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天然染色的範疇(植物染、動物染、礦物染)、植物染材認識與採集、植物染色工序、染材前置處理、染液色素萃取,以及臺灣47種優質的植物染材以,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銅、醋酸鐵等5種媒染劑進行媒染處理,以呈現不同的發色試樣,探討更多臺灣在地色彩資源,逐步建立臺灣色彩資料庫體系。
介紹藍染工藝的範疇,包括藍植物種類、色素萃取、染纈技法(蠟染、型染、絞染、夾染,以及臺灣42種優質的植物染材,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銅、醋酸鐵等5種媒染劑進行媒染處理,以呈現不同的發色試樣,並補充相思樹枝葉染、印度茜染、澀柿染、世界重要紅色染料-胭脂蟲染等染色打樣及過程記錄等內容,探討更多臺灣在地色彩資源,逐步建立臺灣色彩資料庫體系。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第一號研究叢書,介紹13類40種常用纖維植物,包括物理特性、材質處理、編織工序、設計創作、發展脈絡等,並新增竹材防蟲研究、電子顯微鏡觀察、光學顯微鏡觀察等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