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女學生與腳踏車(節錄)

◆腳踏車與藝妓

雖然有各種說法,但腳踏車大約是在明治三年左右首度進入日本。當時有人描述「踩腳踏板便會慢慢啟動」。在此僅列舉腳踏車與女性相關的事情。

在上述那位千金小姐車禍的新聞之後,就沒有再看到其他女性騎腳踏車的報導了。然而,根據明治三十一年七月十一日《讀賣新聞》的投書內容:「在新橋很著名的小松屋阿越 ,近日不知怎麼地開始練習騎腳踏車,束髮配上紫色袴,發出驚人的號令聲 ,在狹窄的巷弄裡騎來騎去。聽說腳踏車練習場在河邊市場的河內屋前面。」

下一幅畫應該便是這位「新橋阿越」,訪日的法國畫家畢戈(Bigot)在同年九月畫了一張圖,描繪背著三味線、撩起和服裙尾,以這種「難看的姿態」騎腳踏車的新橋藝妓。我想實際上沒有背著三味線,但因為阿越是十分出名的藝妓,因此當時應該相當轟動吧。

包括藝妓在內,一般庶民練習騎腳踏車時,通常一開始都是先尋找空地,或在專用練習場繞來繞去。這些設施都備有租用腳踏車,而且在明治十二年左右已經有腳踏車出租店,因此出現了租車後馬上騎到大馬路而造成問題的人。

◆藝妓的挑戰精神

新橋阿越年齡不詳,但應該是十八至二十歲之間。和前述的良家子女「花子」年齡相仿,正可謂「當代女子」。不僅如此,這個時代的藝妓認為標新立異也是才藝之一,因此不時抱有這種挑戰的精神。

例如明治五年二月的《新聞雜誌》第三十二號記載:「這陣子柳橋的歌妓(即藝妓)阿亭進入橫濱高鳴的學校學習英學。在遊樂圈子裡出現這種奇特的女性是很稀奇的。」此處的英學,是指英語會話。同年一月的《日要新聞》也報導了橫濱穿西服的藝妓,不難想像會引起不少話題。

抱著標新立異心態的藝妓,她們的挑戰之一便是明治三十一年的「腳踏車」。事實上,這一年日本社會也流行騎腳踏車,當時出現一篇令人在意的投書。和這位「阿越」挑戰騎腳踏車的同年,明治三十一年十月一日的《讀賣新聞》記載:「江副商店販售的卷煙CYCLE盒子背面,印有外國女性騎腳踏車的圖案,仔細一看,是男性的騎車方式。──煙草愛好者」報紙上經常刊登「CYCLE」(明治三十年十二月開始販售)的廣告,但廣告欄並沒有登載背面的圖片,也只能想像了。

看不到也沒辦法,但也許透過這個「CYCLE」煙草的包裝,一般日本民眾首次有機會看到「女性騎腳踏車的模樣」。藝妓「小松屋阿越」很可能看過這個紙卷煙草「CYCLE」,可以推測她或許是看到盒子背面的圖片後而想要親自嘗試。

雖然如此,投書文章提到:「仔細一看,是男性的騎車方式。」男性的方式是跨坐,不像女性騎馬時的「橫坐」──即「女性的方式」。所以這是一種有爭議性的騎法。「阿越」顛覆了「當時的常識」騎腳踏車,應該需要很大的勇氣吧。

我未能尋獲「CYCLE」盒子後面的圖片,但看到明治三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的《讀賣新聞》刊登「騎腳踏車的女性」的插畫。標題是〈時間是金錢〉,仔細一看,坐在後方的老婦人似乎是橫坐,她被前面的腳踏車拖著,比步行還要省事。畢竟是老婦人,無法以男性的方式騎腳踏車。即使如此,我認為大約在這個時候,已經有女性主動蹬上腳踏車的風氣了。
◆女學生的腳踏車風潮

據說〈魔風戀風〉女主角的原型是後來成為世界級歌手的三浦環。明治三十三年,她就讀上野的東京音樂學校時,便是騎腳踏車通學。當年的確出現了許多騎腳踏車通學的女學生,根據十一月三十日《讀賣新聞》的投書所載:「不是我要攻擊女人騎腳踏車,但近來穿著棗紅色袴裝的女人(當時的女學生都穿著棗紅或紫色的袴)撐著洋傘騎車,真是難看極了。深切希望改為戴帽子。──社會生」

另外,十二月的《二六新報》寫道:「昨日,有些女學生騎腳踏車前往音樂學校的秋季音樂演奏會。」這篇報導附有圍著披肩、騎腳踏車的女學生插畫。

然而,針對女學生騎腳踏車也出現了不少批判。根據明治三十四年三月十四日的《讀賣新聞》所述:「前些日子,四、五位棗紅西施突然闖進向島的百花園,騎著腳踏車排成一列,當有人盯著看,她們就像被下了號令似地,不約而同地拿出手帕遮掩嘴巴。我敢斷定,有女孩騎腳踏車的家庭一定很沒紀律。──口髭紳士」

另一方面,也有人為女性騎車辯護。以下內容節錄自明治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的《中央新聞》。

「社會上有人嚴厲批判騎車的女學生和千金小姐是瘋丫頭,而且言行高傲,但我認為這是最令人感到充滿活力且愉快的事了。尤其是五、六人在春風裡一起飄動著棗紅色的袴騎車兜風,真是讓人感到十分快活啊。──女尊居士)」

◆女學生與偷車事件

說到三浦環騎車上音樂學校,有篇報導裡描述的人很可能是和她同期的女學生。報導中描述當時女學生的風俗很令人好奇,文章內容節錄自明治三十四年四月十六日的《中央新聞》。

「綁上巴黎最新型的夜會結,將行燈袴(沒有內襠布的袴,也稱為袋袴)拉高至胸前,穿著羊皮的鈕釦靴、輕輕踩著腳踏板的身影,連路過的白髮老婆婆都不禁發出『啊!』的聲音,目送著這個背影。也難怪其他女同學因考慮練習時間,及省時、方便性,都跟著想騎腳踏車。還有人為了往來兩所學校,或把握練習時間,每天都向年輕兄長苦苦哀求一台腳踏車,有位名叫竹子的女子 (十九歲),是本鄉弓町一丁目八番地某氏的千金小姐。她前陣子開始騎腳踏車去上野音樂學校,騎車路線是由本鄉通往不忍池的方向。上個月二十九日早上,(中略)她在音樂學校玄關和鍾愛的腳踏車暫別,當天下課後,走到玄關想騎車回家時,發現那輛腳踏車沒有等待女主人歸來,已經不翼而飛了……。」

總之,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敘述腳踏車遭竊,最後抓到犯人的經過。

◆愈來愈大膽

女學生騎車的方式愈來愈大膽,例如一手騎車一手揮舞手帕,或撐著洋傘騎車等。根據明治三十四年十月四日《讀賣新聞》的投書記載:「本月三日早晨,騎車路過我家門口的一名女學生,放開兩手賣弄特技,意氣洋洋地騎了過去。」最後介紹一則令人痛快的壓軸報導。節錄自明治三十七年十二月三日的《東京朝日新聞》,標題為〈腳踏車西施(與電車賽跑)〉。

「對無趣的學習生活感到厭煩的棗紅行燈袴西施,這位不知其名的千金小姐每天騎著紅色腳踏車,從淺草代地邊通學到築地的女學校。她年約十七、八歲,帶著有點氣魄的表情,神色嚴肅,專注地踩著腳踏板。是一位很早就懂得『鞍味』(可能是一種騎車技術)的達人。

前天早上,她一如往常從柳橋經過吉川町,騎到橫山町時,前方有某班東京電車發出尖銳的鈴聲,像是將四周淨空似地前進。電車對騎車的人最是礙眼,於是她乾脆超越它,很悠哉地騎在救助網(當時安裝在電車前方的網子)前面,還得意地放開一隻手。車內的乘客抓著皮革吊環,每當電車搖晃時,都會來回搖擺三下,連菸都抽不了,身不由己,無法自由行動。

因為無事可做,透過玻璃窗看著那位小姐,吵吵嚷嚷地責罵:『看看那個背影真可惡,實在不像話!』司機也忍無可忍,心想:『可恨的棗紅妹!』接著稍稍加速並瘋狂鳴鈴。千金小姐也不甘示弱,表現出『來啊!我不會讓你超車的!』的神情,拚命地往前奔馳,原本梳好的花月卷 已經散亂,在晨風裡飄揚著,箭雨紋的袖子也鼓了起來,結果慘了!在鹽町狠狠地摔了一跤。

別說車內,連路上的人都拍手連喊萬歲,千金小姐柳眉倒豎,再度騎上腳踏車快速地超越,電車也再度加速超越小姐兩三回。因為騎得太激烈,控制不了手把,結果在旅籠町的馬路中間再次跌倒。這裡是許多前往魚市場、說話狠毒的人來來去去的地方,責罵聲更勝先前百倍。她是一位女性,按理說應該要害羞得滿臉通紅,但她是個活潑至極的時髦美人,只是若無其事地跨上腳踏車。反而是電車感到羞恥,電線冒火,連電車的影子都發紅了。此刻,這位小姐已經超過競爭對手,在她彎過本町四丁目的轉角,正要朝江戶橋的方向前去時,回頭對著電車揮著白晰的手,好像在說『過來!過來!』然後笑著騎走了。棗紅脾氣真不簡單,司機、乘客與行人的脾氣也都很不簡單。」

女子力量不容小覷。到了這個時候,人們已經很適應文明開化,時代正迅速改變中,透過這些文章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