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正向心理學的幸福密碼 用科學方法活出積極人生

花千樹  出版
2025/09/26 出版

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到底是天意,還是能夠主動去追尋與實現?本書以正向心理學為核心,探索如何透過性格強項、情緒管理和深度思考,有意識地培養心理韌性、重塑思維,令生活變得幸福和有意義。每個人的性格既有優勢,也有不足,但我們真正能夠掌控的,是如何運用自己的長處。與其糾結於修補缺陷,不如專注於發展自己的性格強項,使生命展現出更大的可能性。正向心理學從不過分強調正向情緒,過度執著去追求快樂也可能造成心理負擔,甚至影響精神健康,亦不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的重點在於學會平衡正負情緒,並從中學習,使心理狀態更完整。今天我們身處社交媒體和AI雙重衝擊的時代洪流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從未如此連結在一起,卻也從未如此孤獨;從未擁有如此多的資訊,卻常常感到困惑與迷失;從未如此容易獲得娛樂,卻頻頻體驗空虛與焦慮。當AI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人類的存在價值可能也會受到動搖。然而,無論AI發展如何改變經濟和社會結構,個人層面的意義探索仍需我們主動去實踐。幸福不是偶然,而是可以透過改變思維模式逐步培養和累積。本書提供科學理論和多種心理學量表,幫助你深入了解自己,進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實踐方法,令你活得自在地探索人生意義,最終獲得內心的平安。本書特色 前作《改變人生的正向心理學》和《活得真累》分別獲得第三屆和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心理勵志類「出版獎」。  有別於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散文,正向心理學建立在紮實的科學實證基礎之上。正向心理學家研究的課題十分廣泛,本書涵蓋幸福感、人生意義、心流、寬恕、正向情緒、性格優勢等多個方面。除了介紹不同的心理學理論,書中還包含數個心理學問卷和量表,幫助大家更了解自己,繼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實踐方法去追尋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

79 特價5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DHD專注力藥你問我答

小鳥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5/09/26 出版

不少人對於ADHD藥物存在一些誤解,例如擔心其副作用、造成藥物依賴、影響食慾和情緒等,以致抗拒或猶豫是否接受治療。有人選擇上網尋求答案,然而網上資訊參差不齊,反而可能導致片面的解讀。本書旨在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解析藥物的應用特性及相關注意事項,釋除疑慮,打破迷思。醫學論文中常見艱深的專業術語、研究方法和統計數據,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較難理解。小鳥醫生以淺白扼要的文字,協助讀者快速抓住研究的主要結果,有效地學習更多有關知識。每章設有「TL;DR」閱讀摘要,方便大家掌握重點後,更容易消化內容,亦有助增強記憶。藥物的應用千變萬化,每種藥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某些藥物不可和ADHD藥物一起服用,例如ADHD兒童使用感冒藥必須格外謹慎,注意其潛在的相互作用。緊記服用任何藥物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無論孩子是資優還是天資平平,ADHD都可能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長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別忽視孩子的需求,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幫助孩子充分發揮潛力,找到屬於他們的最佳成長節奏。 任何問題都值得被提問和解答,世上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值得探討的想法。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全面理解和考慮,不要道聽塗說或倉促下結論。本書特色 「小鳥醫生」Facebook專頁超過51,000人追蹤。 作者曾任職公立醫院精神科多年,現為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善用淺白的文字來傳達精神醫學知識。 前作《精神科待命30小時+》獲選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生活及科普類「出版獎」;《21世紀精神病院工作實錄》為香港**2023年度暢銷中文書「生活健康」類第二位書籍。 本書透過問答和對話方式,講解有關ADHD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種類、作用機制、副作用、禁忌症等。小鳥醫生甚至為那些艱深難懂的醫學論文和研究做撮要,以顯淺易懂且簡明扼要的文字分享精神醫學的迷思及研究結果,釋除讀者疑慮,以便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79 特價6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案2之血證如山

史丹福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10/25 出版

歷史軌跡的波動,往往因一些人物的生卒及判斷而起,但當中其實還受一個不穩定因素影響——那就是你跟我皆有的「血液」。血液疾病,除了左右人的命運,還能左右國家的國運。所謂「血證如山」,一個歷史人物的殞落,背後也許交織著千萬個可能、揣測和陰謀論,唯獨曾經在他們體內流動的血液,是不可撼動的證據。• 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患上血液癌症,竟動搖伊朗與美國關係至今?• 現代基因分析方法也許能破解貝多芬肝衰竭的成因?罪魁禍首可能是影響鐵質吸收的基因?• 小小吸血水蛭缺席治療,結果令拿破崙兵敗滑鐵盧?• 英國的政治制度改變,起源於安妮女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症?追查各人的病歷,以現代血液學理論勘查一件又一件的「血案」,由一個你可能從沒想像過的角度重新認識不同的歷史人物。

79 特價5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為自殺把脈

定邦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10/04 出版

自殺,古已有之。人既會自殺,也會殺人。早在有文字紀錄前,已經出現部族間戰爭,不單在戰場上殺人,也殺戰俘祭祀、強迫人殉。自殺與殺人,都可以是人性的一部分,並不完全是現代病態社會的副產品。千百年來轉變的,不是自殺本身,只是如何理解自殺。一百年前,自涂爾幹的啟蒙,由社會秩序與個人聯繫來理解自殺開始,走到精神醫學、腦神經科學,到遺傳學來解釋自殺。《為自殺把脈》就是透過醫學的鏡片看自殺現象。醫學鏡片有它的盲點與局限,理解自殺,也不可能只有一個視點。知識浩瀚,書永遠讀不完,對生命的體會,也是無休止的樂章,今天雄辯滔滔的「真相」,明天可能不值一哂。但凡事總有開始的第一步,《為自殺把脈》就是這一步的註腳。是書初版於2008年出版。作者何定邦醫生由自殺的歷史開始,談到與自殺相關的因素、情境、發展趨勢,以至處理方法。在「自殺」這個概念及行為,不同持份者,包括事主、其親友、不同領域的專家,也許抱持不同的觀點。在解釋「為何人會自殺」上至今仍未有一個清楚確切的答案。雖無定案,但這個不難在身邊發現的現象仍有認識的價值及必要。透過此書,讀者可逐一接觸各範疇的資訊,串連自殺的線索,梳理脈絡,為自殺把脈。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值背後

Dr. Who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上回《醫囑背後》提要,說到內科被稱為「醫院垃圾崗」,今次就來帶大家看看我們的病人究竟是如何出現在內科病房。其他專科找不到病因、其他專科不處理、急症室認為有可疑的病人,統統都會被收來內科。真正的奇難雜症沒有幾個,真正的內科問題也不多,一番調查後,診斷可以是其他專科的問題,更可以是病人的心病、社會的積患。平常脾氣再好的醫生,在當值期間也可以和腦退化病患一樣化身狼人。大家可能會問: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不見影、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忙碌、怎麼醫生好似永遠也心情欠佳,大家看一看我們當值的一整夜工作,再想像每星期要這樣當值一兩次,便可能略知一二。

9 特價5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案3之踏血尋源

史丹福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提起某些歷史人物或事件,我們或褒或貶。當撇除這些評價,聚焦他們的死因或疾病緣起,可能發現血液都在背後擔當不同的角色。在「患病」和「死亡」之前,他們的血液裡也有一段段故事;我們甚至可以借追溯血液異變,循另一途徑解讀疑雲滿佈的歷史。 是甚麼掏空了羅斯福夫人的骨髓? 才華滿溢的蘇軾,也不敵血液疾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與國之間的援助除了武器之外,還有血液? 畫壇巨匠梵高的精神錯亂亦可能與血液有關?《血案》系列來到第三集,繼續與讀者一同「踏血尋源」,借助血液學知識尋找影響歷史走向的源頭。

79 特價5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焦慮症少年之事件簿

小鳥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焦慮的兒童和青少年對許多活動和事件都會過度擔憂,包括交通工具能否準時抵達活動地點等,這類日常普遍的事情往往影響到他們在學業、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表現和功能。焦慮的孩子很多都表現得過度成熟、性格比較完美主義,對於比較和批評亦很敏感。他們對壓力和挫折的耐受力較低,容易感到不安和沮喪。他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身體卻會出現肚痛、失眠、頭痛、肌肉痛等症狀。這些孩子平時可能是個乖寶寶,焦慮嚴重的時候卻會變得暴躁,易發脾氣,甚至出現行為問題。在東方社會,默不作聲的孩子反而會被褒獎、被視為聽話,即便整天在校不說一句話,也不會被歸類為問題兒童。但原來他們有可能並不是社恐或害羞,而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這種焦慮障礙。另外,有些孩子最初可能是因為自閉症和ADHD而求診,卻忽略了某些行為問題可能是由另一些情緒問題引起。跟其他專科不同,在精神科看診的病人不少都會同時出現兩種或以上的疾病,一種疾病的症狀有時候會蓋過另一種疾病的症狀,醫生必須如偵探般抽絲剝繭地去了解病人的處境,以作出最適切的診斷和治療。有些種類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思覺失調,只靠藥物已經可以好了一大半;但焦慮症不同,除了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要自己下苦功,去做心理建設,一步一步克服懼怕的東西,改變自己固有的想法。家長或支援他們的人若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的環境,教導他們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陪同他們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負面情緒。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健身營養指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一個具營養、配合自身需要的飲食習慣,助你在增肌減脂路上事半功倍。到健身室的你,不論期望塑造理想身型、擁有健康狀態,抑或改善運動表現,要著重的不只是訓練課表的安排,還必須留意營養攝取和時機。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提升訓練效果,達致最佳表現及體態。本書分四章,身為資深註冊營養師兼運動教練的作者先以營養學的基本概念作引子,再探討蛋白質及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如何影響增肌減脂,逐一分析過程中的常見難題,以及長遠而言如何藉此維持健康理想的體魄。日常飲食以外,亦提及到當有需要時如何從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運動補充劑中挑選適合自己的一種。書中内容輔以本地及外國科學研究,穿插作者工作上遇到的實例,務求令讀者更容易掌握關鍵概念。書末更附逾600種香港常見外出飲食之卡路里及巨量營養素含量列表,助讀者飲食前細思慎選。增肌減脂從來不是短暫飲食和運動習慣的改變,而是長期生活模式的轉變。作者以科學為基礎一一解構現今繁雜資訊,破解迷思,務求從多角度協助讀者增強訓練效果,邁向理想目標。

79 特價6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屍骨辯證

李衍蒨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人的死亡可以有五花八門的原因,世上亦不一定有因果循環這回事,善良的人也可能無辜慘死。在法醫人類學來說,無論逝者是誰或是被誰滅聲,我們都會落力為他尋回身份,細心聆聽那埋葬在六呎以下的聲音。不論歷史背景、政治、宗教,一個人的死,總會為世界帶來一點有關人性的啟示。法醫人類學家的其一工作就是令死者家屬清楚了解至親死前的一刻是怎樣的,縱然死者的人生沒辦法倒帶重來,但當中的答案可以為家屬帶來重新振作的力量。發掘真相是相當困難的事,因為真相與事實不一定相等,而法醫或法律的程序都沒有需要特別去了解犯案者的故事及背後緣起,因此,法庭上的判決,無論是有罪或無罪,也不代表真相的全部。我們能推敲事情的始末,回答你悲劇是如何發生,卻往往不能告訴你為甚麼會造成這悲劇。要透徹了解一宗案件,就必須要理解「人」。我們與其他人之間,我們與善惡的距離,其實比你我想像中還要近。作者說:「本書名義上是《骨子裏的話》的修訂版,但意義上是我審視自己的一個過程。修訂版中增添了黑暗的故事及內容的同時,也帶來災害後人們互相為大家增添希望及溫度之舉。」希望讀者可以從這本書看到現實的殘酷、人類文明的有趣、歷史的啟示,以及最重要的——光與希望。

79 特價4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醫奇案實錄(第三增訂版)

吳月華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香港開埠至今,死亡人數最多和死亡率最高的一次疫症,你知道是哪一次嗎?◎當年轟動全港的「灶底藏屍」案,專家以火漆封棺並蓋印。首次運用這特別的殮葬方法,原因何在?◎本港審訊時間最長、受害人最多和被告最多的謀殺案是哪一宗個案?◎同樣是遇溺,在鹹水抑或淡水遇溺獲救的機會較高?若不幸溺斃,致死原因會有不同? 法醫解剖的一具具屍體,不但揭露了一個個死亡真相,同時亦是一齣齣發人深省的人生悲劇。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法醫抱持的信念始終如一,就是客觀地從死者身上尋找蛛絲馬跡,然後在法庭上提出中肯的證供。只有瞭解事實的真相,才可以令人做正確的判斷,繼而避免不幸事件重複發生。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運動心理學2

盧綽蘅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4/08/23 出版

賣點: 2019年出版的《運動心理學——建立自信,盡展所長》為香港首部有關運動心理學的書籍,翌年迅即再版,同年被列入香港中學參考書系列,並獲選為第十七屆「十本好讀」中學組候選書之一。2024年7月推出增訂版。 作者盧綽蘅(Karen)為前香港游泳代表隊成員,曾包攬22項香港青年及分齡紀錄。大中華地區第一位獲得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簡稱AASP)認證的運動心理學顧問(CMPC®)。 體育及學術界名人全力推薦,包括陳展鳴博士、容樹恒教授、陳念慈太平紳士、雷雄德博士MH和張育愷博士。體育及學術界名人全力推薦運動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不僅適用於運動場上,還可以在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發揮作用,啟發個人潛能,了解自我價值,建立自信,提升專注力,勇敢面對不同挑戰!----------------------------作者Karen靈活地運用過去的經驗作為範例,深入地示範這一門知識的應用層次,對於運動員、教練、家長、運動愛好者,甚至是年輕的運動心理學家的全人發展都有很大的啟示。陳展鳴博士這本書揭示了運動與心理之間複雜而奇妙的互動關係,不僅關乎運動員的競爭力和表現,也關乎一般人的運動參與和健康促進。此書不僅適用於運動員和教練,也適用於一般讀者,幫助我們在運動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和快樂。容樹恒教授對於運動員而言,這將是一本指導他們實踐和檢討的重要教科書。藉著書中的指引,運動員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運動心理學的概念,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他們的日常訓練和比賽中。陳念慈 太平紳士本書從多角度讓讀者更深入認識和了解運動心理學的最新議題,提供不同案例,令讀者更容易掌握運動心理學的技巧。尤其是提及運動員的網絡世界那章節,教導如何善用社交媒體,十分適合大眾及青少年閱讀。雷雄德博士MH此書不僅深入剖析運動員的心理世界,包括完美主義、疲勞、創傷等問題,也有探討運動員身份認同、退役等帶來的挑戰,亦涵蓋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早期專項化的影響等,為運動員、教練及家長提供多面向的實用建議。張育愷博士

79 特價6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香港街市海魚圖鑑

黎諾維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本書共分九章。首六章和最後兩章詳細介紹魚類的形態、測量、生態、繁殖、分類和選購注意等基本知識。第七章蒐集300餘種香港市售的海水魚類,逾600張彩色照片清晰呈現每一種魚的形態。除了提供每種魚的來源、分佈、生產季節、販售方式、售價範圍、常見程度及建議烹調方式等參考資料,亦從食用、漁業、養殖、文化等層面帶引讀者深入了解各種魚類和相似物種。最後一章探討海洋資源的保護和魚類養殖,與讀者一起思考漁業如何得以永續發展。書末附「魚類香港俗名索引」與「魚類中文名稱索引」,方便讀者檢索。本書是一本全面而專業的魚類圖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魚類教室!

79 特價10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容正道,化學教路: 化妝品的成分與化學原理

陳浩懷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美容是一門科學,化學家在實驗室埋頭研究材料、開發配方和檢驗成品,務求解決世界上各種與美容有關的難題。隨著化妝品市場越趨可觀,現今的化妝品種類林林總總,除了彩妝外,更有護膚、護髮、口腔護理、指甲護理、香水等產品。我們每天都會把化妝品塗到肌膚上,卻甚少留意這些瓶瓶罐罐背面的產品標籤,上面的化學成分列表你能讀懂多少呢?你又了解化妝品背後的化學原理嗎?本書由化學專家教路,打破美容迷思之餘,還教你如何從頭到腳都容光煥發!• 使用含有太多化學物質的化妝品,會對人體有害?• 天然、有機、無添加、無防腐劑的化妝品必定對人體無害?• 油膩又有頭皮屑的頭髮,如何才能回復清爽乾淨?• 臉妝、眼妝和唇妝如何使人更亮眼奪目?• 皮膚出油嚴重,更會發炎形成暗瘡,需要深層清潔嗎?• 祛斑美白產品如何解決黑色素問題?要配合防曬產品嗎?• 皮膚乾燥缺水,單是補水並不足夠,還要「鎖住水分」?• 夏天出汗有異味,怎樣才能減少尷尬情況?香水又如何助人散發迷人香氣?• 指甲油對手指甲和腳趾甲有害嗎?• 飽餐過後,如何保持牙齒潔白和口氣清新?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物科技時光機

麥嘉慧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生物科技近年來飛速發展,其中CRISPR技術更能精準地編輯基因,進而「編輯大自然」。「基因改造人」不再是科幻小說情節,理論上是有可能成為事實。其實生物科技自古已有,它一直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酵母不但可令食物增添風味,更可以延長保存時間;酵素在許多不同行業,如清潔用品、紡織、品質控制、廢物處理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今日疫苗的研發和各種抗菌藥的普及,都有賴生物科技;而在驗孕棒未出現前,你可知道人們曾用小麥、兔子和青蛙來驗孕?可見除了「吃」和「用」以外,生物科技另一個很重要的市場,是醫療和藥物開發。生物科技不但令人幻想將已滅絕動物「起死回生」,幹細胞的發現亦有助科學家研究各種個人化治療,令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能的醫療研發成真,例如抗衰老藥和人造器官,為病患帶來一絲希望。然而,任何先進科技都伴隨潛在風險,即如人類濫用任何抗生素實情是弊多於利。人類文明仰賴科技進步,而生物科技的未來發展,除了智慧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堅守道德和良知。

9 特價5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骨痕:追尋人類留下的20個生存印記

李衍蒨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法醫人類學家從骸骨上的痕跡,了解逝者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和經歷。這些生活、壓力、病理的痕跡隨著時間變成了回憶、感情、體會的載體。每道烙印在骨頭上的痕跡都是獨一無二的,癒合過後的傷痕不是一道裂縫,而是一份閱歷,以及曾經努力生存的憑證。為何女性較常出現脊椎和腰椎毛病?網球肘、五十肩、駝背、圓肩因何形成?短訊頸、腳趾公外翻、扁平足是文明的見證?脆弱的「上五寸下五寸」是骨折的高危部位?古代人和現代人的關節炎成因有何不同?不同職業、運動和習慣會導致哪些筋骨勞損?

9 特價5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生心理學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找出人生發展的路向從來都不容易,無論你是臨近畢業的大專生,或是已在職場上打滾了好些年正在瓶頸位的上班族,你可能都會不時反問自己:「我究竟想走怎樣的人生路?我的目標是什麼?」心理學上有數個十分有名的階段理論,例如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艾力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等。人在每一個階段都要面對自身成長及社會期望之間的衝突,究竟這些理論如何解釋人類的思想及行為?每個階段的心理特性是什麼?心理發展跟性格及成長又會扯上什麼關係?每個人追求的東西都不一樣,最好的選擇就是和自己本質一致的東西。不要為了外界期望而建立人生目標,這不能令你產生追夢般的熱情。只有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且是自己喜歡的,那才可以產生內在動機去完成目標。認識自己的長處,也要接受自己有弱點和缺陷,這樣才可以介入和解決問題,清除問題帶來的壓力。心理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心智和行為的科學,為我們在人生中提供了很多有關自身及他人的參考和領悟。通過對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思考、情感和行為模式,從而提高人際關係、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尋找更深刻的人生意義和價值。人生目標是屬於自己的,這世界沒有哪個人能夠批判每個人忠於自我的選擇。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再來的時候(紀念版)

舒巷城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作者舒巷城從海員朋友口述的遭遇,堆疊出一個男子渡洋遠去又漂泊歸來的故事。方永乃生於吉隆坡的客家人,來港任洋行會計,詎料公司關門大吉;為了生活,為了戀人,為了將來,他毅然離港到巴西礦山打工。五年的歲月逝去,他攢了筆錢,遂乘船回港;戀人卻遠嫁到新加坡,隻字未留;友人替他保管的血汗錢,又無故短了數千元……與命運拉扯之際,陷入惆悵的他邂逅了一個憂鬱的女子——華玲,一見如故的二人漸漸靠近……五十年代的香港已有國際貿易港的雛形,海岸邊船來船往,碼頭上人頭湧湧,每日重演離別與相聚的戲碼。舒巷城作為上世紀因戰爭而顛沛流離的一員,自然對此別有一番體會。在他的筆下,人物的情感跌宕與命運的盤根錯節互相交纏,方永等人的内心掙扎在平實的文字下表露無遺,在讀者心中泛起漣漪片片。舒巷城以平凡求穩、渴望成家的「小人物」作為本書主角,情節貼近現實,拉近了讀者與故事的距離。***此版本的推出為舒巷城的長篇小說紀念版系列拼上最後一塊拼圖,以其長篇小説處女作畫上句號更是別具意義。全新的封面重現了五十年代香港的海岸線風景,正文前亦增印了紀念版出版説明、作者當年甫踏入長篇領域時的珍貴留影,以及兩本舊版的書影,相信能讓讀者一探舒巷城的創作歷程及心境。五年前,有人在此地僱人到巴西去開礦。方永聽到這消息,幾經考慮後,就報了名。吳瑛那時曾經向他表示過,永遠等待。五年,五年很快的就會過去;再來的時候就將是一個回來而且長居下來的時候;吳瑛將會是他永遠的人生伴侶,他當時如此想。在礦山裡,他把錢一個個的積蓄下來。有了錢,方永當時想,他就有了幸福的遠景。他打算一回來,就跟吳瑛結婚,這樣他就有個真正的家……——舒巷城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精神科待命30小時+ (2)

小鳥醫生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精神科醫生不就是診斷精神疾病,然後處方藥物便行了嗎?可不是這麼簡單啊!精神疾病與其他專科的疾病大有不同。有些病人雖然患上同樣的精神疾病,但他們未必適合同樣的治療方法,甚至乎由不同的醫生去處理這些個案,也會有不同的治療效果。精神科醫生看診時「問長問短」,無非也是想多瞭解病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醫生要醫治的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病人背後的「formulation」,即是精神疾病和各種前因後果所構成的一個心理結構。瞭解精神科醫生的當值生活,從新的角度學習關於精神醫學的知識,例如:.什麼是分裂情感性障礙?.如何分辨幻聽的真假?.吃精神科藥物出現副作用怎麼辦?.真的有微笑抑鬱這一種精神疾病?.若同時需要精神和生理上的治療會怎樣安排?.精神科醫生懂得看精神病以外的疾病嗎?.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過去已發生的事,醫生當然無法改變,但如果能夠令病人更深入瞭解自己,清楚明白精神病和自己過去的關係,就已經是一種不錯的治療。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穿越牙齒的光影旅程:牙科放射學的發展歷史、應用與憶師光

楊偉勤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牙科放射學?是研究牙齒有沒有放射物質的學問嗎?牙科放射學,就是當我們看牙醫要照X光,背後與之息息相關的一門學問。這名稱或許有些誤導,嚴格來說應該是口腔頜面放射學,因為看的不只是口腔和牙齒,還會看其他部分,例如頜骨、部分頸部和面部位置。但是,這個解釋應該不足以解答我們對這範疇的疑問。●牙科放射學是專科嗎?跟在診所工作的牙醫是同一回事嗎?●不是說照牙科X光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為何到真正照射時卻被醫生和姑娘丟下自己一人在X光室?●由X光射出到X光片顯現成像,中間有過什麼變化?●在一家牙醫診所拿到的X光片,可否拿到另一家診所使用?●要減低重照機率原來有竅門?●牙科X光片不止一種?看畢本書,對牙科放射學有初步認識,也聽過背後各種小故事和趣聞,就會更加明白牙醫為什麼要替病人照X光。它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把戲,不是為了騙病人多付錢的項目,也不是「很痛很不舒服不知為何」的折磨。那些穿越我們牙齒的光,所經歷的絕不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旅程。

9 特價5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飲食其實好化學

張志強  著
花千樹  出版
2023/09/18 出版

食物,不單能提供營養給我們,更是不少人的心靈慰藉來源。然而,當科技發展越進步,食物也變得更講究,同時又令我們產生不少疑惑和不安。究竟那些為求賣相吸引、增加營養度、延長保質期、豐富味道和口感的各種食物生產模式、加工和處理過程、包裝和保存方法是否安全可靠?坊間有關飲食的眾多傳言,到底是真是假? 吃隔夜菜會致癌,尤其是葉菜類餸菜?新鮮食材必定比急凍食物有益?冰鮮肉和急凍肉有何分別?基因改造食品真的可以安全食用,不會帶來健康問題?食品添加劑如人造色素、乳化劑等對人體有害嗎?代糖、稀有糖有甜味,無卡路里,真的那麼完美?麵包越鬆軟,代表越多添加劑,越不健康?人造牛油含反式脂肪,傳統牛油則高膽固醇,如何選擇?食物保質期越長,即越多防腐劑,對身體有壞影響?用易潔鑊、氣炸鍋煮食容易致癌?隔夜冷飯有利於減肥和控糖,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用鹽、醋或梳打粉洗菜可以除掉農藥殘留物?烹調時放調味料的次序會影響餸菜味道? 從科學角度認識有關日常飲食的背後真相,破解各種關於食物和煮食器具的錯誤迷思,了解食品加工技術的原理,令大家吃得安心之餘,也能掌握「煮得好吃」的科學竅門。同樣的食材,為何有人煮得色香味俱全,有人煮出來卻口感欠奉,當中除了跟烹調經驗有關,「科學化」的技巧也很重要啊﹗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