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膳是傳統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中的瑰寶,也是食中的奇葩。中醫自古便有「藥食同源、寓醫於食」之說,根據食用者生理、病理的特點,辨證施膳,配合四季「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自然規律,有針對性地選擇特異性強的食品與藥物合理搭配,從而達到祛除病邪、強身健體的目的。藥膳不僅可作為美味菜肴,家常烹調佐餐,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融治療於補養中,因此深受婆婆媽媽們的關注和喜愛。本書所介紹的藥膳有粥、湯、飲料等多種類別,既有傳統的古方,也有創新的吃法;有治療疾病的驗方,也有保健養生的配方。製作方法力求簡單易學,組成材料講求經濟實惠,讓大家都能輕鬆依照自身需求配製中藥膳食,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兼收防病療疾的功效。
按摩又稱推拿,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治療與保健方法。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內外的通路,在人體遭受病邪侵襲時最易反應出病變情況,因此,按摩位於經絡上的腧穴,能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恢復健康的目的。為了讓讀者具體認識按摩的獨特功效,作者總結了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和保健心得,編寫成這本簡單實用的按摩大全。書中含括百餘種常見病症的按摩療法,分別依體穴、足部、耳穴三種操作法加以說明,患者可依自身病況選用適合的穴位施治;此外,還介紹了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按摩,如眼與口的保健法、鐵襠功及捏脊保健法等。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是您居家保健不可或缺的按摩知識讀本。
一般人在天冷時會有「寒從腳下起」的感覺,這是因為雙腳處於人體的最低位置,距離心臟最遠,所以其末梢血液循環較差。中醫學認為:「血遇熱則行,遇寒則凝」,中藥外用時要「借濕以通竅,乾則藥氣不入」,因此,通過藥液浴足的溫熱刺激和透皮效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讓人氣血通暢、舒筋活絡、祛病強身。本書蒐羅百餘種常見疾病的浴足保健療法,推薦一千首行之有效的浴足中藥驗方,詳細說明其藥物選配、使用方法及主治功效,讀者可依據不同病症選擇相應的中藥組方,來緩解不適症狀或治療各種疾患。只要撥出短短的幾分鐘,在家簡單DIY,於悠閒舒適的氣氛中熏洗浴泡雙足,即可輕易告別疾病、紓壓解勞、保健養生。
拔罐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萌生於人類原始社會的蒺藜刺癰疽;於唐代,在理論與實踐方面有了完整體系;宋代時,已擴展到治療內科與外科疾病;發展至今日,又與現代醫學密切結合,增添了更新、更科學的內涵,成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中醫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之說,認為病痛多因經絡阻滯、氣血瘀阻所造成,而拔罐療法具有明顯的緩解和鎮痛效果,即便是頑固的慢性病,持續施治亦能痊癒。本書集結百餘種常見病症的拔罐療法,不需任何特殊器材,只要準備幾個專用罐具,或是以茶杯、酒杯或罐頭瓶來代替,依照書中指示,按圖索驥,掌握好操作要領,就能在家中自學自做,療疾治病。