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鍾情原來有原因? 電子消費令人支出更多? 投資股票為何總是贏粒糖,輸間廠? 依靠網絡,令人不再用腦?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往往受情感、群體及環境影響,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和決定。譬如在戀愛、消費、投資,以及日常社會行為這四個重要方面,我們可能會做出前後矛盾又無法解釋的行為,有時甚至招至損失,更影響到別人。 作者告訴我們,其實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都可以找到心理學或行為經濟學上的解說。在本書中,作者嘗試指出慣性直覺思維和行為背後的因由,並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三思而行,更多客觀、理性思考和分析,在不同處境中作出適當的回應與決定!
上帝每一天都在用祂的「話語」敲我們的心門,而且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是在我們都還不認識祂的時候,仍舊持續地在對我們說話,祂樂意與我們互動。 只是,我們跟上帝之間總是「單向」的──「祂講,我們聽」、「祂講,我們沒聽到」或者「祂講,我們沒在聽」。 然而,互動應該是有來有往、是「雙向」的──祂渴望也聽見我們的聲音。 所以,今天上帝又來向你敲門了,你想好要怎麼回應了嗎?
雅比斯的禱告也許可說是在聖經禱告範例中最冷門的一個,然而卻因為魏肯生(Bruce Wilkinson)的暢銷小品《雅比斯的禱告》在霍然之間變得熱絡。這個夾藏在聖經家譜之間、被人忽略的禱告,在基督徒間隨著該書的風行而引起了廣泛注意。然而《也談雅比斯的禱告》這本書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嘗試回歸到聖經基本面,將「雅比斯的禱告」放在比禱告文本身更大的框架下去研究,盼能拋磚引玉,作個如雅比斯一般的禱告者與眾聖徒共勉,在禱告部分能更上一層樓。
凡是重生的基督徒都相信:「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這些話被運用在新約聖經時似乎不會有太多困難,然而運用於舊約(尤其是摩西五經)時,情形就不同了。面對舊約中猶太色彩濃厚的故事、遊記、人物、祭物和禮儀等等,讀者難免會有許多的不解與困惑,即便可以透過參考書去釐清若干的事實與背景,但是又該如何從中導出教訓,接受督責、歸正因而去學義、行義呢?
康麥克牧師對神的愛,對聖靈的敏銳,使他能夠服事眾人,並且將他所領受的恩賜,以邏輯與條列的方式,清楚地教導眾人,若是過去你對於屬靈恩賜感到陌生,透過本書,你將跟著充滿聖靈恩膏的康麥克牧師,隨著他循序漸進的教導方式,將開啟你的屬靈眼光,帶領你進入神的心意、領受神為你預備的屬靈恩賜。
在約翰一書第三章八節下半段:「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聖經提到神的兒子耶穌在世上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在此之前,祂要先將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讓人可以清楚地看見牠所做的,因此我們要先學習讓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才能用正確的方法除滅牠。藉由神話語的教導,期待神的能力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更渴望聖靈藉著神的話語運行,這樣人們必定可以在其中得到釋放。神的話語將魔鬼的作為顯現出來,而聖靈的恩膏會折斷一切捆綁的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