壞。如果家裡有切開來的南瓜,可以去籽後再挖出果肉,再用保鮮膜牢牢包起來並放進密封袋內,並放入冰箱蔬菜櫃保存,就能保存久一點。※冰箱裡的青蔥花盆
青蔥是放在醬料裡或是最後用來提味時才會少量使用的食材,屬於很難一次就全部用完的材料之一。如果想長時間保存新鮮青蔥,可以先將泥土去除,然後在未切掉根部的狀態下拔掉泛黃的葉子與枯葉。第一階段處理完後,預留根部的1mm左右再剪掉,但不要完全剪光,這樣蔥的水分才不會流失,也能維持新鮮度。將剪成15公分長的青蔥根部朝下,整齊插在鋪有濕廚房紙巾的寶特瓶裡,立起來放在冰箱門上保存,使用時再一支一支拿出來,十分方便。
※蒜末變綠了怎麼辦?
用來當佐料使用的大蒜,要使用時才搗碎相當麻煩,所以我們通常會一次搗許多量再保存起來,可是如果放在冰箱後再取出使用,蒜末有時候會變綠。許多人會擔心變綠的大蒜是否能夠使用?變綠只是蒜酶作用下所產生的現象,並不影響食用安全。假如你還是很討厭變綠的大蒜,那我建議將蒜末冷凍保存,或是搗蒜末時放些鹽巴,就能降低此現象發生。
※一杯米能煮出幾碗飯
用泡水30分鐘以上的白米煮飯,可煮出一碗200~220g的白飯;用1杯沒泡水的生米煮飯可煮出1.5碗白飯。用泡過水的白米煮飯時,米和水的比例是1比1;如果是用生米煮飯,米和水的比例則是1比1.2。
※白蘿蔔的味道會隨著研磨方向改變
研磨用來搭配蕎麥麵的白蘿蔔泥時,白蘿蔔的味道會隨著研磨方向而改變,因此必須依照想吃的口味來改變研磨方向。研磨時以直線方向上下移動白蘿蔔時,會略帶苦味,辛辣味也會隨之增加;以劃圓方式研磨白蘿蔔,雖也略帶苦味,不過可以減少白蘿蔔的辛辣味。
※煮飯水的黃金比例
只要有鍋子、白米和水,輕輕鬆鬆就能把飯煮好,但是要煮出美味可口的白米飯並沒有這麼簡單。白米和水的比例尤其重要,每種白米的含水量都不一樣,飯的味道也會隨著不同的泡米時間而改變。洗米時用手掌輕輕搓洗白米三到四次,直到洗出清澈的水為止,然後浸泡30分鐘以上。
沒泡水就直接煮時,白米會沒辦法均勻糊化,煮出不夠軟的白飯。如果白米泡了30分鐘以上,煮飯時白米和水的比例是1:1;如果煮的是未泡水的米,煮飯時白米和水的比例為1:1.2。另外,如果煮的是新米,白米和水的比例是1:1.1;如果煮的是陳米,白米和水的比例則為1:1.5。※用50℃的水清洗高麗菜後再保存
用50℃的水清洗高麗菜後再保存起來,是日本別府一帶早期流傳下來的祕訣。據說日本為了長期保存新鮮蔬菜,會在溫泉水裡清洗蔬菜,原本擔心蔬菜會不會因為溫泉水的溫度太高而被燙熟,或是馬上枯掉,但沒想到高麗菜反而變得更新鮮。在50℃的水中清洗高麗菜,瀝乾水分後放進夾鏈袋內冷藏保存,就能吃到比用冷水清洗還要來得新鮮的高麗菜。
※如何去除冰箱異味
a.在玻璃瓶或小盒子內放一杯小蘇打粉,再用棉布蓋住瓶口,放在冰箱的角落就能去除異味,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用過的小蘇打粉還可以拿來清洗流理台或抹布。
b.將2~3個十元硬幣裝進小容器內,再放到冰箱裡。硬幣的成分「銅」具有殺菌、除臭的效果。
c.將沒喝完的燒酒放入冰箱內,不用蓋上瓶蓋,此方法具有去除異味的效果。用燒酒浸濕抹布,再擦拭冰箱內部,也是不錯的辦法。
※一人份的歐姆蛋使用三顆雞蛋
表面滑順、形狀完好、切開時裡面呈現恰到好處的半熟狀態,這樣的歐姆蛋最好吃。想要製作出中間鼓起的橄欖球狀歐姆蛋,使用三顆雞蛋剛剛好。如果少於三顆,歐姆蛋外面容易焦掉;如果使用四顆以上,歐姆蛋外面容易裂開,裡面也煮不熟。用三顆雞蛋煮長度約20公分的歐姆蛋最理想。
※煮咖哩時需打開鍋蓋
煮咖哩時,為了讓蔬菜熟透,通常會蓋上鍋蓋再煮。雖然蓋上鍋蓋能縮短烹煮時間,但是水分會濃縮在鍋子內,無法蒸發,使咖哩像水一樣稀,煮也煮不稠。此外,肉腥味也會殘留在咖哩中。因此煮咖哩時,建議打開鍋蓋再煮。
※洋蔥切完要馬上炒
洋蔥炒過之所以會產生甜味,是因為釋出洋蔥特殊香氣與辛辣味的硫化合物一經加熱,就會變成丙基硫醇,進而釋出甜味。硫化合物具揮發性,一旦洋蔥切開來擺上一段時間,硫化合物就會揮發掉,因此洋蔥切完應馬上炒,才能使保持它濃郁香甜的滋味。
※讓枯萎的青菜變新鮮
菠菜、生菜、芝麻葉等葉菜類蔬菜放入冰箱保存時,往往很快就會乾掉無法食用,這時,只要利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讓青菜恢復新鮮。在1公升的水中添加3滴白醋和1/4小匙砂糖,攪拌均勻,再將枯萎的青菜泡入其中20分鐘,如此一來,奄奄一息的青菜就會變得新鮮有活力。※洋蔥也有雌雄之分
超市買的洋蔥有的圓、有的長,雖然偶有差異,但通常圓的是母洋蔥,長的是公洋蔥。更準確的區分方式不是依照外形,而是要透過觀察鱗莖剖面處來判斷,母洋蔥的鱗莖剖面處有凹陷;公洋蔥的鱗莖剖面處沒有凹陷,而是裂開來的。相較於母洋蔥,公洋蔥的鱗莖含有養分,所以根部的味道相對較差。就味道而言,母洋蔥會比公洋蔥好吃。
※增添魚料理風味的燉法
燉魚時,通常會將魚和調味醬一起放進鍋內熬煮,不過我會建議先放調味醬下去煮滾,接著再放魚。這麼做時,魚表皮上的蛋白質會快速凝固,將能有效防止魚的鮮味流失。
※適合軟化肉類的水果
肉類料理常常會添加梨子、奇異果、鳳梨等水果,原因在於水果內富含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奇異果中含有最多蛋白質分解酵素,其次才是鳳梨和梨子。因此,使用奇異果時只需使用極少的量,如果經過太長時間,肉類會因酵素作用而變軟、變爛,要格外注意。建議在馬上要吃的肉類中添加奇異果或鳳梨,要長時間保存的肉類中則是使用梨子。此外,牛肉可搭配梨子,豬肉或羊肉可搭配鳳梨,鴨肉或山羊肉則可搭配奇異果。
※如何炒出軟嫩炒蛋
把炒蛋煮得軟嫩又濕潤很重要,一旦火候大小出了差錯,炒蛋就會變成焦黑色且乾硬。若想做出軟嫩又帶金黃色的炒蛋,最理想的方法是隔水拌炒。用大鍋子把水煮開,再將比鍋子小的平底鍋泡在裡面,以隔水蒸煮的方式炒蛋,就能煮出軟嫩又濕潤的炒蛋。此外,在蛋液裡添加少許牛奶也能做出軟嫩滑順的炒蛋,每顆雞蛋添加1/2大匙牛奶最恰當。
※冰箱收納原理
冷藏室和冷凍庫的收納方式有些許差異。為了讓冷空氣對流順暢,冷藏室必須預留空間,最好不要裝超過七分滿。不過,冷凍庫的門開開關關時容易導致溫度上升、冷凍效率下降,因此打開冷凍庫時為了不讓外面空氣跑進去,裝到九分滿最理想。
a.將麵粉、五穀粉等粉狀食品放入冷凍庫專用的透明密封容器內,再貼上標籤,收納在冷凍庫的門上面。
b.將沒吃完的冷凍食品密封起來,並用夾子夾住,存放在冷凍庫的門下方。
c.魚肉類放入透明的密封容器內,存放在冷藏室最下方的抽屜櫃。若要冷凍,建議先分成單次用量再保存。
d.整理每餐都要吃的小菜並放在托盤上,就不用每次拿來拿去,也能減少開冰箱的次數,避免浪費電。e.將沒煮完的零星蔬菜放在大型透明收納容器內,需要時方便拿取。
f.放入適合冰箱隔層板大小的硬紙箱,劃分好空間再來存放蔬菜,以便確認有哪些蔬菜。
只用一個砧板處理所有食材並不是好辦法,建議最少準備兩個以上,並分成「蔬果用砧板」與「魚肉用砧板」,使用起來也比較衛生。有餘力的話,也可依照食材種類來準備砧板,不過相較於砧板的數量,善加保養更重要。
※如何保養砧板
將使用過的砧板清洗乾淨並殺菌是相當重要的事。如果使用的是木製砧板,當食物卡在刀痕處時,細菌就會在此繁殖,因此使用過後記得用粗鹽擦拭,然後再用清潔劑擦一次,接著才用水清洗乾淨,此時,如果使用熱水清洗切過魚肉類的砧板,魚肉的味道就會滲入砧板裡,因此比起使用熱水,我更建議使用冷水清洗,用冷水刷拭後,再潑上滾水,以便去除殘餘的細菌。洗好後,可將砧板放在通風良好、陽光曝曬處,待木頭完全乾燥後再收納起來。
如果使用的是塑膠砧板,建議先用白醋擦拭,接著用清潔劑刷拭一次,最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如何挑選廚用刀
一般常使用的刀具為水果刀與菜刀,如能根據不同用途使用正確料理刀,下廚時會更輕鬆。做菜時,最常使用的基本菜刀可依刀刃形狀大致分為兩種,刀刃呈現流線型的為西式主廚刀,有重量且刀尖銳利,適合用來切魚肉類;刀刃呈現一字型的為中式菜刀,重量輕巧且刀尖圓渾,用來處理蔬菜、魚肉類,十分方便。
a.最常見的廚用刀,刀刃面積大且銳利,適合用來切肉類、蔬菜等大部分的材料。尖銳刀尖適用於切割肉類。
b.既鋒利又長的廚用刀,適合用來將排骨、白切肉等肉類切成片,或是處理魚肉。
c.中刀,適合用來處理西瓜或鳳梨等體積龐大的水果。烹煮少量食物時,可代替菜刀使用,相當方便。
d.水果刀,體積小且輕巧,刀刃短,主要用來切或削蔬菜、水果的外皮。
(圖說)西式主廚刀
中式菜刀
※南瓜去籽後再保存
沒切開來的南瓜可以擺上好一段時間,可是一旦切開,南瓜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從蒂頭處開始腐壞。如果家裡有切開來的南瓜,可以去籽後再挖出果肉,再用保鮮膜牢牢包起來並放進密封袋內,並放入冰箱蔬菜櫃保存,就能保存久一點。※冰箱裡的青蔥花盆
青蔥是放在醬料裡或是最後用來提味時才會少量使用的食材,屬於很難一次就全部用完的材料之一。如果想長時間保存新鮮青蔥,可以先將泥土去除,然後在未切掉根部的狀態下拔掉泛黃的葉子與枯葉。第一階段處理完後,預留根部的1mm左右再剪掉,但不要完全剪光,這樣蔥的水分才不會流失,也能維持新鮮度。將剪成15公分長的青蔥根部朝下,整齊插在鋪有濕廚房紙巾的寶特瓶裡,立起來放在冰箱門上保存,使用時再一支一支拿出來,十分方便。
※蒜末變綠了怎麼辦?
用來當佐料使用的大蒜,要使用時才搗碎相當麻煩,所以我們通常會一次搗許多量再保存起來,可是如果放在冰箱後再取出使用,蒜末有時候會變綠。許多人會擔心變綠的大蒜是否能夠使用?變綠只是蒜酶作用下所產生的現象,並不影響食用安全。假如你還是很討厭變綠的大蒜,那我建議將蒜末冷凍保存,或是搗蒜末時放些鹽巴,就能降低此現象發生。
※一杯米能煮出幾碗飯
用泡水30分鐘以上的白米煮飯,可煮出一碗200~220g的白飯;用1杯沒泡水的生米煮飯可煮出1.5碗白飯。用泡過水的白米煮飯時,米和水的比例是1比1;如果是用生米煮飯,米和水的比例則是1比1.2。
※白蘿蔔的味道會隨著研磨方向改變
研磨用來搭配蕎麥麵的白蘿蔔泥時,白蘿蔔的味道會隨著研磨方向而改變,因此必須依照想吃的口味來改變研磨方向。研磨時以直線方向上下移動白蘿蔔時,會略帶苦味,辛辣味也會隨之增加;以劃圓方式研磨白蘿蔔,雖也略帶苦味,不過可以減少白蘿蔔的辛辣味。
※煮飯水的黃金比例
只要有鍋子、白米和水,輕輕鬆鬆就能把飯煮好,但是要煮出美味可口的白米飯並沒有這麼簡單。白米和水的比例尤其重要,每種白米的含水量都不一樣,飯的味道也會隨著不同的泡米時間而改變。洗米時用手掌輕輕搓洗白米三到四次,直到洗出清澈的水為止,然後浸泡30分鐘以上。
沒泡水就直接煮時,白米會沒辦法均勻糊化,煮出不夠軟的白飯。如果白米泡了30分鐘以上,煮飯時白米和水的比例是1:1;如果煮的是未泡水的米,煮飯時白米和水的比例為1:1.2。另外,如果煮的是新米,白米和水的比例是1:1.1;如果煮的是陳米,白米和水的比例則為1:1.5。※用50℃的水清洗高麗菜後再保存
用50℃的水清洗高麗菜後再保存起來,是日本別府一帶早期流傳下來的祕訣。據說日本為了長期保存新鮮蔬菜,會在溫泉水裡清洗蔬菜,原本擔心蔬菜會不會因為溫泉水的溫度太高而被燙熟,或是馬上枯掉,但沒想到高麗菜反而變得更新鮮。在50℃的水中清洗高麗菜,瀝乾水分後放進夾鏈袋內冷藏保存,就能吃到比用冷水清洗還要來得新鮮的高麗菜。
※如何去除冰箱異味
a.在玻璃瓶或小盒子內放一杯小蘇打粉,再用棉布蓋住瓶口,放在冰箱的角落就能去除異味,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用過的小蘇打粉還可以拿來清洗流理台或抹布。
b.將2~3個十元硬幣裝進小容器內,再放到冰箱裡。硬幣的成分「銅」具有殺菌、除臭的效果。
c.將沒喝完的燒酒放入冰箱內,不用蓋上瓶蓋,此方法具有去除異味的效果。用燒酒浸濕抹布,再擦拭冰箱內部,也是不錯的辦法。
※一人份的歐姆蛋使用三顆雞蛋
表面滑順、形狀完好、切開時裡面呈現恰到好處的半熟狀態,這樣的歐姆蛋最好吃。想要製作出中間鼓起的橄欖球狀歐姆蛋,使用三顆雞蛋剛剛好。如果少於三顆,歐姆蛋外面容易焦掉;如果使用四顆以上,歐姆蛋外面容易裂開,裡面也煮不熟。用三顆雞蛋煮長度約20公分的歐姆蛋最理想。
※煮咖哩時需打開鍋蓋
煮咖哩時,為了讓蔬菜熟透,通常會蓋上鍋蓋再煮。雖然蓋上鍋蓋能縮短烹煮時間,但是水分會濃縮在鍋子內,無法蒸發,使咖哩像水一樣稀,煮也煮不稠。此外,肉腥味也會殘留在咖哩中。因此煮咖哩時,建議打開鍋蓋再煮。
※洋蔥切完要馬上炒
洋蔥炒過之所以會產生甜味,是因為釋出洋蔥特殊香氣與辛辣味的硫化合物一經加熱,就會變成丙基硫醇,進而釋出甜味。硫化合物具揮發性,一旦洋蔥切開來擺上一段時間,硫化合物就會揮發掉,因此洋蔥切完應馬上炒,才能使保持它濃郁香甜的滋味。
※讓枯萎的青菜變新鮮
菠菜、生菜、芝麻葉等葉菜類蔬菜放入冰箱保存時,往往很快就會乾掉無法食用,這時,只要利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讓青菜恢復新鮮。在1公升的水中添加3滴白醋和1/4小匙砂糖,攪拌均勻,再將枯萎的青菜泡入其中20分鐘,如此一來,奄奄一息的青菜就會變得新鮮有活力。※洋蔥也有雌雄之分
超市買的洋蔥有的圓、有的長,雖然偶有差異,但通常圓的是母洋蔥,長的是公洋蔥。更準確的區分方式不是依照外形,而是要透過觀察鱗莖剖面處來判斷,母洋蔥的鱗莖剖面處有凹陷;公洋蔥的鱗莖剖面處沒有凹陷,而是裂開來的。相較於母洋蔥,公洋蔥的鱗莖含有養分,所以根部的味道相對較差。就味道而言,母洋蔥會比公洋蔥好吃。
※增添魚料理風味的燉法
燉魚時,通常會將魚和調味醬一起放進鍋內熬煮,不過我會建議先放調味醬下去煮滾,接著再放魚。這麼做時,魚表皮上的蛋白質會快速凝固,將能有效防止魚的鮮味流失。
※適合軟化肉類的水果
肉類料理常常會添加梨子、奇異果、鳳梨等水果,原因在於水果內富含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奇異果中含有最多蛋白質分解酵素,其次才是鳳梨和梨子。因此,使用奇異果時只需使用極少的量,如果經過太長時間,肉類會因酵素作用而變軟、變爛,要格外注意。建議在馬上要吃的肉類中添加奇異果或鳳梨,要長時間保存的肉類中則是使用梨子。此外,牛肉可搭配梨子,豬肉或羊肉可搭配鳳梨,鴨肉或山羊肉則可搭配奇異果。
※如何炒出軟嫩炒蛋
把炒蛋煮得軟嫩又濕潤很重要,一旦火候大小出了差錯,炒蛋就會變成焦黑色且乾硬。若想做出軟嫩又帶金黃色的炒蛋,最理想的方法是隔水拌炒。用大鍋子把水煮開,再將比鍋子小的平底鍋泡在裡面,以隔水蒸煮的方式炒蛋,就能煮出軟嫩又濕潤的炒蛋。此外,在蛋液裡添加少許牛奶也能做出軟嫩滑順的炒蛋,每顆雞蛋添加1/2大匙牛奶最恰當。
※冰箱收納原理
冷藏室和冷凍庫的收納方式有些許差異。為了讓冷空氣對流順暢,冷藏室必須預留空間,最好不要裝超過七分滿。不過,冷凍庫的門開開關關時容易導致溫度上升、冷凍效率下降,因此打開冷凍庫時為了不讓外面空氣跑進去,裝到九分滿最理想。
a.將麵粉、五穀粉等粉狀食品放入冷凍庫專用的透明密封容器內,再貼上標籤,收納在冷凍庫的門上面。
b.將沒吃完的冷凍食品密封起來,並用夾子夾住,存放在冷凍庫的門下方。
c.魚肉類放入透明的密封容器內,存放在冷藏室最下方的抽屜櫃。若要冷凍,建議先分成單次用量再保存。
d.整理每餐都要吃的小菜並放在托盤上,就不用每次拿來拿去,也能減少開冰箱的次數,避免浪費電。e.將沒煮完的零星蔬菜放在大型透明收納容器內,需要時方便拿取。
f.放入適合冰箱隔層板大小的硬紙箱,劃分好空間再來存放蔬菜,以便確認有哪些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