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裡最擅長描寫風景的功夫,受到胡適的讚賞:「《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望這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老殘遊記,顧名思義,寫得就是老殘先生的旅遊見聞和經歷。書中的老殘雖然叫做老殘,不過其實他的年紀並不太老,年紀大約是三十多歲。老殘相當地博學多聞,而且閱歷豐富。他不但拜道士為師,精通中國的傳統醫術,對西方的科學也頗有了解。但是他無意仕途,選擇了搖串鈴噹,走訪江湖,以個人特立獨行的作風,行醫救世。因此,整本書的情節也就跟著老殘的遊走過程展開了。
菜根譚-(融合老莊儒禪之精華)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須退一步;在順達之時,也一定要予人三分的便利,這樣才能以退為進、逢兇化吉、一帆風順。這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智慧。讀《菜根譚》,它會讓你徹悟人生的真諦,無論順逆窮達,皆游刃有餘。《菜根譚》是明朝萬歷年間洪應明所著,共二卷。是以菜根之清苦歷練來喻自己歷經人世滄桑後所獲得的一種超逸、通達之品格。「菜之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認為作者是將菜味比作世味,須培本固根、靜心沉玩方能領悟其中妙旨。
徐志摩和胡適、梁實秋等在上海創辦過新月雜誌,倡導自由主義的文藝。思想很受英國羅素,印度泰戈爾的影響,謳歌人生愛、自然愛。徐志摩的散文晶瑩蘊藉、詞采絢爛,富於情趣。他的詩融和歐美詩律及中國詩的難格,形成一種新抒情詩體,在奔放曲折中能充分運用俗語、民歌的複疊調。
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國民主革命趨勢的一面鏡子;在藝術上,融合中外小說技法於一爐,又有新的創造,因而有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和楷模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