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孔子的精神前後呼應,他將孔子渾圓通透的德慧辨而示之,完成了儒家聖學的弘大規模。 孟子深刻體會到惟有立人道於仁義,才能安頓生命,才能使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所以他的千言萬語,總離不開真誠惻怛的道德本心。 本書計分七章,除第一章〈導論〉外,其餘分〈心性內涵〉、〈進德要領〉、〈價值評斷〉、〈政治觀點〉、〈處世態度〉與〈人生理想-結論〉六章,計51項目,將孟子的生活智慧,作全幅的披露。
人生的路怎麼走?像「大鵬怒飛」,飛向九萬里的高空,且從北冥人間,飛往南冥天池。 人間的美好在那裡?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像「萬竅怒枵」人人唱出自己生命的樂章,而共譜一首大地的交響樂。人籟的真,地籟的和,就是那無聲的天籟了。 「道」往何處尋?做「心齋」功夫;「心齋」也就「坐忘」,相忘於道術。「道」在當下現前,人生艱難,人間困苦也就消散了。 你覺得人生路上遍地荊棘嗎?你會認為人間世界冷酷無情嗎?請來追隨大哲人也是大文豪的莊子,化解心結而照現美好吧!
英國近代一位文學家威爾斯(H.G.Wells)曾把《論語》列為世界十大書之一,世界上首部宣揚仁愛的經典。但在科技高速發展,文明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現代,古老的孔子還能教我們什麼?對崇尚自由、個性的e世代來說,還有誰需要孔子?生命成長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別人的成功經驗僅能提供參考而不能模仿複製,猶如「道」是真生命的實存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法告訴別人的;在實踐「道」的過程中關涉到自我與愛,所以孔子的智慧話語、人生經驗還是可能教給我們些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