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單色攝影文物專有名詞圖典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5/06/09 出版

本書共規劃「攝影類別 」、「材質與結構 」、「成像與裝裱方式 」、「劣化與損壞」、「檢測記錄與分析」、「保存與修護」六個章節。依序讓讀者先認識攝影材料的類別,乃至了解材料多樣性,有了前述概念後,當面對攝影文物產生的劣化狀況時,輔以適當的檢測方法以助於判斷成因與材質之間的關係,最終擬定完善對應方法或修護計畫。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畫說史前:Blihun漢本[精裝]

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位處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漢本聚落附近的山麓上,發現完整度極高的聚落型態,具有高溫工藝技術以及熱絡的島內外交易,是新石器時代轉化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本書以發掘、描繪、拼湊、重現、看見、見證、比對、敘述、解讀、透視、解碼、琢磨、示意、探索等架構,轉譯見證長達千年的漢本文化在宜蘭。

95 特價93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年報2023[軟精裝]

陳濟民  著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4/10/08 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3年報,內容涵蓋2023年各業務之執行成果及各項文化資產統計數字,內容共分為五大篇章,除了總論外,包含文化資產保存整體發展、有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文化資產保存科學暨修護技術等。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年報2022[軟精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2年報,內容涵蓋2022年各業務之執行成果及各項文化資產統計數字,內容共分為五大篇章,除了總論外,包含文化資產保存整體發展、有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文化資產保存科學暨修護技術等。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炭照人生:臺灣礦業故事[5冊合售/隨書贈 炭黑質感手工皂 x 珪藻土皂盤禮盒組]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4/04/16 出版

向地底掘出希望 ,照見煤好初心五位名家、五篇故事,顯影做礦人生的酸鹹甜★隨書贈炭黑質感手工皂 x 珪藻土皂盤禮盒組★本書特色• 國內首次以煤礦業爲主題的藝文共寫• 60幅珍貴歷史影像、畫作、古地圖、插畫• 附「煤礦產業文史地圖」,提升知識力國內首次以煤礦業為主題的藝文共寫,將礦業文史、藝術文化、礦工口述等史料,轉化為鮮活的人物傳記、小說、報導文學、散文及親子圖文書,邀請讀者感受地層下的脈動,撫觸人性的溫度。隨書贈送的「洗淨煤煩惱」肥皂禮盒組,發想自礦工出坑後、返家前必去礦工浴室洗澡,是地底勞動者的歸返儀式,也是安頓身心的必須。希望閱讀這套書,也能帶給讀者洗滌心靈的療癒感,照見黑金歲月的煤好。★故事內容〈「炭」勘臺灣美術史〉訴說美術名家倪蔣懷與洪瑞麟,將人生精華歲月都奉獻給礦業,創作出臺灣美術的絢爛篇章。〈捨石山下〉揉合山城風土、礦場人情、鄉野奇譚,以女性的眼與心,道出礦工家庭的悲喜劇。〈日久煤鄉成故鄉〉以紀實攝影結合報導寫作,呈現阿美族人在建基、海山兩礦場的血汗拼搏,與建立家園的渴盼。〈重返焿子寮〉描述一位職業醫學科醫師,在畢業多年後,重訪東北角煤鄉,尋找失落的記憶拼圖。〈煤之國奇幻大歷險〉跟著煤炭精靈上路,解密煤礦王國。也能按圖索驥,遊歷平溪、猴硐的煤礦文化。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計畫報告輯 第四階段報告[軟精裝]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4/02/01 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民國95年起至106年,委託中央研究院進行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其中第一階段(96-98)普查成果已於105年3月出版、第二階段(99-101)普查成果已於107年6月出版、第三階段(102-105)普查成果已於108年3月出版,本次係出版第四階段(106)普查成果。本專輯內容包含水下文化資產調查作業工作計畫、科學儀器探測作業、調查成果說明、出水文物保存維護與登錄、人才培訓與專業訓練等,並提出評估與建議。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紙質文物專有名詞圖典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4/01/15 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10年出版《織品服飾、紙質文物保存專有名詞類編》一書後,保存修護專業總算有了一些共同的詞彙,讓工作人員可以順利溝通。然而專業領域的詞彙誠如日常的語言一樣,隨著時代不斷地演進。當初覺得夠用的詞,好像也有新的說法,因此變得需要擴充與增修,才能貼切目前的溝通需求。因鑒於此,《紙質文物專有名詞圖典》有了出版的理由與目的:不是詞彙的統一,而是收集與記錄,讓大家明白多元文化影響下的保存修護詞彙。因之除了正式定名的中文詞彙與內容解釋外,亦附上了英文詞彙、同義詞與相關詞,希望藉著這些內容讓讀者更能了解相似的說法。 本書共分為「材料檢視」、「製作技法與格式」、「藏品劣化狀況與因素」、「修護技法與工具」與「保存與修護材料」五章,收集了386個紙質文物修護相關之詞條。內容除了共通的詞條外,文物類別根據文化與區域因素,分東方與西方紙質文物兩大類;部分內容再根據文物使用等特性分為繪畫、書籍與檔案三類文物。這三類文物中,書籍與檔案之發展與結構也各有其源流與特色,其詳細之詞條內容,期待日後之規劃與出版。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23年文化遺產災害風險管理國際論壇實錄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3/09/25 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112年4月15日及16日辦理「2023年文化遺產災害風險管理國際論壇」,邀集BSI、ICOMOS、ICOM、UNESCO等國際組織代表及國內組織代表與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並發表「支持藍盾工作、文化遺產減災共識」,本書係收錄論壇之研討成果,提供文資災險管理之學術及行政維管參考。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onservation & conversation. 2022:文保.那一束光

人類學會以各種方式運用光,好在不同領域裡為歷史定錨;與文化資產保護有關的保存科學同樣少不了「光」。文化資產之所以重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們在成形的同時,便已將時間的痕跡保留其上。儘管彼時彼地彼人的生活再也無法重現,但透過光,我們得以穿越重重障礙,在時間摧枯拉朽之前,了解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了解環境與它們之間如何「相愛相殺」,也了解我們能如何延長其壽命,讓它們能繼續述說關於過往的故事。

95 特價1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預防性保存專有名詞圖典

文化資產的預防性保存是從過去經驗理解而來,為對抗不可預測的未來保有其無形的人文內涵與價值,首要工作是做好調查研究和檢視紀錄,再來就是物件本體缺陷和弱點的瞭解和補強,以及外界環境加諸於物件有害因子的排除和隔絕,再進一步就是外部侵入和不可抗力變動的評估和防範,而上述的保存工作要長時間保持有效就有賴監控和管理。所以文化資產的預防性保存以人文的調查研究為基礎,加上自然科學的觀察和理解,運用工程科學技術的補強和保護,和管理科學讓保護長期有效運作,是一門應用性及針對性的跨領域綜合性學科,有科學概念的理解,也是一種技術操作,而依其涵蓋內容可以整理歸納為「保存概念」、「保存作業」、「環境管理」、「風險掌控與管理」等主題,是從事文物保存、維護、修復等研究的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內容。也唯有預防性保存的工作,針對所有可能造成文物危害的風險,才能達到防微杜漸之效。近年來,氣候環境的變遷加劇和社會經濟的日益成長,以及人們對於文化、歷史和藝術的重視和文物的交流展示的日趨頻繁,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面對的挑戰也日趨複雜和艱鉅,而預防性保存就是面對各類威脅保護文化資產的第一道防線,所以保存維護文化資產的專業人員都應該強化預防性保存之知識與技術操作,並持續關注瞭解預防性保存的概念和技術的發展。本書編輯的目的即是希望提供保存維護專業人員的預防性保存的基礎指引和技術說明。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湛登-111年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紀念專輯(4張光碟)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2/10/03 出版

藝湛登峯「111年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紀念專輯」收錄四位人間國寶影像紀錄片,包含游禮海的細木作、莊武男的傳統建築彩繪、江賜美的布袋戲、鄭榮興的客家八音。為彰顯對國家層級保存者之尊崇,並提升各界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觀念,爰以保存者為對象,呈現其技藝特色、重要代表作品及傳統藝術生涯之成就與貢獻,留下珍貴影像紀錄。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湛登-111年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授證專輯[軟精裝]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2/10/03 出版

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自98年起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保存者(亦稱人間國寶)。110年下半年至111年上半年新增認定4位保存者。江賜美,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新增認定之保存者。十幾歲隨父四處演出,自助演熬至頭手,其從事布袋戲表演逾70年,為具代表性、少見之女演師,技藝精湛,具有指標意義。鄭榮興,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客家八音」新增認定之保存者。投身客家八音60年,嫻熟八音、北管、採茶戲等各項樂器演奏,精湛表現其流派之特有風格,並長期致力於客家八音傳承與推廣。游禮海,為新增登錄重要傳統工藝「細木作」之保存者。投身細木作工藝70多年,技藝堅實精湛,用料考究,接榫精密,雕工細緻,作品傳承閩南風格又融會西方雕刻技法,為臺灣細木作美學之代表者。莊武男,為重要傳統工藝「傳統建築彩繪」新增認定之保存者。從事傳統建築彩繪60餘年,熟悉工料、工法與工序,堅持採用南式彩繪做法,為臺灣極具代表性之彩繪藝師。無形文化資產是國家最珍貴的文化根柢,既為全民共有,其內涵更需要全民來體認;本特展以上述4位人間國寶的成就為主題,展現傳統藝術深厚的文化價值。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維古創生:110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管理維護評鑑優良個案輯(附光碟)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2/10/03 出版

本次評鑑共計17處入圍,8處獲獎。為傳承與推廣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之維護經驗、營運模式以及具特殊價值之處,期待以這些古蹟歷史建築具體的管理成效,引導其他文化資產保存的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人,著手進行身邊古蹟歷史建築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善盡保存維護的職責,特編印優良個案輯出版。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寧靜時光:療癒走訪全臺28處宗教國定古蹟

本書藉由輕鬆的筆觸、美好的圖片,透過筆端與鏡頭來傳達作者如何感受28處國定古蹟。以寧靜時光作為書名,旨在呈現宗教的本質,引領讀者進入祥和的宗教氛圍,再輔以療癒走訪的副標,希冀讀者藉由閱讀或親訪,獲得身心療癒的功能。寺廟、教堂、祠堂等,作為建築空間,是建築藝術、傳統工藝的載體;作為生活場域,是宗教信仰、無形文化傳布與傳承的發生處。本書兼具感受性與知識性,貼近讀者,輕鬆活潑,易讀好讀,期待將屬於全民的文化資產能親切又有趣地呈現在民眾面前。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織品文物專有名詞圖典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2/09/02 出版

從1980年代起,推行文化資產保存政策至今,臺灣的文化資產修復與保存逐漸茁壯,但是主要發展方向仍以建築古蹟與書畫等為主,織品文物的修復與保存仍待進一步發展。有鑑於此,本書接續2010年《織品服飾紙質文物保存專有名詞類編》的基礎,進一步擴充織品文物專有名詞詞彙。本書將成為博物館從業人員、收藏家和學生的參考工具書,並以初階使用者為導向,內容涵蓋織品相關的基本名詞、織品文物材質結構鑑別、文物狀況檢視、文物保存科學及文物維護修復等方面之專有名詞。為符合臺灣博物館界在織品相關藏品蒐藏的特性,特別加入臺灣原住民、傳統織物及宗教用品相關條目,以增廣使用者的層面。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年報2021[軟精裝]

2021年初夏,國內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全國至三級警戒,藝文產業再次遭受重擊。文化部借鑒前年經驗,迅速因應,展開「紓困4.0」,本局第一時間受理申請,核發紓困款項,輔導協助有形文化資產場域與無形文化資產工作者穩定基本生計。於疫情趨緩後,本局復投入辦理文化資產藝文振興活動,重啟展演舞台,創造工作機會,於推廣中凝聚保存共識,在演出裡傳承文化美學,發展文化資產永續發展新模式。在疫情考驗下,本局加快文化資產數位轉型腳步,優化「國家文化資產網」、「水下文化資產資訊網」等入口網站功能,提供更優質的數位服務與資料整合。在文化資產數位保存方面,更未停下腳步,2021年以非破壞性檢測技術,定位國定古蹟維生管線配置圖,提供實用資訊,完善日常維護管理及修護作業。本局自2017年起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落實文化治理,連結歷史想像,於2021年取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各縣市政府專案計畫陸續完工結案,並迭獲「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110年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獎」、「文化部第45屆金鼎獎」及「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等獎項肯定。文化資產承載著這片土地的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見證各族群文化傳統,無形文化資產之傳承,尤能彰顯地域獨特性與多元性,2021年本局配合「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典禮及特展」,以新增13名保存者、1個保存團體之藝術成就及作品為主軸,呈現國寶藝師生涯,彰顯國家尊崇之美意,提升各界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而各項保存傳承活動,仍持續耕耘,不因疫情而中止,使大眾能更深入尊重及欣賞各族群傳統藝術之文化特色與內涵。在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方面,2021年本局協助進行「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和解小組」文化資產議題相關工作,發布「原住民族重大歷史文化事件空間紀念補助作業要點」,以有效保存族人空間記憶,同時推展原住民族小米文化傳統知識、部落口述傳統、國寶及重要古物等相關溯源研究及傳承推廣,帶動原住民族文化復振。文化資產是全民共享的寶藏,也是各族群交會融合的珍貴紐帶。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必能攜手前行,走出文化資產保存更寬廣的未來。

95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統建築彩繪調查作業手冊

文化資產局 出版
2022/08/15 出版

本手冊旨在建置傳統建築彩繪調查各階段工作基礎作業流程與相關參考表單,例如建築空間內之彩繪編碼方式、損壞圖典、檢視登錄作業、科學檢測分析與紀錄技術規格化等,傳統建築彩繪雖有個案特殊性,但在調查上可有一個廣泛運用的方法。期能提供古蹟古物保存從業人員及相關業務等單位參考運用,為後人留下臺灣傳統建築彩繪文化資產的詳實歷史紀錄。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口傳的記憶:無形文化資產的口述傳統(光碟)

本片綜合分析國內、外已登錄的案例及國內的潛力案例,歸納文化資產相關法規的精義,並以俗諺、褒歌、牽亡歌陣等大眾耳熟能詳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說明「口述傳統」類無形文化資產的特性與現況。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將軍一號:遺物研究與發展(附光碟)

將軍一號是臺灣第一個沈船水下考古遺址,在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發展史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本書內容以將軍一號的出水遺物研究為本,針對將軍一號出水遺物進行圖錄製作與研究分析,並與將軍一號年代相近的其他沈船遺物進行比較,深入探究將軍一號遺物脈絡。為能完整呈現將軍一號在文化層面上的意涵。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五0保典:化資產保存學刊發行五十期紀念專輯

本書以回顧《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50期內容為主軸,歸納出六類文化資產領域,邀請專家學者撰文共16篇,以平淺、易讀的文字闡述、回顧臺灣及海內外文資發展的重要資訊,期待在各個重要的主題內容間,產生對話、思考、流動,增進民眾對文化資產領域的認識及探索興趣。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