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張策五行通臂拳(附DVD)

9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源流傳說
  
通臂拳亦稱通背拳,是我國流傳很久的一門武術。有關源流傳說很多,且歷代相傳皆為口授,所以,究竟始於何代、何人,無正式資料記載。

據老師馬熙春講述,清道光年間(1821年左右),河北省冀縣大郭村人祁信老先生,在河北省固安縣小宮村落戶,以十二趟杆子換得南方郄某通背拳,群眾推崇為「祁家門」。他雖不是通背拳創始人,但他確是承前啟後者,即集舊藝,又益新知,使通背拳在我國北方樹起新幟,得到發展。

祁信傳其子太昌和陳慶等。

祁太昌曾於江南多識名家,對舊日所學又有所創新,稱為少派,尊其父為老派。老派講求舒展爆力,架子開展;少派架勢較小,緊湊靈巧。兩者手法雖有不同,但理法、勁法完全一樣。

王占春先生,河北省良鄉縣黃新莊人,及陳慶弟子。聞北平右安門外白雲觀一道長武術絕倫,及於八月十五毅然趨謁。道長不發一語,從此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6點,先生垂手待立於座側,數月如一日,毫無倦容。迨除夕, 先生方欲轉身出觀,道長忽開目呼之,占春急拜跪懇求, 始收為門下。受教半載,道長引先生到西山某寺,又謁一道長,謂先生曰:「此汝師叔也。吾有事遠遊,不克教汝,在此學藝,可耳?唯汝師叔業三十年斷語,其如何教汝,用心習之為是。」道長去後,先生留山中十八載,已臻化境,通臂之妙,豁然貫通。

而令人所不能及者,身體處處練到,眼中可容指亂攪,若無事焉;脈絡能通能閉,胸腹能合能開,肩臂能伸能縮,伸者長一半,縮者使之無;動力處千鈞,膂力者不能移其身;靈巧處夜間燒香於爐,以槍刺去火滅而香不倒。非爐火純青者,曷克臻此?造詣之精可見一斑。

道長年齡姓名師承秘而不宣,雖經占春一再詢問,迄未示知。據山中老農講老道姓韓,居此數十年,不與外人通,人皆稱韓老道,乃「五行通臂拳」專家也。

先生下山時,道長曾戒占春不准收徒,蓋恐誤傳匪人濟其惡也。

張秀林名策,河北省香河縣馬神廟村人,家傳戳腳、翻子,少年學少林拳,在通州運河畔與王占春先生巧遇。王見其武藝超群,身手不凡,結為摯友,兄弟相稱。為不違師叔所囑,同遊九載,將五行通臂拳傳授與張策。王見其學術已成,乃引拜其師陳慶,互稱師兄弟。

張策以未受戒命,遂廣收門徒,遞帖拜師者三百餘人。部分知名弟子如下:

韓占鼇 周景海 周學伊 張殿華 李祥雲 徐兆謨

張殿英 張喆(族弟) 馬熙春 李慕翰 魯書軒 李樹堂 張以謙 張安普

王竹坡 劉樹義 張殿廷 強雲門 王仲猶 符懋堃  張永清 吳圖南 包青山

劉曉坡 張希恩 王維磒  董秀生
  
所列為一小部分人名,且未按順序先後排列。
  
趙蔭軒、鮑雍士二人為再傳弟子,其藝由張策大師親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