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惡地公的花生糖

王威智  著
阿之寶  出版
2019/03/18 出版

「羅漢門迎佛祖」平安遶境活動有兩百多年歷史,遶境範圍以高雄內門地區為主,擴及高雄旗山、田寮及臺南龍崎等地,遶境全程徒步,為各庄驅邪避煞,保佑家戶平安順遂,參與的文武陣頭是村民自組的「庄頭陣」,極具宗教魅力與在地特色。民國103年(2014),「羅漢門迎佛祖」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民俗。「內門紫竹寺」與「內門南海紫竹寺」是內門地區主祀觀音佛祖的信仰中心,也是主辦迎佛祖遶境活動的廟宇,兩座廟宇輪流各辦三年。每年觀音佛祖遶境,旅居外地就學、就業的內門鄉親,都會全體動員,專程返鄉參加文武陣頭團練,組成多樣化的文武陣頭,所以內門又稱「陣頭的故鄉」,尤其是宋江陣名聞遐邇,可說是內門的代名詞。本書以「惡地公」與「小溪」為擬人化主角,帶領讀者一覽「羅漢門迎佛祖」精彩的遶境過程與民俗活動。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爺們不是好兄弟

王威智  著
阿之寶  出版
2019/03/18 出版

清乾隆51年(1786),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當時客家人聯合鄉民組成義民軍,保護辛勤開墾的田園。在對抗林爽文部隊的過程中,有兩百多人不幸犧牲,合葬於新竹新埔枋寮,這就是「義民塚」的由來。林爽文事件70多年後,同治元年(1862)又發生「戴潮春事件」,鄉人再度組成義民軍護衛鄉土,不幸犧牲100多人。他們安葬在「義民塚」旁,也就是「附塚」,如今褒忠亭後有兩座義民塚,一大一小,大的是「林爽文事件」中犧牲的先民長眠之地,小的則是「戴潮春事件」犧牲者的棲身之所。當年義民在手臂綁上黑布圈,以識別身分,後來「黑色」就成了義民信仰的象徵顏色。鄉親在家中供奉黑色旗幟「義民旗」,信徒們每年都會帶著「褒忠義民香旗」(黑令旗)回到義民廟過火,迎請義民爺回到家中供奉,是相當特殊的祭祀儀式。義民祭是一項規模非常盛大的民俗活動,若從迎請義民爺開始算起,持續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因此事前需要縝密的規劃。完整的義民祭包括六個階段:一、「召調、領調」,主要工作是經費籌措與籌劃相關事務;二、「迎請義民爺」,輪值祭典區迎請義民爺前往祭典區奉祀;三、「奉飯」,輪值祭典區進行一個月(以上)的奉飯;四、「公量」,神豬神羊的度量評比;五、「祭典」,為期三天的中元祭典;六、「恭送義民爺」,祭典後恭送義民爺返回褒忠亭。「枋寮中元」於民國98年(2009)由新竹縣以「褒忠亭義民節祭典」為名,登錄為新竹縣民俗文化資產;民國104年(2015),又獲得文化部登錄為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是臺灣客家族群第一項獲得中央登錄的重要民俗,意義重大。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