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題,是一個現代城市奧蘭因不可預見的災禍,而暫時與文明斷絕。奧蘭的瘟疫所造成的集體謀殺,是一個更為普遍性的人類命運象徵。卡繆對黑死病的這個象徵的鋪陳,是根據德軍佔領法國時的震驚而來的。書中主角雷克斯醫生說道:「我並不相信英雄主義,我知道這是容易的,而我也學到它是謀殺性的。我所感興趣的,是為所愛而生,為所愛而死。」
文學獎的創立,是為了獎勵在文學領域內有「理想主義傾向」的傑出著作者所設立。其立意人-阿弗烈.諾貝爾本身集大愛與歧視之矛盾於一身。訴說和平大愛,卻對家中僕人制訂階級上下之分;立意發明對人類發展有益的火藥,卻形成戰爭劊子手手上的刀。矛盾的天才,為世界帶來永遠的影響,送人類入科技的太空梭時代。諾貝爾,是科技的先驅,也是文學的擁護者,更是和平的倡導者。 其科學發明的一生中,遭遇的精神打擊,不斷地蠶食他的心靈。透過文字的抒發,諾貝爾感受到文學作品對人類心靈的撫慰之重要性。有感於自己,無法寫出立意優美撫慰人心之作品,於是提倡文學,在最後的遺囑中拋磚引玉,希望能對於全世界有些微的貢獻。 在他著名遺囑的推動下,世界開始有了一種新的可能。 在此,我們注意到的,不是這個文學界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而是,各個得獎作品中所闡述的內容及深度。這些東西藉著諾貝爾獎的頒發,得以延伸作品的觸角到世界各地。我們也才得以窺見不同民族之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