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雪萊、濟慈詩選 拜倫(1788-1824)、雪萊(1792-1822)、濟慈(1795 - 1821),為英國浪漫主義三大詩人。 拜倫才華橫溢,作品備受矚目,亦極富爭議性,個人作風及詩文,對當日的時尚、文壇和言論,頗有衝擊,拜倫詩路甚廣,敘事長詩、詩劇、諷刺長詩等,無一不精,後因支持希臘獨立革命而去世。 雪萊也讚美自由、歌頌民族革命,除抒情詩外,有抗議詩、詩劇和散文等,都較強調思想性,後因籌辦批判性刊物出海,風暴中舟沈去世,長文〈詩辯〉為英國文論之重要文獻。 濟慈的頌詩和十四行詩代表作,均為英詩中不朽傑作,其書信亦極為精闢,後因肺病在義大利休養時去世。 本書收錄有拜倫三人的重要作品,透過中文翻譯,讀者仍可強烈地感受到其濃烈的浪漫主義情懷和精神,優美的文字裡充滿著生命的熱情和嚮往,帶給人無比的感動。另外,本書的譯者穆旦,本名查良錚(1918-1977),亦為一著名詩人及翻譯家。
喬伊斯 喬伊斯(1882~1941),愛爾蘭的英語小說大師。以意識流手法寫成之巨構《尤力息斯》(1922),為西方現代主義小說之里程碑。內心獨白結合自由聯想的意識流技巧,加上大量繽紛歧異典故,另這部小說晦澀難解。但與《芬尼根守夜》(1939)相比,則又可讀的多。《尤》書最後一章的女主角內心獨白,二萬自不停不休泉湧,現代小說僅見於此,堪稱神來之筆;淡竟被指為「淫穢」,使得《尤力息斯》在英國被禁至一九三六年。 喬伊斯早年的現實功力也異常出色。短篇小說系列《都柏林人》(1914)為當時的頹敗氣息和癱瘓境況造像,入木三分。 譯者簡介 莊信正 1935年生,散文家及評論家,曾任教南加州大學及任職聯合國。著有《尤力息斯評介》。
勞倫斯 勞倫斯(1885~1930),英國小說大師。因《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被禁,被視為保守、頑固、虛偽的英國社會的挑戰者。 勞倫斯擅長心理刻劃,但對外在景物之描繪,也別具一功。長篇代表作《兒子與情人》、《戀愛中的女人》、《虹》,人物內心狀況絲絲入扣之餘,週遭環境氛圍亦躍然於紙上。 短篇小說部分較為傳統與寫實,另一些則肌里豐富,甚副象徵性,或時見玄秘。短篇小說多樣繁複,但整體成就之高級水準之齊一,獨步英國小說界。 勞倫斯亦為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終生漂泊,足跡遍及歐洲、亞洲、中美洲和美國。因肺病去世。 譯者簡介 王還 英國文學研究者,四0年代開始中譯現代英國文學作品。
梭羅 梭羅(1817~1862),美國散文大師,十九世紀美國超越主義重鎮。主張「回歸自然」,以「完成自我」;倡議「絕對野性」、「絕對自由」、「忠於自己」等。因抗拒納稅支持美國侵略戰爭而被囚,或釋後作《論公民違抗》,影響深遠,遍及早年的英國工黨、印度的甘地、六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及黑人領袖金牧師等。後又大力支持廢除黑奴運動。另曾研究儒家思想,並編選《論語》、《中庸》、《孟子》等數十則英譯發表。代表作《華爾騰》亦有儒家經典痕跡。 梭羅的文筆簡潔、清晰、樸素,為美國文學教本中常見的選材。 譯者簡介 夏濟安(1916~1965) 著名評論家及翻譯家,曾任教台灣大學,並創辦《文學雜誌》。
美麗的愛情 但丁(1265~1321)義大利文學最偉大的作家,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詩人。最著名的代表作為長篇史詩《神曲》,以義大利方言完成,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之統一,堪稱義大利文學之父。 另一代表作為《新生》,是散文與抒情連結的合體,對歐洲後來的抒情詩及騎士傳奇影響深遠。 《新生》為世界文學裡最美麗的愛情故事之一。但丁邂逅琵亞特麗切時,不曾言語,但認定「從那一刻起,愛統治了我的靈魂」。後詩人再度偶遇琵亞特麗切時,仍未交談,但她曾轉頭向詩人昏眩站立的方向瞥了一眼,詩人頓覺經歷了最高福祉,並將熱情鎔鑄為本書選譯的不朽篇章。 譯者簡介 楊牧 當代新詩、散文、評論、翻譯大家。
俄國文學大師 契訶夫(1860~1904),俄國文學大師,以戲劇和短篇小說馳名世界文壇。 作品表面上以日長生活平淡面為素材,但內在切入點則往往是平凡生命裡的關鍵時刻;同情而保持距離,理解而盡力客觀,悲憫而絕不感傷。常說:「越客觀,讀者印象越深刻」。表面上白描的文筆,其實是高度濃縮精練。她曾說:「天才的姊妹是簡潔」。又說:「寫作得技巧無它,就是大力刪減」。 本書選收代表作中,又以《帶小狗的女人》最有名。一九五九年搬上銀幕,為蘇聯電影中難得一見的佳作。契柯夫的戲劇代表作為《海鷗》、《三姊妹》、《櫻桃園》、《萬尼亞舅舅》 譯者簡介 汝龍 1961年生,畢生專注契柯夫作品中譯,先後出版契柯夫中、短篇小說選集數十種。
《隨身讀》是專為現代讀者而設計,由專家精選最有代表性的名著,以精美輕便的版本,最低廉的價格,讓人隨時隨地欣賞最好看的不朽經典,採擷最最優美芳香的文學花蕊。
梅里美 梅里美(1803~1870),法國戲劇家及中篇小說名家。小說代表作有《高龍巴》和《卡門》(1845)。後者的吉普賽女主角酷愛自由,獨立不羈,不受男性約束,追求個性的解放,是至今膾炙人口之作。一八七五年由比才所改編成歌劇後,在全世界廣受歡迎。 文學大師梅里美的這一部巨著《卡門》曾四次搬上螢幕。一九八三年西班牙導演卡洛斯‧邵拉的西語版,明顯的要將梅里美和比才創造的形象本土化。一九八四年義大利導演羅西的歌劇版,為及罕見的電影組合歌劇成就。一九五四年岳圖‧柏林明傑的美國版,全部以黑人演員上陣,亦別具一格。 譯者簡介 傅雷(1908~1966) 法國文學翻譯名家,一生所亦名著三十多種,其中巴爾札克作品佔十四部。梅里美的《高龍巴》亦為其譯作。
美國文學史戲劇大師 奧尼爾(1888~1953),美國文學史第一位戲劇大師,成就至今無出其右者。 作品數量龐大,因此有論者認為,戲劇之各種類型、表現手法、常見素材,均可見諸其劇作。代表作有《瓊斯皇帝》、《毛猿》、《素娥怨》、《長夜漫漫路迢迢》、《榆樹下的慾望》等。 《瓊斯皇帝》為表現主義名作,此類劇作強調感情宣洩而非傳統戲劇矛盾、人物泰半為類型性代表、情節較乏因果發展;舞台上則特重燈光、顏色、佈景、聲音等之設計性,而非傳統劇場之寫實性。《瓊斯皇帝》一劇曾直接影響洪深之《趙閻王》,和曹禺的《原野》。 譯者簡介 許國衡 1936年生現任德州路德大學,曾中譯現代英美獨幕劇名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