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叢書 書系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企業的淨零必修課

中央社  出版
2025/04/25 出版

減碳力,決定你的競爭力 企業轉型必讀! 減碳實戰故事×綠色轉型推手×前瞻新能源技術 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淨零排放已成國際共識,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 企業減碳該如何起步?又該如何在綠色轉型中找到競爭優勢?本書深入台灣產業現場,剖析各行各業如何將減碳行動落實於營運,甚至開創出全新的商業模式,進一步解析金融與技術支持的關鍵力量;本書作者群並分別走訪美國、北歐,聚焦地熱、海洋能等前瞻能源趨勢及低碳技術,探索全球最前端的淨零解方。 2050台灣淨零不是口號,而是現在已開展的行動。本書將帶您看見產業如何在淨零浪潮中突圍,在變局之中找到立足之地,迎戰永續未來。 經營企業者,您不能錯過這本書! 專業顧問  劉哲良/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專序推薦 彭?明/環境部長 郭智輝/經濟部長 簡又新/前環保署長、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聯合推薦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儷玲/前金管會主委、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 別蓮蒂/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主任兼信義書院執行長 張建一/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葉欣誠/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劉鏡清/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鄭麗君/行政院副院長暨永續長 本書特色 ‧透過深入淺出的報導,解析企業如何落實減碳行動,並闡述永續金融與 AI 技術在轉型中的關鍵角色,幫助讀者掌握趨勢。 ‧探討國內外前瞻能源及淨零技術發展,搭配圖表說明地熱發電技術、海洋能種類等核心概念。 ‧規劃「企業減碳自我檢核表」,為中小企業提供實用的減碳行動指引。

特價5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職人之路:26個國手的故事

技職生的逆襲,用實力為人生開外掛!23位國際技能競賽x3位國際展能節奪牌國手現身說法專文推薦何佩珊/勞動部長鄭英耀/教育部長聯合推薦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王錫福/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江振誠/米其林名廚吳寶春/世界麵包冠軍鄭志鴻(泥作阿鴻)/網路人氣泥作職人顏家鈺/臺灣科技大學校長 年輕的她,以剪刀衝刺,以布尺衡度,返鄉打造出結合地方文化的服裝品牌;聽障的他,以一手好廚藝勇闖天涯,征服世界的胃;曾荒廢課業的他,在國三技藝班首嘗學習的意義與熱情,如今成為致力翻轉技職教育的師鐸獎得主。這是職人們以技藝開創人生的故事,他們也都曾是在技能界最高殿堂奪牌的台灣之光。台灣好手2022年在有「技職奧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創下全球第三的紀錄,2023年再奪亞洲技能競賽總冠軍,展現出台灣傲人的技職實力。本書兼顧歷史縱深與廣度,囊括多樣化職類,報導老中青三代國手堅毅的奮鬥歷程,記錄備賽的汗水、淚水與超人的意志力,以及他們用專業和熱血走出的職人之路!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央社100年:自由永續之路

中央社  出版
2024/07/05 出版

見證新聞大時代,預約下一個百年!主題聚焦百年新聞故事 × 資深記者國內外採訪實戰 × 經典照片見證世代記憶創立於1924年,中央社從隸屬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幾經淬鍊,轉型而為國家通訊社,社史可說是一部中華民國百年傳播史,也是台灣民主發展、社會開放的縮影。這本紀念之書裡,每個故事、每張照片都是一個世代的記憶,而未來的歷史,我們仍在不斷續寫。本書特色‧ 從飛鴿傳書、電報、傳真到網路、影音、AI時代,以7大主題認識中央社轉型百年史。‧ 14位資深媒體人分享第一線實戰經驗,揭開石油危機、911恐攻、美伊開戰、香港反送中等國內外重大新聞幕後。‧ 收錄韓戰、越戰、美麗島大審、高鐵通車、烏克蘭戰爭等百餘張經典照片,看中央社以鏡頭記錄的歷史瞬間。

特價3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碳交易的28堂課

中央社  出版
2024/05/17 出版

綠色競爭力必修學分開課了 18個減碳實例 × 6國碳交易機制 × 4種碳權驗證標準 碳交易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全球淨零排放浪潮興起,企業綠色轉型迫在眉睫,沒有人可以置身局外,台灣亦跟上國際腳步,成立碳權交易所,正式邁入碳交易時代。 但究竟碳盤查怎麼做?什麼是碳權?如何交易?為什麼需要碳交易?本書以說故事的方式,報導台積電、中鋼、台泥等「碳排大戶」的減碳挑戰,也介紹歐盟、英國、中國、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全球碳市場如何交易,無論你是企業決策者、或對氣候變遷議題有興趣,本書絕對是認識碳權交易的必讀指南。 專業顧問  劉哲良/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特色 ‧以說故事的方式,報導各行各業的大小企業、政府機構的減碳挑戰。 ‧中央社全球特派員深入報導歐盟、英國、中國等國際碳交易機制。 ‧以圖表呈現溫室氣體的種類、全球減碳目標、各國碳排放量排名等,資訊清晰,一目了然。 專文推薦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薛富盛/環境部長 鄭崇華/台達集團創辦人 李永得/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聯合推薦  李育家/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 李堅明/台灣碳交易之父 林子倫/行政院發言人 林修銘/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 陳其邁/高雄市長 簡又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錫蕃解讀國際時事

中央社  出版
2012/12/19 出版

陳錫蕃從事外交工作40餘年,中西學養深厚,精通英、西、葡文,除國語外,並能說廣州、閩南、重慶、山東、長沙、南京等六地方言。本書共收錄50篇評析文章,分「從時事談政經」、「從時事論外交」、「從時事看歷史」、「從時事解名詞」四輯,針對重要時事,如阿拉伯之春、占領華爾街運動、美國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等,分析國內外政經局勢、解說歷史脈絡、談論詞彙的典故及義涵,深入淺出,見解獨到,是想要看懂國際新聞、建立國際觀的最佳入門書。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924:中央社,一部中華民國新聞傳播史

中央社  出版
2011/02/25 出版

  1924是書名,也是中央社創立的年份。  中央通訊社的歷史,也是中華民國新聞傳播史。  這個歷史,有新時代的喜悅,也有大時代的悲哀。  看到新聞人的堅毅,也見證新聞事業的崩落。  紀錄不只是文字,還有照片。  作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通訊社,從1924年在廣州設立開始,伴隨著中華民國走過八十七年風雨飄搖的大時代,從國民政府東征、北伐、統一,到八年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再到寶島台灣,勵精圖治,締造台灣經濟奇蹟,邁向科技網路影音時代,中央社的編採譯團隊可說無役不與。本書記述了中央社記者與編輯的精采故事,他們為了供應全國媒體報導,出生入死,走過山峰海角,縱橫陸海空,在戰火中與子彈賽跑,甚至要打間諜戰。本書讀來引人入勝,也能輕鬆地一覽中華民國新聞傳播史的發展。

特價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新聞神經大透視

中央社  出版
2004/07/01 出版

通訊社號稱「媒體中的媒體」,因為傳統上它服務的主要對象即是新聞媒體,不過當資訊社會愈加多元之後,通訊社服務的對象也更加廣泛,到今天,舉凡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網路媒體、政府機構、學術單位、金融、貿易等事業,乃至於個人等等,都是通訊社的服務對象。 儘管像CNN一樣的24小時電視新聞網也極力設法在即時新聞上搶先機,但受到科技、題材、報導方式還有人員派遣等的限制,因此由各大國際通訊社以及它們在各國的當地合作對象所接連起來的全球新聞神經網絡,仍然是今天資訊全球化最重要的基礎。 而身為中華民國歷史最悠久與規模最宏大的國家通訊社---中央社選在創設八十周年的時刻,特出版一本有關國際新聞通訊社的書籍--「全球新聞神經大透視」,深入解讀十三家最具代表性的國際通訊社,如何在湍急的資訊洪流中,形塑獨特新聞風格、打造經營新契機,全書張力無窮,字裡行間蘊涵著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宏觀策略,期滿足國內學界、業界及社會大眾對新聞媒體日益升高的知識需求。

特價2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過台灣一甲子《人民鄉土情懷》

中央社  出版
2004/06/01 出版

歷史,原本流轉綿延,不容停格以觀;照片,卻是歷史一瞥,譬若雪泥鴻爪如果說人類「看」歷史只能尋求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毫無疑問的,鏡頭下的影像乃是極具價值的法門之一,而中央社豐富的照片庫也就是我們走入台灣歷史的極佳憑藉。創立於1924年的中央通訊社,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在台灣落地生根,是台灣歷史發展的見證者;六十年來中央社的攝影記者持續不斷地以圖像為台灣留下記錄,影像已多達一百多萬張,目前已有五十萬張照片數位化,為了讓中央社的影像作品透過不同管道傳達給社會各階層,中央社選擇於創立八十周年的特殊時刻,出版『走過台灣一甲子』(中英對照),從一百多萬張、時間橫跨1945年到今年的檔案照片中,挑出三百來張,藉照片敘述台灣這片土地的脈動,也寫下台灣六十年的成長日記。這本攝影集依照年代分為七個主題:1945~1949戰火未歇的年代、1950~1959百廢待舉的年代、1960~1969生機蓬勃的年代、1970~1979自立自強的年代、1980~1989傳承希望的年代、1990~1999多元躍動的年代、2000~2004迎接挑戰的年代;六十年來,台灣人民用自己的雙手與雙腳,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歷史道路,敬邀讀者與我們一起藉由影像裡的文化氛圍,走過我們共同打造的歷史。

特價1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