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創造,我渴望創造。」把自己的經驗,透過寫作,創造現實裏無法實現的生活,就是王安憶這三十多年來都在寫作的原因。 王安憶作為69屆初中生,有着比別人豐富的人生閱歷,經歷過知青生活,插隊落戶,這些成長經歷都為她帶來豐富的寫作題材,開展她寫作的漫漫長路。 本書收錄王安憶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六課講座內容,分享了多年來自身的寫作生活,同時講述與寫作有關的種種—從閱讀生活領略到的文學樂趣到創作類型小說的細節結構,再從小說探索文字的奧妙。她更闡述了教授寫作實踐課的一些體會,如同手把手般傳授讀者寫作之道,極其可貴難得,對有志投身創作行業的青年人極具啟發性。
說到絲綢,馬上就會聯想到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蠶桑絲綢的國家;絲綢是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通過絲綢之路,西傳至中亞、西亞,直達歐洲。「絲綢之路」有兩個關鍵字:「絲綢」和「路」。一百多年來,中外學者對絲綢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專門針對絲綢之路上出土的絲綢和紡織品—即「絲路之綢」的研究卻並不十分豐富。本書專門對絲綢之路的出土紡織品進行總體介紹;作者把中國絲綢的發展、藝術、工藝等通過絲綢之路的變化一一呈現,特別通過漢唐時期不同種類紡織品的技術與風格特點,勾勒東西方紡織科技的交流過程,以及中國紡織科技在這一時期的演變脈絡,讓讀者對「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絲路之綢」的工藝發展,以至彼此間的聯繫有更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