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動物、鳥、昆蟲會說話, 牠們可能會頒給杜瑞爾一座諾貝爾獎。 因為他的書像牠們一樣栩栩如生。」──《泰晤士報》 ★翻譯超過31國語言、全球暢銷10,000,000冊 ★BBC英國國家廣播電臺最受歡迎廣播稿 ★英國國民作家、保育頑童最生動幽默的第一手自然觀察 「傑洛德・杜瑞爾即是魔法。」 ──英國國寶級自然歷史學家 大衛・艾登堡 當代喜愛自然生態的讀者書櫃裡少不了的一本書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跨國讀者高度好評 本書集結全球暢銷自然生態作家傑洛德・杜瑞爾在BBC的廣播稿精華。當時他才從非洲西海岸、南美洲北端等世界各地闖盪探險後回國,就受到BBC國家廣播電臺邀請,錄製一系列以他的冒險旅程和動物生態為主題的廣播節目。杜瑞爾天生的說故事能力和幽默又充滿魅力的嗓音,讓節目一炮而紅,他的人氣也水漲船高,從自然保育界深入一般大眾心中。 擔任BBC主持人期間,他達到寫作生涯的巔峰,從《我的家人與其他動物》開始本本熱賣,勢不可擋。幾乎是同時期加入BBC的同事大衛・艾登堡也由衷讚嘆「杜瑞爾真正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保育家」,對他佩服不已。 書中以動人幽默的筆法,一一記錄下他遊歷各大洲時對於自然之美的驚嘆:比拚高超舞技來求偶的天堂鳥、總是壓抑不了蓋水壩衝動的建築大師河狸、還有希臘山坡上那一場慘烈的血紅蓄奴蟻大戰。由於這些廣播稿最初是寫給聽眾,因此描繪的每個場景都極為生動,就算是那些未曾聽聞最奇怪、最美麗的生物,杜瑞爾都能將牠們生動、嘈雜、熱鬧的色彩帶到書頁上來。 艾登堡曾說:「傑洛德・杜瑞爾即是魔法。(Gerald Durrell is magic.)」因為杜瑞爾那充滿魔法的人生與文字,來自他內心永遠停留在十二歲的男孩。而他那雙始終對這世界保持驚奇的眼睛,將不斷敦促現代人細細感受周圍的自然界中大大小小無數的奇蹟。 大自然是活的。她是一個神奇又美麗的世界, 等待我們去探索、觀察與理解。──傑洛德・杜瑞爾 專業審訂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碩士、國語日報.泛科學專欄作家
★鐵道迷多年追隨、引頸期待,蘇昭旭老師的終極大作 ★跨出台灣、走遍世界各地,集畢生心血帶來鐵道新視野 蘇昭旭老師花費二十多年的追尋與記錄,帶領你 ★從全球鐵道博物館案例,認識世界各國鐵道的歷史文化 ★從各博物館類型與模式,認識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 ★從全球鐵道火車站,認識世界各國鐵道的歷史文化 ★從各火車站類型及功能,認識鐵道系統的多樣設施 本書特色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歐美亞澳75座鐵道博物館全紀錄及台灣11個潛力點》 1.完整的鐵道博物館的屬性分類與模式 2.全球鐵道博物館永續營運案例 3.台灣鐵道博物館潛力點介紹 4.全書超過400張精采圖照 《世界的鐵道火車站:深度探索48國火車站分類學與300多座特色車站》 1.介紹鐵路火車站的結構與功能,揭開車站設計的祕密 2.鐵路火車站的類型統計與分析 3.48國共約300座車站全圖鑑 3.超過500張精采圖照 本書所呈現的一切訊息及珍貴的火車圖照,都是透過蘇昭旭老師,如同一位生物學家般,用盡一生的時間與精力,走訪世界各國,一間一間博物館、一座一座火車站的「採集」收錄,並且一一編目、系統造冊,並利用分類學的概念統計分析,完整揭露,提供鐵道迷一個立足台灣,跨足世界的眼界,去了解鐵道界極其豐富的內涵及文化。
蘇昭旭老師花費二十多年的研究與記錄,帶領你認識鐵道分類學 ★從全球鐵道博物館案例,認識世界各國鐵道博物館的特色 ★從各博物館類型與模式,認識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 ★附贈蘇昭旭老師拍攝【日本名古屋東海鐵道博物館】海報 繁體中文第一本世界鐵道博物館全圖鑑! 世界各工業大國都非常重視其鐵道博物館的設置, 如英國的約克鐵道博物館、德國的紐倫堡火車博物館,以及日本的大宮鐵道博物館等, 不只是將鐵道文物有系統的整理及保存的地點、珍視科技發展的歷史軌跡的展示場所, 更是科技教育向下紮根的示範場所與體驗設施。 台灣擁有的鐵道文化資源不算少,卻沒有正式的鐵道博物館, 直至2019年8月,台灣才終於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這座我國現存最具悠久歷史、規模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台北機場, 將成為台灣第一個國家及鐵道博物館,預計於2024年、2027年分期修復與開放。 而台灣還有幾處十分具有潛力的「鐵道文化園區」和車站, 究竟要如何轉型成鐵道博物館,以保存特別的鐵道歷史及文物呢? 透過蘇昭旭老師的調查與研究,這本書將帶您遊歷歐美亞澳29個國家共75座博物館,並分成四類、12項統計分析指標(門票收費、主體建築、歷史文物展示、科普教育演示、室內鐵道車輛展示、戶外鐵道車輛展示、鐵道車輛動態展演、鐵道車輛實際運行、靜態模型展示、動態模型展演、科學與藝術作品、連結博物館鐵道),為大家解析博物館永續經營的模式及關鍵。讓鐵道博物館作為鐵道科技與歷史文明的傳承之所,保留過去的鐵道記憶,打開未來的科技視野。 本書看點 鐵道博物館的屬性分類與模式 ˙第一類:國家級鐵道博物館,如英國約克鐵道博物館,保存創下時速202.77公里的蒸汽機車—馬拉德號(Mallard),以及1829年史蒂芬生的火箭號復刻版。 ˙第二類:交通或科學博物館附設鐵道博物館,如德國的科技博物館,利用兩座扇型車庫作為展覽空間的經典博物館。 ˙第三類:鐵道事業體附設博物館,如波蘭的沃爾什藤蒸汽火車與扇形車庫博物館,仍有蒸汽火車運行,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蒸汽機車嘉年華,是歐洲鐵道界的觀光盛事。 ˙第四類:地方博物館或保存鐵道組織附設博物館,如德國柏林公園鐵道的車輛博物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兒童鐵道博物館,這兩處都是兒童可以體驗駕駛火車的博物館。 全球鐵道博物館案例 ˙歐洲地區的經典四類鐵道博物館案例。 ˙日本鐵道博物館案例,如小樽總合博物館、青函海底隧道紀念館、大宮鐵道博物館、青梅鐵道公園、東武鐵道博物館等16座。 ˙中國鐵道博物館案例,如北京的中國鐵道博物館、上海鐵路博物館、瀋陽鐵路陳列館、雲南鐵路博物館等共10座。 ˙美洲、印度等其他國家鐵道博物館案例。 台灣鐵道博物館潛力點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第二~四類鐵道博物館,如台灣高鐵探索館、苗栗的鐵道文物展示館、彰化扇形車庫、高雄的打狗鐵道故事館等共11處。 全書共約8萬字,超過350張圖片 ※本系列共4本 《世界的蒸汽火車:200年火車分類學 300輛蒸汽機車全圖鑑》 《世界的觀光鐵道:精選30多個文化資產鐵道與15條觀光鐵道》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歐美亞澳75座鐵道博物館全紀錄及台灣13個潛力點》 《世界的鐵路火車站:深度探索48國火車站分類學與300多座特色車站》
★鐵道迷多年追隨、引頸期待,蘇昭旭老師的終極大作 ★跨出台灣、走遍世界各地,集畢生心血帶來鐵道新視野 ★隨書附贈蘇昭旭老師拍攝【蒸汽火車構造】海報 不只台灣和日本,英國、德國、瑞士、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印度等, 世界各國都還有蒸汽火車在運行! 各國的蒸汽火車看似大同小異,有的彼此之間具有「血緣」、「地緣」的關聯, 有的又是具有世界唯一、獨特性的「特有種」, 利用本書的蒸汽機車分類學,就可以一窺究竟! 蘇昭旭老師花費二十多年的研究與記錄,帶領你 ★從設計結構與機械構造,認識世界各國蒸汽火車的分類譜系 ★從地理環境及時代背景,認識世界蒸汽火車演化的來龍去脈 鐵道迷的夢幻逸品 自1804年蒸汽機車誕生,至今兩百多年,期間因為軌道距離、動力、速度、地形、功能等的條件需求,歷經多次「演化」,發明製造了數千種型式的蒸汽機車,可以說是展現動力機械的藝術品。如今雖然仍有一些蒸汽火車鐵道路線持續營運,有些則以特殊節日出來亮相的「動態保存」為主,還有一些則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館做「靜態保存」。但蒸汽火車的現身,在鐵道界已經是難得一件的夢幻逸品了。 為什麼需要保存蒸汽火車,又為什麼有些路線仍持續運行?透過蒸汽機車的分類學,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人類文明大躍進的蒸汽機,運用在交通運輸上有怎樣的發展脈絡;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國以鐵道在國土發展與規劃上的思考與想像。這本書可說是收羅世界各地最齊全的蒸汽火車,也透過各種分類,讓讀者輕鬆又有系統的認識到豐富有趣的蒸汽火車知識,是鐵道迷一定要收藏的蒸汽火車鐵道寶典。 本書看點 最完整實用的分類系統 ˙以軌距分類:全球60%的國家使用標準軌距1435mm鋪設鐵軌,寬軌和窄軌也有國家愛用。 ˙以動軸數量分類:越多動軸獲得越大的牽引力;不過動軸多,車框也要加大,成本變高。 ˙以轉向架的結構分類:將轉向架拆分成兩組,既可以增加牽引力,又能避免過彎問題。 ˙以運行地形分類:齒軌和齒輪式的設計適合又彎又窄的地形,以登山或森林鐵道為主。 ˙以車軸組態分類:華式分類及UIC國際鐵路聯盟利用機車的車輪數量分類。 最齊全蒸汽機車珍貴圖照 本書所呈現的一切訊息及珍貴的圖照,都是透過蘇昭旭老師,如同一位生物學家般,用盡一生的時間與精力,走訪世界各國,一輛一輛的「採集」收錄,並且一一編目、系統造冊,甚至是已經「滅絕」的蒸汽機車,都改收集「模型」,讓分類的樣貌更臻完美,也提供鐵道迷一個立足台灣,跨足世界的眼界,去了解蒸汽火車極其豐富的內涵及文化。 ˙蒸汽機車的初始形式:史蒂芬生的第一輛蒸汽機車,火箭號(Rocket)復刻版 ˙最實用的蒸汽機車:雙動軸的騰雲號蒸汽機車 ˙世界最有名的蒸汽機車:三動軸的湯瑪士小火車原型 ˙世界保存最大型: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的Big Boy 獨家收錄超稀有蒸汽火車模型 此系列共4本 《世界的蒸汽火車:200年火車分類學 300輛蒸汽機車全圖鑑》 《世界的觀光鐵道:精選30多個文化資產鐵道與15條觀光鐵道》 《世界的鐵路火車站:深度探索48國火車站分類學與300多座特色車站》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歐美亞澳78座鐵道博物館全紀錄及台灣12個潛力點》
★鐵道迷多年追隨、引頸期待,蘇昭旭老師的終極大作 ★跨出台灣、走遍世界各地,集畢生心血帶來鐵道新視野 ★附贈蘇昭旭老師拍攝【瑞士冰河景觀列車】海報 瑞士冰河列車、英國的霍格華茲列車和格蘭芬蘭鐵路拱橋, 都是名聞遐邇的世界級觀光鐵道, 同時它們也是以「文化資產」保存,而持續經營或是重生的鐵道。 而台灣最有價值、最具國際級觀光鐵道的, 就是阿里山森林鐵道, 它也是名列在英國所定義的「全球文化資產鐵道」名單中唯一的一條台灣鐵道。 什麼是文化資產鐵道?和觀光鐵道有什麼不同呢?這本書將帶你進入鐵道迷的世界! 蘇昭旭老師花費二十多年的研究與記錄,帶領你 ★從全球文化資產鐵道案例,認識世界各國觀光鐵道的魅力 ★從地理環境及時代背景,認識世界鐵道文化資產的獨特性 鐵道迷的第一本觀光鐵道百科 觀光鐵道是世界各國十分具有魅力的主題旅遊,特殊車廂、精緻的服務、美麗的風景等都提供旅客特殊的觀光體驗,許多人也經由觀光鐵道而愛上鐵道旅行。而世界知名的觀光鐵道有很多都是以文化資產鐵道而重生,就如重現「哈利波特」名場景的霍格華茲列車,就是以英國大西部鐵路,GWR 4900 Class 4-6-0的蒸汽機車頭重新修復塗裝登場。 文化資產鐵道的目的就是在保存、活化歷史,包含古蹟車站、鐵路隧道、橋梁、路線,古老的機車頭和客車廂,都是保存的範圍。如果文化資產鐵道被良好保存、賦予故事、提升路線的服務品質與體驗,那麼文化資產鐵道也可以是吸引全球旅客的觀光鐵道。 文化資產鐵道不僅是記錄地方發展歷史的一個角色,也是展現鐵道建造技術的智慧與科技,無論是機車類型、建造歷史、路線設計、技術難度等,尤其在登山鐵道上,設計足夠的動力以爬坡,路線上有之字形、U形彎、迴圈或是螺旋形,甚至高度落差可以達一兩千公尺等的巧奪天工。每一條文化資產鐵道都有它的保存價值及意義,透過本書案例,在鐵道營運的過程中,獲得許多觀光鐵道知識,是鐵道迷的第一本觀光鐵道百科。 蘇昭旭老師以二十多年鐵道環遊世界的經驗,透過世界各國的「觀光鐵道」與「文化資產鐵道」案例,引領國人對自身文化資產鐵道的認識與重視,發現台灣文化資產鐵道的潛力,並期望這些文化資產能獲得良好的定位和保存,創造觀光鐵道的新價值。 本書看點 全球文化資產鐵道經營案例 ˙現存以蒸汽機車頭營運的鐵道:如英國藍鐘蒸汽火車Bluebell Railway。 ˙世界遺產鐵道:如奧地利薩瑪琳雙層石拱橋鐵道、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道。 台灣潛力點如阿里山森林鐵道及舊山線鐵道 ˙登山鐵道:如德國布洛肯登山鐵道、世界最陡瑞士皮拉特斯山鐵道。 ˙森林鐵道:如羅馬尼亞上維塞烏森林鐵道、澳洲普芬比利森林鐵道。 ˙台灣文化資產鐵道潛力點:如虎尾糖廠鐵道、溪湖糖廠鐵道 經典觀光鐵道案例 ˙瑞士少女峰鐵路 ˙瑞士黃金列車 ˙瑞士冰河列車 ˙台灣藍皮解憂號、仲夏寶島號及鳴日號 收羅兩百多張精采圖照 此系列共4本 《世界的蒸汽火車:200年火車分類學 300輛蒸汽機車全圖鑑》 《世界的觀光鐵道:精選30多個文化資產鐵道與15條觀光鐵道》 《世界的鐵路火車站:深度探索48國火車站分類學與300多座特色車站》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歐美亞澳78座鐵道博物館全紀錄及台灣12個潛力點》
◆現代人親近書法的最佳入門◆ ◆典藏新版‧圖文大幅增修60%◆ 看懂書法,比學寫書法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 看懂書法,有助於提升文化、文學、美學修養; 也唯有看懂書法,才能真正寫好書法。 ‧面對書法,該如何建立起正確的欣賞態度和方法? ‧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的表情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書法不能只強調視覺效果,而我們又如何看懂其中的意境與心情? ‧〈蘭亭序〉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錯漏字,但仍不損其魅力? ‧〈赤壁賦〉內容瀟灑飛揚,為什麼蘇東坡選擇用工整樸拙的楷書寫下? ▌學書法而不懂書法,一直是書法教學的最大盲點。 現代人所謂的「學書法」,通常只是學寫字的「技術」,對書法的理解反而有限。 不是用毛筆寫字就叫書法;懂了書法,再學寫書法,會更有效率。 ▌我們正身處在學習、親近書法最好的時代。 精美的印刷品,以及網路上豐富的書法資料,都是前所未見的資源。 換言之,想品味書法之美,在今日誠非難事。 ▌如何才能真正看懂書法? 書法名家侯吉諒以浸染書法世界近四十年經驗為底蘊, 透過淺顯親切的文字,搭配百餘張豐富的書法作品,細細解說, 為什麼「最好的書法作品都是文學作品」?為什麼「臨摹是一種深度的閱讀」? 本書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窺堂奧的方便法門,領略書法中的意趣與況味。 本書帶你輕鬆看懂書法: ‧書體特色:篆、隸、楷、行、草的不同功能與美感 ‧極品鑑賞:「三大行書」之美 ‧名家賞析:蘇東坡、黃庭堅的書法特色與地位 ‧形式與內容:探究書體風格與文字內容的搭配 ‧書法發展史:各個朝代的書法文化發展 本書特色 ◎建立欣賞書法的正確觀念,理解書法與文學、文化之關係 ◎百餘張書法作品圖片,帶領你快速理解書法之美 ◎從字體結構與表情風格,到文學作品的臨摹,逐步推進欣賞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