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主開始,屬靈生命必經歷學習成長,進而長大成為門徒,建造教會。阿根廷牧師歐迪慈(Juan Carlos Qutiz)和德國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以及中國的倪柝聲一樣,對於愛、主權和門徒職分的體驗很深刻,使他能察覺出耶穌的教訓之真義。他牧會時,會友在兩年間由184人增加到600人。從教會增長角度來看,原本是令人羨慕的事,然而他發覺整個教會像一部經過設計、保養良好的機器,當中卻有一些不對勁,他必須相當努力,機器才能正常運作;若他稍有鬆懈,機器運轉也就慢下來了。於是他來到神面前求問神哪裡做錯了,後來神讓他看到問題所在,也逐漸啟示他一些改變的原則,本書即是他在經歷這些改變的心得。歐迪慈談到,每個基督徒都應成長,學習如何讓一個初信者從吃奶到吃乾糧,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塊磚;進而明白自己是僕人的身分,甘心樂意服事主,成為門徒,時時調整自我,願意接納弟兄姊妹,也接納未信主的人;學習彼此相愛、為人捨己,在基督裡合而為一,使教會的質與量都經歷到真正的「長大成熟」。
郭惠二教授是一位熱心愛主、待人謙和、真誠坦率的基督徒。他一生秉持以基督的心為心,看見弱勢者的需要,即刻行動,讓飢餓者飽足,貧窮者富足,軟弱者有力。傾心竭力,只求奉獻不求回報。 在本書中,您可以看到他為了回應主的呼召,遠赴西非奈及利亞,不問結果不計代價地付出,滿懷無可救藥的浪漫,盡心竭力服事到底,以東方平信徒身分完成許多歐美宣教師突破不了的事工。您還可以見到信實的主對他的應許,也在39年後實現,成就了一段動人的佳話。他並以個人親身的經驗,為您解開許多跨越文化海外宣教的迷思。 多年後返鄉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他依然以其一貫的奉獻服務精神,不僅在教學上貢獻所長,每年寒暑假還帶領學生深入山地偏鄉服事原民,教導他們應有的心態與方式,使施與受雙方皆有所得,深切表達了對鄉土同胞的愛與關懷。他在本書中的見證,體現了基督的博愛,也鼓勵了有志青年投入跨文化的宣教事工,因為傳福音與貢獻人類是所有基督徒的責任,而不是傳道人或宣教師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