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電子書】瞬間修心法:藏式智慧菩提心入門精要

親哲文化  出版
2014/02/21 出版

最為藏人珍愛的傳承 指引我們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實修佛陀的智慧   幸福的關鍵並不在於生命中沒有任何問題,而在於如何開發心的能力,使它能把所有問題或狀況轉化為幸福之因。本書由達賴喇嘛的私人翻譯圖登.津巴所翻譯引介,選錄了十八篇關於如何修心的精要法本,清楚地指引我們走向修行道路的核心,將以自我為重心的生命,轉化成為更加慈悲、平靜、快樂的存在。這些珍贵的修心傳統,為我們了提供了簡樸實用的方法,讓每個人都能夠在日常生活的各種際遇中,隨時隨地升起菩提心,終究證悟佛法最核心的智慧。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愛與死亡:人類最想一探究竟的「存在」的真相

奧修  著
親哲文化  出版
2013/03/07 出版

在「禪」之中,意念,剎那間停止「無為而為」之道本書啟發我們停止學習、求取、作為,轉而學會去覺知、領悟、無為,從而能夠進入到生命的最核心,去了悟存在的奧義。不再活在恐懼中,而是活在澄明的真相中, 我們即會明白當死亡不再只是「死去死掉」。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近乎佛教徒

親哲文化  出版
2012/05/10 出版

悉達多王子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包含佛教一切要義的「四法印」是什麼?被評為 亞馬遜 銷書榜十大重點社科類圖書、全國年度百佳讀物入選中國《新京報》年度選書,《中華讀書報》年度百佳好書讀者佳評如潮,牽動“正見思潮”,成為時尚、媒體熱門話題佛陀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 仁波切以四法印為經緯提供了答案的精髓,並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簡單的語言、人生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等等)加以說明。同時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佛陀的教法不是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正見。1本書不容錯過的精彩讀點☆佛陀所說的一切,至今仍然顛撲不破。因為佛陀關切的是痛苦,並直探痛苦的根源。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以最簡單清澈的語言,傳達佛陀的核心教導“四法印”,指引心靈的解脫之道,並引導你把這些法教的精髓貫穿到日常的生活、思維與心態中。“如何才是佛教徒?”答案直指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宣說的“四法印”: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如果有人接受上述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大家都去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佛教徒,修習佛法;我有意地不談禪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語。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與其他見地不同的獨特部分。這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亞馬遜書店、全國各大書店排行榜上最熱門的暢銷書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眾神的學校:這是一本逃離黑暗人性的地圖

親哲文化  出版
2011/11/05 出版

寶瓶世紀 最值得期待的新時代心靈讀本。在全球掀起思維革命大潮,讓夢想顛覆現實的震憾系小說。這是一部想像力無窮、激蕩頭腦思維的作品,讀來猶如趣味盎然的探險小說,驚險、刺激的情節觸動著每一個讀者的神經與感官,石破天驚的理念,更會令人的價值觀受到極大的震撼與挑戰。25萬字的浩浩長篇裡,歷史與當下交疊,夢想與現實互映,隨著「我」的每一個腳步延伸,一卷心靈地圖緩緩鋪展開來,將我們引向可以通往「夢想家世界」的渡口。據說,那個神奇的世界充滿勇氣與智慧,時間與死亡都不存在,而財富「既不會遭竊也不會腐爛」。主人翁「我」本是一個每日打卡上下班的普通白領,他漸漸厭倦了眼前的生活,卻不知道該如何找尋希望。由於一個「偶然」的契機,「我」結識了行蹤神秘的夢想家,自此踏入了一個波瀾壯闊、不無悲情色彩的史詩世界。在夢想家的提點下,他第一次對自己的人生觀產生了懷疑,於是毅然辭掉工作,離開妻兒,不顧他人的不解與反對,隻身前往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在漫長的旅途中,他開始意識到:要改變命運,就必須顛覆陳舊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摒棄固有的偏見。他追隨夢想家的腳步,追溯中世紀神秘人物魯浦流士的足跡,踏遍中東尋訪千年手稿,在諸神的國度徜徉流連,探索人類世界最古老的秘密──「人性的本質」與「未來的真相」。在此,我們將隨著主人翁的步伐,走遍歐亞非及北美洲的許多國家:亞美尼亞、科威特、義大利、英國、中國、西班牙……這一趟路途跌宕起伏,並不太順利,但歷盡千劫終得甘甜,在豐富非凡的人生旅程裡,他終於能夠面對曾經不堪回首的往昔記憶,撥開重重黑暗與愚昧的面紗,尋回最完整的自我本質。他也因此明瞭,對人類真正可怕的威脅,不是來自病痛、貧窮或戰爭,而是內心衝突的思想以及負面心態;而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不平等,在於內在責任感的強弱有別;思想層次的差異,決定了人們在本質上有地位高低之分。我們似乎很難斷定,這本書究竟是一部先知預言性質的小說,抑或是帶有自傳的成份。書裡所提到的歐洲經濟學院,赫然就是現實中存在的高等學府。作者埃里奧‧迪安那恰恰是歐洲經濟學院的院長。而按照書中所言,學校的創辦宗旨與辦學理念均是基於夢想家的思想。如今,這所教育機構已是全球聞名的知名大學,在巴黎、柏林、倫敦、馬德里、都柏林均設有分校,為全世界培養了許多德才兼備的年輕企業家與管理人才。不管怎樣,如果帶著去偽存真的心態閱讀本書,夢想家所引導的思維革命將能夠完全轉變我們多年來陳舊、狹隘的視野,解放頭腦中沉悶而乏味的想像力。《眾神的學校》官方宣傳網站: www.theschoolforgods.com電子信箱:info@theschoolforgods.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theschoolforgods夢想家主張:他直斥人們為公司工作,依賴於公司的薪水,恰恰彰顯了內在的不成熟與屈從。他認為世界上的種種戰爭與衝突,都是黑暗人性的外顯,每一個人都難辭其咎。他說:「食物、睡眠、性、疾病、衰老和死亡,都是‘心靈壞習慣’。我們必須擺脫它們。」他主張死亡並非必然,人的肉身可以永遠不死。那麼死亡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沒有束縛,沒有衰老、疾病或死亡的世界,究竟只是幻想的烏托邦理想國,還是會有真實世界存在著?我們有沒有讓自我偏見與迷信橫阻了未來的發展?這是聳人聽聞的嘩眾取寵,還是洞察世事的心靈救贖之論?本書的某些觀點或許太過超前,以致令人質疑,甚至備受詬病。但是當你跟隨主人公的腳步,走完這一遭探索與發現的路途,又會不禁擊節長歎,進而反思自己對於未來的種種願景,是否值得。當我們帶著那些疑問,細讀這本書時,許多疑問未必會得到究竟或令人滿意的解答,然而某些意識己悄然在進行顛覆。最終是你自己解構了你自己。讀到最後,我們是否贊同夢想家的觀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找到了自己一直以來最渴望實現的、最有價值的夢想,以及如何去實現之途逕?誰是「夢想家」?似乎很難描述夢想家究竟長什麼模樣。因為他行蹤詭秘,可能前一分鐘還彬彬有禮地站在你身邊,須臾間又杳然不知所蹤。我們只知道他束著長髮,有張稜角分明的英俊臉龐,眼神堅毅而犀利,舉止沉穩優雅且談吐不凡,是貼心且慷慨的主人,又是知識淵博的美食美酒鑑賞家,對歷史、文學乃至科技都頗有研究。「夢想家」所到之處,人們皆待他如上賓。他委實有些上流社會的派頭,就像從另一個時空穿梭而來的富有旅行家,又彷彿精力充沛的藝術家,雖然神情有些厭煩和慵懶,聲音裡卻蘊藏無限的能量。此外,他總會在人們最迫切需要幫助的時候現身,既像是一位睿哲的導師,又似一個坦率真誠的諍友,言語尖銳直接,看似毫不留情,卻透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親切。誰是「我」?「我」──本書的主人翁,住在紐約市羅斯福島的一棟高層公寓裡,本是一個每日朝九晚五、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和前妻育有兩個孩子,現任太太則是個喜歡喋喋不休的女人。已經步入中年的「我」對於現在的生活感到疲憊和不滿,卻覺得無力改變、茫然不知方向,儼然世界上許許多多渴望擺脫庸碌的普通人之縮影,每一個人大概都能從他身上看到一點點與自己相似之處。他的性格中有些怯懦,也有些中產階級的自傲;他屢屢被夢想家激得惱羞成怒,不過一旦確認了方向,亦會硬著頭皮向前衝。經由夢想家的指點,他終於辭去職務、遠赴他鄉,帶著一絲猶疑,步上一條既艱險又奇趣的道路。在這一路上,他曾經埋首研究卷軼浩繁的歷史典籍,也曾在科威特與阿拉伯酋長觥籌交錯,曾意氣風發,也曾臨陣退縮,轉瞬之間經歷大落大起,最終見識到了過去所不敢想、所未曾見,也做到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能成功的事情。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親哲文化  出版
2011/09/26 出版

【關於本書】陳冠中的推介序在中文世界生活的人,對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方面,佛教是大家周邊最爛熟的現象,例如眾多的佛寺、佛堂、滿街碰到的出家人、流行文化裡的佛偈禪理、武俠小說中用佛教名相改編的武功招式和變成日常用語的佛學術語,如“方便”、“緣起”、“因果”、“化身”、“無常”……幾乎每個人都會認識一些佛教徒,或碰到手腕系著佛珠的人——佛教就在大家的身旁;但是,佛教卻不一定是大家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數中文世界的人,對佛教的接觸都是偶發的、片面的,對佛教的理解也是被動的、零碎的。有人鄙視佛教;有人好奇;有些人對佛教沒有深究,卻有自己的見解;也有人覺得與佛教互不相干,認為佛教是佛教徒的事,是異國情調;也有人想學佛,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學佛的途徑有萬千種,其中一種補充的方法就是看書——佛教不認為文字能說明一切,但是並不排斥文字。書和人一樣,是要講緣分的。在書海中,哪一本書你會真的看進去呢?《佛教的見地與修道》這本好書,既適合初學者,也能使資深的佛教學者感到驚心動魄、充滿挑戰;非佛教徒的讀者,看了也可以激蕩腦力。本書為深入淺出、精簡而全面的佛教通論,對於佛教的義理、歷史和各種傳承有一個精確的綜觀。如果你認為自己對佛教已經有了一定的成見,說不定本書會讓你完全改觀;如果你是佛教徒,請已本書印證你的修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