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江西詩派
黃庭堅陳師道的影響──苦吟詩人的故事──所謂江西詩派──呂本中的《江西宗派圖》──二十五人的一群──開山祖黃庭堅──寂寞的詩人陳無己──潘大臨謝逸等──洪氏兄弟及徐俯──韓駒與晁沖之──呂本中──江西詩派的擴大── 一祖三宗之說──陳與義──無病而呻者的遁跡之所
一
宋代的五七言詩,經過了「西崑體」,經過了梅、蘇、歐陽,經過了蘇軾,已是風格屢變了;但還沒有一派規模極大,足以影響到後來詩人們的詩派出來。「西崑體」雖獨霸詩壇四十年,但只是台閣體。且他們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天才作家們,足以引導了一大群人走的,故對於一般詩人們無甚重大的印象與壓迫。當時歐陽修雖在錢惟演的幕中,卻也不受其所染。蘇軾雖是一位天才的詩人,他的風格卻是不名一宗的。他是行雲流水似的馳騁其橫絕一代的詩才,完全為了自適其趣,並沒有要提倡什麼的意思。蘇門諸子,雖一時奔湊其門庭,卻各有其特殊的風格,並不怎樣跟隨了蘇軾走去,──其實他的闊大流轉的風格也真不容易學。在他的詩裡,曾有一部分是寫得很深澀險峻,大似黃庭堅、陳師道的所作。但到底是東坡無意中受他們的影響呢,還是黃、陳是推演了東坡這一種的作風而發揚光大之的,卻還不可知。真實的為宋詩開闢了一條大道的,乃是黃、陳二人所領導著的江西詩派。在江西詩派裡,包括了蘇軾以後的許多偉大的詩人,其影響直到了南宋而未已。較之「西崑派」,其勢力是更為可觀的;其活動是更深入於文人的社會裡的,不僅僅表現於浮面的館閣之士中間而已。他們並不以詩為戲,並不以詩為唱酬敷衍之具。他們是真實的以詩為其第二生命的。他們苦吟,他們專心一志的要將其全心全意表現在詩裡,他們寫出他們自己所要說的話,而又那樣的千錘百煉以出之。有一段故事,最足以表現這一派作家的精神。朱熹《語錄》說:「黃山谷詩云: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陳無己平時出行,覺有詩思,便急歸擁被,臥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日而後起。真是閉門覓句者也。」《文獻通考》也說:「石林葉氏曰:世言陳無己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之,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亦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這和唐詩人賈島的驢上吟詩,李賀的「嘔出心肝」的情形是無殊的。為了他們是這樣認認真真地做著詩,一點也不苟且,一步也不放鬆,直是以整個生命赴之的,故遂卓然有了一個特殊的詩的風趣,成為後人追蹤逐跡的中心之一。
黃庭堅陳師道的影響──苦吟詩人的故事──所謂江西詩派──呂本中的《江西宗派圖》──二十五人的一群──開山祖黃庭堅──寂寞的詩人陳無己──潘大臨謝逸等──洪氏兄弟及徐俯──韓駒與晁沖之──呂本中──江西詩派的擴大── 一祖三宗之說──陳與義──無病而呻者的遁跡之所
一
宋代的五七言詩,經過了「西崑體」,經過了梅、蘇、歐陽,經過了蘇軾,已是風格屢變了;但還沒有一派規模極大,足以影響到後來詩人們的詩派出來。「西崑體」雖獨霸詩壇四十年,但只是台閣體。且他們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天才作家們,足以引導了一大群人走的,故對於一般詩人們無甚重大的印象與壓迫。當時歐陽修雖在錢惟演的幕中,卻也不受其所染。蘇軾雖是一位天才的詩人,他的風格卻是不名一宗的。他是行雲流水似的馳騁其橫絕一代的詩才,完全為了自適其趣,並沒有要提倡什麼的意思。蘇門諸子,雖一時奔湊其門庭,卻各有其特殊的風格,並不怎樣跟隨了蘇軾走去,──其實他的闊大流轉的風格也真不容易學。在他的詩裡,曾有一部分是寫得很深澀險峻,大似黃庭堅、陳師道的所作。但到底是東坡無意中受他們的影響呢,還是黃、陳是推演了東坡這一種的作風而發揚光大之的,卻還不可知。真實的為宋詩開闢了一條大道的,乃是黃、陳二人所領導著的江西詩派。在江西詩派裡,包括了蘇軾以後的許多偉大的詩人,其影響直到了南宋而未已。較之「西崑派」,其勢力是更為可觀的;其活動是更深入於文人的社會裡的,不僅僅表現於浮面的館閣之士中間而已。他們並不以詩為戲,並不以詩為唱酬敷衍之具。他們是真實的以詩為其第二生命的。他們苦吟,他們專心一志的要將其全心全意表現在詩裡,他們寫出他們自己所要說的話,而又那樣的千錘百煉以出之。有一段故事,最足以表現這一派作家的精神。朱熹《語錄》說:「黃山谷詩云: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陳無己平時出行,覺有詩思,便急歸擁被,臥而思之,呻吟如病者。或累日而後起。真是閉門覓句者也。」《文獻通考》也說:「石林葉氏曰:世言陳無己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之,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亦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這和唐詩人賈島的驢上吟詩,李賀的「嘔出心肝」的情形是無殊的。為了他們是這樣認認真真地做著詩,一點也不苟且,一步也不放鬆,直是以整個生命赴之的,故遂卓然有了一個特殊的詩的風趣,成為後人追蹤逐跡的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