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納稅與應役是中國古代編戶齊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構成歷代社會生活畫卷必不可少的內容。本書運用豐富的文獻和考古資料,勾勒出中國古代賦稅力役制度的來龍去脈,闡述歷代的人丁登錄和資產評估活動與納稅應役的關係,探討各社會階層或群體在法律地位上「貴」「良」「賤」的不同對其納稅應役的影響,詳實生動的說明了田賦的徵納手續,兵役、醬義和一般勞役的應承方式,揭示了歷代貪官污吏加重下層民眾納稅應役負擔的各種手段和場景,以及農民對苛重賦役的抗爭。 作者簡介 陳明光,福建德化縣人,一九四八年出生。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廈門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 現任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中國唐史學會理事兼任副秘書長。著有《唐代財政史新編》、《唐懿宗、唐僖宗》及合著《中國名君名臣政績辭典》、《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賦役制度史》、《中國農民負擔史》(第二卷)、《中國賦役思想史》、《中國古代納稅與應役》等書,並發表史學論文近五十篇。
古代民間娛樂的意義 古代民間娛樂是古人社會生活的縮影,是民族精神品質的映現。 本書不只是中國古代民間娛樂項目的描述,更側重於透過娛樂方式,揭示古人的娛樂宗旨、娛樂效果,娛樂反映出的古代民眾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以及民間娛樂與社會結構和其他社會生活間的關係,探討其在社會演變中的作用。 全書史料豐富翔實,行文通俗流暢,融實用性,趣味性於一體,足資研究或消閒。 本書中我們也將感受到古代民間娛樂使社會生活充實飽滿,生動有趣的一面,它也伴隨民眾歡快樂走過一段又一段生命旅程。 作者簡介 張仁善 江蘇東台人,一九六四年生。蘇州大學畢業,南開大學史學碩士,南京大學史學博士。現任南京海軍指揮學院講師,對中國社會史、軍事史、法制史等均多涉獵。 著有〈中國史研究〉、〈清朝禮制及其對本朝前期社會生活的影響〉、〈清朝中期以後社會生活的反禮法趨勢〉等論文四十餘篇及博士論文〈清代禮法與清代社會〉。
中國古代的酒與飲酒 酒雖不是生活的絕對必需品,但從產生的那天起,它便開始浸潤整個社會,與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酒的產生、酒的品類及名稱、古代酒的度數及古人的酒量、古代酒具、酒肆、酒樓及酒旗,又論及古代的各種酒令、酒與養生、飲酒習俗、酒禍與酒禁等。此外,本書還增錄了少數民族傳統酒文化的內容,讀來特別新鮮有趣。 作者簡介 劉軍 蒙古族,內蒙赤峰市喀喇沁旗人,一九六五年生。中央 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畢業。現任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博物館館員,主要從事民族學的研究。 莫福山 筆名曉默,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人,一九五五年生。 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室 主任、副總編輯。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古籍研究所副 所長,兼任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雅芝 黑龍江省鄂倫春族人,一九五六年生。吉林大學中文系 畢業。現任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館員,著重民族文學和 民族民俗的研究。
中國古代家具 中國家具藝術有著悠久的歷程,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經出現了各式家具,而家具的功能、形制、尺寸、造型、紋飾、材質等方面,又是根據人們各式生活起居方式的變化而向前發展的。 本書以古代典籍為依據,形象地描述出中國古代由席地起居的低型家具逐漸向適應高坐垂足起居的高型家具過渡的演變過程。 本書更透過對古代家具種類、造型、紋飾等的介紹,反映出中國古代家具的發展過程,始終和等級觀念、倫理道德觀念、審美觀念及風俗習慣之間緊密的聯繫。 作者簡介 胡德生 北京市人,一九四九年生 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專研中國史 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從事古典家具的保管與研究。 著有《中國古代家具》、《中國古代家具與生活》,並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等刊物上發表專業文章多篇,著述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