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現今台東地區人口結構裡的不同族群——原住民、早期來自小琉球移居到綠島的集體性移民、來自西部各地的漢人、隨國民政府敗退來台的「榮民」……,在這段歲月中漸漸融合,建構而成「台東人」的形象。然而,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卻都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原鄉故事。
在本書中,作者依循著後山發展與變遷的歷史脈絡,結合後山住民的生命經驗與生活點滴,以其對這片土地、人情的熱愛與想像,慧心編織了一篇篇精彩動人的後山故事,也為不同背景、不同境遇的台東人,留下了生命的足跡。
《走過後山歲月》是後山文化工作者林韻梅繼《發現後山歷史》之後,又一深刻動人的後山文學創作,邀請您一起傾聽發自後山的嘹亮歌聲。
名人推薦
發自後山的嘹亮歌聲
鍾肇政
說來慚愧,在我的印象裡,長久以來後山花東地區,
空有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稱號,而在文化上尤其是文學方面,
似乎一直都是荒涼的「處女地」。
因此,偶爾獲悉文學圈內有人出身花東地區,便覺得稀奇,
同時竟然還以為他是由於置身西部,始能獲得一展身手之地,
於後山之落後荒涼初無增益。
在我,這是刻板的印象,卻也是其來有自。
譬如我曾經有段時間從事文學雜誌及報紙副刊的編務工作,
來自後山的文稿絕無僅有。而若從中發現到優異的作品、作家,
便在內心裡稱奇一番,忍不住偷偷地期望這些位作家或詩人能夠更茁壯,
為後山地區帶來文學的燦爛景象。
然後——我已說不出何年何月,有二三熟悉的投稿朋友說要到那塊更清淨、
更安寧的地方去長住,便又忍不住寄予祝福的同時,
也希望能把文學的種子帶過去。
又然後——這回是近幾年的事了,我開始按期收到寄自花蓮的小型刊物,
是文學的,也含有廣泛的人文氣息。我發現到曾經寄予期望的幾個名字,
果然茁壯了,也頻頻在一些文學獎項上金榜題名。
這也還只是在花蓮地區而已。但是緊接著,我忽然發現到,
有幾個陌生名字那麼突兀地在台東地區崛起,
也似乎有著類似讀書會或者文學研究會的小型團體,
在我的印象裡形成與花蓮地區並駕齊驅之勢,
我所經手的吳濁流文學獎竟也第一次落在台東地區。
這位得獎人即音木女士(原名林韻梅),時在一九九五年。
於是我確確實實地感覺得到,那遙遠的後山花東地區,不再是荒涼的,
文學的種子正在猛抽著新芽,甚且還漸漸地繁花似錦起來了!
那就是《後山歌聲》一書,其第一單元輯錄六個短篇小說,
以原住民新生代對母文化由確認而認同而至回歸的經過為主題而構成的系列作品,而展佈在字裡行間的對台東地區山林、海洋之美,更使讀者忍不住的為此而陶醉、嚮往,其能獲得吳獎,深有實至名歸之感。
其後音木又有《發現後山歷史》之作,善於捕捉解嚴後時代脈動的作者,
忽將筆觸戮入歷史縱深,於是曾經在後山留下足跡的外來者,
譬如荷蘭人、日本人,以及原有的原住民、平埔族、漢人等等,一一躍現她筆下的小說舞臺,在他生動的描繪下,展現了他們的一齣齣生命史。
接下來便是這本《走過後山歲月》了!
本書由一個中篇和十幾篇短篇構成,時代則從日治末期到一九八○年代,
分別由辛勤的田野調查所採集的口述歷史為主加以構成。
書中這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早期自小琉球到綠島的集體性移民,而更多的
卻是來自西部各地的漢人,約略可以稱之為後期移民。
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貧農」,間或亦有隨敗退來台的
國民政府而來的「榮民」,現今台東地區人口結構裡的不同族群,
在這段歲月當中漸漸地建構成功,而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
個個都有他們的原鄉故事,給作者帶來最大的虛構及想像的空間。
根據作者的說法,本書連同上一冊《發現後山歷史》,
希望能夠「建立台東人的形貌──努力、寬容體諒、熱愛土地與自然」。
縱覽這兩書,作者的這番希冀並沒有落空,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在腦膜上
凝聚而成一尊「台東人」的塑像。
啊,台東人!平埔人、原住民、漢人、榮民,其中平埔人,
我不知有多少族,原住民有不折不扣的六族,漢人有閩客,
榮民大概不外是外省各族,另外我們也還知道有荷蘭人與日本人。這最後兩者,
目前雖不復可見,但他們的血胤必然或多或少存曾在台東人的血脈裡吧?
台東人,實在是民族大熔爐裡鎔鑄而成的奇特族類。
我個人還有荒謬而浪漫的想像,在台東人的血液裡,
豈不是應該還有著消失無蹤的「古卑南人」兩千甚至三千、四千年前留下的血液!?換一種說法,兩千年前,甚至也可能是三千、四千年前,
在這裡建立了夢幻般的樂土,如今只能從出土的古老墓葬物推測、
想像的古卑南人,是不是經過這幾千年歲月星霜的流轉,
演化成現今的平埔及原住民各族!?
而那古卑南人,是否可以看做是台灣人的原型?
這便是我的《卑南平原》一書的原始構想。
那種想像確乎是荒誕、浪漫的。但從事小說創作的人,多半本性荒謬、浪漫,
更何況想像與虛構,原本就是小說家的特權。
於是我下定決心:就來寫寫我想像裡的台灣人原型吧。
《卑南平原》便是這樣成立的。
我這本作品顯然並未成功。我也深知在田調及文獻涉獵未深入、未周延,
有率爾操觚之嫌,以致預定裡的《卑南平原三部曲》只得一部即無以為繼,
成為生平憾事。
憾事歸憾事,荒誕、浪漫的想像也只是一個喜作幻想的老者一己的思緒而已。
這些都可以不理,而實際的情形則是:台東確實是個有趣,
值得去探索、描述的地方,我幾乎還想說那裡是一個從事小說創作的人
所夢寐以求的,形形色色的人、事,俯拾即得,只待有心人去撿。
音木所撿到的,無可置疑是精彩動人的點點滴滴,
經她慧心編織而成一篇篇精彩動人的文學作品。因此,若有人間:鄉土文學
是什麼?或者本土文學是什麼?
我願意回答:這就是。而這也正是「台灣文學」。
音木在信中告訴我,她在台東住了二十三年,不折不扣已是個台東人了。
從她過去的力事耕耘,我們可以相信她還會給我們更多更多的美妙成果。
讓我們拭目以待之。
一九九八歲尾
鍾肇政敬識
—摘自序文〈發自後山的嘹亮歌聲〉
作者為台灣前輩小說家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 ISBN
- 9789578246072
- 分級
- 普通級
-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 注音
- 級別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