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集是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多年來舉辦學術會議的一項成果,所收入的各篇論文皆通過學術審查,曾發表於《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此次之集結成書,意在盤點國內政治思想社群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並為青年學子提供一組參照,以期承先啟後。
本書為集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之精選論文而成,收錄包括調查方法的研究及其應用的論文,主題包括普查與抽樣涵蓋率、抽樣、加權、調查推估、調查資料品質、訪問回答品質、訪員與督導、多重插補、量表、分析等。
本書由朱德蘭研究員主編,由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發表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中心的論文所構成。16世紀以降隨著西方勢力東來,東亞海域商民之間的互動出現前所未有的劇變。 本書第一部交流與媒介,探索福建 海商在英國商館的協助下,如何進行日本朱印船貿易,使九州伊倉港成為閩商貿易網絡中的一個據點。 17、18世紀唐船除了前往東南亞貿易外,也頻繁的參加長崎貿易。基於實務上的需要,日本設立「唐通事」官職,書中 對通事在中日貿易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有詳細討論。 第二部人員移動,探討在東亞海域自由移動的華人,對移居港市之發展有何作用? 殖民者針對大規模的華人社群採取甚麼樣的治理政策?第三部商品交換,分別剖析西谷米的廣泛用途、台灣在來米和日本海產品的消費市場,以及 這些產品跨越海洋成為重要貿易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